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練習題及答案
(一)基礎知識
1.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融會貫通 枯索 妍媸必露 粗糙
B.應運而生 鑒戒 想像虛構 概括
C.好高鶩遠 疏漏 稗官野史 純粹
D.生動活潑 淵源 心驚膽戰 意蘊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劃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從此,小說便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了,但作為史的志怪志人傳統也并沒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話本是民間“說話”藝術的底本,它是經過說書藝術的千錘百煉才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③中國的小說是來自民間的,是人民群眾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實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止 留傳 反映 B.終止 流傳 反應
C.中止 流傳 反映 D.終止 流傳 反應
3.下列句劃線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清人士更以寫小說為恥辱,以致許多偉大的作家生活、創作條件都無保障
B.無論《三國演義》《水滸傳》還是《西游記》,寫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尋常的英雄
C.這就與專供人閱讀的小說有了明顯的不同風格,因為它們是植根于講給人聽的說書藝術的。
D.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轉向民間學習,進而開拓了小說創作的新境界,豐富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這次網絡短訓班的學員,除北大本校人員外,還有來自清華大學等15所高校的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參加了學習。
B.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范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意識。
C.在新的千年里,中華民族這條巨龍一定會昂首騰飛于無垠的天際,創造出令全世界驚異的奇跡來。
D.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
5.下列句中,標點符號使用全部正確的一句是( )
A.比如《穆天子傳》是個神話傳說,可史書上卻把它歸于帝王《起居注》一類;《山海經》也是神話傳說,《漢書》中卻把它歸于《地理志》中。
B.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間創作而進行再創作的。
C.“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就是說——愛它而要曉得它有缺點,恨它而要曉得它有長處。
D.史傳文學作品如《左傳》《史記》等則采取“實錄”的態度寫人物,寫得真實豐滿,有血有肉。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劃線處的句子,正確的一項是( )
我國古典小說中真正地吸收史傳文學寫人藝術經驗的第一部作品,是文人參與創作的《水滸傳》。據說明代士大夫案上總擺兩部書,______________ ,認為《水滸傳》筆法好,首先表現在它如“明鏡照物,妍媸畢露”的高明的寫人藝術上。______________ 。從《水滸傳》開始,而后才有《儒林外史》《紅樓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一部《莊子》,一部《水滸傳》
②一部《水滸傳》,一部《莊子》
③人物描寫就使中國小說的大大推進一步
④這就使中國小說的人物描寫大大推進一步
⑤史傳文學不是源,而是流
⑥史傳文學是源,而不是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小說中真正吸收史傳文學寫人藝術經驗的第一部文人參與創作的作品。
B.《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思想性與藝術性結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顯示了高度的現實主義的成就。原作者曹雪芹,高鶚續補。
C.《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名《詩》,又名《詩三百》,被奉為儒家經典之一。《詩經》雖是從民間搜集而來的,但畢竟是經過文人的加工創作而成的,因為還應屬于文人詩。
D.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是我國第一部小說專史。全書論述了中國古代小說的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對中國小說的歷史作了言簡意賅的總結。
(二)填空簡答題
8.作者在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時,抓住兩個關系作為論述的關鍵。請具體指出這兩個關系。
第一個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個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后來文人再創作的《三國演義》”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而其中的錯誤、疏漏、粗糙之處,后來在文人再創作的《三國演義》中都得到了改正與潤色、豐富。
后來文人再創作的《三國演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其一是:中國的小說是來自民間的,是人民群眾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由優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
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時期,《詩經》、樂府、神話傳說都是政府為了解民情,從民間搜集來的;“小說”本是“稗官”從民間搜集來,供施政參考的。志人志怪小說也是文人學習、參與民間創作的成果。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轉向民間學習,從而開拓了小說創作的新境界,豐富了我國的傳統文化。“說話”藝術出現后,民間的話本如《三國志平話》等,既粗糙又不準確,不能代表說話藝術的成就,也不能作為流傳的讀物;而其中的錯誤、疏漏、粗糙之處,后來在文人再創作的《三國演義》中都得到了改正與潤色、豐富,從而取得了更高的藝術成就。這是具有規律性的情形。
文人與民間創作結合的創作方式,使得中國古典小說呈現了重視情節的特點。重視寫情節并不意味著忽視寫人物,而是要通過情節表現人物,以外在的情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和精神狀態。所謂傳奇,就包含了要以情節動人的意蘊。小說發展到文人獨立創作之后,重視情節的特點仍然保留了下來。雖然這時的小說已不再用讓人驚奇的情節來吸引人了,目的是描繪人物;但中國小說總是不靜止地敘述人物的內心活動,而往往偏重通過人物的外部言和行的表現使讀者體會到人物的內心活動。這是中國古典小說不同于外國小說的一點。
10.同外國小說相比,中國古典小說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轉向民間學習,從而開拓了小說創作的新境界,豐富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一句中,“新境界”是什么?請結合文章的第一部分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從文學作品的最初功用來看,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舉《三國演義》為例,是為了證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的題目。
普遍智力是施諸一切對象都靈驗的,像一把同時可以打開許多種鎖的鑰匙;特殊智力是施諸某一種特殊對象才靈驗的,像一把只能打開一種鎖的鑰匙。比如說,一個人的普遍智力高,無論讀書、處事或作戰、經商,都比低能人要強;可是讀書、處事、作戰、經商各需要一種特殊智力。盡管一個人件件都行,如果他的特殊智力在經商,他在經商方面的成就必比做其他事業都強。對于某一項有特殊智力,我們通常說,那一項為“性之所近”。一個人如果要專門做文學家就非性近于文學不可。如果性不相近而勉強去做文學家,成功的固然并非絕對沒有,究竟是用違其才;不成功的卻居多數,那就是精力的浪費了。世間有許多人走錯門路,性不近于文學而強作文學家,耽誤了他們在別方面可以有為的才力,實在很可惜。“詩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這句話,對于這種人確是一個很好的當頭棒。
①但是這句話終有語病。天生的資稟只是潛能,要潛能現為事實,不能不假人力造作。好比花果的種子,天生就有一種資稟可以發芽成樹,開花結實;但是種子有很多不發芽成樹,開花結實的,因為缺乏人工的培養。種子能發芽成樹,開花結實,有一大半要靠人力,不管它天資如何優良。人的資稟能否實現于學問事功的成就,也是如此。一個人縱然生來就有文學的特優資稟,如果他不下功夫修養,他必定是苗而不秀,華而不實。天才愈卓越,修養愈深厚,成就也就愈偉大。②比如說李白、杜甫對于詩不能說是無天才,可是讀過他們的詩集的人都知道這兩位大詩人所下的功夫。李白在人生哲學方面有道家的底子,在文學方面從《詩經》《楚辭》直到齊梁體詩,他沒有不費苦心模擬過。杜詩無一字無來歷世所共知。他自述經驗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西方大詩人像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諸人,也沒有一個不是修養出來的。莎士比亞是一般人公評為天才多于學問的,但是誰能測量他的學問的淺深?醫生說,只有醫生才能寫出他的某一幕;律師說,只有學過法律的人才能了解他的某一劇的術語。你說他沒有下功夫研究過醫學、法學等等?我們都驚訝他的成熟作品的偉大,卻忘記他的大半生精力都費在改編前人的劇本,在其中討訣竅。這只是隨便舉幾個例。完全是“天生的”而不經“造作”的詩人在歷史上卻無先例。
(節選自朱光潛《資稟與修養》)
14.根據文意,回答“詩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這句話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閱讀第一段,融會貫通,概括本段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作者說“但是這句話終有語病”,其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2段中句②如果改為“讀過李白、杜甫的詩集的人都知道這兩位大詩人所下的功夫”,就不能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意思,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判斷,不符合文意的三項是( )
A.普遍智力對一切對象都靈驗,因此普遍智力比特殊智力更重要。
B.假如某人在文學方面有特殊智力,我們就說文學是某人“性之所近”。
C.“性不相近”而要從事文學創作,也有可能成功,這是把天生的資稟這種潛能現為事實了。
D.作者舉李白、杜甫為例,是說明“天才愈卓越,修養愈深厚,成就也就愈偉大”的道理。
E.一般人只看到莎士比亞成熟作品的偉大,卻不知道他只習慣于在別人作品中討訣竅。
參考答案
1.D(必/畢,像/象,鶩/騖)
2.C
3.D(“進而”改為“從而”)
4.C(A,語句雜糅。B,種概念與屬概念并列。D,偷換主語)
5.D(書名號改為引號,省略號或等等去掉一個,破折號改為逗號)
6.C
7.C(《詩經》中大部分作品屬于民歌,但也有一部分是貴族的作品)
8.文學與歷史的關系;文人加工民間傳說與文人獨立創作的關系。
9. 將其中的錯誤、疏漏、粗糙之處,作了改正與潤色、豐富。
10.通過人物外部的言和行的表現使讀者體會到人物的內心活動。
11.虛構想象、講究文采。
12.供施政參考
13.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由優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
14.詩人的特殊智力是先天的資稟,不是靠后天造就。
15.特殊智力對于成材非常重要,性不相近而勉強去做文學家大多要失敗。
16.天生資稟只是潛能,要變為事實,還得靠后天培養。
17.不能像原句那樣強調有特優資稟的人也要下工夫修養的意思。
18.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