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能量作文素材人物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正能量人物作文素材
“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是社會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行為。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正能量人物作文素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歷經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錢學森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
1965年,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和規劃,建議把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并列入國家任務。在實施人造衛星研制計劃中錢學森在許多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上貢獻了智慧。
錢學森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烈焰之中筑大愛——王茂華譚良才
王茂華,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區慈化鎮伯塘中學教師。譚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區慈化鎮冷水村村民,系王茂華的岳父。
3月21日14:50許,宜春市袁州區慈化鎮伯塘村一棟普通民房內,廳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戲,一個孩子打著了手中的打火機,災難就這樣突然到來。王茂華和譚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奮不顧身地數次沖進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華與其岳父譚良才卻被嚴重燒傷。
王茂華燒傷面積達98%,經多方救治無效,于5月2日凌晨1時19分不幸去世,年僅27歲。譚良才燒傷面積達85%,目前處于良好的恢復調養期。
滿懷無私無畏的愛,王茂華、譚良才這對普通婿丈在剎那間如化繭成蝶般綻放出了耀眼奪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華與岳父譚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進事跡感動全國,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別作出向英雄表彰學習的決定,王茂華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獎章、優秀教師等光榮稱號。
頒獎詞:烈火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測試。生命是一場良知大愛的考驗,你們用果敢應戰,用犧牲做大!一對俠義翁婿,火海中三進三出,為人們講述了生命是舍生忘死,人間摯愛!
3、獨腿鄉村教師堅守29年為幫孩子走出大山
2012年12月7日,海拔1500多米、距離巫溪縣城100多公里的新田村小學,放眼望去,四面都是連綿高山。離八點鐘的上課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劉坤賢拄著拐杖早早地站到村小門口,等待孩子們的到來。高山上的冬日陽光讓人覺得特別溫暖,劉坤賢銀色的拐杖被映得閃閃發光。遠遠望去,有種說不出的莊嚴。
重慶巫溪縣“獨腿教師”劉坤賢,就是鄉村教師其中的一位,從1983年至今,他把他的青春年華和健康,都獻給了鄉村教育。
29年來,劉坤賢已經習慣了每天早上這樣的守候,即使在17年前高位截肢后,他依然拄著拐杖,用剩下的一條腿佇立在校門口等待孩子們到來。他說,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讓孩子們有朝一日走出大山,見識外面的世界。
29年來,他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的三尺講臺,在因意外事故高位截肢后,也不曾離開,用一條腿一站就是17年。每天早上8點開始上課,中午2點放學,劉坤賢基本上每天要在課堂上站6個小時。算下來,17年來,他拖著一條腿站在三尺講臺的時間已有26000多小時。為了克服疼痛,劉坤賢吃了多少鎮痛藥,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4、“最美”洗腳妹——劉麗
劉麗,29歲,來自安徽潁上縣的農村姑娘。
劉麗有五個兄弟姐妹,因家境貧寒,14歲那年,還在念初中就輟學了,她要外出打工,掙錢為弟弟妹妹交學費、貼補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蘇等地打工,做過服務員,當過保姆。2000年至今,劉麗一直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誤會。然而,讓身邊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為了“生計”打拼的劉麗,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大部分積蓄都捐助給了那些貧困學生,她自己卻仍然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據廈門同安區婦聯透露,從2006年起,劉麗通過廈門市婦聯在同安一些中小學校展開一對一資助,資助人數也從最初的7個至10個,到現在固定的37個。她把賺來的錢幾乎都資助了貧困學生,還號召數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愛心團隊。雖然有人說她“傻”,但更多人認為———她是中國最美的洗腳妹。
頒獎詞:為什么是她?一個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憊的肩膀。是內心的善良,讓她身上有圣潔的光芒。她剪去長發,在風雨里長成南國高大的木棉。紅碩的花朵,不是嘆息,是不滅的火炬。
5、女大學生救落水兒童溺亡生前已被保研
2013年1月31日下午,放寒假回到四川老家的山東科技大學大四學生謝小利,外出時勇救落水兒童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4歲。謝小利生前學習成績優異,已被保送本校研究生。
2月2日下午,記者電話聯系到了謝小利的姐姐謝清華。她告訴記者,她家住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元壩鎮安全村。1月31日下午小利出門,當時隔壁將軍村一名11歲男孩和一名12歲女孩在水塘邊釣魚,魚竿掉進水里,男孩山梁華撈魚竿時,不小心滑進水里。不習水性的小利看到后,立刻下水救人,但水太深,兩人掙扎了一會兒就不見了,小女孩嚇得躲到枯草叢里。直到下午5點半左右,男孩大伯跑來找人,才看到有人浮在水面上。
謝清華說,浮在水面上的人正是謝小利,當天她穿了一件藍色羽絨服,打撈上岸后她的眼鏡還戴在臉上,但是身體已經冰涼,沒有了呼吸。謝清華稱,估計在水里已經有一個多小時了。當晚10點,男孩尸體也被打撈上岸。
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學院輔導員于娜告訴記者,謝小利今年24歲,是該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09級1班的學生,在校期間她學習成績優異,曾獲得校級“二等獎學金”,還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在該專業140多名學生中排名第18位,被保送該校研究生。
謝小利所在班級的班長宋偉杰說,小利平時很喜歡笑,非常樂觀,在校期間謝小利積極參加活動,還主動加入到學生會、大學社團,多次參與愛心義賣、志愿者活動等。 據了解,目前當地派出所已經立案調查。元壩鎮政府副鎮長、元壩鎮安全村三組組長、當地消防部門等人紛紛到謝小利家慰問。謝清華稱,父母都50多歲了,為了供妹妹上學,這幾年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她現在很想到小利的學校舉辦一場追悼會,弘揚妹妹見義勇為的精神。
2月2日下午,山東科技大學的老師坐飛機趕到四川。“通過網絡,我們已經把悼念小利的微博等建立起來了,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同學們對小利的悼念。”宋偉杰說。
6、“最美中學生”——龔鈺犇
近日,山東省棗莊市高三學生龔鈺犇,在車禍來臨的瞬間,一把推開同學,自己卻被碾軋在車輪下,致使右腿高位截肢。媒體報道他的事跡后,網友稱他為“最美中學生”。
龔鈺犇是棗莊二中高三5班學生,半年后將迎來高考。11月3日上午6時30分左右,他搭乘同學褚浩的電動車在上學路上突遭車禍,坐 在后座上的龔鈺犇奮力推開了褚浩,自己卻被碾在大貨車輪下。褚浩回憶說:“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那輛大貨車就沖過來了,我只覺得他從背后推了我一把,我飛出去了。如果不是他的話我已經被大車軋扁了。他發現得早,如果不先推我,完全可以先跳車的。”在網上,不少網友都給龔鈺犇送來了祝福和鼓勵。“和張麗莉老師一樣,他的行為受得起'最美’的敬意!”有網民如此評價。
和他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同學孫啟超說,大犇(龔鈺犇外號)為人有情有義,不管誰有個什么事,他都會放在心上,盡最大努力去幫忙,“去年,班里一名同學得了白血病,同學們紛紛10元、20元地獻出了愛心,大犇不聲不響地將自己僅 有的100多元生活費放進了捐款箱。他家其實很窮,但這就是我認識的大犇,有多大力使多大力。”班主任張興舟說,龔鈺犇平常就是一個熱心幫助別人的人,只有幫助別人成為習慣,才能在瞬間做出這樣的選擇。
7、“最美中學生”——趙甜
16歲的高中女生趙甜在汽車即將撞倒同學之時,勇敢推開同學,自己則被車掛住拖行了幾米,身受重傷。她因此被網友稱贊為“最美中學生”。
宜春一中高二⑻班學生趙甜,眼看同學就要被急馳而來的汽車撞倒,危急時刻,她勇敢地沖上前一把推開同學,自己卻被車掛住拖行了幾米身受重傷,同學則安然無恙。這位年僅16歲的女孩也因此被網友譽為車輪下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學生”。她用自己質樸而高尚的舉動,再次詮釋了以“好人文化”著稱的宜春人的善良和美麗。11月 4日上午,記者來到宜春市人民醫院胸外科病房,全身多處受傷的趙甜正躺在病床上打點滴。“我寧愿自己有事,也不愿同學受傷。”談起事發時的情景,趙甜的這句話讓人感動。
8、大荔軍人舟曲之子——王偉
王偉,27歲,陜西省大荔縣埝橋鄉游斜村人,甘肅總隊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隊舟曲縣中隊副中隊長。
2010年8月7日晚11時20分,雷電、暴雨籠罩著舟曲縣城,27歲的王偉正在單位值班,不敢一個人住在家的妻子當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偉立即向中隊領導匯報雨情,準備應對突發事件。哨響起,73名**戰士帶上雨披和應急燈開始清點人數。完畢不久,營房開始晃動。
11時48分,王偉帶領25名官兵冒雨沖入泥石流現場。天像裂開了口子,雨水砸在王偉臉上,周圍一片漆黑,即使打開應急燈,能見度也不足5米。扶著倒塌的碎石,憑借著記憶與呼救聲,王偉與救援隊戰士搜尋著生還者。沒有任何工具,王偉和救援官兵徒手掀開瓦礫,他與戰友營救20多個小時,讓23條生命逃離了死神的威脅,而自己懷孕2個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卻遇難,被渾濁的泥石流無情吞噬。
救災的那幾天,王偉總會習慣性地掏電話、看妻子的未接來電。"不知道她最后會說什么……"王偉拭去眼淚又說:“我現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個人,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頒獎詞:大雨滂沱,沖毀了房屋淹沒了哭喊。妻兒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離,這個戰士沒有回家。那個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給自己一個永遠不能接起的電話,留給我們一種力量。
9、蘇炳添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上,蘇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亞洲人。這種突破創造了歷史,這種突破振奮人心,而蘇炳添的那種堅持“進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們學習。
半決賽中,蘇炳添在第三小組第四道。發槍前,他揪了揪緊身衣,雙手合十,大拇指與食指擺出一個“一厘米”的手勢。賽后記者跟他求證手勢的意思,他說這是提醒自己“進步一點點就好”。
蘇炳添的“進步一點點”是中國人的一大步,也是亞洲人的一大步。但是這“一點點”是突破極限的挑戰,是要建立在日復一日的訓練與自我突破上。蘇炳添說,自己從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時間。此后,他又為自己制定接下來的0.01秒的目標,“聽起來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嘗試。”
為此,他保持嚴格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堅持訓練,讓自己的身體機能在32歲還保持在巔峰狀態。就是為了能不斷實現“進步一點點”。
在知乎上回答“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時”,蘇炳添也說訓練很累,“很枯燥,有時候確實練著練著就會想,太累了,明天還要練啊太累了,還要練那么多年,怎么堅持啊……”但他也說,“這樣堅持下去也是一個再次挖掘自己潛力的過程。”
蘇炳添做到了,他以9秒83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成功闖入奧運會決賽,成為中國奧運歷史第一人,刷新了亞洲紀錄。這背后是他鍥而不舍的努力、始終如一的堅持。
拿金牌可喜,刷新記錄可喜,但這些站上世界頂尖賽場的運動員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更可寶貴。“進步一點點就好”不僅是蘇炳添的追求,更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座右銘。
我們常說,“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立長志者,不期速成,從“進步一點點”開始,堅持“進步”,必將會離目標越來越近。龜兔賽跑的故事,“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語,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堅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有人說要減肥,然后呢,就一頓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餓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這種狀態明顯不可持續,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減肥”僅僅成了一句天天掛在嘴邊的口號;有人說要閱讀,讓自己變得“有深度”,于是捧一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了兩頁之后覺得“太有深度”,棄之……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曾經說過:“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同樣的道理,想要做成事,就不要妄圖一口吃成個胖子。要學會循序漸進、持續發展。“進步一點點就好”,就是這樣。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即使只有“一點點”,但只要能堅持下去,數年如一日,十數年如一日地“進步”,就算我們破不了中國紀錄、亞洲紀錄,但終歸能挖掘出自己潛力,實現更好的自己。
11、廖俊波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畢業后當過中學老師、鄉鎮干部,在縣鄉兩級做過主要領導,在政和縣工作的幾年,始終牽掛群眾,惦記著群眾的冷暖安危,他把群眾當親人,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廖俊波經歷的崗位,都是“背石頭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但他始終把工作當事業干,樂在其中。離開政和時,全縣財政總收入翻了兩倍多,連續3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實現了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職,年僅49歲。 2017年6月20日,*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廖俊波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12、塞罕壩林場建設者
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
13、劉銳
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劉銳緊跟裝備升級步伐,參與完成國產新一代中遠程轟炸機改裝,填補轟-6K作戰使用的多項空白,和戰友一起首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中國新一代中遠程轟炸機的航跡。
劉銳所在團被確定為全軍首家裝備轟-6K的部隊后,他作為“先行者”和“探路人”,既當“改裝員”又當“試飛員”,僅用3個月就完成了改裝。
隨后,劉銳一鼓作氣,創造性提出“課題牽引訓練”新思路,形成一批戰法、數十套突擊方案,填補轟-6K作戰使用的多項空白。
14、黃大年
黃大年留學英國18年,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回國前,他住在劍橋大學旁邊的花園別墅里,妻子還經營著兩家診所。2008年,中國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他用最短的時間辭職、賣掉房子和診所、辦好了回國手續。
歸國7年多來,黃大年擔任國家多個技術攻關項目的首席專家,經常工作到凌晨,幾乎沒有休過寒暑假和節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這種工作狀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15、盧永根
2017年3月,盧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攙扶下來到銀行,將十多個存折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戶,盧永根夫婦一共捐出8809446元,這是他們畢生的積蓄,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于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
盧永根沒有將財產留給唯一的女兒,他說:“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后的貢獻。”盧永根的秘書趙杏娟說:“錢都是老兩口一點一點省下來的,對扶貧和教育,兩位老人卻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錢。”
16、王玨
王玨化名“蘭小草”,給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每年2萬,已經堅持了15年,并承諾希望能捐夠33年。慈善機構收到了捐款,想要尋找到這位好人,多次聯絡,王玨都沒有現身。
家人曾問王玨,為何以“蘭小草”的名字行善? 王玨當時說:平凡、善良的奶奶特愛畫蘭花,并且在村里很受尊重,取名時將“平凡小草”與“高潔蘭花”結合。
缺席了無數次公益獎項頒獎,堅持公益捐款十多年,
今年7月,王玨被檢查出肝癌,去世之前,他的身份最終得以大白。
17、謝海華
29年前,湖南農民謝芳在見義勇為時受重傷,落下殘疾。剛剛從部隊復員回家的謝海華,經人介紹與謝芳訂婚。面對謝芳日益嚴重的后遺癥,謝海華仍選擇了與她結婚。
近28年來,謝海華一直悉心照顧妻子,每天早上6時準時起床做飯,幫妻子穿衣服、洗漱,一日三餐把飯菜送到床頭喂她吃。 對于謝芳來說,謝海華就是她的手和腳,“沒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18、黃大發
黃大發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壩,海拔1250米,山高巖陡,雨水落地,就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留不下來。村里人用水去最近的水源地挑,必須來回走兩個小時。因為缺水,當地只能種一些耐旱的苞谷。沒有水,別說發展產業,村民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一些家庭吃鹽都需要賒賬。
20世紀60年代起,黃大發帶領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鄉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渠”。
19、盧麗安
盧麗安1968年生于臺灣高雄,從小受家人影響對大陸有著特殊感情。1997年,盧麗安夫婦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幾年下來,盧麗安成為復旦大學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 2015年,盧麗安加入中國共產黨,2017年,被選舉為十九大黨代表。
“我以臺灣的女兒為榮,我以生為中國人為傲。”
盧麗安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上如是說。十九大會議結束后,“盧麗安效應”在慢慢蔓延。很多臺胞朋友為她點贊,因為她說出了廣大臺胞們的心聲。還有她的學生,默默地留言支持老師,向老師學習回報社會。盧麗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兒做的是對社會、民族、國家有益的,能夠促進我們兩岸的和平發展、促進島內同胞在大陸的發展,都會支持。
【正能量人物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正能量作文素材人物推薦03-21
正能量作文素材03-03
正能量的作文素材03-14
正能量作文素材推薦03-13
正能量作文素材內容03-14
2017高考正能量作文素材03-30
正能量的作文素材有哪些03-14
關于正能量的熱點素材04-25
人物作文素材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