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手抄報素材
沿革
長城是由烽火臺和列城等單體建筑發展起來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臺,或是連續不斷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墻把它們聯系起來,便成了長城。春秋戰國時期,北方民族諸侯爭霸,相互兼并,出現了秦、楚、齊、燕、韓 、趙、魏等幾個大國。它們彼此之間為了防御,利用原來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脈,逐段構筑城墻和關塞并將其聯系起來,構成長城這一古代軍事防御工程體系。但規模較小,互不連貫。約公元前7世紀,楚國最早修筑長城。其后,從公元前6~前4世紀前后,齊、燕、趙、秦、魏、韓各國也相繼修筑了互防長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滅六國,建立起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為防御匈奴侵擾,大規模修筑長城。以后,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各代,均大規模修筑或增筑長城。明代是長城修筑史上最后一個朝代,其修筑規模之宏大,防御組織之完備,所用建筑材料之堅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個朝代。
戰國長城 戰國時期的長城是諸侯國家互防長城,規模較小,互不連貫。①楚國長城。楚長城筑于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據史料推測,其位置當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內鄉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內。地處楚國都城的西北和東北面,用于防御鄰國的進攻。②齊國長城。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接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筑和石砌兩種。③中山國長城。中山長城是為了防御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筑的。筑于趙成侯六年(前369)。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④魏國長城。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陜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⑤韓國長城。韓長城先為鄭國所筑,后韓滅鄭,繼續修筑使用。⑥秦國長城。秦自商鞅變法以后,在七國中政治和軍事上占據優勢,但秦北方的游牧民族東胡和樓煩,經常南下騷擾 ,因而秦在其北部邊界修起長城作為防御。其位置,自今甘肅岷縣(臨洮)起,沿六盤山北走,止于黃河邊。⑦燕國長城。燕為防止北方東胡、林胡、樓煩等小國的侵擾和防備南方齊國的報復,修筑了北長城和易水長城兩道長城。公元前290年,燕國沿燕山山脈修筑了北長城。約自今河北張家口東北,渡遼河到達古襄平(今遼陽)。這是戰國時最后出現的一條長城。易水長城是對易水的堤防進行擴建而筑成的,用來防齊、趙,保衛燕國下都——易水城。大致自今河北易縣的西南,達于文安之南。⑧趙國長城。趙筑有南、北兩道長城 。其中南長城又稱漳滏長城,在趙國南境。主要為御魏而建 。漳、滏兩水在今河北臨漳、磁縣境內,可見這段長城在漳水北岸,臨漳、磁縣一帶。
秦始皇萬里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 ,一方面拆除各國原有的長城,鏟除了人為的障礙;另一方面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犯,派大將蒙恬駐守北方邊境,并把秦、燕、趙長城連為一體,建成萬里長城。長城西起今甘肅岷縣,向東到陜西綏德黃河邊,與從河套高闕西來的趙國北長城連在一起,渡黃河到山西、河北北境,再利用燕國北長城,抵達遼東。長城的修建從始皇三十年(前217)開始,約到三十七年結束。
漢代長城
漢長城的修筑,除軍事上的防御之外,西部長城還起著開發西域屯田、保護通往中亞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的作用。①西漢長城。漢武帝時,北方匈奴經常發兵進犯。為抵御匈奴首先修繕秦始皇時期的長城并沿河西走廊新筑長城。元狩二年(前121),開始建筑河西長城,通稱“邊墻”。前后約歷時20年。西漢河西長城東自今甘肅永登,西到新疆羅布泊。在“邊墻”沿線,建筑亭障和烽燧。根據《居延漢簡》記載,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規定。②東漢長城。光武帝劉秀為防御匈奴侵擾,保衛國都洛陽,于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在河西長城以南地區修筑了四條長城:其一位于今山西離石縣至陜西咸陽東南之間;其二位于今陜西高陵縣東至山西安邑縣之間;其三位于今山西太原至河北井陘縣之間;其四位于今河北定州市南至臨漳縣之間。
南北朝長城
①北魏長城。北魏為防御北部的柔然和契丹南下擾掠,修筑了長城。據《魏書·明元帝紀》記載:明元帝泰常八年(423)筑長城于長川之南,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縣),西至五原(今內蒙古五原縣),延袤1000千米以上。又在太平真君七年(446),筑“畿上塞圍”。所謂塞圍,是比長城低薄些的土墻,用以補長城之不足。它東起今山西廣靈西面上谷,直達黃河東岸,環繞于首都大同,有保衛首都之意。②東魏長城。公元549年 ,東魏東遷于鄴后,也修筑了一段長城。西起今山西靜樂縣,東至今山西原平 。③北齊長城。北齊為了鞏固北方邊防和防御西部北周,先后幾次大筑長城,其規模稍次于秦長城。北齊天保三年(552)在西北境修筑長城,南起今山西離石縣西北黃櫨嶺,北至山西朔州西。天保六年,皇帝下詔,征發180萬人修筑長城 ,自今北京居庸關南口,西至今山西大同。天保七年,又大規模修筑長城,除天保三、六年所修筑的兩處長城外,又向東新筑長城,至今山海關海邊止。天保八年,于長城內筑重城,自今山西偏關以東老營附近起,東經雁門關、平型關,到達山西下關附近。為防御北周,公元563年,齊武成帝修筑了今山西、河北交界處沿太行山走向的南北向長城,即今阜平之間的長城。天統元年(565),對天保八年所筑內長城進行修葺,并增筑新城,自下關附近起,東達居庸關與外長城相接合。齊前后修筑長城達1500千米,約30千米設一戍,并在險要地方設置州鎮25所,用以駐兵防守。④北周長城。為防御北方突厥、契丹犯邊,周靜帝于公元579年,對原北齊長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筑,西自雁門,東至碣石。
隋代長城
為了防御突厥騷擾,隋王朝7次修筑長城。主要是對原有長城進行修繕,新增修筑不多。唐取代隋后,國威強盛,在北方大破突厥,邊界遠在長城以外,長城已失去了作用,無需修筑或增筑。宋朝雖統一了中原,但北部有遼、金的對峙,所轄范圍已在原來秦、漢、北朝長城的南面,長城南北許多地方均被遼、金兩國占領。后宋王朝勢力又退到長江以南,更談不到修筑長城。遼代對長城的修筑,僅清寧四年(1058)在鴨子河與混同江之間修筑了一段,規模不大。
金代長城
公元1115年金王朝建立后,為防御西北邊陲的蒙古人進攻,修筑了明昌舊城和明昌新城兩道長城。明昌舊城舊稱兀術長城或金源邊堡。據《黑龍江省志》記載,呼倫縣北,根河之南,有城東端起烏蘭哈達之北,沿海拉圖山脈,北折而西,至暖水河而盡。明昌新城在明昌舊城之南 ,又稱金內長城、金壕塹、邊堡等。西起今黃河河套陜西段 ,東達今黑龍江省松花江。元代,蒙古族統治整個中國,版圖地跨歐亞,長城對他們意義不大。但為了防止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起兵反抗,檢查過往客商,也對原來長城的許多關隘險要處加以修繕,設兵把守。
明代長城
明滅元朝以后,為防止蒙古族再次南下,200多年中從未中斷對長城的修筑。大多是沿著北齊、北魏所筑的舊長城進行修筑。今人看到的長城,絕大部分是明弘治時期所修。明長城自居庸關以西,分南北兩道,到山西偏關附近的老營相合,被稱為內、外長城或里、外長城。里長城從居庸關西南出,經今河北進入山西至老營。外長城自居庸關西北,進入山西,沿內蒙古、山西交界往南達于偏關、河曲。長城關隘、險口很多,其中居庸關、倒馬關、紫荊關靠近當時首都北京,稱為內三關;自此往西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稱外三關。內外三關是保衛京師的重要關口,常派重兵把守。清朝滅明以后,由于政治、軍事的發展,改變了統治策略,采取“懷柔”政策,利用宗教信仰拉攏蒙、藏各族上層王公貴族,用思想統治代替了軍事防御,不大修筑長城 。縱觀長城的歷史,自春秋以來,除漢族各王朝的統治集團修筑長城外,中國其他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如北魏、北齊、北周、遼、金等朝代也都修過長城。就是蒙古民族統治的元朝也曾對一些長城的關隘、烽火臺進行維修利用。長城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豐碑。
萬里長城
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途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隨著不同的地形、山勢和地貌而筑,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全長7300千米(14600華里)以上,號稱萬里長城。其中從鴨綠江到山海關段,由于工程比較簡單,毀壞較為嚴重。山海關到嘉峪關段,工程較為堅固,保存也較完整,兩端兩個關城東西遙遙對峙,長度為6700千米(13400華里)。
【傳統文化手抄報素材】相關文章:
皮影傳統文化手抄報素材07-27
關于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內容素材08-21
鳥手抄報素材09-04
手抄報邊框素材08-24
家風手抄報素材08-30
校園手抄報的素材08-30
經典詩文手抄報素材08-30
復習的手抄報素材06-13
節水的手抄報素材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