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二上冊《父母的心》教學片斷
片段一:領略文章的藝術魅力——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師:關于寫父母之愛的文章實在太多,我們同學也寫過無數。為什么這篇文章成為經典?
生:在于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師:是的。清代的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過“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須錯綜見薏,曲折生姿”、“為人貴直,而作詩文者貴曲”,由此而知,“曲”是使文章結構精巧的重要特征之一。作者如何設置波折的?
生:作者通過送大兒子、長子換次子、次子換女兒、要女兒來展示波折的。
師:跟我們平時作文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要是我寫,可能就寫送大兒子,然后再要回來就好了。
生:父母這樣來來回回反復反復地換、送、要,我在讀的時候就覺得心一直揪著,波折就出現了。
生:可以看出父母內心深處的矛盾,揭示了矛盾,波折就出現了。
師:有意思,揭示了什么矛盾?
生:父母因為自己生活困難又希望孩子過上好日子,就要送孩子給別人;同時,又割舍不下親情,于是才會出現這樣反復反復的送、換、要。理智與感情之間斗爭的結果,最終還是舍不下這份親情。
師:是啊,每次看似矛盾都解決了,可是,又一次出現新曲折。
片段二:體會波折的變化——三次調換,毫無雷同。
師:故事情節波折幾次,僅是重復嗎?
生:作者寫的時候,每次波折的寫法都有不同,不是重復。
師:具體說說。
生:送去的人不同,第一次是父母一起去,第二次是父親去,第三次是母親去,最后,還是父母一起去要回女兒。
師:送去的人有所變化,有什么感覺?
生:好像父母是輪番出面,表現了父母實在舍不得孩子的那種依依不舍,那種情感紐帶是剪不斷的。
生:每回波折中都寫到了人物的心理,但都不同。比如,父母把大兒子送去之后,父母“滿含熱淚,難割難舍”,第二天“無精打采”走進那位財主夫人的房間,這一詞內涵豐富,父親可能因為思念大兒子徹夜未眠,甚至與母親整晚討論怎樣換回大兒子,總之,一個“無精打采”把親子之愛寫得動人肺腑。
生:用女兒去換次子的時候,就顯得“失魂落魄”,強烈地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不舍之情。
生:最后去要回女兒的時候,竟然失聲痛哭了,可見,父母為了要回自己的孩子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傷心到了極點。
師:每一次送和換孩子,都在父母的心上留下一次傷痛,而且一次比一次難受。
生:每次都提到理由。但都不同。如……
師:這些理由可信嗎?
生:不可信。都是為了要回孩子的借口。
師:可笑的借口濃烈地把父母的愛子之心,浸透在樸實無華的敘述之中,讀來令人不由得不感動。
師:這部分給我們寫作什么啟示?
生: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應盡量避免重復。即使幾個片段,也要注意有所變化。
師:類似的文章讀過嗎?
生:朱自清的《春》中,寫春風圖、春花圖、春雨圖、人勤春早圖就是這樣的,沒有重復。
師:同學們也有人喜歡片段式寫作,比如春夏秋冬式、五顏六色式,等等,要盡量避免重復。
片段三:品味結尾意蘊,理解作者敘述中的“濃濃的愛心”和“淡淡的哀怨”。
師:本文的.兩種不同版本結局:這兩個版本的結局,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①那一家六口終于又團聚了。
②于是,那位父親由于那位有錢的夫人幫忙,受雇于函館的某公司,一家6口過上了好日子。
生:喜歡第一種結尾,因為這樣的結尾給人無窮的想象空間。到底這家人后來的日子怎么樣呢?我們可以去想象。
生:我也喜歡第一種結尾,如果是第二種,似乎偏離了“父母的心”的主題。
生:我喜歡第二種結尾。這樣給人一種大團圓的感覺。
師:這是你對他們一家的良好祝愿。但是,事實上是什么,作者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去想象。
生:我也覺得第一種結尾更好。它給人一種淡淡的哀愁,正因為我們什么都不知道,才為他們一家的未來而擔憂。
師:作者是文章寫到這里戛然而止,的確有種隱憂,這也是作者作品的風格。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川端康成的人生經歷,或許能從中獲得一些理解: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2歲喪父,3歲喪母,7歲祖母亡,15歲時祖父亡。孤兒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憂郁悲涼,其后孤獨憂郁的生活伴其一生。這對他以后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正因為有這樣的遭遇,才有了對人間親情更強烈的渴望,所以在作者的創作中總能體現“濃濃的愛心”和從心底里揮之不去的“淡淡的哀愁”。
【初二上冊《父母的心》教學片斷】相關文章:
片斷初二作文03-16
初二上冊作文美好的心01-10
蘇教版《父母的心》教學反思03-19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父母的心》教學反思06-13
課文《父母的心》教學反思范文03-18
四年級上冊《觀潮》教學片斷08-15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父母的心》教學案例05-06
《父母的心》初一上冊語文教案01-15
蘇教版初二上《父母的心》(導學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