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小說中人物語言、動作、行為的能力,分析范進、胡屠戶等的人物形象;
2、在第一點的基礎上認識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知識分子的罪惡。
教學重點:
品味學習以個性化的語言、動作描寫和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認識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知識分子的罪惡。
教學過程:
一、導入(直接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對《范進中舉》這篇小說的基本情節有了大致的了解,對其中的人物性格也有一定的體會。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等同學的表演。
二、課本劇表演
(生表演課本劇)
[點評:讓學生組織并參與表演,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因為只有認真研讀了課本,才能體會其中人物性格特點,才能表演得更真切.而真切的表演又能帶給其他同學享受語文的快樂。]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范進中舉發瘋”作為鋪墊
師:讀了課文,又看了表演,同學們,請問: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情節?
生:“范進中舉發瘋”這一中心情節。
師:它為什么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分析一系列的動作)
師:(肯定生的答案,并作簡單小結)范進發瘋,瘋得有特點:
發瘋的動作: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拍著手大笑----拍著笑著
發瘋的語言:噫!----好了!----我中了!
發瘋的層次:昏厥----瘋跑----跌倒----瘋走集上
總之,因為作者描寫得非常細膩、生動、傳神,所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師:中了舉就應該高高興興去做官,可是,范進看了中舉報帖后,為什么突然瘋了?當時他的那些不尋常舉動,你認為是正常的,還是反常的?
(生爭執,師點撥提示,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三個短句上。)
師:你可否從范進中舉發瘋時的一段語言中獲得啟示?
生:發瘋的語言:噫!----好了!----我中了!
師:你認為這段語言中,哪一個字說明了范進發瘋的根本原因?
生1:“中”字!因為中舉了,太高興了,所以瘋了。
生2:“好”字!發瘋的表面原因是那個“中”;而“中”之所以能觸發范發瘋的根本原因卻是一個“好”字。因為“中”了以后,有不計其數的好處,不用再挨餓受凍,而可以坐享其成。
(師肯定,抓住這個“好”字,分三路先后追問)
[點評:一個“好”字,集中體現主人公的思想,也集中托出了全文的題旨。這是作者的點睛之筆。因此,抓住范進中舉發瘋時集中體現人物思想感情的一段話作為全篇教學的突破口十分恰當。]
2、重點分析范進,附帶分析胡屠戶、張鄉紳等的人物形象
師:那么,圍繞這個“好”字,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范進中相公回家,可曾說過“好”?發過瘋?為什么?
[點評:首先,圍繞“好”字提出問題,讓學生細細地從研究范進中舉前后地位變化中,理解人物性格及其思想情感,深刻認識。體現了提問的針對性和具體性,給學生的思維指明了方向,是掌握課文的切入點。]
生:沒有說“好”字,沒有發瘋。因為中相公并沒有使他改變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
師:中舉前他的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是怎樣的?從課文中找出原句來。
生1:經濟狀況非常貧窮: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飯”“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兩三回”;去鄉試回家,“家里已是餓了兩三天”。
生2:社會地位非常低下:胡屠戶罵他“現世寶”“癩蛤蟆”“尖嘴猴腮”,還“啐”他吐沫,他還“唯唯諾諾”。
師: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偷偷參加鄉試,這說明了什么?
生:對功名的極度熱衷。
師:以上是范進中舉前的種種表現,他還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功名”,所以,他既不說“好”,也沒有發瘋。
下面看問題二、范進中舉后有哪些變化?我們還是從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兩方面來分析。
生1:經濟狀況明顯好轉:鄰居“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米來的,也有捉兩只雞來的……又搬些桌凳,請報錄的坐著吃酒”;胡屠戶“提著七八斤肉,四五千錢”;張鄉紳送銀贈房。
生2:社會地位也有顯著提高:鄰居都來幫忙,稱之為“范老爺”;胡屠戶稱之為“文曲星”“賢婿老爺”;張鄉紳與之稱兄道弟。
師:(肯定生的答案,并作簡單小結)特別是胡屠戶前后判若兩人,素未謀面的張鄉紳也贈銀贈房,你認為他們是虛偽的,還是真心的?為什么?
生:虛偽的。他們巴結范進,是因為范進“中了”“好了”,對他們自身都有好處。
師:我們可以用些什么詞來形容他們?
生:趨炎附勢、嫌貧愛富。
師:此時,范進對于這些人的巴結,態度又如何?
生:范進對胡屠戶的稱呼由“岳父”轉為“老爹”;以前與家門口那些做田的、扒糞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現在與張鄉紳迎逢自如。
師:看來,范進也并不是一個老實的角色!而是一個……
生:虛偽、圓滑。
師:通過一系列的分析,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中舉后,范進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能說說范進中舉發瘋時大叫“好”的內涵到底是什么?(請注意表格前后對比)
生:內涵就是:只要中舉了,從此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完全改變。以前貧困潦倒,萬人唾罵,現在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有好多人巴結。
師:原來如此。那么請你設想,范進在大嚷“好”的瞬間,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生盡可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師注意引導,不要太過分)
師:歸根到底,一個“好”字,表明那一瞬間,范進曾產生過多少思想活動。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熱望,下半世即將紛沓而至的榮華富貴,都隨著一聲“好”風馳電掣似地卷過范進的腦海。一個“好”字,將范進這樣一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滿腦功名利祿,一心升官發財的形象躍然紙上。這正是作者的點睛之筆!
[點評:其次,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好”字,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使范進的形象超出課本文字之外,更為豐滿。體現了提問的層次性,引導學生更深刻的領悟課文的主題。]
3、分析本文的主題
師:基于以上分析,你認為是誰使范進受人奚落,又是誰使范進平步青云?這一切都告訴了你一個什么問題?
生:封建科舉制度!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知識分子。
師:(追問)僅僅使知識分子?胡屠戶他們呢?
生:還毒害了人民。
[點評:最后,由于教學目的.中所涉及的內容已大致解決,學生依據這個設問可以較快地歸結本篇的主題思想。體現了教學中層層推進、環環相扣,主題的歸納水到渠成。]
師:對!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不僅僅是讀書人,還包括像胡屠戶、眾鄰居這些目不識丁的平頭百姓。這說明封建科舉的流毒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不僅導致讀書人為之瘋狂,而且導致當時社會中趨炎附勢的炎涼世態。
師:有一副對聯為證,請看:“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戚遠親,誰肯雪中送炭?僥幸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寫得入木三分,毫不夸張。
[點評:該對聯引用得恰到好處,既生動地概括了全文內容,又有力地結束了本課教學。]
四、拓展練習
1、有人認為:范進中舉,大家一片歡喜。而所謂的“大喜”,其實是他個人的“大悲”,乃至民族、國家的“大悲”。就這一觀點,發表你的看法。
2、當代應試教育的種種現象與封建科舉制度是不是一回事?為什么?
[點評:拓展練習有梯度和新意。分別針對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和現代社會應試教育提出了很尖銳的問題,能引起學生對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總評: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選擇能夠最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的突破點,是整個語文教學課堂提問設計的核心所在,也就是我們常說課堂教學中的“牛鼻子”。《范進中舉》是一篇難度較大的長課文,要“牽”準“牛鼻子”只有抓住范進中舉時的一段語言進行突破。即可以以“好”字為主線,通過三個問題把前后情節(中舉前、中舉時、中舉后)貫穿起來,這樣既渾然一體,又突出重點,主次分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至于胡屠戶的前倨后恭,鄉鄰們的趨炎附勢,張鄉紳的巴結攀親,這一封建社會各階層的病態心理和世態炎涼的現實,稍加提示,學生即可通過熟讀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的對比,進行歸納、總結。在一串連環套式的提問討論之后,學生可以較快地聯貫全篇,揭示本文反對封建科舉制的深刻主題。
總之,全篇教學設計思路清晰,主線分明,重點突出;問題的設計既有梯度性,又有針對性,能較好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2
【教學設想】
《孔乙己》和《范進中舉》這兩篇小說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學生通過學習,已基本掌握,但尚停留在單篇的基礎上,如何將兩文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一定的角度進行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閱讀和欣賞小說的能力,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蔡澄清先生的“相機誘導,適時點撥”,“點要害,抓重點”,“撥疑難,排障礙”的教學理論,本節課擬就兩文的思想內容、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指導學生作一比較。
【教學目標】
通過比較閱讀,培養學生初步的閱讀和欣賞小說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閱讀小說的能力。
【教學難點】
分析得出兩篇小說的異同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通過幾節課學習了《孔乙己》和《范進中舉》這兩篇小說,這兩篇小說有其共同點,也有其不同點。課前已布置同學們試對這兩文進行比較,這節課,我們來進行比較。
二、檢查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
三、講授新課:
1、提問:《孔己乙》和《范進中舉》兩篇小說有無共同之處?共同之處再現在什么地方?
通過點撥,使學生明確:兩文都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科學制度的心態。
2、思考:《孔己乙》和《范進中舉》在思想內容和人物塑造方面有哪些不同之處?我們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比較?
一邊提問學生,一邊通過點撥使學生明確:
(1)兩個人物性格的差異:
孔乙己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拿一些無用的知識來炫耀,面對人們的嘲笑,他雖有所抗爭,但卻是軟弱無力的。而范進則懦弱、猥瑣,面對胡屠夫的訓斥、辱罵,范進只是“唯唯連聲”,甘受屈辱,說“岳父見教的是”。
孔乙己作為一個舊社會的讀書人,身上存在著種種惡習,如好喝懶做等,但他分茴香豆給孩子吃,教小伙計認字等,從中可以看出他善良的一面。而范進對對胡屠夫前稱“岳父”,后稱“老爹”,面對張靜齋的拉攏,則表現得世故、虛偽。
(2)人物的命運不同:
孔乙己和范進同是讀書人,他們在科舉制度下,孔乙己“連個秀才也沒撈到”,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丁舉人打折了腿,凄涼地死去。而范進則僥幸中舉,喜極發瘋,被胡屠夫一巴掌打好,終于成了封建特權階級的一員。
(3)反映社會生活深度不同:
《孔己乙》和《范進中舉》都是反映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但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有所不同。孔乙己的活動場景在咸亨酒店這個特定的環境,小說通過酒客對孔乙己步步緊逼的發問,反映了這些酒客的無聊、冷漠和麻木的.心態。掌柜追問“十九個錢”,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孔乙己在人們心中地位的卑微,反映了世態的涼薄。《范進中舉》則通過胡屠夫的前倨后恭,鄰居在中舉后的“熱心”,特別是張靜齋的贈銀送房,極力拉攏,說明了封建科舉的流毒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從他們身上足見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
(4)作者對人物的態度不同: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對孔乙己的悲慘命運充滿了同情,對酒店里酒客的麻木則透出深深的悲涼。吳敬梓在《范進中舉》中雖對范進的貧苦也充滿了同情,但更主要的是無情地揭露和鞭撻。
小結:范進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吳敬梓只限于批判科舉制度的弊病,讀書人的墮落;魯迅直揭封建末世的病態。兩個作家對兩個人物給以不同歸宿。
3、思考:兩的藝術表現手法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都是通過點撥使學生明確:
《孔乙己》用冷峻的白描手法,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以“笑”寫“悲”,沉郁含蓄。《范進中舉》則通過變形的夸張,用漫畫的筆調,詼諧幽默的語言,活畫出一鬧劇。
四、總結: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孔乙己》和《范進中舉》就是通過多種藝術手法,給我們的文學畫廊增添了不朽的藝術形象,發人深思,令人回味。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3
一. 檢查預習情況
1. 檢查“預習提示”中的字詞
2. 學生交流查找到的有關作者、作品的介紹(教師備用資料見課件)
3. 根據插圖復述故事梗概
范進進學(進學——科舉時代,童生應歲試、科試而考中入縣學,稱為進學,即文中所說的中了相公。)后回家,來賀喜的丈人胡屠戶又挖苦、教訓了他一頓,范進連連稱是。
為了能參加鄉試,范進去向丈人借盤纏,不但未借到,還被胡屠戶罵了個狗血噴頭。
范進不甘心,便瞞著丈人去參試。回到家,家里人已經餓了兩三天,范進又挨了胡屠戶一頓罵。
出榜那天,家里沒有早飯米,母親餓得兩眼看不見,就吩咐范進將一只生蛋雞抱到集市上賣了買米。
報錄人上門報范進已中舉。鄰居找范進回家。
范進一看報貼,喜極發瘋。
眾人議論給范進治瘋的辦法,有一報錄人提出找他平時最怕的人打他嘴巴。
眾人找來范進平時最怕的胡屠戶,胡屠戶在眾人勸說下,壯著膽子邊罵邊打了范進一個嘴巴,治好了他的瘋病。
范進剛到家,張鄉紳就來拜會他,與他攀認世弟兄,還送給他銀子和房子。
范進送了六兩多銀子給丈人,胡屠戶好話連篇,千恩萬謝,低著頭,笑瞇瞇地去了。
二. 知識拓展
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范進中舉》這篇課文了,相比于前一篇小說的主人公——科舉失敗的孔乙己來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范進可就“幸運”多了,先是中了秀才,后是中了舉人。不過,范進中了秀才與中了舉人后的境遇卻大相徑庭。為什么同是“中了”,卻有如此差別?這就需要了解一下有關科舉制度的一些情況。(見課件)
三. 研析課文
1. 本文雖題為“范進中舉”,但文章不僅寫了范進中舉后(§3-12)的情況,也交代了范進中舉前(§1-2)的境況。范進中舉前后的'境遇可用下面這副對聯來概括:“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戚遠親,誰肯雪中送炭?僥幸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范進中舉前后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判若兩人。可以說“中舉”是范進一生中的轉折點。請你分別用四個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范進中舉前后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
參考
中舉前:家境貧寒/窮困潦倒
———→
中舉后:家境富有
住在茅草棚、每日小菜飯、
胡屠戶送來七八斤肉和四五千錢,
不知豬油味、鄉試無盤費、
鄰居拿雞蛋送白酒、背斗米捉倆雞、搬桌拿椅
家人餓了兩三天、母親餓得兩眼看不見
張鄉紳送銀贈房
地位卑微/卑微低下
地位顯赫
被丈人罵作“現世寶、癩蝦蟆、
丈人夸他“才學高、品貌好、天上星宿、賢婿老爺”,
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鄰居主動關心給范進報喜、找胡屠戶治瘋,
張鄉紳前來拜會、稱兄連誼
2. 范進中舉前后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通過周圍人對范進態度的變化體現出來的。其中的“變臉”高手非范進的老丈人——胡屠戶莫屬。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反映胡屠戶前后語言、行為變化的語句,并用概括的詞語形容其態度的變化。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4
教學目標 :
1、通過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等細節把握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對比和諷刺突出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3、深刻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教學重點:
1、分析范進、胡屠夫等人物形象。
2、深刻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教學難點:
1、理解范進中舉反而喜極發瘋這一現象。
2、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提問的同時亮出彩 )
是的,彩 !小小彩 。現代社會,多少人憑借它而一夜暴富,改寫了命運。在我國封建社會,如果人們希望改寫個人命運,實現飛黃騰達的夢想,是不是也憑彩 呢?(不是)
的確,大多數人只有憑借參加封建科舉考試,憑“中舉”才能實現。
今天,我們就借吳敬梓的眼睛,通過范進及其身邊人來見證封建科舉。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巨大威力。
二、分析主人公范進
1、提問:課文是怎樣描寫范進的喜極發瘋的過程? 請學生簡要復述這一情節。
討論并歸納:范進喜極發瘋的過程可分作四層。
明確: 昏厥 → 瘋跑 → 跌倒 → 瘋走集上
2 提問:課文寫范進的喜極而瘋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在封建社會,讀書人一旦中舉,那就平步青云。范進末中舉前窮愁潦倒,受盡屈辱。中舉后,即能吐盡幾十年的苦水悶氣,從此將身價百倍,富貴榮華。因此,這是范進夢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極而瘋。文章著重刻畫范進顛狂的丑態,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3、提問:你認為主人公范進是怎樣一個人?
貧困潦倒、唯唯諾諾、逆來順受、圓滑、虛偽、世故、猥瑣懦弱、熱衷功名
4、提問:刻畫范進這一人物形象,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
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命運的主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5、提問、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對他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小說對比描寫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嗜錢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儈的性格,躍然紙上。
三、提問
諷刺是本文突出的藝術特征,找找全文可笑的地方,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隱含著什么?
在笑的背后隱含著作者對科舉制度懷著深惡痛疾的態度,作者痛感科舉制度已把讀書人腐蝕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作者借小說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對讀書人的腐蝕和毒害。
四、主題
范進中舉前后狀況的變化,反映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命運的主宰,以及在這種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勢利關系和世態的炎涼。
五、結合對文本內容和范進的理解,請你為“范進中舉”擬一副對聯。
六、作業:
發揮想象,續寫故事。 就在胡屠戶剛笑咪咪地走出范進家門,沒多久,來了四報說,前三報弄錯了,中舉的不是現在的范進,而是鄰莊范進。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續寫故事,不少于200字。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5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深入理解本文以鮮明的對比實現高妙的諷刺的藝術手法。
2.結合人物所處的具體環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鮮明的對比,品味高超的諷刺藝術。
難點: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媒體準備】
多媒體設備,教學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查字典,給生字詞注音釋義。
2.通讀全文,把握故事的基本脈絡。
3.收集、瀏覽有關科舉制度的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中國古代社會,貧寒子弟要想出人頭地,惟有走科舉之路,“學而優則仕”,一朝高中便榮華富貴享用不盡。有詩為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命運的巨變帶來的到底是悲還是喜?讓我們一同走進《范進中舉》,走進這場中舉帶來的人間鬧劇。
二、作家、作品簡介
(課件展示下述資料中的重點內容,加深記憶。)
吳敬梓(1701—1754)清代杰出的小說家,字敏軒,晚年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有詩文集《文木山房集》十二卷行于世,并著有《詩說》七卷,可惜后來大都遺佚了,現僅存四卷。吳敬梓出生在世代書香官宦家庭,家境的破落讓他飽嘗了世態炎涼,科場失利又使他對科舉的腐敗、士大夫階層的墮落有了清醒的認識,使他徹底告別科舉仕途。后來他移居南京,以賣文為生,經常過著衣不保暖,食不果腹的困苦生活。正是他多舛的人生經歷、深厚的學識素養和憤世嫉俗的情懷,以及由此而獲得的對現實生活獨具慧眼的深刻認識,成就他創造出不朽之作《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被譽為我國古典諷刺小說中一座難以逾越的山峰,它以現實主義作為底色,以諷刺作為自己的美學追求,以犀利的筆觸無情鞭撻了封建科舉制度腐朽的本質及其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系列深受科舉毒害的迂腐的讀書人、虛偽的假名士的形象,也塑造了理想中的人物,是封建社會一幅真實的生活畫卷。
三、檢查預習(投影)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帶挈( ) 腆著( ) 啐( ) 齋公( )
拙病( ) 兀自( ) 綰( ) 桑梓( )
僥幸( ) 錠子( ) 攥( ) 軒敞( )( )
2. 解釋下列詞語:
【進學】科舉時代,童生應歲試、科試而考入縣學,稱為進學,即文中所說的“中了相公”。
【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省:醒悟,明白。
【火候】原意指燒火的火力大小和時間的長短。本文指寫文章的功夫。
【狗血噴頭】比喻把人罵得一塌糊涂。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俗語。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謀取不可能到手的東西。
【爛忠厚】過分忠厚。
【闖將來】闖來。將,助詞,沒有實義。
【五更鼓】打五更的時候(天亮以前)。舊時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擊鼓報時。
【權變】隨機應變。
(為什么古代的白話小說中有這么多難懂的詞?一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好多當時通用的習慣用語,現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稱“妻子”為“渾家”,稱秀才為“相公”。二是文言文對口頭語言的影響。如“謹具賀儀”“華居”等。所以,在閱讀古代白話小說時,要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以免產生歧義。)
四、整體感知
1.指名概述故事情節,梳理故事的基本脈絡。
〔學情預測〕故事較長,學生概述時可能無法抓住要點,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者可能因為對故事脈絡的模糊而導致言語無序。對如何概述教師要授之以法。
2.教師提示:概述故事時抓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即可。一個中心事件:范進中舉,喜極而瘋;兩類人物變化:范進和周圍的人(包括胡屠戶、眾鄉鄰、張靜齋)。應圍繞范進中舉,講述中舉前后各色人等的變化。
3.明確故事的基本脈絡。
課文圍繞范進中舉,喜極而瘋這一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為兩部分:
(1)第1.2段:寫范進中舉前窮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以及他不顧一切參加鄉試的情況。
(2)第3到12段:寫范進中舉后高興得發了瘋及其社會地位的顯著變化。
①(3-5)范進上集市賣雞和喜極而瘋。
②(6-10)治瘋。
③(11-12)張鄉紳拜會范進。
五、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典型意義
1.學生跳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投影)
(1)1.2段中哪些語句表現了范進的社會地位與經濟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偷偷地參加了鄉試,這說明了什么?
(2)范進中舉后社會地位與經濟狀況發生了哪些變化?這說明了什么?范進對胡屠戶的態度有何變化?這又說明了什么?
(3)范進得知中舉后為何會發瘋?這說明了什么?
2.學生自主思考3分鐘之后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研討。
〔學情預測〕學生回答時可能會流于空泛,教師需強調必須回歸文本,要在對文中關鍵詞、句的理解的基礎上生發、提升。
4.明確:
(1)中舉前,范進家境十分貧寒:住茅屋,吃小菜飯,不知油腥味;鄉試無盤纏,斷糧三日,母親餓得兩眼看不見。常被胡屠戶辱罵。可見地位卑微,受人歧視。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偷偷地參加了鄉試,這說明他熱衷功名,沉迷仕途,期望借此改變命運。
(2)中舉后,范進的經濟狀況得到改善:鄰人殷勤送禮,胡屠戶送肉送錢,張鄉紳既送銀兩又贈房。范進的社會地位也得到提高:眾鄉鄰尊稱其為“范老爺”,胡屠戶稱他為“文曲星”、“賢婿老爺”,張鄉紳前來拜會,稱兄聯誼。中舉前,范進稱胡屠戶為“岳父”,中舉后,范進稱胡屠戶為“老爹”,稱呼的變化反映了范進心理的微妙變化,說明了他的虛偽、世故。
(3)范進人到老年才中了秀才,他內心壓抑已久的欲望與不平、失敗與屈辱在一剎那間突然強烈澎湃起來,無法承受,故喜極而瘋。范進的喜極而瘋充分表現了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5.理解范進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1)學生自主評價范進。
〔學情預測〕一者認為可憐:范進還算老實人,他熱衷功名,沉迷仕途不是他個人的錯,而是社會的錯。二者認為可鄙:范進三十五年無休止地參加科考,家里已到了揭不開鍋的境地卻還只沉迷功名,可謂利欲熏心。中舉后,他判若兩人,圓滑世故,丑態讓人作嘔。三者認為可悲:范進中舉實為“大悲”,他將三十多年的寶貴年華都浪費在科舉上,三十五年的折磨與摧殘扭曲了他的人格,“瘋”就是其人格扭曲的極端表現,實在可悲、可嘆。
(2)教師總結:封建科舉制使落第者貧困潦倒,同時也使及第者飛黃騰達,范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封建科舉制任意擺布讀書人的命運,造就了一大批精神空虛、人格淪喪的人,甚至毒化了整個社會。一個缺乏良知與真誠支撐的社會是令人恐怖的,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的人物的性格、命運注定是扭曲的,這或許就是范進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所在。
六、布置作業
1.再讀課文,特別是范進喜極而瘋的片段。
2.思考“閱讀練習探究”一至四題。
第二課時
一、品味范進喜極而瘋的片段描寫,學習刻畫人物的技巧。
1.指名朗讀第5和第8段,其余學生用筆在文中劃出對范進“瘋態”的描寫。
2.學生自主思考后討論:文章是如何描寫范進喜極而瘋的丑態的?
〔學情預測〕基于上節課的.學習,加上本題難度不大,所以文中相關描寫易于尋找,但學生可能缺乏對人物內在的揣摩,教師可適時引導。
3.明確:
(1)語言描寫:范進文中三次說“中了”,表現其夢想實現的復雜心理。
(2)行動描寫:范進四次拍手、跌倒、飛跑、踹進塘里等動作,是一種抑制不住的瘋狂,是熱衷功名到了極點的心理的外在流露。
(3)神態描寫:四次寫范進的“笑”,表現了他的利欲熏心。
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行動描寫、神態描寫,作者傳神地刻畫出了一個醉心科舉、迂腐至極的可鄙、可憐、可悲的儒生形象。在貌似客觀的描述中,我們不難體會出作者的貶斥之情。
二、分析眾生相,探究典型性格的形成與社會環境的關系。
1.學生思考、小組討論:一個人的命運,除了與性格、遭遇等個人因素有關之外,還有社會因素。在范進中舉前后,他周圍的人對他的態度有何變化?這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環境?
2.以胡屠戶為例,填寫下列表格。(投影)
中舉前中舉后
稱呼
典型
言語
動作
賀禮
〔學情預測〕本題難度不大,但涉及的段落較多,學生容易遺失一些重要信息,教師應指導學生篩選出準確、完整的關鍵信息。
3.交流,明確:(投影)
中舉前中舉后
稱呼現世寶、癩蛤蟆賢婿老爺、文曲星
典型
言語爛忠厚沒用;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尖嘴猴腮;不三不四是天上的星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姑老爺今非昔比
動作橫披衣服,腆著肚子;一口啐在臉上;罵一個狗血噴頭連斟兩碗,壯膽;手顫起來;千恩萬謝地低頭去了
賀禮一副肚腸,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錢
4.學生思考:范進中舉之后,他周圍的人對他的態度的變化是不是說明了社會對知識的重視?
〔學情預測〕本題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可能無法抓住問題的核心:中舉并不代表知識的增多。只有引導學生弄清這點,方可作出合理的解說。
5.教師總結:前倨后恭,對比鮮明。胡屠戶如此,張鄉紳如此,眾鄉鄰也如此,這種變化反映了封建科舉制度的流毒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揭示了封建社會人情的冷漠、世態的炎涼。
三、品味語言,體會諷刺藝術的魅力。
1.賞析課后“詞句品味積累”所列舉的兩個例子。
教師示例:
①胡屠戶站在一邊,不覺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自己心里懊惱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連忙問郎中討了個膏藥貼著。
——夸張的細節描寫,漫畫式的筆法顯示了胡屠戶對范進的畏懼、巴結之情。
②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眼見得我這里還有這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說道……
——言語與動作的矛盾,揭示了這個市儈嗜錢的本性。四個動作細節:“攥、舒、縮、揣”使他的丑態躍然紙上,極大地增強了諷刺的意味。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教師做適時的示范,為以下學生的分析做好鋪墊。這也是為師者“導”的作用的體現。)
2.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劃出自覺好笑的地方。
3.學生交流鑒賞心得。
〔學情預測〕有了老師的示例,學生的交流應該會比較到位,但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找到的內容進行分類歸整、提升,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
4.總結提升:諷刺藝術有多種表現形式,如對比、夸張、反語、白描等。諷刺的魅力在于其對人物內在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和對現實的無情的揭示,笑過之后留下更多的深思。本文的諷刺藝術主要通過對比、夸張、細節描寫來表現。
文中安排范進垂老中舉,可見范進苦苦追求功名、屢試不第,但又不甘心。因而一旦中舉,便喜得發瘋,這樣安排,順理成章。追求愈高愈急→中毒愈深愈烈→發瘋愈速愈猛,借助諷刺反映嚴肅的主題也是本文一大特色。
四、拓展延伸,感受名著魅力。
1.課件顯示《儒林外史》中嚴監生臨死還惦記著兩莖燈草的描述:
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地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以后,醫家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上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眼前,故此紀念。”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爺,別人說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2.學生思考:本段的諷刺藝術又是如何體現的?
3.明確:一是時間的選擇:臨死之前;二是物件的選擇:兩莖不值錢的燈草;三是夸張的人物動作、神態描寫;四是前邊的人的猜測與趙氏的話的落差。這些描述蘊含著強烈的諷刺色彩,充分揭示了嚴監生極其吝嗇的本性,使他成為文學畫廊中一個不朽的形象。
五、布置作業。
完成《伴你學語文》中的本課練習。
〔附〕板書設計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6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課文諷刺、夸張的語言;
2.理解分析范進和胡屠戶的形象(前后對比);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重點、難點
1.范進、胡屠戶的形象對比(重點)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目標:
1.掌握字詞:注音、解釋;
2.介紹文學常識及有關明清科舉制度的文化知識;
3.整體感知小說的`情節結構;
4.分析1—5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吳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
2.《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計五十五回,課文節選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題是“周學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3.明清科舉制度簡介
童試—秀才(生員、相公、進學)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即鄉試、會試、殿試。他們的第一名分別叫解元、會元、狀元。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注音
2.解釋下列詞語
體統同案火候 局不過 桑梓 萬貫家私 謹具賀儀 相與
四、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思考預習題及情節結構
五、整體感知課文情節
課文圍繞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為兩部分:
(一)(1—2)寫范進中舉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以及他不顧一切參加鄉試的情況。
(二)(3—12)寫范進中舉后高興得發了瘋及其社會地位的顯著變化。
①(3—5)寫范進上集賣雞和喜極而瘋。
②(6—10)治瘋;
③(11—12)張鄉紳拜會范進。
六、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一部分。
1.結合注釋自瀆課文,并理解文義。
2.討論下列問題。
①分別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②范進中了相公,胡屠戶來賀喜,帶了哪些禮品?寫明禮物的作用是什么?
③胡屠戶“教導”范進的話主要有兩層意思,請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④“體統”的實質是什么?
⑥范進不知丈人小氣嗎?為什么硬著頭皮商議盤纏?
⑦屠戶為什么斷定范進中不了舉人?
⑧找出第二段中表現范進對功名的追求如癡如迷的心理描寫的語句。
3.小結
這部分側重寫胡屠戶的倨傲,精彩的語言描寫和簡練的動作描寫,把胡屠戶粗俗勢利的嘴臉勾畫得活靈活現。寫范進幾處都只用簡筆,反而顯出他在胡屠戶面前卑怯畏縮、忍氣吞聲的可憐相,胡屠戶斷言范進考舉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第二部分再寫范進中舉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七、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層
1 .學生默讀結合注釋弄懂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設計范進上集賣雞有什么好處?
②“三步兩步走進屋里來”,報喜人擁著他也擁不住,顯出范進什么樣的心情?
③第五段寫范進歡喜瘋了,作者運用了多層次的細節描寫,可分為哪幾個層次?試找出描寫范進發瘋時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詞語和句子。
④為什么新貴人歡喜得竟至于瘋了?瘋態的描寫哪些地方最有諷刺意味?
八、作業:
抄寫有關字詞的音形\義;.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7
第一課時
【自學指導】
1.進一步理解人物描寫對刻畫性格特點、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
2.提高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培養欣賞諷刺藝術的能力。
3.了解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
【重點難點】
1.重點:選用適當材料對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中心意思的作用,及其諷刺意義。
2.難點:了解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
【文學常識】
1.《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第一部諷刺小說,作者借明代儒林群魔亂舞的丑惡圖景,影射清代的社會現實,也寄托了作者看重文行出處、鄙視功名富貴的高尚情操。
2.吳敬梓,字敏軒,一字粒民,晚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康乾年間名人。
【正音正字】
挈qiè 揖yī 腆tiǎn 啐cuì 嗑kè 兀wù 捶chuí 梓zǐ 攥zuàn
【積累詞語】
狗血噴頭 方面大耳 尖嘴猴腮 不省人事 不由分說 喜從天降 果不其然 千恩萬謝
【初學課文】
1.十分鐘閱讀課文,了解小說內容,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2.一問一答,初步掌握課文內容:
①簡單敘述“范進中舉”的梗概。
②簡單概括課文內容。
本文通過范進屢試不第、一旦中舉卻喜極而瘋,其岳父胡屠戶欺貧愛富、眾人趨炎附勢的故事,深刻控訴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暴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
③從文中找出表現范進個性特點的語句。
④作者巧妙運用側面烘托方法,描寫了范進喜極而瘋的過程。按要求找出相關語句。
烘托范進昏厥時怕人: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水灌了過來。
烘托范進的瘋走狂奔:眾人拉他不住。
【課文簡析】
全文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范進中舉前的境遇。
第1段,通過胡屠戶與范進的對話,側面描寫范進悲辛屈辱的命運,同他熱衷功名有關。
第2段,通過范進被痛罵以后還去參加鄉試,反映他在科舉重壓下的辛酸。“自古無場外的舉人”,點破范進對鄉試的希望、幻想和欲罷不能的復雜心態。
第二部分(3-12段),寫范進中舉后的境遇。這部分可以分三個層次:
①(第3段)寫范進鄉試回來后,家中早已斷炊,他只得出賣生蛋雞。
②(4-9段)寫范進得知自己中舉后,樂極生悲。范進發瘋,是他二十多年科場失意、精神痛苦的必然結果,也是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控訴。屠戶治瘋,漫畫式揭露他對功名富貴的向往,反映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的毒害。
③(10-12段)寫張鄉紳籠絡范進。小說圍繞種種人物對功名富貴的態度,生動描寫社會眾生的勢利相,有力地揭露和無情地鞭撻封建科舉制度。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吳敬梓的生平和《儒林外史》的成就。
第二課時
【思維訓練】
1.下列稱呼是什么意思?
在下:對自己的謙稱。
閣下:對對方的敬辭。以前書函中常用,今大多用于外交場合。
足下:對朋友的敬稱。多用于書信。
愚:用于自稱的謙辭。
生:舊時用于讀書人,也用于晚輩。
2.請找出同一人物描寫前后對比、判若兩人的語句,說說它們的作用。
3.小說是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社會生活的。從小說的三要素理解下列各句:
①胡屠戶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個體統來。”
胡屠戶的所謂“體統”,就是封建等級觀念,即欺貧愛富、媚上壓下、勞心者治人等。一個普普通通的屠戶都知道“要立個體統”,可見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已經深入普通人心。
②鄰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舉人,報喜人擠了一屋里。”范進道是哄他,只裝不聽見,低著頭往前走。
屢試不中的范進麻木了,他對本次鄉試不敢奢望,所以一旦喜訊來臨也不相信,以為還是恥笑他。由此可見科舉制度的毒害已使范進對一切,甚至對夢寐以求的東西喪失熱情。
③“好了!我中了!”
這句語言描寫,揭示了熱衷功名的范進中舉后迫不及待地宣告幾十年貧賤屈辱的生活就此結束、夢寐以求的富貴一朝到手的心態,表現了科舉制度對人的心靈的嚴重扭曲和毒害。
④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
肉麻的恭維與前面臭罵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胡屠戶欺貧愛富、出爾反爾的丑陋個性,這樣更加強烈地表現了胡屠戶的厚顏無恥,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封建社會的墮落。
⑤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銀子家去,罵這死砍頭短命的奴才!說了一會,千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
這里與上次“母子兩個,千恩萬謝。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形成對比,顯示胡屠戶卑微、貪財的個性,也反襯了范進中舉后今非昔比。
4.課文中哪些修辭手法用得比較精彩?
5.“自古無場外的舉人”點出了范進怎樣的心態?
這句話點出了范進熱衷科舉,屢試不第仍樂此不疲、仍執迷不悟的心態。
6. 為什么胡屠戶才打了范進一掌,就覺得那只手“疼將起來”,“再也彎不過來”?
這是心理作用造成的。從封建等級觀念看,作為下等人的胡屠戶打了有社會地位的上等人范進,是犯上作亂,要受懲罰的。因此胡屠戶認為打了范進的那只手,就會受懲罰,有毛病。這個情節表現了胡屠戶的庸俗和勢利,揭示了封建等級觀念對民眾的毒害極其深廣。
7. “胡屠戶……說罷,哈哈大笑。眾人都笑起來。” 胡屠戶與眾人笑的原因各是什么?
屠戶笑的原因是:范進中了舉人,胡屠戶一改常態,立刻奉承吹捧,笑臉相迎。
眾人笑的.原因是:明知胡屠戶厚顏無恥,滿嘴假話,惟恐巴結不上,只敢附和著笑。
8. 胡屠戶“心里到底還是怕的”,他怕什么?
胡屠戶怕受懲罰。胡屠戶認為:范進中了舉人,就是文曲星下凡。如今他打了文曲星,怕菩薩計較,怕遭報應。
9. 課文結尾寫張鄉紳來結交范進的情節有什么作用?
這個情節,充分表現了這些人的勢利和庸俗,以及他們對鄉試及第的重視態度,有力揭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揭露了封建教育扭曲了人生的價值觀以及對人的評價標準。
10. 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點?
范進是一個熱衷功名的下層知識分子形象。中舉前,他習慣“唯唯連聲”,逆來順受,甘受屈辱;中舉后,他的情形完全不同了。小說刻畫范進這個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的典型形象,尖銳地抨擊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胡屠戶是一個欺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市儈形象。范進中舉前,被他“罵了一個狗血噴頭”;范進中舉后,他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小說刻畫胡屠戶截然相反的嘴臉,塑造一個厚顏無恥的典型形象,揭露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辛辣地諷刺了等級觀念對普通民眾的深刻影響。
【學習小結】
“范進中舉”通過對比描寫主人公前后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著重刻畫他樂極生悲的癲狂丑態,以及眾人趨炎附勢的嘴臉,有力地抨擊了封建科舉制度毒害人民的罪惡,辛辣地諷刺了科舉制度下人們的丑陋表現,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敗與黑暗現實。
【課外作業】
1.整理課堂筆記。
2.完成“學習建議”。
第三課時
【綜合訓練】
1.課外自由組合,將課文改編成五分鐘左右的劇本。
2.以小組為單位,按自編的劇本排練獨幕話劇。
3.輪流在課堂表演,褒獎優秀劇本、表演、導演、團隊。
【教學后記】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8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課文諷刺、夸張的語言;
2.理解分析范進和胡屠戶的形象(前后對比);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重點、難點
1.范進、胡屠戶的形象對比(重點)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
1.掌握字詞:注音、解釋;
2.介紹文學常識及有關明清科舉制度的文化知識;
3.整體感知小說的情節結構;
4.分析15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二、介紹作者吳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
2.《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計五十五回,課文節選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題是周學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3.明清科舉制度簡介
童試秀才(生員、相公、進學)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即鄉試、會試、殿試。他們的'第一名分別叫解元、會元、狀元。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注音
2.解釋下列詞語
體統同案火候 局不過 兀自 桑梓 萬貫家私 謹具賀儀 相與
四、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思考預習題及情節結構
五、整體感知課文情節
課文圍繞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為兩部分:
(一)(12)寫范進中舉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以及他不顧一切參加鄉試的情況。
(二)(312)寫范進中舉后高興得發了瘋及其社會地位的顯著變化。
①(35)寫范進上集賣雞和喜極而瘋。
②(610)治瘋;
③(1112)張鄉紳拜會范進。
六、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一部分。
1.結合注釋自瀆課文,并理解文義。
2.討論下列問題。
①分別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②范進中了相公,胡屠戶來賀喜,帶了哪些禮品?寫明禮物的作用是什么?
③胡屠戶教導范進的話主要有兩層意思,請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④體統的實質是什么?
⑤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寫出了什么樣的形象?
⑥范進不知丈人小氣嗎?為什么硬著頭皮商議盤纏?
⑦屠戶為什么斷定范進中不了舉人?
⑧找出第二段中表現范進對功名的追求如癡如迷的心理描寫的語句。
3.小結
這部分側重寫胡屠戶的倨傲,精彩的語言描寫和簡練的動作描寫,把胡屠戶粗俗勢利的嘴臉勾畫得活靈活現。寫范進幾處都只用簡筆,反而顯出他在胡屠戶面前卑怯畏縮、忍氣吞聲的可憐相,胡屠戶斷言范進考舉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第二部分再寫范進中舉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七、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層
1 .學生默讀結合注釋弄懂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設計范進上集賣雞有什么好處?
②三步兩步走進屋里來,報喜人擁著他也擁不住,顯出范進什么樣的心情?
③第五段寫范進歡喜瘋了,作者運用了多層次的細節描寫,可分為哪幾個層次?試找出描寫范進發瘋時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詞語和句子。
④為什么新貴人歡喜得竟至于瘋了?瘋態的描寫哪些地方最有諷刺意味?
八、作業 : 抄寫有關字詞的音形義;.
完成思考和練習二.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精讀6----12段
2.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討論思考和練習二
二、分析課文第二部分第二層:
1.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借報錄人之口說范進是迷了心竅含有什么深意?
②胡屠戶第二次賀喜的時候,為什么叫二汗提著?為何又寫明禮物?
③簡析胡屠戶喝酒壯膽的有關描寫的語句。
④忍不住的笑,有什么含義?
⑤簡析第9段胡屠戶厚顏無恥的恭維范進的語段。
⑥為什么眾人也都笑起來?
⑦簡析第9節末句。
小結:
結合思考和練習三討論胡屠戶對中舉前后范進態度的變化
三、師生共同分析課文第二部分第三層。
1.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①為什么除眾人之外又詳寫鄉紳來拜?
②課文末段寫胡屠戶見財性、心喜卻又假意推讓,運用了那些動詞?
③夸張張鄉紳的富有與范進中舉歡喜瘋了有無關系?
四、歸納總結全文
1.中心意思
2.寫在特點:語言刻畫人物的性格;
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結合課后練習)
3.語言特色:準確生動的白話語言(結合課后練習)
五、討論思考與練習
六、作業 :思考與練習
比較范進與孔乙己形象的異同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體會通過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體會運用對比和夸張進行諷刺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會趨炎附勢的世風。
教學重點:
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當我們來認識一位古代知識分子--范進,他原來也是個下層知識分子,年近半百終于考中了舉人,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們學習從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節選的課文《范進中舉》。
(二)檢查預習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樣的小說?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速讀課文,劃出描寫范進的有關內容。
請同學繪聲繪色地復述范進中舉后發瘋的丑態。
(四)討論:
1.范進為什么會發瘋?
2.范進是怎樣的一個人?說出根據。
(主要是兩點:
①熱衷功名利祿,夢寐以求躋身于統治階級行列。所以家中斷糧,仍要去參加鄉試;一旦中舉便樂極發瘋。
②虛偽。張鄉紳送銀子,范進“再三推辭”,“才把銀子收下”。可張鄉紳剛走,“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可見推辭是假意。)
3.通過范進這個藝術形象,我們可以看出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第二課時
(一)討論:
1.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對待他的態度有什么不同?(用胡屠戶的語言、行動說明)
2.胡屠戶是怎樣一個人?
3.張鄉紳為什么對范進又送銀子又送房?
4.胡屠戶和張鄉紳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對胡屠戶著墨過多?是否可以不寫張鄉紳?
(作品通過這兩個人物對待范進的態度從側面揭示出,范進這類知識分子之所以如癡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為被巴結、奉承、攀附的權貴,進一步暴露了他們腐朽的靈魂。這兩個人的語言和行動更反映了當時社會趨炎附勢的風氣,使作品的鋒芒不僅指向科舉制度,也指向整個社會,從而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二)學習、討論作品寫作特點
1.你認為這篇課文中哪兒的描寫特別精彩?(啟發學生充分發表見解)
2.文中多處引人發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
①指導學生討論練習五,體會夸張的諷刺效果。
②“不想胡屠戶雖然大著膽子打了一下,……連忙向郎中討了個膏藥貼著。”這段文字中是怎樣運用夸張的,有何作用?
③文中還有何處是夸張?
3.本文還運用了對比的寫法,主要體現在哪兒?
(兩點:
①范進中舉前后的社會地位;
②胡屠戶對待范進前后的態度。)
4.對比的方法對于表現本文的主題有什么作用?
(范進先賤后貴,胡屠戶前倨后恭,這種對比深刻而鮮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題。)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10
【學習目標】
1.學會分析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理解對比手法的作用,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殘害和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
【資料助讀】
對比手法及其作用
對比手法通常將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列舉出來,加以對照,突出矛盾雙方最本質的特征。使藝術形象更加鮮明,起到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這種寫法的作用主要有:表達鮮明的愛憎情感,突出藝術形象的特點,揭露矛盾沖突,進行辛辣諷刺.
【溫故知新】
1.給加點字注音。
帶挈( )唯唯連聲( )桑梓( )解元( ) 拙病( )星宿( )
2.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作yī( ) 靦tiǎn( )忌huì( )商zhuó( )chuāi( )著 zuàn( )緊
3.課文節選自長篇章回體諷刺小說《 》。作者是 (朝代)小說家 。
4.小說情節發展的一般過程是: 、 、 、 。本文的高潮部分是: 。
【自學提綱】
1.本文的主人公范進是個怎樣的形象?速讀課文,概括范進的性格特點。要求用“我讀到了一個 的范進,從文中他 (具體表現)可知。”的句子來回答。
(學法指導:閱讀小說應學會結合人物的相關描寫,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特點等;學會抓住最能表現人性格的典型細節分析人物形象;既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點,又要學會全面客觀地分析人物;不動筆墨不讀書,要學會把自己的閱讀感悟及時的用旁批等形式記錄下來,為交流展示做好準備。)
2.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有何變化?結合對胡屠戶的相關描寫,概括其性格特征。
要求用“我讀到了一個 的胡屠戶,從文中他 (具體表現)可知。”的句子來回答。
3.探究: 范進中舉后為什么會發瘋?
(討論引導:反復朗讀第五自然段對范進發瘋丑態的描寫,感受其癲狂的.形象;范進中秀才為什么沒有瘋?“噫!好了!我中了!”折射了范進怎樣的內心世界?)
【當堂檢測】
換裝
①姜總工程師難得見到地穿上了一套筆挺的咖啡色毛料西裝。
②今天可是個大喜的日子。他們鋼鐵公司花了一個多億從國外引進的國際先進水平的軋機設備,經過兩年多緊張施工,今天終于jùn工投產了。部里、省里的眾多頭頭腦腦們,今天都要趕來參加投產儀式呢。
③姜總穿著這套挺括的西裝,在工地上走著,精神頭兒格外zhèn奮。兩年里,沒日沒夜地泡在這施工現場,上班下班,都是那套皺皺巴巴硬得象牛皮似的土黃色工作服,哪里有機會穿件像樣的衣服——誰讓他是這工程的總工程師呢!
④姜總工程師一會兒登上軋機平臺,一會兒鉆進配電室,一會兒又攀到天車上,心情和20多年前在產房前等待兒子的第一聲啼哭時一個樣。
⑤轉悠了個把小時,他確實覺得一切都萬無一失,這才活動活動酸酸的腰腿,從主廠房鉆出來。
⑥迎面碰上了公司的許副經理,姜總工程師一愣,平時,老是挺挺括括穿著他那套藏青色西裝,系著深紅色領帶的老許,今天竟然換穿上了那平時從不見他上身的土黃色工作服!
⑦姜總工程師和老許打過招呼,才發現,不遠處的會場主席臺前,還聚著公司的一幫頭頭們。這會兒,清一色每人都穿著那皺巴巴牛皮一樣硬的土黃色工作服。平時,可很少見他們穿。姜總工程師下意識地瞅瞅自己一身筆挺的毛料西裝,感到渾身不自在起來……
1.填字 jùn工( )zhèn奮( )
2.文中第④段中的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3.為什么平日里老是穿西裝打領帶的許副經理,今天反而換上土黃色的工作服?
4.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藝術效果?
【課下作業】
1.必做題:《課時作業本》“自我檢測部分”
2.選做題:聯系課文有關情節,根據材料續寫:
范進判案
話說范進中舉后不久,即補缺做了高要縣縣令。上任第一天就接到一張狀紙,一平民狀告張靜齋巧取豪奪,強占民宅。只見范進鐵青著臉,用力將驚堂木向下一拍……
要求:①與所給材料銜接自然連貫;②運用對比手法;③ 200字左右。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11
【教學設想】
因《范進中舉》是長篇小說節選,學生要想較好地完成該課的學習目標,宜課外閱讀《儒林外史》全書,對該書的整體情況,包括所刻畫的人物,所選取的典型題材,反映的主題,主要的藝術手法有個大體的了解。學習本文時,著重從范進的語言、動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進中舉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舉后喜極而瘋的原因的討論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題及藝術特點。
【教學目標】
1、了解《儒林外史》的介紹。
2、欣賞小說的諷刺藝術。
3、了解封建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教學重點】
1、個性鮮明的人物語言與動作。
2、對比、夸張與直接寫實在諷刺小說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舊小說中的雅語與口語。
【教學媒體】
錄音機、投影儀。
【其他】
1、教師推薦《儒林外史》精彩片斷。
2、學生預習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介紹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2、從范進中舉前后地位、經濟狀況變化把握科舉制度的罪惡,從周圍人的態度變化了解世態。
3、范進喜極而瘋片斷精讀。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古代的科舉制度不但麻煩,而且森嚴,過了這一關,還不知道是否能過下一關,其考試內容多為八股文和試貼詩等。那時取得考試資格的童試令人神往,正考的鄉試、會試、殿試令人生畏,八股文和試貼詩等令人膽寒。但是,讀書又是步入官場、獲得特權的最好途經,許多人靠此一步登天,因而它具有極大的魔力,令許多人趨之若鶩。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科舉考試種的大喜大悲的人物──范進。(板書課題)介紹相關背景,掃除閱讀障礙。
二、明確目標
1、介紹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2、從范進中舉前后地位、經濟狀況變化把握科舉制度的罪惡,從周圍人的態度變化了解世態。
3、范進喜極而瘋片斷精讀。明確學習目標。
三、整體感知
1、學生簡介作家、作品,教師相機補充。
吳敬梓,出身于一個世代書香門第,早年也曾熱衷功名,便考場屢屢失意,同時在家境由富到貧的變化中,他也飽嘗世態炎涼,這些使他對現實,尤其對科舉制度有了較清醒的認識,促使他寫下了長達三十萬字的章回體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指讀書人這一階層。《儒林外史》全書正是以封建知識分子為主要對象,描寫他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書中人物,大都有當時真人真事為影,全書故事沒有一個主干,但有一個貫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對封建科舉、封建禮教,諷刺因熱衷功名而造成的極端虛偽的社會風氣。作品塑造了許多典型人物,如周進、范進、馬二先生,嚴監生等等。在中國文學史上,尤其是諷刺小說中,這本書獲得很高評價。
2、聽課文范讀錄音,要求:
⑴讀準字音,體會語氣,語調的運用,注意文下注釋中一些舊小說中的詞語的解釋。
⑵圍繞“中舉”這一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將選文分成“中舉前”和“中舉后”兩個部分。
檢查預習情況。
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四、范進形象分析
1、中舉前:
學生默讀第1、2兩段,思考:兩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現范進的社會地位與經濟狀況?在這種情形下,他仍偷偷參加鄉試,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如“這十幾年,不知豬油也曾吃過兩三回”,“家里已是餓了兩三天”幾句可見范進家境貧寒,而胡屠戶對他的輕侮中可見他社會地位低下,面對屠戶的訓罵,他竟然“唯唯連聲”。在這種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試,更表現出他對功名的熱衷。
2、中舉后:
⑴投影,放范進發瘋的畫面,學生讀第5段范進喜極而瘋片斷,給其劃分層次,并分析這里有哪些文句的反復,這種反復說明了什么。
明確:范進喜極而瘋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層次:昏厥──瘋跑──跌倒──瘋走上集。這里拍手的動作、笑的表情多次重復,“我中了”一句話反復出現。拍手、笑印證了他是因喜而瘋,“我中了”體現他念念不忘的是科舉,一旦中舉,喜極而瘋,這一情節的設置,充分表現了范進的利欲熏心,從而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⑵學生讀第5至12段,思考:范進中舉之后地位、經濟狀況發生哪些變化?這說明了什么?范進對胡屠戶的態度有何變化?又說明了什么?
明確:中舉之后,范進地位馬上提高,這從周圍眾鄰居的稱呼“范老爺”,胡屠戶的言行,張靜齋上門幾件事都可看出。而張靜齋送錢送房子,可見范進經濟狀況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更預示他從此將走上富貴之路。他對胡屠戶的稱由“岳父”轉為“老爹”,可見他性格中有虛偽的一面。
從中舉之后看,范進已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新貴,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貴,但他也馬上表現出虛偽、世故的性格,對胡屠戶態度變化,與張靜齋稱兄道弟,這就表現他已被科舉制度所腐蝕,所同化。
3、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二、課后練習五第2小題。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文章的內涵。
四、總結、擴展
本課對于范進形象的分析是一個重點內容,通過分析,我們重要的'是明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孔乙己沒有進學、潦倒一生,范進進了學又如何?不過變為統治階級的走卒而已,不同的命運、相同的主題。課外拓展。六、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對胡屠戶描寫部分,體會人物性格。
2、課外閱讀《儒林外史》第四、五、十三至十五回。
〖板書設計〗
19、范進中舉(吳敬梓)
前醉心功名甘受屈辱
范進中舉經濟狀況、社會地位的巨大變化
后虛偽世故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胡屠戶形象分析。
2、對比、夸張、寫實的諷刺手法。
3、《儒林外史》精彩片斷閱讀。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胡屠戶形象分析。
2、對比、夸張、寫實的諷刺手法。
3、《儒林外史》精彩片斷閱讀。明確學習目標。
二、分析胡屠戶的形象
1、本文主要用丁哪幾種形式?結合胡屠戶形象分析逐一進行說明。
明確:主要用了對比、夸張和直接寫實三種。
⑴對比:胡屠戶對范進的前后態度變化。
對范進的稱呼“現世寶”──“賢婿老爺”。
對范進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才學又高,品貌又好’賀禮:“一副大腸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錢”。
動作:“腆著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那手早顫起來”,“干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
通過對比,表現出胡屠戶欺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市儈性格。
⑵夸張:
胡屠戶打了范進之后,“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眾人回家時,“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這種細節上的夸張,用漫畫式的筆法顯示出胡屠戶對范進畏懼、巴結的情態。
⑶直接寫實:
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五第1小題。
這里胡屠戶的動作“攥”、“舒”、“縮”、“揣”及“緊緊”、“連忙”兩個詞活畫出他那副貪財虛偽的小人相。
2、小結:
通過對比、夸張、寫實的手法,胡屠戶的性格躍然紙上:這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市儈形象,他欺貧愛富、貪財虛偽、庸俗自私。
3、學生討論文中對其他人物的諷刺描寫,如用夸張的手法描寫范進喜極而瘋的情狀。
4、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三。以胡屠戶為例,分析本文的諷刺藝術。
了解諷刺有多種表現形式:如對比、夸張、反語以及直接寫實等。
三、總結、擴展
1、總結:
本文通過一個中舉的人,圍繞“中舉”這一事件,描寫各色人等的種.種丑態,從而揭露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揭露當時社會中趨炎附勢的世態。作者用了對比、夸張、直接寫實的手法對這些人物進行描寫、諷刺,大大加強了文章的批判性。
比較閱讀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方式。作為比較的雙方應具有可比性,即有共性與個性。我們可以將范進與孔乙己進行,還可進行丁舉人與張靜齋的比較,胡屠戶與張靜齋的比較。這些比較都有利于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
2、擴展:
下面進行《儒林外史》精彩片斷的閱讀討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找一個帶有明顯諷刺的片斷進行閱讀,然后集中討論。
示例1:第四回寫到范進到知縣湯奉處打秋風,當知縣看到范進因守制而不用銀鑲杯箸,不用象箸時,很擔心他不用葷酒,正在此時,卻見范進“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這才放心。一句“大蝦元子”的描述將范進虛偽的性格暴露無遺,同時也表現出封建禮教的虛偽性。
示例2:第五回寫到嚴監生臨死前伸出兩個指頭,眾人都不得要領,其妾趙氏猜出他的心事“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恐費了油”,挑掉一莖之后,嚴監生“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這兩個指頭使嚴監生與葛朗臺一樣,成為世界文學畫廊中著名的吝嗇鬼形象之一。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四、布置作業
比較《范進中舉》與《變色龍》的諷刺藝術。
參考答案:《變色龍》的諷刺寫法主要是對比與直接寫實。它的直接寫實就是奧楚蔑洛夫的每一次言行,其中還借助于道具──軍大衣,來增強諷刺的效果。而它的對比并非簡單的前后對比,而是奧楚蔑洛夫的五次變臉,每一次都與前一次形成對比。進一步體會諷刺藝術的運用。
〖板書設計〗
19、范進中舉(吳敬梓)
范進中舉前:現世寶、尖嘴猴腮、啐
對比胡屠戶
范進中舉后:賢婿老爺、品貌好、千恩萬謝
(趨炎附勢、貪財庸俗的市儈)
夸張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寫實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教案】相關文章:
《范進中舉》教案(精選10篇)12-14
中學語文《范進中舉》課堂實錄范例05-24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8-21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2-29
人教版《范進中舉》教案(通用10篇)12-15
[合集]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9-03
《范進中舉》課文研讀賞析04-19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優秀15篇】08-21
人教語文《范進中舉》教學設計12-06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15篇【合集】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