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物寫作素材精選
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很多孩子作文不出彩、寫不長,主要原因是沒有素材可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典人物寫作素材,歡迎閱讀與收藏。
經典人物寫作素材1
孔子
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游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周震宇)
孔子在做魯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國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國。或而謂之游,可此絕非游說之路———諸侯無一納其言。但其在天下紛爭中,為天下奔走,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覺得“禮”已不會富國強兵之時,其卻矢志不渝:東方諸國遍布了他的足跡,中華大地散滿了他的喟嘆。圣人居于天地間,絕非呼天搶地地狂號,只是留下一片靜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靜默中蘊含了無窮的力量。(何君源)
孔子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阮倩瑩)
孔子‘仁者愛人’思想成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極有價值的精神財富,是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當今世界,和諧穩定、共同發展體現了孔子“和”的思想的精髓。中國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承和發揚了孔子“和”的思想,表明中國對外是和平發展,對內是和諧發展。
孔子的“天人合一”,是整個宇宙與人的和諧。科學地處理天、地、人的關系,是“天人合一”的核心,從現代意義上理解,“天人合一”就是發展推進和諧,和諧保證發展。“天人合一”這個古老的命題,在當代社會仍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對于我們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譚錫堅)
屈原
靈動飄逸的屈原在風起云涌的年代像一只孤獨的小船,飄飄蕩蕩靠不了岸。他生活在楚國,在這個戰亂紛呈、風雨飄搖的國度。作為宗室貴族的一員,也曾顯赫一時,一度得到楚王的信任。怎料天危難測,不久就因為讒言而被漸漸疏遠。到頃襄王時,他更是被放逐了,人言可畏啊!國家混亂,危亡在即,悲憤的屈原在江邊一次次地迂回徘徊,他真的困惑了:為什么美麗的“鸞鳥鳳凰”被人們疏遠,而那可惡的“燕雀烏鵲”卻占據了高堂暖巢?為什么美麗的露申花和辛夷樹,死在了荒蠻的不毛之地,而那荒疏的雜花亂草卻倍受人們的寵愛。滿腹經綸的他被這問題糾纏著。最終,詩人絕望了,也許江水能帶走這些煩惱吧,于是在最孤獨的時候,他把自己交給了江水。后世的人們,仰望和膜拜他偉岸的身影,企盼著那份可望而不可及。滔滔的江水奔流不息。江水在等待,江水中的屈原也在等待。這一等就過去了千年。論述屈原的無奈、困惑、命運的悲慘(麥锝城)
屈原既不是宗族觀念極重的在朝貴族,也不是一個只愛楚國而目無“天下”,心胸狹窄的蠢人,他至死都沒有離開楚國,是用實際行動強化了“熱愛父母之邦”這一美好情操。或許有人覺得他好傻,可難道你會對粘滿自己民族血腥的劊子手搖首乞憐嗎?論述屈原的愛國(麥锝城)
詩人追求崇高的政治理想,遭到楚國一伙奸佞的阻撓,連楚懷王也疏遠了他。但是,詩人的決心從未動搖。他反復強調:“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獨立不遷,橫而不流,百折不撓,寧死不屈,是其人格崇高的很好體現,也是其人格魅力的核心。論述屈原人格魅力(麥锝城)
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
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可與日月爭光。他對自己的政治理想與人生理想有堅定的信念,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與自身所屬社會集團的大多數人對抗,寧死不渝。(黎嘉雯)
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跡。正是這種精神品格使得屈原的精神達到了一個理想的高度,成為詩人人生放達和恢弘氣勢的心理展示。不然活著會更加痛苦,那就潔身自好,不與污濁同流,就以芷蘭之香抵御世間污穢之氣。(梁景陽)
在眾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眾人皆濁的惡濁世道上,你選擇了清白;褪去了華服,你選擇了荷葉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選擇了汩羅河的波濤。
于是你用生命代價作出了自己心靈的選擇,而且從未有過悔意。你披發行吟、形容枯槁,一聲悲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就已經全無遮掩地宣泄出你的任性和倔強。那“鸞鳥鳳凰,日以運兮”的無奈,“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的憤懣,令你只有選擇以死亡來樹立良知的威嚴與人性的雍容氣度。你不管別人詫異的眼光,你只一心一意地構筑那個神秘的美麗幻境。可用于“選擇”、“尊嚴”、“不隨污濁”等話題(盧健潮)
項羽
項羽有一班賢士良將在身邊,包括范增、項梁和族弟項莊等,可惜他剛愎自用,不納諍言,結果忠良漸去。相反,劉邦知人善任,推心置腹,韓信、張良、蕭何及樊噲等都愿意為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黃浩暉)
項羽,一代霸王。然而他只會治軍,而不能治國。成就了霸業的項羽乃以武力經營天下,卻不知天下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項羽的霸業開始衰落,最終弄得是四面楚歌,烏江自刎。天亡項羽,項羽怎能不敗,但這天并不是神,而是百姓、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項羽反秦之時,是民心所向,因而得以成功;項羽滅秦之后的所為,是民心所背,怎會不敗?(黃靜君)
項羽最終失敗了,但他并不是一個失敗者,他的英雄的魄力,征服了無數的人。他勝得豪邁,敗得壯烈。"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橫刀吻劍,何等壯懷激烈!這一劍,使他最終塑造了壯美的自我;這一劍,使他在歷史時空里給后人留下了萬代仰視的終極英雄造型;這一劍,在多少個世紀之后還讓血性男兒血脈賁張、心潮澎湃。英雄不惜死,惜死非英雄。項羽死了,一座昆侖山崛起了。項羽死了,沒有留下失敗與悲傷,只有蓋世風流。他雖然失敗了,但他仍是英雄中的英雄。他雖然失去了江山和肉體,但卻贏回了自己,雖死猶生。寧肯舍其身而成其心。項羽者,天地之間真英雄也!
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英雄末路,即使“四面楚歌”,你顯示的也仍然是大英雄的本色。“力拔山兮氣蓋世”,英雄的數行清淚,動情吟唱,讓天地動容,令山河變色;虞姬揮向粉頸的劍鋒,了卻了你的百轉愁腸,你又可以了無掛礙的馳騁沙場;你的身影只要在漢兵眼中出現,他們就已經嚇破了膽!身陷重圍,你要為部下突圍去拼殺。你說你可以“斬將,刈旗”,“必三勝之”。果然你身上雖然九處被創,然而取漢將首級仍如探囊取物,獨身“殺數十百人”!垓下血流
成河,天昏地暗,哀怨繁急的《十面埋伏》,遂成絕唱!東城慘敗,你把烏騅馬贈給好心要渡你過江給你勸慰的亭長;慚愧之心,讓你不肯渡過江東,卻執意要和隨你出征的八千江東子弟共眠疆場。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也要把你英雄的頭顱用來成全“故人”的爵位。對愛人對朋友對江東父老哪怕就是對自己的死敵,你也講究做人的坦誠!真風告逝,大偽斯興;在以背叛偽詐為時尚,以出賣尊嚴坦誠為榮耀的時代,更顯出你的可歌可泣!——英雄項羽,你真正是大仁大義有誠有信有情有意的堂堂男子漢!頂天立地的英雄!(李敏岸)
蘇武
蘇武在出使時因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并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單于。蘇武嚴辭拒絕了,單于命人斷絕提供食品和水,但瀕臨死亡的蘇武仍然沒有屈服的表示。他被流放到了人跡罕至的地方去牧羊,但是心里總想著要回到自己的國家去。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祖國,造就偉大。(周震宇)哀嘆,當漢使謀反事敗;正氣,當蘇武拒絕折節叛敵;驚詫,當單于面對這個寧死不屈,不為富貴所動的鐵血男兒;執著,蘇武舉起羊鞭,選擇作高山雪蓮那執著而圣潔的守望。我明白了,在忘卻與銘記之間,在享受與堅忍之間,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蘇武,用執著與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貴,只不過過眼云煙,忘卻,便是它的最好歸宿;忠心,方才是歷史永恒,銘記,是它的精神家園。(觀點;愛國,民族精神;人怎樣,世界就怎樣)(黃軍博)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云霄深處;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性涂上最濃重的一筆。自古以來,中國就為流亡者設定了一種永世垂范的模式--蘇武。漢朝蘇武,出使匈奴,因故被扣。蘇武拒不歸從匈奴,矢志忠于漢室作為流亡者,蘇武是忠誠的象征,蘇武的使節棒標示著忠君氣節的極致,這種堅持氣節與操守,始終不忘自己職責的人,正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脊梁,他的精神已深深滲入我們民族的血脈之中.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駕起橫亙天山,溝通中原的飛虹,他與冷月作做伴;他與孤冢為伍;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汗(漢)忠貞不渝的信念。(陳曉茵)
廉頗和藺相如
語言,有時是化解誤會的良藥。趙國的大將廉頗妒忌被趙王器重的藺相如,揚言要使他難堪,而藺相如卻處處避免與之發生沖突,眾人不解,藺相如的一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道出了他的用意。這句話亦使廉頗瞬間消除了對藺相如的偏見,他負荊請罪,最終與藺相如成為刎頸之交。藺相如的那句擲地有聲的話化成了一座橋梁,使兩位大臣的心得到溝通,使廉頗了解到藺相如高尚的人格。可見,語言,是信息的載體,通過語言,許多誤會得以消除,不少心靈的隔閡能被沖破。論述語言的力量(麥锝城)
漫步于歷史的沙灘,撿拾一枚枚成功的貝殼,上面寫滿了‘雙贏’。春秋的征戰,戰國的紛鳴,群雄爭霸,逐鹿中原。面對強秦的進攻,是雙贏的智慧使廉頗和藺相如和諧相助,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二者相互配合,救趙國于水深火熱之中,拒強秦于國門之外,同時,也使二人為后人銘記,使‘將相和’的美談流傳至今。”論述雙贏(麥锝城)
司馬遷
盡管你也曾悲傷,為一個堂堂太史令竟淪落成階下囚而哭泣;盡管你也曾孤獨,在不見天日的高墻鐵柵內,沒有一個人去撫慰你心中的傷痛;盡管你也曾委屈,在受盡宮刑的時候,還要忍受別人的冷嘲熱諷;你也曾絕望,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下,你不知這樣的日子何時是盡頭但是,你沒有墮落,沒有倒下,而是堅強地、勇敢地站了起來!為了自己的理想,
又重新提起筆,著成了流芳百世的《史記》,被近代文學家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論述理想(麥锝城)
司馬遷是漢武帝的史官,在父親死后,為了實現父親的遺志,他開始正式寫作《史記》。然而正當他專心著述的時候,災難降臨了:因為李陵事件,他遭受了腐刑,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遭到了摧殘。他想到了死亡,然而在囚室中,他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的遭遇中獲得了自己新的生命動力,他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了《史記》的創作。論述生命的意義(麥锝城)死,可以明志;生,則可以踐志。司馬遷受累于李陵一案,就算死,也不枉一個錚錚諫烈之臣。司馬遷握著那桿沉甸甸的鐵筆走來。他那依然矯健的身姿,依然從容的步履,絲毫沒有帶著對人生的不公與苦痛。他選擇了生,讓朋友親人都感到難堪的生。有些驚訝,那種肉體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竟沒能在他身上留下一點痕跡?不,留下了,留下了燦爛輝煌的第一部記傳體通史,也許只有那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才能證明這一行為的價值。雖斗轉星移,仍不失與日月爭光的鴻著巨篇。可用于“選擇”、“轉折”、“堅持自我”等話題。(盧健潮)
有一種茍且偷生是高尚的,它叫忍辱負重;有一種低頭彎腰是無奈的,只為高尚的追求。為了《史記》,司馬遷拋開塵世的繁瑣,放下了個人榮辱,獻出了自己的一生。他讓人們明白了什么叫堅忍,什么叫崇高。他記錄了歷史,歷史也將他永遠銘記。(馮鑌華)
曹操
“破黃巾,滅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切無不表現出曹杰出的軍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釃酒臨江,橫槊賦詩”,高唱“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更是表現出他廣闊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懷。
曹操是一個強人,有巧取豪奪的能力,橫沖直闖的勇氣,抑強扶弱的智慧。他的產生既是個人際遇,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縱觀整部《三國演義》,哪個人及得上曹操這樣軍事、政治、勇氣、謀略、才氣集于一身呢?(何君源)
曹操,一位偉大的軍事家和詩人,真實的他何嘗不是一個性情中人。盡管他在書中說出了“燕雀焉知鴻鴣之志”和“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放誕之言,但他在現實中卻是一個文采飛揚,一個歷史上不可或失的偉大詩人。他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激勵了多少喪志的人,他在赤壁之戰前期“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是怎樣的沉著與冷靜。是歷史使他成了一個奸雄,但他卻使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和軍事家。他不是奸雄,他是一個英雄,一個歷史的英雄。(梁允泰)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并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在人才任用方面向來都是求才若渴,知人善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譚錫堅)
陶淵明
陶公安在?伴著一路菊香走去,才發現菊并不是執意要與名利決裂,只是愿在“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中不失自己的真性而已。
陶公的菊,永遠是此花開盡更無花,不是為了標榜自己與眾不同,而是在那黑暗無序的統治中,唯有孤掌,如何鳴擊?獨存只雁,怎來齊飛?料想茫茫人海、蕓蕓眾生,卻都羈絆在這塵世中,又有誰會將真情真我看得比功名利碌、榮華富貴還重要呢?要有,也是虛偽的矯情而已。
無人應和,那就好,不再去找人應和,我有我的清菊一枝,任你世間繁華,我自曠野留香;管他宦海沉浮,我仍傲立風霜。雷打不動,電閃不驚,富貴于我猶如浮云。我所要的,只是愿做自然的友人,隱居于山林間,珍惜好我與菊間的友情而已。(何清雯)
他向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意趣的鄉村。由于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靜穆”。但在這背后,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深感無所寄托的焦慮。在失望之后陶淵明并沒有泯滅自己的理想,沖淡平和之中,包藏著熾熱的愛與恨。“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便才是詩人的真正的人生追求。(張紫茵)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為人準則。努力保持品德節操的純潔,決不為追求厚祿而玷污自己。他并不鄙視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業,又要功成身退。他的晚年很貧窮,到了捱餓的程度,但是并沒有喪失其為人的準則。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黃靜君)
李白
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沒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追求完美的不容有絲毫卑屈的人格,因而在他筆下,一切高山大川都像是這種內心世界的外化,他眼里的黃河,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他眼里的長江是"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聲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彭日立)
雖然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滄桑,我仍能清晰地體察到李白當年的痛苦與掙扎。為了一生的追求與夢想,也許他想到過妥協,畢竟生命是短暫的啊,而側身長安天子身旁又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千載難逢的機遇。繁華沉寂的深夜里,仗劍醉酒的李白讓目光投向月明星稀的杳深的蒼穹。此時,驚懼的颶風橫掃著痛苦與掙扎:怎能讓如此短暫高貴的生命,沉溺在庸俗中、禁錮在牢籠里!我李白怎能當一個搖尾乞憐的弄臣!長安的街道幻化為捆人的繩索,長安的宮殿已成牢獄。于是在中國知識分子的群體中,終于出現了一個偉大的叛徒。李白用自己傲岸獨立的人格,為后來的知識階層樹起了一個雖然險惡卻藏著無限人生樂趣、通向無限風光的大境界的路標。
杜甫
有這麼一個人,天涯流轉,到處飄泊。有這麼一個人,窮途潦倒,貧病交迫。這個人,把詩當做一生事業;這個人,把一生遭遇都寫成詩;而他那波折多難的一生,正是歷史沈鬱悲痛的一頁。他的詩,是時代的實錄,歷史的見證。我們因此稱他的詩作是「詩史」,也尊他為「詩聖」。他就是--杜甫。杜甫一生東奔西跑,沒有過幾天好日子。但是他心中有愛,筆下有詩,他的真實人生雖然愁苦不堪,他的文學生命卻光芒萬丈。
經典人物寫作素材2
一、梅蘭芳養鴿練眼
中國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他打開鴿子籠,先將領隊放出,再放第二、第三隊……對此做法有些人感到不解。原來是這么回事。梅蘭芳年少時雙目眼皮下垂,眼珠轉動不靈活,這對于一名演員來說,是個致命的缺陷。梅蘭芳想了個辦法——養成鴿子來鍛煉目力。放鴿時盡眼力在底下辨別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愈望愈高,仿佛望到天的盡頭。梅蘭芳天天望著鴿子,數年堅持不斷,由于他下工夫,眼睛不知不覺地變得有神了,使他的京劇表演神形并茂,最終成為一代表演藝術大師。
二、語絲
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對一個國家來說,擁有一個講真話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個政府。一個作家的任務,就是要涉及人類心靈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與死之間沖突的秘密,涉及戰勝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類適用的規律,這些規律產生于數千年前無法追憶的深處,并且只有當太陽毀滅時才會消亡。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他也不能夠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與虛假交織在一起。在它們之間有著最親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結合。暴力在虛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難所,虛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索爾仁尼琴)
三、楚莊絕纓
某天,楚莊王宴請文武百官,席間,他讓自己寵愛的許姬給大臣敬酒助興。一陣風將大廳內的燭火吹滅,黑暗中許姬感到有人拉住她的手。許姬惱怒中順手扯斷了那人帽子上的纓飾,悄悄告訴了楚莊王,要懲罰這個大臣。楚莊王卻下令暫緩點燈,并要求群臣全部拽斷帽子上的纓飾,盡情狂歡,只字未提此事。次年,楚國與鄭國交戰,副將唐狻出生入死,為大敗鄭軍立下戰功。楚莊王要重賞唐狻,唐狻跪倒在地,說戰場上置生死于度外,實乃報答楚莊王昔日“絕纓掩過”的恩典。
四、李斯特義收學員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著說,冒稱是出于生計,并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并加以指點,最后爽快地說:“大膽地上臺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布,晚會最后一個節目,由老師為學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后一曲。
五、奧卡姆剃刀
六百多年前,教皇把一個神學領域的異端分子關進監獄,目的是不讓他的思想得到傳播。這個異端分子叫威廉。上帝保佑,威廉居然逃跑了,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敵-德國的路易皇帝。他對路易說:"你用劍來保衛我,我用筆來保衛你。"威廉寫下的大量著作都影響不大,但一句不見他著作中的格言卻享有盛名。這句格言只有8個字:"如非必要,勿增實體。"其含義是:只承認一個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干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的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依據這一格言一律取消。這一似乎偏激獨斷的思維方式,被稱為"奧卡姆剃刀"。六百多年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磨礪著這把"剃刀",使之日見鋒利,終于成為科學思維的出發點之一。凡使用這把"剃刀"的科學家,無不成果輝煌。
經典人物寫作素材3
1.李白
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里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臺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
李白灑脫,不寄托于高堂的莊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蕩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為的李白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嗎不能。
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后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涌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鐘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么祖國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奔馳。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
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的丑態和貴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覺得他應該永遠讓他奔跑的雙腳停滯不前,離開這黑暗的金馬門。他清醒地知道,他寧愿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
于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
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奔馳,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他屢跌屢撞,奔跑又讓他獲得心靈的超越x,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蕩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么“異端”之舉,多么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于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于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后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的灑脫!因此,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卻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于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于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仙人。
2.蘇軾
蘇東坡烏臺詩案后被貶黃州,物質匱乏,精神蕭索,可苦難終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嘯的山風于谷口處受住,化為溫柔的何須;湍急的河流于河口處放緩,化為寬廣的浩瀚;絢爛的人生于苦難處收束,化為成熟與淡泊。于是蘇東坡從黃州突圍,終成赤壁二賦,大江一詞,名傳千古,恩澤了后世無數書生騷客。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東坡披發仰天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那些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壯闊的滔滔江水讓東坡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失意、悲傷,忘記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后,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后,銘記著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并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并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著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游中,蒼銀白發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么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
蘇軾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后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3.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子從長長的歷史甬道中走出,帶著一身正氣凜然,帶著滿腹詩書才華,然而個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會中又何以保全?于是,為了皓皓之白,為了獨醒于世,屈子選擇了“悲壯”之路。在滔滔的汨羅江水中,他將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徹清澄。但當他忘記了混濁的天下之時,他又何曾記得還有千萬的百姓與自己遠大的理想?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蕩蕩,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于,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
“眾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志士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面對支離破碎的祖國,面對饑寒受苦的老百姓,作為士大夫卻束手無策,縱身躍入滔滔江水中,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為黎民百姓謀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對朝廷的腐敗束手無策,只好投身于海,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披發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國的落日染紅眼前的汨羅江,子蘭讒言,鄭袖內惑,人民如涸轍之鮒,喘息掙扎。屈子的堅持有用嗎?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搖頭嘆息。楚國滅亡之時,也是他命盡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遠置于詩人之上。“人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為詩人,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執著如屈子,你怎聽不進“圣人不凝滯于物”呢?
4.司馬遷
當你一個人孤獨地坐在那陰濕的牢獄里,等著最后的決斷。你,一個小小史官,沒有多少家產,面對這樣的牢獄之災,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選擇……有誰知道那一刻你的內心所滾動的痛苦和無奈,有誰能體會到你內心所翻騰的屈辱和淚水?假如時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訴你一句話: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你,司馬遷,就是一個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軀體,鑄就了中國人心中永遠的魂魄――屈辱非但沒有消滅一個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偉大!
司馬遷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微笑的臉,自信而剛強,柔和而不屈,以不變應萬變的從容瀟灑。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終于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張永葆微笑的臉化屈辱為力量、化鄙薄為斗志,“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人。極刑之下見勇夫,因為《史記》,你留給了世人一筆最大的財富;因為微笑的臉,你留給了我們永遠的崇敬。
曾經身處那樣險惡的環境,忍受著世人的嘲諷和內心的痛苦,太史公卻憑著自己的奇崛神筆,以剛毅之心正直之氣來書寫歷史,書寫兩千年的滄海桑田。于是,他的名字便與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載入史冊,那張懸著兩滴清淚的臉也與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后人對他的光輝評價: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4.杜甫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鴻文!多少名詩在這手下誕生!筆底波瀾,民間疾苦;世上瘡痍,詩中圣哲。這不正是你的寫照嗎那句話我已爛熟于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無數人感動、折服。這是一個怎樣寬廣的胸懷啊?這是一顆怎樣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摸摸那青綠色的血管。
5.辛其疾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猶見你這個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南宋小朝廷的茍安讓你有如共工撞擊不周山一般,在一次次地奮力抗爭中遍體鱗傷。你悲憤,你無奈,你拍胸,你哭號,你的震天長嘯只換來同僚的白眼和朝廷的鄙棄。你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然而,稼軒,你是否看見,千百年來,有一位書生同樣意氣方遒,要與你同飲杜康,銷汝塊壘。稼軒,你不是孤獨的,你的金石之容,豪氣貫虹,將永載青史,千秋萬代!
6.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的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采菊之外,還做了些什么?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于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陶潛伴著“莊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采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是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愿望,寫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么寄托?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托于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與眾不同清閑與曠達!
7.勾踐
他站在田里,舉起鋤頭,奮力耕耘著,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額頭流過他俊美的臉龐,滴落在田地里。
他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夫,他是勾踐。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吳,還要親自做夫差的馬前卒。回到會稽他就親自耕種,做到非其親種則不食,非其妻所織則不穿。吃著粗陋的飯食,還要舔嘗苦膽;躺在柴草鋪上休息時,還在思考著招攬八方的人才。他一刻也不懈怠。
他為什么要這樣辛苦呢?國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隱居,可以平靜地終老一生,然而他沒有!因為他沒有忘記國君的責任,沒有忘記亡國的恥辱!在他的心底,銘記著他向夫差俯首稱臣那一刻的心痛,銘記著他的子民迎他回到會稽時滿眼的淚水!這銘記,使他可以忍受苦膽之苦,柴薪之硬!
8.莊子
生有所息是一種超脫一種自然,這不僅僅是休息,更是靈魂的自由與憩息,正如那平原上的大河,是遍歷風塵的安詳地徜徉。那槁首黃馘的莊周,漢水垂釣的莊周,在夕陽西下中隱去了的他的身影。我看見他的心有如秋日的湖水一般的清澈,在那悠悠的歲月深處,遠方的大哲用一生換取山林川澤中靈性的解脫。于是我開始懂得,生有所息,不是簡單的休整上路,而是一種無上的境界。
“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釣的莊子,有人勸他涉世為官,他漠然視之;他孤傲的心靈走不進渾濁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塵世,視楚國相位而不顧,跳出渾濁穢氣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內,獨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風中獨立看守月亮的大樹,把持著那潔白的美德,“享受”著逍遙的人生。莊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氣蓬勃,光霽月明。他面對一池澄清秋水,背對功名利祿,他的心就如同身邊流淌的溪水一樣清澈,潔凈。他超然的心態注定他與仕途無緣,但正是他“出入”和諧的心態,才成就了他逍遙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這樣汪洋恣肆的篇章。
9.孔子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x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一向被尊稱為“圣人”。這位飽學之士,卻發出了“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的感慨。孔子曾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雖然郯子之徒,其學問不及孔子,但孔子虛心求學的態度卻令人欽佩。在孔子看來,眾人的才識和智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10.諸葛亮
柏樹茂盛繁密,我飛上樹梢,在清明的空氣中,聞到了英雄的氣息。他是臥龍,身居山林之間,也很清高。但是后來他離開了,去了戰場,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很快樂,因為他幫助了朋友,幫助了那個三顧茅廬以真情把他請出了山的人。他在戰爭之中,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實,終于留下了“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美名。位置的正確與他的堅守位置,讓他在陽光中感受到快樂。
五丈原的軍帳內,一盞油燈映照著他―――諸葛孔明憔悴的面龐。蠟黃的`臉上顯露著他的不甘,口中喃喃道出的是對后世的無盡牽掛。帳內四周站立的官員早已熱淚盈眶。終于,一陣秋風襲過,那盞油燈即刻熄滅。五丈原內哭聲響徹一片。又何止是五丈原,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多少后人為這位曠世英才潸然淚下。
盡管蜀漢依然只能偏居一方,遙望中原;盡管,人們對漢業的光復仍然只能去期望;盡管,孔明還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未完成。但是這些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只記得他的忠心為主;人們只記得他為了三分天下而鞠躬盡瘁;人們只記得他為無處容身的漢業打下了基石。人們早已將孔明奉為神明,而孔明,也成了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
11.項羽
項羽,昔日的楚霸王,縱然有蓋世神功也無法改變楚國破滅的事實。烏江旁,他已被敵軍層層包圍,空氣中飄蕩著象征繁盛的楚歌,悠遠婉轉。此刻,他剛毅無比的心開始脆弱起來,看到四處躺著的無數兄弟,他懊惱曾經的剛愎自用,悔恨楚國的大好局勢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懷著深深的自責,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剎那間,血染紅了烏江河畔,倒映著半邊天空。殘陽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纏綿。一個巨人倒下,卻留給后人無限的感慨。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幾分哀愁,幾分無奈。在我看來,他是充滿棱角的多邊形,縱使有豪邁的氣概,稱霸的壯志,卻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時放縱形骸,蒼涼的歌頌只能讓滾滾的烏江為之伴奏,又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他的銳氣,他的突兀,他的彰顯,讓歷史也懼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諸侯”的始皇已將天下擾得惶惶不得終日,哪又容得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
12.蘇武
生無所息,是一份堅忍一份執著。奮發圖強,樂以忘憂,或許有些無奈,煮燈黃卷,宵衣旰食,或許有些寂寥,懸梁刺股,囊螢映雪,或許有些孤獨。但是,我們的追求,是治國平天下。于是我看見蘇武,比大漠還要古老的漢使,守望著他的高原,大漠的風雕刻出手掌的龜裂,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雙鬢,草原上的樹孤獨地守望著自由,鷹群年復一年地畫出亙古的弧線,我聽不見他的哀嘆,只看見光滑而禿的漢節,是的,它在訴說著尊嚴、自由與氣節,于是我懂得,生無所息不僅是生活態度,更是生命流淌的血液。
13.劉禪
他坐在那里開心地笑著。耳邊響著美妙的音樂,嘴里品著美味佳肴,懷里抱著美女佳麗。
絲竹琴韻里,聽不到大臣們討論爭執的吵鬧;酒香芬芳里,嗅不到戰火燒過城池的刺鼻的嗆味;美女的流波眼光里,感受不到劍閣棧道凄涼的冷月。他已經忘卻了他是劉備的兒子,蜀漢的國君!
他真的覺得這樣很好,沒有政務纏身,卻有榮華享樂。父輩暴霜露,斬荊棘,才有尺寸之地。子龍在亂軍中拼死沖殺的目的,父皇在追兵前不棄百姓的良苦用心,孔明在《出師表》中的耿耿忠心,他劉禪全忘了!如此富庶的天府之地,他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實在令人寒心。
14.岳飛
當風波亭上的月華失去了光澤,當你用含淚的眼看著一旁的兒子,也看著即將離別的山河,你,一個失去了士兵的將軍,面對一杯毒酒,你選擇了吞咽!有誰知道那一刻你的內心所涌動的情感,有誰知道你壯志未酬英年早逝的悲痛心情?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對你說:你,岳飛將軍,雖然你死于一場x斗爭,可是你早已成了民族魂!為了收復失地,你寫下了“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誓言,誰能忘記你背上刻著“精忠報國”的字樣啊!你的死,對忠奸二字做了最淋漓盡致地注解,在忠與奸之間筑起了一道分明的墻!
“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如此凌云壯志卻被昏庸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英雄難以再傾力保家衛國。縱然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惆悵哀痛令人心酸,也敵不過朝野中奸佞小人的蜚言流語,最終只能背負著“莫須有”的罪名飲恨長辭。但那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言壯語激情四射,永遠震蕩人們的心靈,回響在大地河山之間――紀念岳飛,讓我懂得了何謂“精忠報國”的鐵骨錚錚,澎湃著我愛國的血液……
15.王維
我看到王維從深林中緩緩走來,帶著微笑,帶著禪意,輕輕吟誦:“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頓時,一輪明月由心中升起,照亮了人生幽暗的道路,一股清泉由心底涌出,洗去了我塵世中的煩躁。走在這條禪意的道路上,我用深情的寧靜俯視它,用恬淡去親吻它,用真誠去撫摸它,因為,我足下的路――平淡,幽遠。
16.張繼
如果我們面對問題是理性的,而不因心情感情影響,那么你一定會成功的。有這樣一首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此詩是中唐詩人張繼所作。當時的張繼也是一個胸懷大志的學子,他受到家里的支持和朋友幫助學有所成進京趕考,想以此成功實現心申的理想和報答家人朋友。可天公就是不做美,張繼的第三次科考又一次落榜。在回家的途中,張繼路過蘇州,夜宿江邊。看著窗外火紅的楓葉,聽著遠處的鐘聲,張繼傷感得失眠了。他想到自己苫讀多年的艱辛,想到自己朋友、家人的期望,可自己又一次的失敗了。于情于理他真想放棄,可如果就這樣放棄又怎么對得起家人、朋友呢經過漫長的思考他最終理性地選擇了放棄科考,去發展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于是他提起筆寫下了這千古絕唱。一千九百多年過去了,當時的狀元呢?當時的狀元街談巷議,穿紅戴綠,可如今人們卻把他忘了。人們記住的是這不朽的詩篇。正是張繼理性地對待了自己的現狀,而沒有受到感情的拖累,才造就了張繼最后的成功。
經典人物寫作素材4
1、王昭君
深宮里挑燈問卜,目光中滿是烽火晃動。那些皚皚白骨,怎么就站起來,翩翩起舞?琵琶弦上臥著的,可是笑聲?哭聲?抑或喊聲?殺聲?六十萬將士,三千里連營以及呼嘯而過的大漠的風——————揮手抹去,抹去周圍厚厚的俗朽,你呀——————一個小女子,要孕育千古和平。那是怎樣的輝煌呵,光芒萬丈的太陽只能躲進黃昏,反思自己的光明。那是怎樣的胸襟呵,廣袤無垠的草原,浩蕩無涯的大地,只配作心中小小一隅。那是怎樣的溫情呵,哪怕最野頑最強悍的男人最狡詐最陰毒的鬼魂,也會化作一泓平靜的漣漪。你纖弱的雙肩肩起兩個民族;你柔潔的雙手托起整個時代。所以,兩千年之后,歷史,這個多災多難的嬰兒,依然期待著你的哺育。
錦衣玉食,從不曾贏得你滿足的一笑,繡摟畫閣,從不曾還給你自由的夢境、年年歲歲,桃花自開自落,何曾等到過半只蜂蝶?你早已看透,這個隔絕了人間春色的后宮,分明是座華麗的囚籠。
匈奴和親的消息傳至長安,驚呆了后宮的三千佳麗、而你,從一對戰戰兢兢的宮娥中走出,沖宣詔的太監淺淺一笑,接過圣旨,也接過了歷史。
沒有過問琳瑯滿目的嫁妝,你只是輕輕抱起心愛的琵琶,跨出宮門,走向天涯、身后的丹陛金鑾之上,漢元帝呷一口酒,滿意的笑了。你的目光,不屑在金釵銀鈿,雕鞍玉轡上稍作停留,只對灞橋兩側的垂柳投去深情的一瞥、她們,可攀可折,而不可斷。
漫漫長路,凜凜寒風,一列嚴整的馬隊行進在蒼茫的天地間、車輪碾過,兩道車轍深深,向南一直延伸到益加飄渺的長安、那時的你,一定沒有回頭,不肯或是不敢、纖指撥動冰弦,風沙的低吟中摻進一段如泣如訴的琵琶曲、你終于奏出了屬于自己的樂章,不為皇帝的贊許,不為嬪妃的賞賜,只為袖邊的那幾縷啼痕。
兩個民族的恩怨,最終要讓一個纖弱的女子來承擔、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白發母親的呼喚,春閨少婦的期盼,糊湘稚兒的啼哭,都在一片琵琶聲里淡去,飄逝……那塞外風沙中的身影,幻化成分隔戰爭與和平的標點,印上<漢書>的扉頁。
你的跋涉完成了一次超越時空的征途、從矯揉的繁華走向獷悍的蠻荒,從渺遠的朝代走向漫竦哪?左一腳,十年,右一腳,十年,把塞外的廣袤解讀為空曠,把大漠的寥廓咀嚼成凄涼,最后歸結為一座黃昏下的青冢,將幾卷刻滿血淚的青史深埋其中、而青冢背后,正是中原的萬里云天。
從此,長河落日里,大漠孤煙下,你的琵琶聲就回蕩了千年。
2、莊子
他站在田里,舉起鋤頭,奮力耕耘著,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額頭流過他俊美的臉龐,滴落在田地里。他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夫,他是勾踐。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吳,還要親自做夫差的馬前卒。回到會稽他就親自耕種,做到非其親種則不食,非其妻所織則不穿。吃著粗陋的飯食,還要舔嘗苦膽;躺在柴草鋪上休息時,還在思考著招攬八方的人才。他一刻也不懈怠。他為什么要這樣辛苦呢?國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隱居,可以平靜地終老一生,然而他沒有!因為他沒有忘記國君的責任,沒有忘記亡國的恥辱!在他的心底,銘記著他向夫差俯首稱臣那一刻的心痛,銘記著他的子民迎他回到會稽時滿眼的淚水!這銘記,使他可以忍受苦膽之苦,柴薪之硬!
3、李清照
一方斜陽鋪成詩箋,把水中那棵被柔風搖動的柳樹,想象成你寫詩的模樣。
黃蓮樹下,琵琶聲聲。你夜夜點一盞燈,讓跳動的火焰將書卷的墨香點染眉心的紅痣。
捧讀你靜坐窗下的剪影,是秋風的樂趣;捧讀唐詩宋詞的意韻,卻是你唯一的感動。
曙光浮浮沉沉,夕暉明明滅滅,歲月枯枯榮榮。
多少次掀開季節的窗簾,卻未能尋到你無語的花影;多少次扣響思念的檐鈴,卻未能聽到你透明的笑聲。
煮一壺溫暖的香茗,舊年的雨露就象清澈的淚,淡淡的`甘甜之余隱隱有一絲寂寞的苦澀。
為何你的一生,是情詩情句壘積起來的一生,從多情走向多情,從尋尋覓覓走向冷冷清清,走向滄涼沉郁,走向曉風疏雨蕭蕭的歸來路。
從舊愁走向新愁,你足足走了一生啊,可你還是沒有走出心頭上的愁字。
你的愁字有說不盡的意味,有無盡的美好。如風過浩渺的湖面,如夕暮蒙蒙中的秋色,如窗前憔悴的黃昏疏雨,如年年插在雪里醉醺醺的梅花。
空寂夜空,一對深情的眼睛滿含期盼。獨坐黃昏,等雁鴻飛來,任殘陽淹沒希望。蕭聲紛紛如雨,無意中淋濕你的雙眸。
是詩意的日子很消瘦。
且坐在自己的影子里,讀風,讀月,讀云。
任寂寞的游思為你抒情,寫下不朽的詩章。
相聚,在你心中是美的;分別,只有在你詩詞中才美麗無雙。連同那綿綿的恨意,開出絕世的憂郁之花。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河時滅?柔弱的你盡仰天長嘆:“恨生非男兒,不能躍馬揮戈,馳騁疆場”
綠紅肥瘦也罷,不過江東也罷,你那一鴻顫栗的情愫已深深的播撒進億萬人的心田之中了。
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人比黃花瘦的不僅是你,萬千心事難寄的不僅是你,乍暖還寒時凄凄慘慘戚戚的也不僅只你。
可你抬頭低首之間,有一種破裂的聲音令你不能忘懷。總見感悟的碎片閃著花的光芒,綴滿遺憾。于是泣血撰寫《金石錄》完成了亡夫遺愿……
帶傷的鳥兒跌落滿枝的寂寞,再愁一千零一遍也不堪回首。任表白枉自佇,白發欺人,只一種滋味濃在心頭。又溢出心頭。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玉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洗凈南宋的墓碑,我分明看到一個女人把腰彎成一個大大的愁字。在你心中,愛情凝固,像一個寂寞的小屋;在你的筆下憂愁不動,累積成一枚遠古的化石,一個滿腹傷感奇女子,國破之凄,喪夫之痛,你一樣也沒忘。多虧了你沒有忘,我們今天才有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痛徹;才有了“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辛酸苦楚;才有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肝腸寸斷;也才有了“九萬里風鵬正舉”的浪漫絢麗;才有了“至今思項羽。不敢過江東”的豪邁與悲涼。
4、李賀
因為父親的名諱,他無法金榜題名,因為不愿碌碌無為,他做了“暗夜的歌者”。他騎上瘦馬,背上錦囊,云游高吟,但有所感,揮筆書下放入囊中,且歌且吟。
5、李世民
前方一株開得正艷的桃花,竟隨風飄下了幾片花瓣,落英繽紛,很是好看,一瞬間我明白了:夏天容不下花,花就只能讓位給果;天下百姓容不下哥,那么我只能……玄武門……
6、蘇武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云霄深處;弄一枝禿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的眷念。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她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性涂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歌且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
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經典人物寫作素材】相關文章:
關于誠信的人物寫作素材12-14
高考寫作素材人物篇:大禹02-17
關于誠信的人物中考寫作素材08-28
關于愛國人物的中考寫作素材02-17
中考寫作素質之人物素材雷石東08-28
高考寫作素材人物篇:司馬相如05-25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寫作素材15例01-28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寫作素材 (精選15篇)04-12
語文寫作素材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