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工匠精神的論據素材:風箏大師
20xx年2月14日,中國新聞網刊登了這樣一則故事:隱于市井的“風箏大師”,數十年如一日詮釋工匠精神。陳康寧所做的“滇派風箏”在云南約有幾百年歷史,是繼北京沙燕、天津軟翅、山東長串、南通六角版鷂、廣東靈芝大風箏后中國另一大風箏流派。挑選、打磨、糊裱,今年67歲的陳康寧已經做了37年的風箏。從最開始的單純喜歡,到“信手拈來”,全靠自己琢磨研究。每日24小時除了8小時的睡眠時間,隨時在動著一刻不停。在這里干活,凳子轉過來吃吃飯,丟了碗又轉過來又干活,到這種程度。慢慢地,陳康寧在云南風箏界小有名氣,曾獲得第十八屆濰坊國際風箏節第二名、中國昆明國際旅游節“春之聲”風箏比賽第一名等榮譽。談起年輕時放風箏的場景,陳康寧依然回味無窮。從老舊市場淘來的電熨斗到鐵片焊制的工作臺,陳康寧時常從生活中發現創造一些新的做風箏工具,“人巧不如家私妙”這句話經常掛在他嘴邊。在他看來,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改進,是一個手藝人必備的素質。30多年來,能做手工滇派風箏的人越來越少,陳康寧說可能自己是昆明最后一個還在制作傳統滇派風箏的人。在未來,他非常希望能有年輕人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他說只要有人肯學,我們還是應該去教,為了傳承這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盡到自己最后的努力。
【中公評析】
“工匠精神”一詞首次出現在20xx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隱于市井的“風箏大師”陳康寧的故事無疑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走“工匠”的路子勢在必行。
當前,我國中高端產品供給不足,而低端產品過剩。近年來,居民去海外大量購物的行為,折射出了某些領域的國貨質量尷尬困境。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相對落后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廣泛存在。同時,我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領域大量產能過剩,在船舶工業、航空航天和裝備制造等行業,我國每年還要花大量外匯從發達國家高價進口特種鋼材等生產材料。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經世界矚目,但在經濟結構上仍有很大優化空間。若要優化生產結構,破解轉型升級難題,就應弘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正是工匠精神的缺失使我國在生產領域長期重視產品數量而忽視質量、重視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重視粗放型生產而忽視消費需求。
走“工匠”的路子,具體來說,應當做到幾下幾點:
第一,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說,將工匠精神融入到社會各行各業,擯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思維方式,注重推動企業經營理念的轉型,將提高產品質量作為贏得競爭優勢的核心經營價值觀。
第二,從人才教育角度來說,應轉變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強化人才培養、提升職業教育培養質量。根據特定崗位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高端技術人才,打通教育與就業的隔閡。
第三,從政府管理角度來說,應采取相應措施營造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更要加強對技術創新的保護,強化對產品質量的監管。
【工匠精神的論據素材:風箏大師】相關文章:
關于奧運精神的熱點論據素材06-02
工匠精神的作文素材(精選10篇)04-18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12-10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06-24
論點論據素材10-12
有關責任的論據素材09-08
關于堅持的論據素材08-29
有關誠實的論據素材10-17
毅力話題論據素材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