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優質教學實錄
說明:借班上課,兩個課時。這是一堂“三個緯度構建文本教學”的公開試驗課,筆者試圖拋開傳統對課文闡釋性的教學方式,緊緊圍繞“學習讀書方法,領悟作文道理,升華思維品質”三個“緯度”實施,讓學生跳出來審視文本,在文本使用效率上做文章,在方法上做文章。
看題目,做猜測
師(微笑進課堂):大家好,很突然是嗎?事先不知道上什么課文,更無法預習。
生(齊):是啊!(有生嘟囔,看你怎么上!)
師:沒問題,平時我也不讓學生預習,摸索著就上好了,相信你們也可以的。有信心嗎?(聲音提高)
生(齊,大聲):有!
師:好!我們看標題。“最后”兩個字傳遞了什么信息?(生七嘴八舌,“結束”,“末尾”,“斷氣”,“沒救”等都有)大家都是“順向”思考的,能不能逆向思考一下?
生1:先前!
師:從“先前”到“最后”體現了一個什么過程?
生(齊):變化的過程。
師:對,一個“變”字。從情感的角度考慮,“最后”可以讓我們想到什么呢?
生1:“留戀”、“難舍”。因為最后的東西總讓人舍不得。
師:嗯,由原先的“不珍惜”到“留戀”的變化,又是一個“變”。那么“最后一課”對應的應該是--
生(齊):先前一課!
師:其中也有一個“變”。現在我們很容易知道作者通過什么寫“變”了。
生(幾乎異口同聲):一堂課!
師:課堂上有什么?
生(些須茫然,然后):老師、學生、黑板、課桌、講臺……
師:黑板、課桌、講臺等一起上叫什么?
生2:叫布置。
生3:叫環境!
師:是布置,叫教室環境更準確。到此,我們可以推測這篇文章應該是通過老師、學生、環境以及人物心情的“變”來表達一種東西的。
生(忍不住點頭):同意!
(解析:這是這堂課的第一部分:猜測,教學生如何讀書。看題目,猜內容,有利于提高閱讀效率,也是文章構思方法的啟示。似乎羅嗦的開頭,是有意識的閱讀和寫作思路的指導,并為下面的推進做鋪墊。)
初讀文本,補充猜想,加深印象
師:先讀一遍課文,看是不是這樣寫的,同時標出重點字詞。(學生瀏覽課文,標畫)不懂的字詞請大家互相討論或查字典解決。(同學們互相交流,查字典)
師(5分鐘后):我相信大家基本上弄懂了,幾個重點字我強調一下:“懲罰”中的“懲”應該讀“Chéng
”,易讀成三聲;“郝叟”應讀“hǎo sǒu”,很容易誤讀成hè; 字帖tiè,容易讀成一聲,在“碑帖”、“字帖”里讀四聲,其他情況讀一聲;氣氛fēn,容易讀成四聲。大家一定要記好喲!
師:文章是否寫了什么?你們猜到了嗎?
生(齊):大部分猜到了,也有別的!
師:這說明我們蠻有才的嘛!請大家再瀏覽一遍課文,分5個小組完成下面“變”的表格。(分組,討論,填寫,7-8分鐘后學生完成了表格,具體內容略。)
時間 |
教室環境 |
老師(韓麥爾) |
學生(小弗朗士) |
其他人物 |
之前 |
|
|
|
|
現在 |
|
|
|
|
心情 |
|
|
|
|
師:那么,這些“變”能讓你想到什么呢?按照我們前面的方法來推測一下。
(眾生議論“變得怎樣的” ,“什么讓他們產生變化的”, “變化體現了什么的”, “作者想要表達什么的”……)
師:總結一下大家的觀點,實際上是三個問題:變化的原因,變化的體現,變化的結果。我們逐一來解決。
師:這里就需要我來介紹一下作者和文章背景了。(略)
生4(恍然大悟):噢,是社會變化,引起了一系列變化。
師:恩,也可以說是環境發生了變化,大家能展開談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