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寫作素材積累途徑
學生作文,每每苦于無物可寫;或是勉強寫,也都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話。根本原因在于平時疏于積累,等到寫作時才來抱佛腳,自然是絞盡腦汁也枉然。因此,平時勤于積累,才是打開寫作源泉、豐富寫作庫存、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措施。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要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學生要“有較豐富的積累”。
寫作素材積累的途徑不外乎兩條:一是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的語言、技巧等;二是通過觀察,積累寫作的“原材料”。
一、從閱讀中積累
中學生閱讀的對象主要是課本和課外書。課本是學生容易忽視的對象。事實上,自然科學、文學歷史、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事例在課本中均可找到,課本不僅指語文課本,還包含了數、外、理、化等各科中的名人軼事、成功事例等,要按道德、立志、友誼等不同主題進行分類積累,閱讀課外讀物時也可這樣歸納積累。此外,自己從小學到高中的作文也是不可忽視的材料來源。其中有些自己最感興趣、最得意的事例或細節是作文時最好的素材。
(一)摘抄法
在閱讀中遇到一些優美的語言、生動的事例、深刻的哲理,可把它們摘抄下來,如果是屬于自己的書報,可把全文剪下來,貼在專門的剪輯本上。
(二)批注法
接觸一篇新的文章,對自己感興趣的、認為寫得好的句與段進行圈點,在字行間釋詞釋義,予以批注,寫上一兩句對該段的理解和評價。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閱讀方法。長期堅持,不僅能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必然能在潛移默化中豐富了寫作技巧的積累。
(三)片思法
當讀到對自己有觸動的文段時,或質疑,或思索,或引申,把當時的所思所想隨手記下來。這些記錄是零碎的、片斷的、不完整的,待以后翻閱時,進行深入思考,提煉觀點,整理成文。
(四)賞析法
對語言特色、篇章結構、立意選材等方面有特色的文章進行分析鑒賞。這樣的賞析不要求像正式的賞析文一樣求全求準,只要自己能把心中所想準確地表達出來,鍛煉了思維,豐富了感受,就達到了目的。
(五)改寫法
讀完全文后,尚覺意猶未盡,可進行改寫。如給《皇帝的新裝》續寫結局;對長文可概述其梗概,進行縮寫,對短文擴展其細節或局部,進行擴寫;還可變換人稱寫;也可從另一種思考角度改變原文,進行創新性的改寫。
(六)背誦法
對一些優美的句段,特別是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在充分的感受、理解的基礎上,反復吟詠體味,最終背誦下來。背誦多了,自然詞匯豐富了,寫作時自會左右逢源。
二、從生活中積累
生活是萬花筒,是寫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面對瞬息萬變的日常生活,時時睜大一雙銳利的眼睛,帶著一顆像雷達一樣敏感的心靈,生活中自然而然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
(一)素描法
對生活中的各色人等、各式場景用細致、生動的筆觸予以描寫。描繪時要抓住特征,抓住給人印象最深的東西,精雕細琢。描寫方式可多樣,如對人物可進行語言、動作、神態、外貌、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寫。場景可選取恰當的觀察角度進行景物描寫、場面描寫等。
(二)敘述法
對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要爭取把它們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用文字按其本來面目記錄下來。這是大多數記敘文的雛形,以后只需略加修改提煉即可成為一篇記敘文。
(三)直覺法
生活中有些場景或有些印象給人以鮮明的感受,在內心中引起強烈的不同于一般的瞬間感覺,應把這種瞬間感覺及時記錄下來。例如,深夜歸家的那種寂靜:“我聽見自己的腳步游向夜色深處,一枚鑰匙插入鎖孔,夜,被輕輕開啟,又輕輕關上。”
(四)發現法
生活現象時常會引人思索,發人深思。把這些思索記下來,即是自己的發現。這樣的發現往往是獨特的、人無我有的人生感悟,深思細品,可寫成大文章。
(五)抒情法
把自己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記錄下來,怎么想就怎么寫,直抒胸臆,不偽飾,不矯情,類似于日記中的心靈獨白,快意傾吐。
三、形成積累習慣
無論是閱讀積累還是生活積累,都圍繞一個核心:能引發心靈的感觸,是感受思考的觸發點、醒悟點。這樣才有興趣,才有不得不寫的直抒胸臆的快感。在最初的時候,教師要帶一點強制手段,使學生形成積累的習慣。可以規定:每天至少摘抄一段;閱讀心得,觀察筆記不得少于400字,沒完成的守著完成。其次是培養積累的興趣:可定期評比表彰,調動積累的積極性;可把積累的文字裝訂成冊,使學生有成就感。再次是教給學生把積累的素材轉化為一篇文章的方法,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積累的作用。通過這樣的反復練筆,不斷強化積累行為,長期堅持,就會形成積累習慣,必將帶來“胸藏萬卷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的寫作自由境界。到那時,寫作就不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快樂了。
【寫作素材積累途徑】相關文章:
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06-28
寫作素材積累(4篇)09-10
有關尊師的寫作素材積累02-11
如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08-19
高考寫作素材積累:默默付出02-12
素材積累10-19
中考作文積累的素材12-20
論據素材積累:繼承05-29
【精華】素材積累作文08-05
作文素材積累:孔子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