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導學案(有答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導學案
――鑒賞小說中的環境描寫
一、學習目標
1、梳理小說環境描寫的有關知識
2、歸納掌握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
二、文本探究
課前閱讀《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全文,思考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劇命運,與那個“團結大樓”有什么樣的關系?
2.“團結大樓”中的人物為什么會有那樣的表現?
三、歸納總結
(一)明確概念
1.社會環境:狹義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征的建筑、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
廣義社會環境是指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2.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環境描寫又稱為景物描寫。
(二)小說環境描寫的角度和方法
1.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2.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 (或由近到遠)
(三)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
1.社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1)交代人物的生存環境
(2)交代人物的社會關系
(3)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氣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動情節發展
(4)暗示社會環境
(5)深化作品主題
3.分析環境描寫應注意的問題:
(1)社會環境描寫:
一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
二結合文段中相關語句分析揭示了什么樣的社會現實。
(2)自然環境描寫:
一要與中心聯系起來,
二要和人物個性、命運聯系起來,
三要與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調聯系起來。
四、跟蹤練習
(一)回顧課文《林黛玉進賈府》中的環境描寫。思考其作用。
(二)畫出以下文段中有關環境描寫的語句,并分析其作用。
1.《十里長街送總理》: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
2.《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沖自到天王堂取了包裹,帶了尖刀,拿了條花槍,與差撥一同辭管營,兩個取路投草料場來。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見:凜凜嚴凝霧氣昏,空中祥瑞降紛紛。須臾四野難分路,頃刻千山不見痕。銀世界,玉乾坤,望中隱隱接昆侖。若還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玉帝門。林沖和差撥兩個在路上,又沒買酒吃處,早來到草料場外。
……老軍自和差撥回營里來。只說林沖就床上放了包裹被臥,就坐上生些焰火起來。屋邊有一堆柴炭,拿幾塊來生在地爐里。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里崩壞了,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
3.魯迅《祝福》的最后一段:
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時候,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
五、總結規律
高考常見的鑒賞小說環境描寫的命題及分析
1.本文開頭兩段的場景描寫有哪些特點和作用?(07湖北16題)
分析:先找出相關的場景描寫,體會其特點,再聯系作者寫作意圖,揣摩其作用。
2.小說兩次寫到“一陣冷颼颼的風”,有什么作用?(08海南、寧夏12題)
分析:本題應立足全文,把握自然環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
3.文章開頭兩段的景物描寫各有什么特點?你更喜歡哪一種?請從修辭手法的運用上說明理由。(06江蘇14題)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描寫景物的方法。
4.指出第⑤自然段中景物描寫所采用的手法,并簡析該段景物描寫的作用。(08浙江19題)
分析:根據常見的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結合全文作答。
六、鞏固拓展
閱讀下面一篇小小說,完成題目。
傘
湯學春
徒兒功成,拜別師父下山。
師父送至山門。
風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風拂動師傅銀髯,撩起師父衣帶。師父走了,就如山間一片飄零的黃葉。
這是師父最后一個徒兒,師父再也不會收徒了。師父潛心武功絕技“天罡刀法”的修煉,終生不娶,因而沒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師父一個人孤守寒山了。這也是師父一生中最疼愛的一個徒兒,聰明好學,伶俐精明,平日飲食起居待師父如同親父。師父于是把畢生心血全都傳給了他。此時此刻,師父望著徒兒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時,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這時候,徒兒回首了。
師父一怔。
徒兒不該回首,這是武林中的規矩。徒兒回首意味著他對師父還有所求。可是,這位風燭殘年的師父已經一無所有了。
是師徒情份實在難分難舍么?
師父想到這層,心中不快;似這等兒女情長,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卻又一熱: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何況自己待他如同親生,這孩子怎能丟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這么想著,又見那凄迷冷雨,徒兒可還是光著個腦袋呢!于是一陣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傘,給徒兒送去。
徒兒在前面斷崖邊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師父熱淚盈眶,慌忙上前伸出雙手,欲將徒兒扶起。
卻是扶不起。
師父愕然。
一會兒心里明白了,師父好容易冷靜下來,說:“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絕技,于今你已經得到了,可以無敵于天下了,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徒兒拜磕在地,說:“師父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兒想這天罡刀法總有解法,望師父教我。”
師父說:“刀法乃精、氣、神所致,實在五行之外。”
“謝師父。”徒兒起來,拱手。然后背轉身去,卻是不走。橫在小道上,如一截樹樁。
“師父,天罡刀法就算無敵于天下,若是師父另傳他人,徒兒與他也只是個平手。”
師父長嘆,說:“為師已是風燭殘年,你是我最后一個徒弟,這話可不是今天說的呵!”
“別怨徒兒放心不下。”徒兒說著,別過臉拿眼睛向小道一邊的斷崖斜斜,“師父從這兒跳下去,就算說了真話。”
斷崖萬丈,但見崖邊煙繚霧繞。
師父心中打個寒噤,隨即哈哈大笑。
師父說:“只是擔心愛徒的刀法未必學到了家。”
徒兒想,他的刀法已經爐火純青,這一點他自己心里絕對有把握;師父笑,說明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師父指點。”徒兒又跪下了。
師父把撐著的傘收攏,一邊說:“何必如此多禮,起來吧。”
待徒兒起來,師父將那傘伸到他面前說:“你未必一刀能斷得了它。”
徒兒知道江湖上有以傘為兵器的.,并且巧藏機關,暗器傷人煞是厲害。但是師父所用兵器雖多,唯獨沒用過傘;況且,這把普通的竹骨紙傘,還是他自己給師父買的,就在附近小鎮上一家傘鋪里買的。難道師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將它變成了銅針鐵骨?即使是銅針鐵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將它揮為兩段。
徒兒于是想:好吧,就削了這傘,看你老東西還有什么說的!想罷,抽出刀來,運足平生功力,斜著照準那傘,一刀揮去。
這自然是一把極普通的傘,哪里需要許多功力。一刀下去,紙傘頓時骨散筋飛,老師父手里握著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徒兒用力躬身的一瞬,師父的竹匕也就從他的后腦直穿咽喉,把他釘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風如訴。
師父老淚縱橫,一聲長嘯,撲下山崖。
1.“風雨凄迷,山色空蒙”,寫景簡潔。試分析這一句寫景的作用。(5分)
2.說說“只是擔心愛徒的刀法未必學到了家。”這句話的含義。(5分)
3.這篇小小說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請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5分)
參考答案
文本探究
1.“團結大樓”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是整個社會的縮影,時代的混亂、暴戾或不合理在其中得到體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劇正是發生在這幢“團結大樓”內的,沒有團結大樓這特殊的環境,他們的悲劇未必會如此醒目,如此凄涼,如此具有代表性。
2.特殊的社會環境,掩蓋了多少善良,泯滅了多少人性。“團結大樓”中的人物之所以會有那樣的表現,因為他們處在一個荒唐的歲月,一個變異的年代。
跟蹤練習
(一)
1.為人物活動、情節展開提供場景。
2.展示日常生活情景,展示貴族生活的豪華奢侈。
3.地位身份的象征,顯現了人物的關系。
(二)
1.渲染了悲哀的氣氛,襯托出人們悼念周總理的極其沉痛的心情。
2.(1)渲染氣氛,烘托人物:
這里的彤云、朔風、大雪,渲染了一種凄冷、悲涼的氣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機四伏的處境。
(2)暗示情節,推動發展:
對風雪的描寫,雖著墨不多,但這“風大雪緊”的景物描寫暗示出林沖的處境越來越危險,形勢越來越嚴峻。更重要的是,由于風雪的變化也層層推動著情節的發展。正因為風大雪緊,林沖才要喝酒御寒,才會在沽酒途中見到山神廟;正因為風大雪緊,草廳才被搖撼、壓倒,林沖才被迫到山神廟安身;正因為風大雪緊,林沖進了山神廟,才用巨石頂住大門……直到暗中聽到仇人陸謙等人的談話,林沖才奮起殺敵復仇,在性格上出現了質的飛躍。對風雪的描寫,具有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作用。
3.在這里,作者拿有錢人的祝福活動和祥林嫂的慘死作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一邊是魯四老爺之流興高采烈地為自己來年好運祝福,一邊是被壓迫者在寒冬臘月、大雪紛飛的祝福聲中慘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加強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鞏固提升
1.為作品定下了悲劇的基調,預示了作品情節的撲朔迷離,也為師父雨中送傘埋下了伏筆。
2.(1)真的沒有學到家。只學到了用刀之法,卻沒有學到為人之道;不懂得學藝先學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 “刀法乃精、氣、神所致” 的武術真諦。
(2)擔心。因為徒兒只重藝輕德,這樣不僅不能休得真功夫,甚至會成為武林禍害,所以擔心。因而師父已在心中決定要懲治徒兒,這樣說,為把傘變成武器作準備。小說也正是以此引出“消傘”的情節,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引出悲劇結局的。
3.(1)學藝要先學做人。徒兒成功,便要過河拆橋,算計師父,豈料師父更有一手,將徒兒擊斃,這就是高下之分。一個徒兒,只學武功,無人格可言,此人必敗。學武功,首先要學會做人。歷史上功成身敗的例子還少嗎?現代社會,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難立足社會。
(2)教徒應先教做人。老師父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兒學了武功卻沒有修得武德,也沒有領會刀法真諦,被迫要親手將愛徒擊斃,這是為師的失敗。現代教育同樣要警惕只教書不育人的錯誤傾向。
(3)人不能失其本心。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忘恩負義,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會失其本心,瘋狂追名逐利,結果沒有幾個不身敗名裂的。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導學案有答案】相關文章:
《將進酒》導學案設計(有答案)06-29
《把欄桿拍遍》導學案(有答案)06-09
《往事依依》導學案與答案06-29
《畫人記》導學案「附答案」06-09
《蜀道難》導學案及答案「匯總」05-10
戴望舒《雨巷》導學案(附答案)03-30
《將進酒》導學案設計「附答案」06-05
《幽徑悲劇》優秀導學案(附答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