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學棋》教后反思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學棋》教后反思一
《學棋》這篇課文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所學結果截然不同,告訴人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課文其實很簡單,要說明的道理學生也一看都能明白。我就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積累相關成語;能用“一邊 ……一邊……”說一句話;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通過看圖比較,對比朗讀等多種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學習文中第二小節的樣子,仿寫幾句話。
一堂課下來,有些地方似乎沒有講清,問題可能主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本課的把握。對于這種說理的文章,到底應該挖撅到怎樣的一個程度,通過一種怎樣的方式讓學生去明白這個道理考慮得還不夠。其實,要說明的道理學生都懂,而且在一開始時,我讓學生大膽預測自己如果拜秋或聶衛平為師的話,若干年以后自己的下棋水平會如何?學生已經說到,如果認真的話,應該水平會很高,但如果開小差的話,不會有多大進步。此時學生對文中要講的道理已經明白一二,課上我想我不一定非得再程序化的讓學生先讀,再畫,再說兩個學生不同的表現,浪費了時間,效果也許還不如讓學生直接說出原因然后再指導讀讀來得好。本打算在最后讓學生看圖寫話:出示四幅圖片,然后讓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認真學習的。意在培養學生說話寫話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文中所講的道理,指導學生的行為。這一想法自覺還可以,不過如真去做的話,估計學生也會有一定的困難!
2、關于練習的安排。因為本課內容較為簡單,所以在設計本課時如何穿插語言文字的訓練,我也動了一番腦經。首先是根據低年級的學習特點,我以認識“棋”字開始本課的教學,寫字訓練緊跟其后。在講到“一邊……一邊……”這組詞時,考慮到以前學生對在何種情況下使用這組詞掌握的'不是很好,我設計了先讀,再判斷,然后自說的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練習。應該說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不過所選內容有些模棱兩可,給學生的判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最后還設計
了一個說寫訓練。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堂課要完成這些練習,實踐證明是太多了些。
3、對學生的了解。這堂課的設計有些偏于理想化,沒有真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備。不是對學生不了解,而是出于是公開課,似乎想追求的東西要多些,也就自然脫離了學生的學習實際。問題從兩方面來解決。一是平時的課容量要增大,對學生的訓練要多一些。二是公開課時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切合實際,才能發揮學生最好的水平。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學棋》教后反思二
《學棋》是蘇教版第四冊的一篇課文,源于《孟子?告子(上)》。故事描述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所學結果截然不同的生動故事,啟示人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教學過程中,兩個教學環節給了我極為深刻的印象。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明白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這個道理,教學中,在學生研讀了第二段的基礎上,設計以下練習:你能分別說一說為什么一個學生能成為出色的棋手,而另一個學生棋藝卻一直沒有長進呢?學生熱烈討論、踴躍發言,有的引用了課文中現成的語言,有的運用了自己平時積累的詞匯。隨著學生對成功者成功原因的描述,老師邊板書邊總結:正是因為他耳朵認真聽(板書“耳”),兩眼認真看(板書“ソ”),用嘴問不明白的地方(板書“口”),那么的專心致志(板書“心”),所以能成為出色的棋手。當一個完整的“聰”字展現在學生眼前時,學生就會明白,聰明需要耳到、眼到、口到、心到。隨著對平庸者失敗原因的描述,“耳、ソ、口、心”被逐一擦去。當“聰”字消失于黑板時,學生也就明白了專心致志的外在表現和內在含義。
在教學中,要盡力去打破學生頭腦的“平靜”,激發學生思維活動“波瀾”。也就是激發學生的疑問,引發他們在生疑——置疑——釋疑的循環往復中探求新知,發展智能。設疑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一開始就請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兩個人同拜秋為師,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學生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被激發起來,讀書時特別的投入。學生在尋疑中產生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發現知識的動力,使學生學習具有自覺探索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學生解決之前的疑問后,用一個“聰”字將兩個學生的不同表現串聯起來,進行正反對比,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在比較對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礎上加深記憶。
同時“聰”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自內心的,真切地感受到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才能越來越聰明。更深切地體會到良好學習習慣對人一生的影響,從而反思自己上課的現狀,不斷改進。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教師在教學中時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興趣高漲,積極性大為提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學效率較高。這主要應該得益于新穎的教學手段及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接受、理解所教的內容需要一個過程,知識就像掛在樹上的蘋果,老師在課堂上的任務就是為學生的學習鋪設臺階,使他們摘到蘋果,享受到學習過程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也有一些遺憾,在處理時想的不夠周到。
作為課堂教學的結尾,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口頭填空的練習:“一個學生因為,所以后來成了的棋手;而另一個學生因為,所以棋藝。看來,學習、讀書時都要,不能。
安排該口頭練習的意圖是使學生在研讀課文、了解了故事的情節后,通過自己的表達,進步掌握課文字詞的使用,并能明白“專心致志”對于學習成敗的重要性,從而深化課文的教學和教育意義。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情緒、課堂的氣氛卻顯得有些沉悶,無論是知識的掌握還是課文哲理的洞悉似乎均沒有達到預期的深度,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課后反思,該環節表面上學生通過口頭填空而主動參與了課堂的教與學,但由于練習設計上廣度和深度的局限性,本質上學生仍然是在被動地完成老師的作業,是前面課堂內容的簡單重復,并沒有包含自己的思想和創新,沉悶和乏味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也就無法得到有效提高。《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教會學生熟練運用母語進行交際,最為基礎的則是說話,這是與他人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學生將所學知識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是一個由內化到外化的過程。低年級學生詞匯量少,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這些影響了學生說話能力的提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是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事,怎樣去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說話,使學生樂說、善說,真正做到“能說會道”呢?
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況:上課時有的班級學生躍躍欲試、爭相發言,有的班級卻星星點點、“千呼萬喚難出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老師沒有給孩子充分的機會,沒有給予適當的引導。作為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對圖片、故事、動物、游戲感興趣的特點,為學生運用課堂所學,提高表達和交流能力搭建寬廣的舞臺,從而激發他們說的欲望。
就比如上面這個教學環節的處理,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詞匯,也具備了初步的表達能力,我完全可以利用教材的特點,在教完課文后,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介紹一下文中的三個人物,甚至還可以加入自己對他的評價。
這種具有一定深度的人物介紹、故事復述、事物描述,往往帶有了學生的創造性活動,這就需要他們不僅了解課文的表面敘述,還要了解課文所蘊涵的更深層的哲理或教育意義。通過這種表達和交流,學生也將其中的道理吸收和內化,使得教學目標更好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