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恩情》課堂教學實錄
對母親的愛,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生活的閱歷太淺,很難體會到母親的恩情。每一位母親,無論身份的貴賤、職位的高低,相貌的美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對孩子無私、博大的愛。《母親的恩情》講述的就是一件小事,但卻從小中見大。于是本節課我從細節入手,激活、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世界。
1.從“忙著”體會情:
生:孟郊要出遠門了,媽媽在抓緊時間給他縫補衣裳,她害怕孟郊在外面受凍,生病。
生:母親想趕快把衣服做好,好讓孟郊出門時多帶些衣服。
生:孟郊的母親想趕快把衣服做好,她在縫補時手有時都會被針扎流血。但她還是不停地縫著。
生:我感受到孟郊的母親非常關心孟郊。
2.從“油燈”體會情:
生:那時的油燈不像我們現在用的燈那么亮,孟郊的母親年紀已經大了,夜又深了,她的眼睛根本就看不清楚,但她還是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著,非常辛苦,非常用心。
3.從“一針針一線線”體會情:
師:大家來做作縫補衣服的動作。明天孟郊就要出遠門了,衣服還沒有作好,你著急嗎?
生:著急。
師:那母親為什么要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
生:她想把衣服縫的結實些,這樣就不容易破了。
師:她縫進去的僅僅是針,是線嗎?
生:我覺得這一針針一線線,是孟郊的母親想把自己的愛都縫進衣服里。
生:縫進去的是母親的慈愛。
生:母親對孩子的愛就像大海一樣深,情深似海。
4.從“……”體會情:
師:母親還會擔心些什么?
生:孩兒,你一個人在外面,萬一生病了,怎么辦?
生:孩兒,你遠在他鄉,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好,睡好。
生:孩兒,你要出遠門了,路上遇到壞人怎么辦?
師:母親的擔心太多,太多,這一切都說明了什么?
生:母親愛自己的孩子。
5.從“村外”體會情:
生:從“送到村外”我知道了孟郊的母親已經把他送的很遠了。
生:我從“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感受到,孟郊的母親非常舍不得孟郊,想多看他幾眼,多和他待一會兒。
生:我想到了我的媽媽,我家在新密,每星期我來上學時,媽媽都說,她可想把我送到學校,但爸爸的車還要送行長,時間來不及,我走時,媽媽總是可舍不得我走,抱了又抱。有一次,媽媽來了,一直把我送到了教室,還舍不得走。
說到這里,我的情緒也被感染了,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每次從母親那里走,母親都要邁著沉重的步子把我從街的東頭送到西頭。當汽車來到的一剎那,我感覺到了母親的失落。我動情地講述著,眼圈濕潤了。我發現有些學生的表情變得沉重起來。
6.從“不住地點頭”體會情:
師:孟郊答應了母親的要求了嗎?
生:答應了。
師:孟郊為什么不說出來,而要不住地點頭?
拋出這個問題之后,有些學生開始眉頭緊鎖,片刻,有學生舉手了,說:“孟郊不敢回答,他怕自己說舍不得的話讓媽媽更加傷心”。有的說:“孟郊要考取官位,需要很多天,他知道自己不能早點回來,如果他說出來,答應了母親的話,到時候又回不來,他怕母親會更加傷心、擔心,他不敢說,只好點頭。”接著又有幾個學生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正當我要往下文進行時,弓啟祥舉手了,他說:“他是太感動了,說不出話來了,他怕自己一說淚流出來,母親會更加傷心。”這讓我也驚訝了。細細想來,這種對愛的感悟益于平時的感恩教育: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每天對他們說一句感謝的話,并說出原因。這一處的教學,正是喚醒了學生平日里的`點滴感悟。讓學生用真摯細膩的情感與作者以及主人公孟郊的心靈交融,思想在課堂里閃光。此時,教室里一片靜,所有的表白都不需要了,惟有讀!對,惟有讀!用心叩擊文字,用讀傳遞情深,宣泄情感。于是同學們有飽含深情地讀了起來。
7.從“濕潤”體會情:
正當大家都沉浸在母子分離的痛苦之中時,一個學生說,她有一個問題,“濕潤是什么意思”?下面的學生紛紛對著他嚷起來,“就是眼里有淚水了”。我趁機問“為什么他的眼睛濕潤了?”
生:因為他看到母親的頭上有多了幾根白發,他想,這都是母親昨天夜里為他縫補衣服太勞累又長出來的。
(學生聯系上文回答,讓我很高興)
生:他想到母親是為他操心,頭發又白了,心里很難過,所以眼睛濕潤了。
生:老師,我想,他看到母親頭上的白發,想到他出遠門回家后,母親整天擔心他,思念他,母親的頭上又會有更多的白發,心里非常難受。
“說的太好了!”這個學生竟然想到了多日之后母子相逢時母親頭發的變化。可見,情已到深處。
8.從“撫摸”體會情:
師:誰曾經撫摸過你,撫摸你時,
生:有一次,我發燒了,媽媽撫摸著我的頭,我感到很溫柔。
生:小時侯,我摔倒了,媽媽撫摸著我,我感到很溫暖。
生:媽媽撫摸我時,我感到暖洋洋的。
師:老師也常撫摸你們,你有什么感受?
生:一年級時,有一次老師撫摸著我的頭,我感覺老師像媽媽一樣,很親切。
生:今天老師走到我跟前,撫摸著我的頭,告訴我要記著開燈,我感覺老師很像朋友。
生:老師撫摸我時,我感覺自己有了力量。
師:孟郊又為什么撫摸身上的衣服?
生:因為這是母親做的衣服。
生:這是母親一針針,一線線縫補起來的。
生:這衣服里包含著母親對兒子的愛。
生,母親雖然不在孩子身邊,可是母親的愛卻永遠陪伴著孩子。
9.從“注視”體會情:
師:“注視”,誰也來“注視”一下?
師:盂郊怎樣注視這母親一針針,一線線縫補的衣服?
生:他深情地注視著。
生:他一邊想著母親慈祥的臉,一邊注視。
生:他是一邊想著母親縫補衣服的情景,耳邊好像還有媽媽說的話,一邊注視著的。
……
10.從“《游子吟》”體會情:
生:“誰言寸草心”是說有誰能夠理解小草的心思呢?
師:是啊,誰知道小草的心思呢?
生:小草想要報答太陽的恩情。
師:那小草報答得了太陽的恩情嗎?
生:不能。書上說,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
師:有道理,誰能讀好這句話呢?
(指名讀,齊讀)
師: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么誰言游子心呢?
生:報得母親情
生:報的母親恩
生:還有父親呢?[小學教育吧 Www.JiaoBa.Net]
生:那就“報得父母恩”吧!
師:對,誰言游子心,報的父母恩。
整節課,我沒有給學生大講母愛如何偉大,而是以“課文哪些地方讓你感動?”作為啟迪學生心智的鑰匙,在我一邊讀學生一邊聽,一邊說感受的過程中,逐步地打開了學生心靈的大門,學生有感而發,時而聯系自己,時而想象畫面,時而激情誦讀,在想象與現實、感悟與誦讀的交中,情感產生了碰撞,濃濃的情意充盈著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