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教學反思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教學反思之一
一、注重背景知識的滲透
古詩教學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因為小學所學的古詩字數較少,詩中有些字、詞我們今天用得少或者不用,而有些字、詞古代的意思和現在的意思又不一樣,再加上學生與作者相距年代久遠,作者的所思所想難于被學生理解和接受,這都增加了理解的難度。而背景知識的滲透就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前教師以十年為一階段,從每一階段中精心選出最具代表性的詩句,將這些詩句的意思和陸游生平打印出來讓學生預習,讓學生提前置身于陸游強烈愛國之情的“場”中,課堂上教師再將資料進行適時地運用滲透。這樣做都拉近了學生與作者的距離,降低了理解感悟的難度。
例如課堂上導入部分的五組詩句和課末兩組詩句按年齡段排列,不但給學生創設了按照陸游生平足跡來尋根溯源的氛圍,而且這幾組詩更是理解《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強有力的注解。在理解“不自哀”時,重新拿來陸游五十多歲和四十多歲的詩句來作為注解;在理解“戍輪臺”時,重新拿來陸游三十多歲和二十歲的詩句來作為注解;在課即將結束時,又將陸游十幾歲時立下的壯志“兒時祝身愿事主,談笑可使中原清”和《示兒》首尾貫穿,以涵蓋陸游的一生,從而成功地詮釋了“亙古男兒一放翁”。以陸游的詩來注解陸游的詩,這比任何解釋則更具說服力。
二、精心創設情境
理解古詩的最高境界就是情景再現,要實現情景再現就得靠想象,而想象不是憑空就有的.,這就要靠教師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情境再造。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想象,感悟,最終達到忘我的境界,實現與作者的換位。所以,音樂烘托出的氣氛,教師的激情講解,尤其是整堂課以陸游的詩作貫穿始終,而每一句詩作又會為學生再現一種情境,這一個個情境組成了陸游的生活空間。學生就這樣一點一點地走近陸游,與詩人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對話。所有這些,都“潤物細無聲”般地實現了學生與詩人的自然換位。此時,學生已與詩人同呼吸,共命運了。尤其是學生在想象“戍輪臺”這個詞的畫面時,當學生匯報結束后,教師及時出示“鐵馬渡河風破肉,云梯攻壘雪平壕。獸奔鳥散何勞逐,直斬單于釁寶刀”,猶如橫空出現的將士們英勇殺敵的巨幅畫卷,將陸游“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三、以“浸潤”的方式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考慮到本節課學生可能是第一次運用“想象”的方法理解古詩,我首先告訴學生畫面的元素:顏色,聲音,感受;告訴學生畫面的來源:詩的注釋,親身經歷,看過的圖畫,看過的影視。緊接著我給學生搭建了感知、嘗試、體驗、掌握這一方法的平臺--先用學生最熟知的《靜夜思》來切入,由于學生理解這首詩的詩意,所以教師示范性的描繪詩中的畫面時,學生容易感知接受,并由此初步感知怎樣把詩句變成豐富的畫面。接著,又半扶半放地指導學生把剛剛學過的劉禹錫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這句詩想象成畫面,給學生提供了初次嘗試體驗的機會。這樣學生基本上就能輕松地學會這種方法,這在課堂進行中也得到了體現,尤其是學生通過“僵臥”一詞看到的畫面就非常的生動。
但在想象“戍輪臺”的畫面時出現了問題。或許是學生初次使用這種方法,不能得心應手;或許是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學生的想象不夠豐富,盡管老師及時進行啟發引導,效果還是不佳。而“戍輪臺”是本首詩的“詩眼”,是貫穿整首詩的主線,也是陸游畢生的追求,所以“戍輪臺”三字非講“透”不行,非講“精”不可。這里教師主講偏多一些。
四、吟誦悟詩情
每一篇古詩都包蘊了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而詩獨特的神蘊、意旨很多時候是無法用語句來表達的,詩的深遠的意境也是無法用語句來轉述的。有時學生想象到的畫面很生動,但由于他們語言尚不豐富,所以在描繪時反而將生動的畫面大打折扣。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只有靠誦讀,反復地誦讀來達到解讀詩的意境的目的。讓學生在讀中入景,讀中悟情;在讀中品味語言的內涵、節奏、語感。學生誦讀古詩需要教師的指導,這種指導僅僅憑說教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結合教師的范讀。而簡單機械的范讀不能根植于學生的內心。最高境界的范讀應該是不讓學生感到:老師要我跟他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范讀我采用了和學生合作讀的形式來進行,學生因為自己的參與而用心讀,他會讀得盡量好;老師讀的部分他又會滿懷期待地,認真地傾聽。此時老師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感情的跌宕起伏,詩句的節奏都悄無聲息地流淌進了學生的心田,渾然不覺老師的“教”。
另外,誦讀古詩也要運用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置身于想象的情景當中,一遍又一遍地誦讀,讓每一遍的誦讀實現質的提升,情的升華。在讀中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思想的共鳴。
但在最后四次情景誦讀中,我沒能根據學生讀得情感不到位而進行及時指導。這是本節課的又一敗筆。今后定會改進!
我相信,只要我們熱愛古詩教學,就會創設出靈性課堂。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教學反思之二
詩人陸游所處的南宋距今8百多年,那么如何引領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呢?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結合寫作背景,挖掘主旨。
詩必有感而發,優秀的詩作都是詩人感情被現實生活激發點燃后抒寫的。本詩作者滿懷報國之志,卻壯志難酬,被罷官歸隱,年老體弱之際報國之心仍矢志不移。了解了時代背景,學生才能深入的體會作者的愛國熱忱和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
二、引導學生發揮想像,體會詩的意境。
古詩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現得比較含蓄。教學時,必須啟發學生逐句逐段地進入詩中所描寫的意象中去感受,去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怎樣才能進入意境呢?這就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現象,引發學生體驗、感受、聯想和想像,從而拉近古代和現代的距離,賦予古詩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魚之江海中,自有無窮樂趣,而后發現情致理趣所在。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借助多媒體的感性渲染,啟發學生大膽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詩人陸游的強烈愛國之心。
三、反復吟詠,從感性意象到達理性領悟。
學習古詩必須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首先要使學生對詩歌充分感知,通過誦讀,在頭腦中想像,逐步形成詩歌所表達的整體形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道理就在于此。感知階段過后,則要使情景完美統一,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上升到對詩歌的理性認識。詩人深夜醒來,聆聽著風吹雨打的聲音,是什么心境?由此可能會想到什么?從而也能體會南宋王朝正處于風雨飄搖的危險處境,詩人憂國憂民,夜不能寐,學生的表情肅穆,朗讀的語氣也變得沉重起來。
不過很顯然,以上幾種方法不是相互孤立的。每一首古詩的教學都要綜合應用多種方法,學生才會理解接受。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尋求最佳的教學思路,多角度、多層次地鑒賞,有的放矢,讓學生發現作品的審美價值,從中悟出詩歌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教學案例04-07
古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教學案例03-30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古詩賞析08-23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古詩詞賞析03-21
宋詞賞析: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04-03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詩詞鑒賞01-04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詩詞鑒賞04-02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