《燈下漫筆》課文評析
這篇文章帶著“進取之心”,對中國封建文明進行反思批判,反映了魯迅“以人民地位為角度的”歷史觀點,對中國封建文化持否定態度的變革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燈下漫筆》課文評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燈下漫筆》課文評析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縱橫九萬里;中國的歷史有著漫長而復雜的過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國王朝盛衰榮敗,多少帝王將相粉墨登場,厚重的史書演繹了他們一個又一個風流倜儻的故事,卻很少為普通而平凡的老百姓灑一把同情之淚,有的只是詩人們滿含辛酸的描述:“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燈下漫筆..。”“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而作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魯迅先生不僅關注到了黎民百姓這一生存狀態,更對這一狀態作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燈下漫筆》,走進魯迅思想深處。
一
(文章標題為“漫筆”,意即“隨意而寫、隨感而發”,然文章仍然邏輯嚴密、思路清晰。全文分為兩個部分,每個部分表達了作者一種思想,兩個部分敘述的內容略有關聯,但表達的思想相對獨立。從文章布局上,兩部分均采取先敘述后議論的方式。)
有一時,就是民國二三年時候,北京的幾個國家銀行的鈔票,信用日見其好了,真所謂蒸蒸日上(后文進一步描述“蒸蒸日上”的具體情狀)。聽說連一向執迷于現銀的鄉下人,也知道這既便當,又可靠,很樂意收受,行使了。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則不必是“特殊知識階級”,也早不將沉重累墜的銀元裝在懷中,來自討無謂的苦吃。想來,除了多少對于銀子有特別嗜好和愛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鈔票了罷,而且多是本國的(對“蒸蒸日上”情狀的總結)。但可惜后來忽然受了一個不小的打擊(后一段具體說明“受打擊”的情況和原因,引出下文)。
就是袁世凱②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③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義(“受打擊”事件的起源)。這邊所受的影響之一,是中國和交通銀行的停止兌現。雖然停止兌現,政府勒令商民照舊行用的威力卻還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領,不說不要,卻道找不出零錢。假如拿幾十幾百的鈔票去買東西,我不知道怎樣,但倘使只要買一枝筆,一盒煙卷呢,難道就付給一元鈔票么?不但不甘心,也沒有這許多票。那么,換銅元,少換幾個罷,又都說沒有銅元。那么,到親戚朋友那里借現錢去罷,怎么會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講愛國了,要外國銀行的鈔票。但外國銀行的鈔票這時就等于現銀,他如果借給你這鈔票,也就借給你真的銀元了(“受打擊”事件的具體情況)。
我還記得那時我懷中還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④,可是忽而變了一個窮人,幾乎要絕食,很有些恐慌。俄國革命以后的藏著紙盧布的富翁的心情,恐怕也就這樣的罷;至多,不過更深更大罷了。我只得探聽,鈔票可能折價換到現銀呢?說是沒有行市。幸而終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幾。我非常高興,趕緊去賣了一半。后來又漲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興,全去換了現銀,沉墊墊地墜在懷中,似乎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兩。倘在平時,錢鋪子如果少給我一個銅元,我是決不答應的(此段為作者自己因“受打擊”事件中受到的影響以及做出的應對措施)。
但我當一包現銀塞在懷中,沉墊墊地覺得安心,喜歡的時候,卻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此段承上啟下,由此文章由敘述轉為對此事的議論,從而表達自己的思想)。
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么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后給與他略等于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⑤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為什么呢?因為他雖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馬了(此段是對上一段:“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的進一步闡釋)。
我們不必恭讀《欽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審察精神文明的高超(此段從中國歷史角度加以分析佐證上一段的意思)。只要一翻孩子所讀的《鑒略》,——還嫌煩重,則看《歷代紀元編》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國古”⑦的中華,歷來所鬧的就不過是這一個小玩藝(點明本質)。但在新近編纂的所謂“歷史教科書”一流東西里,卻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說:咱們向來就很好的(因為表面看到的只有虛偽的粉飾)。
但實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如此,然而下于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照應前文:“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么東西”,后文對此意思做具體的闡釋說明)。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戰時連自己也不知道屬于那一面,但又屬于無論那一面。強盜來了,就屬于官,當然該被殺掠;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然要被殺掠,仿佛又屬于強盜似的。這時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們去做牛馬,情愿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這就是前文所謂:“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
假使真有誰能夠替他們決定,定下什么奴隸規則來,自然就“皇恩浩蕩”了。可惜的是往往暫時沒有誰能定(后文舉例說明“沒有誰能定的”原因)。舉其大者,則如五胡十六國⑧的時候,黃巢⑨的時候,五代⑩時候,宋末元末時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納糧以外,都還要受意外的災殃。張獻忠的脾氣更古怪了(此為“舉其小者”),不服役納糧的要殺,服役納糧的也要殺,敵他的要殺,降他的也要殺:將奴隸規則毀得粉碎。這時候,百姓就希望來一個另外的主子,較為顧及他們的奴隸規則的,無論仍舊,或者新頒,總之是有一種規則,使他們可上奴隸的軌道(此段亦即后文所謂:“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⑾憤言而已,決心實行的不多見。實際上大概是群盜如麻,紛亂至極之后,就有一個較強,或較聰明,或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來,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圣。而且這規則是不像現在那樣朝三暮四的。于是便“萬姓臚歡”了;用成語來說,就叫作“天下太平” (這就是前文所謂:“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亦即后文所謂:“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么“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灣子了(照應前文:“但在新近編纂的所謂‘歷史教科書’一流東西里,卻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說:咱們向來就很好的”)。有更其直捷了當的說法在這里——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點明本質,亦即第一部分思想的核心)。
這一種循環,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⑿;那些作亂人物,從后日的“臣民”看來,是給“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說:“為圣天子驅除云爾(又從文化和歷史角度進行表述)。”⒀現在入了那一時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國學家的崇奉國粹,文學家的贊嘆固有文明,道學家的熱心復古,可見于現狀都已不滿了(通過所謂“國學家”、“文學家”、“ 道學家”的反應已經暗示了:現在已經接近了“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然而我們究竟正向著那一條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戰爭,稍富的遷進租界,婦孺則避入教堂里去了,因為那些地方都比較的“穩”,暫不至于想做奴隸而不得(只有在租界和教堂的人們才能有“暫時做穩了奴隸的待遇”,可見當今已經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了)。總而言之,復古的,避難的,無智愚賢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了(既說明當今現狀,亦再次驗證了“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又引領下一段)。
但我們也就都像古人一樣,永久滿足于“古已有之”的時代么(對于當今時代,我們“都”不滿,然而有人不滿是想回到 “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而不是通過改良社會進入”人人都是人“的時代,就像后文所謂的“復古家”)?都像復古家一樣,不滿于現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此段接上一段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加以拓展,引出下一段要表達的思想)
自然,也不滿于現在的(這是覺醒者和先驅者的不滿),但是,無須反顧,因為前面還有道路在。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即打破前文所說的“循環”,人人都能得以解放的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二
但是贊頌中國固有文明的人們多起來了,加之以外國人(承接第一部分的意思進行過渡)。我常常想,凡有來到中國的,倘能疾首蹙額而憎惡中國,我敢誠意地捧獻我的感謝,因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國人的肉的!(此句為伏筆,后文有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下一段緊接著先舉了一個和此完全相反的“贊美中國”而且“吃中國人的肉的”的“外國人”的例子)
鶴見釣輔⒁氏在《北京的魅力》中,記一個白人將到中國,預定的暫住時候是一年,但五年之后,還在北京,而且不想回去了。有一天,他們兩人一同吃晚飯——
“在圓的桃花心木的食桌前坐定,川流不息地獻著出海的珍味,談話就從古董,畫,政治這些開頭。電燈上罩著支那式的燈罩,淡淡的光洋溢于古物羅列的屋子中。什么無產階級呀,Proletariat⒂呀那些事,就像不過在什么地方刮風。
“我一面陶醉在支那生活的空氣中,一面深思著對于外人有著‘魅力’的這東西。元人也曾征服支那,而被征服于漢人種的生活美了;滿人也征服支那,而被征服于漢人種的生活美了。一經住過北京,就忘不掉那生活的味道。大風時候的萬丈的沙塵,每三月一回的督軍們的開戰游戲,都不能抹去這支那生活的魅力。”(以上三段為敘述,后文對此加以議論剖析,提出自己的思想。)
這些話我現在還無力否認他(因為不僅是事實,而且是古代就已經如此,后文對此加以進一步說明)。我們的古圣先賢既給與我們保古守舊的格言,但同時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獻于征服者的大宴(讀來毛骨悚然,然而卻是真相)。中國人的耐勞,中國人的多子,都就是辦酒的材料,到現在還為我們的愛國者所自詡的(即現在也常夸耀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西洋人初入中國時,被稱為蠻夷,自不免個個蹙額(亦曾經掙扎抵抗過,然而一敗涂地),但是,現在則時機已至,到了我們將曾經獻于北魏,獻于金,獻于元,獻于清的盛宴,來獻給他們的時候了(后文以洋人在華所受的待遇說明當時中國的確在如此實行著)。出則汽車,行則保護:雖遇清道,然而通行自由的;雖或被劫,然而必得賠償的(洋人不僅享受“盛宴”,而且“出行”都有高規格待遇,后文舉了一個具體例子);孫美瑤⒄擄去他們站在軍前,還使官兵不敢開火。何況在華屋中享用盛宴呢?待到享受盛宴的時候,自然也就是贊頌中國固有文明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有些樂觀的愛國者,也許反而欣然色喜,以為他們將要開始被中國同化了罷(自欺欺人的安慰和粉飾,可笑、可憐、可嘆)。古人曾以女人作茍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親”,今人還用子女玉帛為作奴的贄敬,又美其名曰“同化”(今古同源,名目不同,但實質一樣)。所以倘有外國的誰,到了已有赴宴的資格的現在,而還替我們詛咒中國的現狀者,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照應前文:“我常常想,凡有來到中國的,倘能疾首蹙額而憎惡中國,我敢誠意地捧獻我的感謝,因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國人的肉的!”)
但我們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照應前文:“我們的古圣先賢既給與我們保古守舊的格言,但同時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獻于征服者的大宴”,作者在此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的剖析,即就算沒有“洋人”、“外族”的入侵,在中國自己形成的這種文化和社會制度下,也會自己互相吃)。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的制馭著,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因為倘一動彈,雖或有利,然而也有弊。我們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罷(舉例加以說明)——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阜,阜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臺⒅。”(《左傳》昭公七年)
但是“臺”沒有臣,不是太苦了么?無須擔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長大,升而為“臺”,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驅使了。如此連環,各得其所,有敢非議者,其罪名曰不安分!(此段及上一段就是對前文:“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的具體描述和說明)
雖然那是古事,昭公七年離現在也太遼遠了,但“復古家”盡可不必悲觀的(何以“不必悲觀”?因為表面形式有變化,但“盛宴”的本質和社會根源毫無變化,后文又以反問的形式進行了舉例說明)。太平的景象還在: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可有誰聽到大叫喚么?打的打,革的革,可有處士來橫議么?對國民如何專橫,向外人如何柔媚,不猶是差等的遺風么?中國固有的精神文明(即造成吃人的“盛宴”的本質和社會根源),其實并未為共和二字所埋沒,只有滿人已經退席,和先前稍不同(即表面形式的變化)。
因此我們在目前,還可以親見各式各樣的筵宴,有燒烤,有翅席,有便飯,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飯,路傍也有殘羹,野上也有餓莩;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⒆(見《現代評論》二十一期)(將兩種情況對比列舉,進一步揭露“盛宴”的實質,為后文得出總結性結論做鋪墊)。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此兩句話是文章第二部分核心思想)。不知道而贊頌者是可恕的(照應第二部分開頭),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
外國人中,不知道而贊頌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養尊處優,因此受了蠱惑,昧卻靈性而贊嘆者,也還可恕的。可是還有兩種,其一是以中國人為劣種,只配悉照原來模樣,因而故意稱贊中國的舊物。其一是愿世間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興趣,到中國看辮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麗看笠子,倘若服飾一樣,便索然無味了,因而來反對亞洲的歐化。這些都可憎惡(照應第二部分開頭,對贊頌中國的外國人的動機又進行了分析)。至于羅素在西湖見轎夫含笑⒇,便贊美中國人,則也許別有意思罷。但是,轎夫如果能對坐轎的人不含笑,中國也早不是現在似的中國了(此處轎夫之“含笑”在作者來看,可作為甘于奴隸現狀的廣大民眾的象征,所以若其不“含笑”而是覺醒而反抗的話,中國就不會如此黑暗落后,后一段又進行了進一步描述和剖析)。
這文明,不但使外國人陶醉,也早使中國一切人們無不陶醉而且至于含笑。因為古代傳來而至今還在的許多差別,使人們各各分離,遂不能再感到別人的痛苦;并且因為自己各有奴使別人,吃掉別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卻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將來(以上為揭露其思想文化根源)。于是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小兒(以上為進一步點明其危害)。
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總結前文,點明當時中國的現狀)。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指前文所謂 “中國的文明”),毀壞這廚房(指前文所謂 “中國”),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提出自己的觀點,號召青年明確自己的使命,改造舊社會,解放民眾,創造新的生活)!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拓展:《燈下漫筆》說課稿
一、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學價值
《燈下漫筆》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編者將本單元的四篇文章定位為“說理性散文”。“說理性散文”具有濃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與高一冊第二單元和高三冊第三單元以記敘描寫為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維水平上的提升,與高五冊第一單元“哲學隨筆”相呼應,體現了教材編排的內在邏輯,也符合高中生認知由感性向理性發展的規律。基于這種認識,可以確定本單元的.教學意義是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散文鑒賞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識。作為單元的起始課,《燈下漫筆》對于本單元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
《燈下漫筆》選自魯迅先生早期雜文集《墳》,原文分“談古”和“論今”兩部分,選文是“談古”部分。盡管選文與魯迅的其它雜文相比,沒有復雜的背景,語言樸實、敘事簡潔、文脈清晰,但由于魯迅先生的敘述方式比較獨特、所傳遞的思想比較深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相當的距離。在教學過程中對這種獨特的敘述方式的解剖和對深沉思想的領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能力,養成深入觀察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進而發展的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學生的知情結構及與文本的契合點
從知識結構的角度看,高二學生已經接觸較多復雜散文,有一定的鑒賞意識,但這種意識只是概念化的模糊的影子,還不具備有意識的解讀、鑒賞的能力,特別是面對難度較大的文章,這種能力往往顯得很蒼白軟弱。當然,這種模糊的影子已經可以使學生敢于面對這類文章,至少在這類文章面前不會有畏懼感。
從情感結構的角度看,高二年學生已經基本擺脫初中生的稚氣,其認知能力與情感能力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基本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感和認知傾向,可以并且愿意把目光更多地轉向社會、歷史、文化,關注人生和人性,關注人類整體的生存價值和意義。這種知情結構和認知意愿為本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也是文本和學生心理結構的一個最佳契合點。
結合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句多角度研讀品味,把握結構、理清行文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2)學習由小及大、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的特點,進一步培養散文鑒賞的能力。
2.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文中由小及大的構思特點,了解魯迅雜文語言的特點和規律。
(2)教學難點:學習文章事情理融為一體的風格,體會作者深刻的思想及其實現意義。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
1.串講法。對于魯迅的文章,串講法是更合適的選擇。一方面,魯迅的文章從語言到思想都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獨創性,學生難以把握要領,讀懂其內在的深沉含義;同時,魯迅作為文學大師,文章字字千鈞,在看似平淡的語言表達過程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技巧,如果浮光掠影式的閱讀往往會遺漏掉很多我們不愿被遺漏的有價值的東西;另外,對于散文佳作,如果將閱讀教學還原到閱讀的本原狀態精讀細品,更能品出味道,獲取滋養。
當然,這種串講并非老師唱獨角戲,而要求教師要以一個閱讀者的身份平等參與在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入課文,進入作者的思想,在文本情境和理趣的幫助下,領悟作者深沉的思想,獲得能力的提升。
2.討論法。討論、研究是在對文本熟知的前提下的一種理性的提升,對于精品散文來說,研究與討論必不可少。它可以促使學生在研究討論的過程中養成分析問題的意識,將模糊的閱讀鑒賞意識轉化為一種能力,并迅速地鞏固下來。
根據文本的特點,除了繼續強化“圈點批注”等語文常規學習方法外,還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揣摩、品味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過程的安排及其認知意義闡釋
閱讀,特別是精讀,一般都可以按“感知、理解、鑒賞、評價、吸收、運用”的過程來進行。基于這種認識,本課準備分三步走,前兩步在課內完成,第三步引導學生的課外自主完成。第一步是“品味語言、把握結構、理清思路”,第二步是“領悟感情、概括主旨、評價特色”,第三步是“拓展閱讀、交流討論、遷移提升”。
第一步:品味語言、把握結構、理清思路。在以串講的過程中,應從語言入手,通過對語言的解讀逐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以下以第一部分為例說明串講的過程及要點。
1.串講、研讀第一部分(1-5段)。
標題。從語法結構入手把握標題的特征:①偏正式結構,核心是動語素“筆”,意為“寫作”,②修飾語“漫”,體現了文章內容和作者思緒,③修飾語“燈下”,渲染寫作氛圍,也可以透露出作者寫作時的心境。[說明:標題一般都短小精悍,有助于對文章的把握,應培養學生養成分析標題的習慣]
第一段:①明確的敘述對象是“鈔票”和“銀元”;②關聯詞在結構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連……也……”、“至于……,則不必……,也……”、“除了……之外,都是……,而且”、“但……”;③體會魯迅先生敘述的層次性。[說明:展示文章內在的邏輯結構美和情感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種展示應該結合不同的文本特點隨機選擇。漢語虛詞在結構文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應該讓學生明確。如有可能,可以再舉《祝福》中的關聯詞的使用以加深印象。]
第二段:①上一段結尾寫“受到打擊”,下段以“就是……”承接,段與段之間的過渡自然;②對民眾心理的精準描摹,本段的寫作意圖是“停止兌現”后民眾的普遍心態是“降格以求”,但作者沒有直接寫,而是經過了幾個層次的鋪敘,體會這種寫法的妙處及對作文的啟發意義,這種敘述節奏的控制其實是一種情趣。③品味“溜”和“不講愛國了”,體會魯迅語言的風格:經常在敘述的過程中順手一擊加以諷刺。[說明:閱讀是一個綜合的心智活動過程,文章閱讀過程中意義的建構必須借助一定的情境,而這種情境只能在對語言文字的解讀中生成。]
第三段:①作者為什么要寫到自己?②文學化的語言,對恐慌的類比聯想,使語言更具形象性。③由第一段的“沉重累墜”到本段的“沉墊墊地,性命的斤兩”反映了民眾怎樣的一種心理變化?[說明:對文章整體意義的把握是閱讀的最終目的,但是這種整體把握必須建立在對所有局部語言準確理解的基礎上。]
第四段:作者為什么可以從“降格兌鈔而非常高興”聯想到“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它們有什么內在的聯系?(心理變化類似)
第五段:這一段與第四段之間是什么關系?(本段以“假如……”開頭對第四段的判斷進行假設性的心理分析與論證)[說明:借助文章強有力的邏輯結構可以擺脫割裂文本閱讀的缺陷,提高學生的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
2.串講、研讀第二部分(6-11段)(略)
3.串講、研讀第三部分(12-14段)(略)
4.在串講的過程中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并引導學生學習“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結構特點。
第一部分(1—5):由兌鈔小事引出“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回溯歷史,緊扣史實,將中國歷史總結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第三部分(12—14):諷刺現實,展望未來,發出對第三時代的召喚。
第二步:概括主旨、領悟感情、評價特色。在師生一起對文章的深入研讀后,學生對文章已經沒有閱讀的障礙,對文章的內容與思想也有基本的了解,但這仍然是一種局部的、感性的認識,必須通過研究和討論形成對文章整體而理性的認識,而研究和討論是以問題的驅動的,所以必須精心設計問題,誘發學生研究討論的興趣。
1.針對課文的定向討論:文章的談論對象有哪些?有什么觀點態度,下了什么結論?在下結論的同時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啟發引導過程:這個問題涉及文章的主旨,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和對作者觀點態度和情感的把握能力。
[①對象:中國人(百姓),統治者(一種暴力),中國社會(時代)。
②結論:對于中國人,作者認為“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和“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歡喜”。對于統治者,作者沒有明確地說出,但我們根據文章可推斷出:統治者對百姓只是進行期瞞、壓迫、剝削、殺戮,從來沒給過他們做人的資格。對于中國社會,作者認為,中國社會可以直截了當地概括為兩個時代,即“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③情感:作者對百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統治者飽含憎恨,無情地鞭撻、揭露和嘲諷;對中國社會的未來充滿熱切的期待。]
2.開放式的課堂討論:作者把中國歷史概括為兩個時代,聯系課文及自己的知識儲備談談你是否同意這種概括?你覺得作者所號召的第三時代是什么時代?
(三)板書設計
板書一:
板書二:
中國百姓——極易變為奴隸,變了之后還萬分歡喜——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統治者——對百姓期瞞、壓迫、剝削和殺戮——憎恨、鞭撻、揭露、嘲諷
中國社會——想做奴隸而不得、暫時做穩了奴隸——對第三樣時代熱切期盼
(四)作業設計
1.有評論家認為,魯迅雜文集《熱風》中的雜文更接近“感”,而《墳》中的雜文更接近“論”,往往“以細密的邏輯層層推進,說理充分”,請結合原文進行具體的闡釋。
2.主題閱讀:在互聯網上查找并閱讀有關“國民性”的文章,寫一篇《燈下漫筆》的讀后感。
【《燈下漫筆》課文評析】相關文章:
高中課文《燈下漫筆》教案精選08-09
燈下漫筆08-20
燈下漫筆10-10
燈下漫筆08-20
燈下漫筆09-14
燈下漫筆08-28
燈下漫筆的作文12-04
《燈下漫筆》說課稿06-29
讀《燈下漫筆》有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