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下冊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和答案
第I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 每小題3分)
完成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以中國智慧應對氣候危機
廖曉義
冰川退縮、海平面上升、颶風、洪水、土地干旱、森林火災、物種滅絕、饑荒疾病……氣候變化超越了國界,危及所有生靈。所有氣候危機其實都源自人類扭曲的發展觀——不問發展的目的、也不顧發展的資源底線;而扭曲的發展觀源自扭曲的價值觀——個人利益最大化、物質消費最大化的價值體系,而不計算自然、心靈以及健康的價值;扭曲的價值觀又基于扭曲的世界觀——把有形的物質世界看成生命的全部,于是把生命的絕大部分用來追逐物能和消耗物質,不知道除了物質能源,還有另外兩種更為珍貴的能源——身體能源和精神能源。
中國傳統文化的本體論,絕不止物質世界。古人把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的物質世界稱為“地”,還有一個無形的世界被叫做“天”,連接這個無形和有形世界的則是“人”。人,一方面要“通神明之德”,與無形的世界相應;另一方面要“類萬物之情”,與有形的世界、與所有的山川和生靈相通。這些古老的宇宙觀在量子力學和天體物理學里得到最新的科學印證。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卡爾博士告訴我們,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世界以及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能源,其實只占整個世界的5%;還有25%的看不見的東西,被物理學家稱為暗物質,就是我們說的能量,而這個能量里面相當重要的是生命的能量,中醫的表達就是“氣”,也就是所謂的體能;另外還有70%叫暗能量,暗能量就是我們古人說的“心”或者“心能”,也就是與道相應的宇宙能量。
挑戰過度消耗物質能源的生活方式,不是讓人們去犧牲,恰恰是要使人們找回現代社會最難得的奢侈品——健康和快樂。生活價值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并不意味著經濟的衰退,而恰恰是產業轉型和新生態經濟的發動機。當人們在對物質無休止的追逐中找不到幸福的時候,當“創物產業”拉動內需乏力,人們開始追求高質量精神產品的時候,就有可能使各種形式的優秀藝術產業化,讓中國悠久的文化資源成為創意產業的資糧;當人們真正關注健康,用對生命的崇拜代替了對資本的崇拜,當人們不甘忍受心靈硬化的苦悶,而追捧各種形式的國學研習的時候,古老的養生智慧和國學教育便有可能擁有最具潛力的市場。
在當前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談判中,有著五千年生存智慧的中國人,除了不得不跟著發達國家制定的規則博弈,還應針對這些規則和解決方案中過分技術化、物質化的傾向,為解決當今的危機提供新的整體思維的視角。(有刪改)
1. 與氣候危機的形成沒有關系的一項是(3分)
A.人類對物質財富無休止的追逐。
B.人類扭曲的發展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C.人類長期以來不計資源成本的盲目發展。
D.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時過分技術化、物質化的傾向。
2.以下各項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通神明之德”與“天”相應,“類萬物之情”與“地”相通,就是所謂“天人合一”。
B.卡爾博士告訴我們,25%看不見的暗物質,就是中醫表達中的“氣”,即所謂的體能。
C.改變了過度消耗物質能源的生活方式,人類才有可能找回應有的健康快樂的生活。
D.當古老養生智慧成為有潛力市場時,人類對生命的崇拜才有可能代替對資本的崇拜。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要消除氣候危機,就要改變人類的“掠奪式”的被扭曲的發展觀,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B.中國傳統文化的本體論認為除了有形物質世界外,還有無形世界的存在,這一說法不無科學道理。
C.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能為我們改變不當的生活方式和被扭曲的價值觀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鑒。
D.在轉變發展方式方面,要利用古老的養生智慧和國學教育來培植產業,并以之作為拉動內需的支柱。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車生者,家不中資,而耽飲,夜非浮三白不能寢也,以故床頭樽常不空。一夜睡醒,轉側間,似有人共臥者,意是覆裳墮耳。摸之,則茸茸有物,似貓而巨;燭之,狐也,酣醉而犬臥。視其瓶,則空矣。因笑曰:“此我酒友也。”不忍驚,覆衣加臂,與之共寢。留燭以觀其變。半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啟覆視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謝不殺之恩。生曰:“我癖于曲蘗,而人以為癡;卿,我鮑叔也。如不見疑,當為糟丘之良友。”曳登榻,復寢。且言:“卿可常臨,無相猜。”狐諾之。
生既醒,則狐已去。乃治旨酒一盛,專伺狐。 抵夕,果至,促膝歡飲。狐量豪,善諧,于是恨相得晚。狐曰:“屢叨良醞,何以報德?”生曰:“斗酒之歡,何置齒頰!”狐曰:“雖然,君貧士,杖頭錢大不易,當為君少謀酒資。”
明夕,來告曰:“去此東南七里,道側有遺金,可早取之。”詰旦而往,果得二金,乃市佳肴,以佐夜飲。狐又告曰:“院后有窖藏,宜發之。”如其言,果得錢百余千。喜曰:“囊中已自有,莫漫愁沽矣。”狐曰:“不然。轍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謀之。”異日,謂生曰:“市上蕎價廉,此奇貨可居。”從之,收蕎四十余石,人咸笑之。未幾,大旱,禾豆盡枯,惟蕎可種;售種,息十倍。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畝。但問狐,多種麥則麥收,多種黍則黍收。一切種植之早晚,皆取決于狐。日稔密,呼生妻以嫂,視子猶子焉。后生卒,狐遂不復來。 (選自《聊齋志異•酒友》)
4.對下列加點的實詞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家不中資,而耽飲 耽:沉溺
B. 意是覆裳墮耳 意:心意
C. 日稔密,呼生妻以嫂 稔:熟悉
D. 院后有窖藏,宜發之 發:打開
5.全能表現狐重情重義的一組是(3分)
①卿,我鮑叔也 ②呼生妻以嫂,視子猶子焉 ③起拜榻前,謝不殺之恩
④從之,收蕎四十余石 ⑤院后有窖藏,宜發之 ⑥市上蕎價廉,此奇貨可居
A.②③④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6.對文本內容解說有誤的一項是(3分)
A. 姓車的書生,家里不是很富裕,卻特別愛喝酒,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要是不喝上三杯酒,簡直就睡不著覺,所以每天床頭的酒杯里總是有點酒。
B. 車生知道狐貍喝了他的酒,也不忍心叫醒他,就給他蓋好了被子,和他一起躺在床上,并且點著蠟燭好觀察他的行動。
C. 狐生驚醒,連忙拜倒在床前,感謝車生沒趁自己酒醉時傷害自己。車生卻告訴他說自己因沉迷飲酒,無人理解,希望狐生能做自己的酒中知音。
D. 狐生多次喝車生的酒,況且自己酒量又大,很是過意不去;而車生也認為自己的酒不合口味,于是讓狐生用了很多辦法來獲利買酒。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摸之,則茸茸有物,似貓而巨;燭之,狐也,酣醉而犬臥。
譯文:
(2)雖然,君貧士,杖頭錢大不易,當為君少謀酒資。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秋 懷
(宋)歐陽修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
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注:鹿車:佛家所謂“三車”之一,小乘如羊車,中乘如鹿車,大乘如牛車。此處借指歸隱山林。
8.“悲”是這首詩的感情基調,從全詩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體內容?(5分)
9.賞析頷聯“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在表達上的特點和作用。(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必以情。
(2)親賢臣,遠小人,__________;親小人,遠賢臣,________.
(3)________,草色入簾青._______,往來無白丁.
乙 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風雪夜歸
何蔚萍
早歸者與晚歸者的心理是不一樣的。她是個晚歸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風、是雪、是腳印。
拐過這個彎,就可以看到大門了,她覺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會關著門。但愿……她覺得手腳冰涼。在大街的拐彎處,在雪花縈繞的慘淡的燈光下,大門緊緊地閉著。
她拉緊了圍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張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還有一個跟她一樣晚歸的人。但一個也沒有。
只得叫門了。她繞著墻走過去。叫誰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個月出嫁了,要是在上個月看這場電影就好了,她立刻覺得自己好笑。算了,叫劉安嬸吧,在大院里,打招呼她最親熱,可她嫌這胖老婆子勢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讀完高中被下放,媽媽難過得哭了,劉安嬸卻說:“你下放以后就是貧下中農了,以后生了伢兒也是貧下中農了。”后來她招工回城。這劉安嬸對她并不壞,可她總忘不了那句話,不能叫她,再說既然平時沒交往,現在打攪人家也不合適。
那么只好叫馬平平了。這個十四歲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時候起,他就總纏著她講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準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發覺,墻頭怎么這么高哇!聲音該傳不進吧?唉,就傳進了又怎么樣呢?十四歲的孩子,哪怕在旁邊敲大鼓也不會醒的。
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過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關心她的婚事,三天兩頭要給她介紹對象。但她卻對“相親”得怕極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審視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廣闊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華,人說,十七、十八無丑女,可她,已經三十歲了,如果再年輕五歲,哪怕三歲呢,她也要爭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現在,都晚啦,就像去看這場電影,不防門已關上一樣。那么,就聽天由命,隨便找一個,她又不愿意;于是人們背后都講她會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沒講過,可是,叫這六十多歲的老人深更半夜的冒著大雪來給自己開門,這萬萬使不得!
她覺得很冷。才發現雪更大了,風更緊了,近處遠處,都是白茫茫的世界。當看到大街盡頭時,有個黑點朝這邊走來。她的眼睛猛然睜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該有多好啊!她一定會對他說一千聲一萬聲的謝謝,不管他在不在意。
終于走近了,一個提籃子的中年人。但他絲毫沒有進大院的意思,匆匆過去了。
她真想頓腳,真想詛咒。不知是詛咒那人,還是詛咒自己;是詛咒天氣,還是詛咒運氣。她眼巴巴地盯著他的背影,一時充滿了羨慕。
他是提著東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給他開門,是母親、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溫暖極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爐子;盡管有點孤獨,卻是暖和的,然而她進不去,咫尺天涯,該死的電影。
她不能設想在門外過一夜。喊吧!籠統地喊,誰愿意誰來開。她發誓,不管開門的是誰,以后都要對他很好很好。
她終于放開了嗓子,并用手去捶,“開開門——”
吱的一聲,門開了。
原來并沒有關上。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題目中的`“風雪”,在文中以環境描寫的形式渲染了凄清的氣氛,烘托了人物徹底絕望的心情;并且以風雪中的寒冷與屋內的溫暖構成強烈的對比,突出夜歸人內心的焦急和凄涼。
B. 劉安嬸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中年婦女;馬平平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年;平平姥姥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她們平日都關心或親近著這個夜歸者。
C. 婚姻上的挫折,使這位大齡女青年對周圍的人產生了由衷的反感,因而不肯與鄰里真心交往,鄰居也就沒有人關心她,于是她倍感孤獨。
D.“提著籃子的中年人”的路過,使夜歸者在焦急中有了一絲希望,進而陷入失望。正是這一情節的設置使故事有了一點波折,為小說增添了情趣。
E. 這篇小說選取了一個典型的生活橫截面,主要以夜歸者站在院門口短時間內心理活動的描述為手段,展現了院子里鄰居之間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
(2)文章兩次寫到風雪,試分析其作用的異同。(6分)
(3)結尾一句“原來并沒有關上”有什么妙處?請簡要分析。(6分)
(4)夜歸的大齡姑娘站在門外,猶豫之中,在心里把院里的鄰居們排了一個隊,并十分努力地回憶起了往日的許多細節。對于這樣的寫法,有人認為是作者的匠心獨運,也有人認為是做作拖沓之筆,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