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夜雨寄北》教學反思
《夜雨寄北》教學反思一
淡化預設,關注生成。在教學實踐中,當我們拿著精心設計的教案走進課堂與學生對話時,學生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給老師毫無準備的意外。筆者認為這個“意外”就是課堂上學生的生成。面對生成,我們不應固守預設,而應該尊重學情,當好一個促進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積極有效地進行調控,促進更精彩的生成,這是新理念指導下教師應有的情懷。在古詩《夜雨寄北》的教學中,面對“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學生突發的疑惑,且適度“放大”,激發學生 “潛心會文”的熱情。正因為我把學生當作了一個個天真活潑、個性鮮明的人,看成了一個個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潛能”的人,所以學生的對話是活潑、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滿生命活力,學生也在對話中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積極引導,適度調控。在對話過程中,新理念強調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獨特視角”,但并不意味著教師放棄引導的職責,筆者認為此時教師的引導更重要。因為小學生作為特殊的生命群體,受自身的認識水平、生活閱歷、知識積累的局限,理解判斷能力不會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師巧妙的引導必然會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對話”。當許辰提出這個疑問后,我假裝不懂,靈機一動,又把問題扔給了全班同學。學生有哪一個不愿意為老師解難呢?同時在學生的對話過程中,我沒有追求表面上的熱鬧或沸騰,而是準確的對對話質量和價值進行定位。發現合理的對話時,就及時把肯定、贊賞傳遞給學生;發現有偏差時,就及時給予指點,促進自悟。從而使“靜態”文本在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成熟的對話中創造性地延伸拓展,煥發出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關注過程,自讀自悟。閱讀教學中有效、生動的對話,是學生在教師搭建的平臺上展現對文本的獨特感悟、分享智慧的過程。深刻的感悟是進行積極、有效對話的前提。只有讀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才會越豐富。這樣,對話就會成為“一口泉眼”,不斷涌出鮮活的水來。教學中,當學生提出疑問后,我沒有告訴學生答案,也沒有急于讓學生解答,而是巧妙的把問題扔給學生,給學生充分“悟”的時間,鼓勵、引導學生深入讀書、思考、討論交流,使學生對文本中的畫面、情感、意境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悟,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所以后來學生的一次次對話都充滿了激情和活力。
回頭細細品味這個“意外”,我收益匪淺。在閱讀教學中,只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感悟和體驗,只有把學生當作活生生的人,當作“學習的主人”,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就能煥發新的生命力。
《夜雨寄北》教學反思二
這是一首七絕詩, 在教學的時候我精心設計了教學的流程可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反思之后總結如下
1、要在最短的時間里讓學生進入思考的狀態,組織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教學。關鍵是問題設計,同時要知道學生處在哪個位置上。從學生的位置上看教材。創設一個有利于對話的情境很重要吧,一個前提就是要相信學生,這樣才能大膽設計問題。
2、“〈泊秦淮〉的第一句,這幅畫面里都有哪些景物?”覺得這個問題問得比較成功。
3、〈浣溪沙〉里的對偶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了突出對仗的特點,師生一問一答,分別用“我說XX”、“我對XX”的句式來對答,效果不錯。下課時有學生問什么時候對對聯。
4、前兩首講得詳細,也念了自讀提示,后一首沒講,小測的效果明顯前兩首好。怎樣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呢?是不是后一首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呢?這幾首是課外附錄的古詩,要不要講,要怎樣講呢?
5、一個輕松的氛圍也很重要吧,而這和平時對學生的態度有很大的關系。平等的態度,眼里有學生,學生才會想出“在雨夜里朋友在等信”這樣的情景。
6、分析詩歌的意象對學生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及藝術性有很重要的作用。此首詩里就是“夜雨漲秋池”和“共剪西窗燭”的意象。
【李商隱詩《夜雨寄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李商隱《夜雨寄北》03-27
李商隱古詩《夜雨寄北》03-22
李商隱《夜雨寄北》原文和賞析03-31
夜雨寄北09-05
夜雨寄北09-05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的原文賞析及詩人簡介04-24
古詩夜雨寄北03-31
《夜雨寄北》唐詩鑒賞01-24
夜雨寄北古詩鑒賞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