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葉圣陶《蘇州園林》全文內容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葉圣陶《蘇州園林》全文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州園林
葉圣陶
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唯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案美。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墻壁白色。有些室內墻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
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這些,這里不再多寫了。
教材分析
《蘇州園林》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說明文,是一篇介紹園林建筑特點和風格的說明文。是作者為介紹《蘇州園林》寫的序文。本文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在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這樣先總后分抓住特征條理清晰的介紹了《蘇州園林》從而顯示了蘇州園林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以及我國園林藝術水平的高超。
理解詞義
1.鑒賞:鑒定和欣賞(藝術品、文物等)。
2.敗筆: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文中指影響蘇州園林作為一幅完美圖畫的設計。
3.胸中有丘壑:設計者和匠師的胸懷中有山水風景的構思布局。
4.嶙峋:枯瘦的樣子。
5.鏤空:在物體上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
6.明艷:鮮明艷麗,明麗。
7.珠光寶氣:形容服飾、陳設等非常華麗。
8.別具匠心:另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
9.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10.重巒疊嶂:重重疊疊的山峰。
11.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②):概括蘇州園林的地位、價值以及總特點。
第二部分(③-⑨):抓住蘇州園林圖畫美的共同特征,分別從各個角度介紹說明。
第三部分(⑩):寫蘇州園林還有不少其他特點。
問題歸納
1.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句中的“據說”一詞能否去掉?
不能,“據說”表明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只是作者聽說而已,并不確定,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
2.如何理解“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
“藝術”高于“技術”,是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給人以審美愉悅,且無法復制;“技術”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成果實效性強,一般可復制。這里對“假山的堆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3.“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的“大多”一詞有何作用?
“大多”起限制作用,表明蘇州園林中的池沼絕大部分引用的是活水,而并非是全部,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
4.“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作用呢?
盡管花墻和廊子作為一個隔界把景致為幾個部分,但是好像并沒有把景致分開。
作用在于:增加風景的層次和深度,力求從有限的空間創造出更多的優美意境,使游覽者好似置身在“畫圖中”,間接說明“如在畫圖中”。
5.作者是如何舉例說明蘇州園林也講究細小角落的圖畫美的?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6.作者是按怎樣的說明順序來說明事物的?
本題運用說明順序判斷四法。《蘇州園林》一文,先從整體上說明蘇州園林處處如畫,后從各部分介紹如何處處如畫;先概括寫“四個講究”,后具體介紹這“四個講究”;先說這“四個講究”是從大處著眼的,然后說角落、門窗、色彩是從細節說明的。因此這篇文章綜合運用了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的邏輯順序,極有條理地說明了蘇州園林具有圖畫美這一特征。
課文主題
本文是一篇富有藝術性的說明文。文章通過介紹蘇州園林景色如畫的特點,再現了它的美麗精巧,顯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水平,贊頌了設計者和匠師們杰出的藝術創造能力。
創作背景
本文是葉老為一本蘇州園林圖片冊寫的序言。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紹蘇州園林的攝影集,約葉老寫一篇序文。葉老22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蘇州,課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覽蘇州園林,對蘇州園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體會,寫作這篇序文時又參閱了陳從周教授編撰的《蘇州園林》一書。序文寫好后交給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圖片冊一直不見出版。《百科知識》編輯部知道葉老有這樣一篇文章,便要求讓他們先發表,于是,這篇序文發表在《百科知識》1979年第4期上。發表時刪去了序文最后的幾句話。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編入語文課本時,又刪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題“拙政諸園寄深眷——談蘇州園林”也隨之改為“蘇州園林”。
作者簡介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字圣陶,現代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他的創作態度嚴肅認真,所寫作品構思縝密,結構嚴謹,風格樸實,語言精練,他被稱為“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代表作有《倪煥之》《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說明方法:
⒈作比較:
蘇州園林①在介紹布局的時候,將蘇州園林內亭臺軒榭的布局跟宮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的特點。
②在介紹花草樹木時說,“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打比方、作比較、摹狀貌作用:突出蘇州園林修剪樹木著眼于畫意。
③在介紹建筑物的色彩時,又與北京的園林相比較,“與北京的園林的不同,極少使用彩繪。”突出蘇州園林的色彩美。
⒉舉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圖畫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說明蘇州園林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的特點。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幾條園里的古藤為例,打比方、舉例子生動形象地說明栽種和修剪樹木著眼于畫意。
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引用舉例子作用:真切有力的說明池沼追求自然美。
⒊摹狀貌
⑴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
⑵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⑶花時不同的各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描寫) 作用:生動形象地說明蘇州園林
栽種樹木著眼于畫意。
⒋分類別
池沼分兩種:一種寬敞,一種成河道模樣。
5. 打比方
(1)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
葉圣陶《蘇州園林》教案
【教材簡析】
《蘇州園林》是本單元的講讀課文,這是葉圣陶先生的一篇帶有文藝性的說明文,準確把握了事物特征,說明了蘇州近二百處園林的共同特點和給人的整體印象,即“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原是為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從總體上介紹,順暢自然,通俗易懂,不僅展現了深厚純熟的文字功力,更顯示了不同凡響的思維水平。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說明文、什么是說明的對象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學習本文層次分明、表達靈活、語言簡潔的特點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新教材強調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注重培養創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擬定教學目標為:
1、理解本文說明對象的特征及文章的總分結構,體會本文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2、了解蘇州園林的特點,陶冶審美情趣,并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教法學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現代教育理論也認為,比傳授現成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鑒于此,我決定在教學中首先與學生建立真摯、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其次本著啟發式原則,通過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會學生學習。
1、問答式教學法:
它能充分發揮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用此法可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討論式教學法:
由于問答法可能造成師生交往范圍過窄,不利于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因此結合采用討論法。這樣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體交叉方式傳遞,改變了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結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民主氣氛更濃,有利于激勵廣大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激發創造性思維。
3、情境教學法:
一般在文學作品教學中常用,但我認為,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具備審美條件的園林藝術,文章又是文筆優美的典范,完全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達成教學目標(二)。并且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興趣,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協調發展,所以說明文教學中也應恰當運用。具體采用多媒體課件(蘇州園林的照片、故宮和西方園林的照片)、投影儀等,盡量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刺激學生的多種感知覺器官,增強教學效果。因為心理學實驗表明:形聲并舉同時刺激學生感官,可使其對信息的接受與記憶保持收到11=3的效果。
另外,教會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培養自學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文在學法上可采用:
⑴朗讀法:教會學生朗讀,要求準確、流暢、傳神,齊讀要整齊。這是一種短時間內同時調動眼、口、耳、腦共同活動的閱讀,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⑵速讀法:這是一種眼腦直映、迅速獲取有用信息的閱讀方法,有利于廣范吸收知識,迅速開發信息資源,尤其適應快節奏、信息化的現代生活需要。具體教會學生用掃視法默讀,提高閱讀效率。
【教學環節】
一、課前預習
1、掃清字詞障礙,理清文章結構;
2、搜集蘇州園林的照片、圖片,感知蘇州園林的特點。
二、導入新課
(投影照片)
三、快速閱讀,感知形象
在簡要的導入之后,立即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3~4分鐘內讀完全文(本文共1551字,每分鐘約讀400~500字),并思考,這篇課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注意:這篇課文所要說明的,不是蘇州某個園林的特色,而是蘇州近二百處園林的共同特點和給人的整體印象。
四、重點研讀,篩選信息
配樂范讀一二段,要求聽讀時思考作者怎樣介紹蘇州園林特征的。學生齊讀一二段,要求準確、流暢,感知課文內容。3~9段要求找中心詞、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結句、起始段、結尾段;借助注釋、提示、思考和練習迅速把握文章。帶著明確的目標掃視課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培養學生默讀、速讀的習慣,提高概括能力。
五、品味鑒賞,學習語言
1、準備一些宮殿式建筑、西方園林中的行道樹、北京的宮廷園林和蘇州園林的圖片,用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同學們比較鑒賞,感覺蘇州園林的“圖畫美”,提高同學們鑒賞造型藝術的能力。
2、⑴文章用語典范,簡潔精美,試找出自己喜歡的語例加以品析。如:
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典范、代表的意思,形象地表明蘇州園林繼承了古代園林藝術傳統,濃縮了中國園林藝術精華,具有典范性。)
⑵文章段式規范,結構嚴謹,教師選擇一兩個有代表性的語段設計練習,指導閱讀(這個環節要特別注意說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如:第五段。
六、美文閱讀,拓展延伸
可參考《新課堂──同步探究與練習》進行。
【葉圣陶《蘇州園林》全文內容】相關文章:
心聲全文內容09-08
修竹賦全文內容09-07
梅花易數全文內容09-08
武穆遺書全文內容09-07
安全文明校園黑板報內容11-07
葉圣陶的名言02-17
葉圣陶閱讀理解09-21
葉圣陶名言140句07-24
葉圣陶名言(15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