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安陽的手抄報資料之安陽名稱由來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自己喜歡的手抄報吧,手抄報是傳遞信息,宣傳知識的有效工具。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手抄報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安陽的手抄報資料之安陽名稱由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陽市為什么叫“安陽”?安陽市名稱的由來及歷史變遷
安陽市是殷商古都——大邑商所在地,安陽市名“安陽”的由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用甲骨文來解釋“安陽”城名的由來。但非常遺憾,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安陽”地名的由來與“大邑商”有關系。所以,不要總想著從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去尋找“安陽”城名的由來。
一、歷史典籍中的安陽
“安陽”地名的由來,其實在歷史典籍中交待得非常清楚,《史記·秦本紀》說:“秦昭襄王五十年攻魏,王龁從張唐拔魏國寧新中邑更名安陽。”意思就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公元前257年,秦將王龁率張唐等人攻克魏國的寧新中邑,并改名為安陽邑。由此算來,“安陽”作為古地名,已經將近二千三百年了,同殷墟一樣非常古老。問題是:“寧新中”在哪里?為什么叫“安陽”?
同樣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后三年,廉頗攻魏之防陵、安陽,拔之。這個“后三年”指趙惠文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75年,比秦昭襄王五十年即公元前257年早了整整18年。
莫非魏國早有安陽邑?邏輯思維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寧新中邑”與“安陽邑”是同時存在的魏國城邑,王龁把寧新中更名為安陽,豈不是與已經存在的“安陽邑”重名而混淆不清了?軍事家最忌諱的就是這個,王龁不會犯這個錯。
如此,那答案只有一個:是史馬遷的表述不當。作為后世的史官,他應該這樣表述:后三年,廉頗攻魏之防陵、安陽(原寧新中邑,秦改名安陽邑),拔之。可惜,古漢語的表述缺陷把后世人的理解弄得模棱兩可了。
如此,“寧新中邑”與“安陽邑”應該為同一個地方。
“寧新中邑”位于何方呢?
1.“寧新中邑”是不是就在今天的安陽城呢?
非常遺憾,“寧新中邑”與今天的安陽城并不重合。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后三年,廉頗攻魏之防陵、安陽,拔之。這個記載表明安陽(原寧新中邑)與防陵這個地方很接近。
防陵在哪里呢?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蕩水》中有關于防水的記載:水(防水)出西山馬頭澗,東逕防城北,盧諶《征艱賦》所為越防者也。其水東南流,注于羑水。
防城即防陵,在今安陽市南寶蓮寺的郭村集(愁思崗)附近。
今天的安陽城位于防陵北。廉頗是趙國大將,國都在今安陽城北邊的邯鄲,他不可能隔過今天的安陽城這個地兒去先攻打防陵,再回頭打安陽,畢竟那時候防陵與安陽邑都不太大。
所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的“安陽”不是今天的安陽城,這是毫無疑問的。
那么,《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的“安陽”,也就是史記中記載的“寧新中邑”在哪里呢?
2.寧新中邑在哪里?
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破釜沉舟》篇記載:秦二世皇帝三年,宋義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
項羽破釜沉舟地在今內黃楚旺,在防陵城東。那么,《資治通鑒·破釜沉舟》中記載的“安陽”應該就在防陵與楚旺之間。據安陽古都學會王革勛先生考證,今湯陰縣任固鎮故城村可能就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寧新中邑。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戰國時期,今安陽市一帶及湯陰、內黃一帶屬于魏國,是魏國與趙國的邊界,位置非常重要。魏國在今故城一帶設寧新中邑非常重要,“寧新中”同今天中國的邊疆城市,什么寧,什么新一樣,有祈求邊疆平安的意思。魏文侯時,即派西門豹在此地治鄴,與趙國首都邯鄲對峙,可見這一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鄴地經太行八陘——釜關釜可直達上黨高地的長治,鄴城進可攻太行山東的廣大平原地區,退可守于太行山屏障腹地。而古鄴地一直是位于今安陽市的西北方的,魏國在鄴地的東邊設寧新中邑,在鄴地的南邊設防陵城,是不是構成了魏國的邊防屏障呢。
當然了,這都需要考古學去證實。可喜的是,考古人員在今湯陰縣任固鎮的故城村發現了秦代古城墻的遺址,我們期待進一步的發現。
二、安陽城邑為什么從“故城村的寧新中”搬到今安陽城?
是因為殷墟古都大邑商嗎?這不可能。因為安陽從故城村搬到今安陽城是晉朝的時候,而大邑商的發現是近代的事,相差了一千多年。
安陽的歷史離不開鄴城的歷史。
鄴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存在了,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演變中,鄴城的地位同洛陽、開封息息相關。
鄴過釜關陘通山西上黨高地,可俯視秦國、燕國、趙國、齊國和魏國,是經營黃河以北的戰略要地。所以,在中國南北分裂的春秋戰國、三國和南北朝時期,鄴城顯赫一時。但南北分裂一結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馬上消失。故,晉朝時,南北統一,鄴城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連年的戰火可能將其毀掉了。晉朝政府考慮經營鄴地的重要性,把漢代設在鄴東(今湯陰縣故城村,原魏國寧新中邑,秦安陽邑)的安陽縣,搬到鄴城東南而建安陽城,就不足為奇了。
北朝時,鄴城又重振雄風,但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洛陽城“天下之中”的先天的優勢,向鄴城發出挑戰。隋朝楊堅的一把火徹底燒毀了鄴城,鄴城人被迫遷入新建不久的安陽城內。由此,今天安陽城取代了鄴城的歷史地位。到了宋代,隨著開封城的崛起和隋唐大運河——永濟渠的航運發達,鄴城的重要性已經被新崛起的大名、魏城和安陽取代,完全沒有再興起的可能了。
安陽城從秦漢時期的安陽邑(今湯陰縣故城村)遷來,承接了古鄴城的歷史重要性,才有了今日安陽城的輝煌。
三、為什么叫安陽,而不叫淇陽呢?
我們先說“陽”字由來。
“陽”字的古漢語解釋為:山南水北,為陽。
“陽”字的偏旁在古代為阜,小山崗的意思。阜在日后,即山崗之南的意思。
民國《續安陽志》說,安陽得名于境內的壽安山,今安陽城在壽安山之南,故名“安陽”,這是沒有道理的。壽安山實際是安陽縣西北三十五里野馬崗,明代由于埋了明趙番王的墓才取名壽安山的,晚了一千多年,怎么能用來命名戰國時期的“安陽邑”呢。
明代安陽人崔銑編寫的《彰德府志》說,安陽在淇水之北,故名陽。
崔銑是明代大儒,號稱“小顏回”,學識淵博,今安陽老城有“小顏巷”來紀念他。崔銑不會信囗開河,他應該得到了某種信息。
那么,古淇水是否流經過今湯陰東的故城村呢?答案是肯定的。
商周時期的詩經《邶風·泉水》有: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北邑也,即今湯陰縣邶城村。
《水經注·淇水》說:淇水又東北徑石柱岡,東北注矣。東過內黃縣南,為白溝。淇水又東北徑并陽城西。世謂之辟陽城,非也,即《郡國志》所謂內黃縣有并陽聚者也。白溝又北,左合蕩水。
顯然,古淇水是流經內黃的。
我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在浚縣考證,古淇河河道大體沿今衛河河道流經,《水經注·淇水》中的頓丘古城就在今浚縣屯子一帶。浚縣地方史專家劉會喜老師進一步考證,詩經《衛風·氓》中“送子涉淇,至于頓丘”中的頓丘古城,就位于今浚縣屯子鎮蔣村附近。蔣村位于邶城村南邊,相距也不過五公里遠。
結合《邶風·泉水》中的詩句,我們基本可以判定:戰國時期,古淇水流到頓丘(今浚縣蔣村),經邶城、俎佐、石柱崗(今湯陰菜園鎮高漢廟崗),流過寧新中邑(今湯陰故城村)南,入白溝,過并陽(繁陽,即今內黃楚旺鎮),左合湯水而入黃澤。
這樣,崔銑說的安陽因在淇水北而得名“陽”,就不奇怪了。
為什么不叫“淇陽”呢?
反問一句,在淇水之北就得叫“淇陽”嗎?那得有多少個“淇陽”城啊。《史記》還記載有: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頗帶兵攻取魏地繁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繁陽也位于古淇水北岸,莫非也得叫“淇陽”?
再來說“安”字,為什么叫“安陽”?
古代人通過戰爭占領一個地方后給這個地方命名,不是用安,就是寧,要不就是定或者是平、昌或順,取個吉祥的兆頭。如昌平,順義,平順、武安、順德、廣平、東昌,東平,茌平、武定、樂安。再比如河北有定州、保定、平定、正定、肅寧、寧晉阜寧,陜西省有西安、延安、安康、安塞、鎮安等。
所以,秦將王龁改“寧新中邑”為“安陽邑”,同樣有祈求祥瑞平安與和平的意思。
這就是秦將王龁改“寧新中邑”為“安陽邑”的真正原因。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
安陽地名的由來與一場戰爭的勝利有關,即《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的:“秦昭襄王五十年攻魏,王龁從張唐拔魏國寧新中邑更名安陽。”
魏國“寧新中邑”位于古淇水之北,王龁取勝利吉祥之義,把魏國的“寧新中邑”改名為“安陽邑”。
晉朝時,“安陽邑”才從寧新中邑舊地(今湯陰縣故城村)搬到鄴城附近(今安陽市城區),承接鄴城的歷史功能,一直延續到今天。
今天的安陽城,承接了戰國時期鄴地的戰火輝煌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鄴城的歷史功能。再加上近代殷商文化的發現,今日安陽城才有了“七朝古都”的美稱。
今天的安陽市完整的歷史應該是這樣的:她最初的名子叫北蒙,后來一個叫商的部落搬到了這里,改名為“大邑商”。武王伐紂后,“大邑商”變成了殷墟,埋在了地下。然而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春秋時期,齊恒公又在此筑鄴城。三國分晉后,這里成為魏國邊界,魏文侯命西門豹治鄴,鄴的使命是與邯鄲爭鋒,共同扼守太行八陘之釜關陘。魏國又
先后在鄴南、鄴東分置防陵城、寧新中邑,與趙國爭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趙魏爭來爭去,公元前257年,秦將王龁攻占寧新中邑更名為安陽邑,始有安陽稱號。歷秦漢魏晉,晉時方廢寧新中遷殷墟,仍名安陽。隋文帝-把火滅鄴,安陽遂興起至今,傳承鄴城的歷史,又歷相州,彰德,安陽,終歸安陽之實名。
安陽,祥和昌平之地也。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北蒙——盤庚遷殷之前,殷稱北蒙。商代第20位國王盤庚率領臣民從“亳”遷來北蒙。商朝人自稱為“商”。商朝覆亡以后,有人把他們稱為“殷”。
安陽——東周戰國末期(前275年)。《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廉頗攻魏之防陵、安陽,拔之。”在《史記·趙世家》記載:“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頗將,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還。又攻安陽,取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到安陽。
相州——東晉隆安五年(401年),北魏在鄴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為名,是為相州名稱之始。鄴城仍屬相州治理。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滅北齊,鄴城被焚,鄴民全部遷至安陽。安陽遂稱相州,亦稱鄴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南宋紹熙三年(1192年),升相州為彰德府。此為彰德府名稱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國初年。民國二年(1913年),廢彰德府,復置安陽縣。1949年成立安陽市,隸屬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銷,安陽市為河南省地級市。
戲曲文藝
豫劇
豫劇大師崔蘭田創立的崔派藝術在豫劇界獨樹一幟。崔蘭田是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唱腔融會了秦腔、曲劇等多個劇種的音調,音域寬廣,適合飾演端莊賢淑善良堅貞但卻命運悲慘的婦女形象。
秦氏絹藝
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滑縣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獲得唐伯虎一幅名畫《蟈蟈白菜》。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萌發了用絹布仿制名畫,讓蟈蟈白菜有立體感的念想。秦氏絹藝作品多次榮獲全國金獎、優質獎, 被國家、河南省、安陽市等博物館收藏,在國內外很有影響。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繡
安繡繼承古代刺繡基本技法,加之現代的美學理念,在傳統中求創新,發展而來。以刺繡歷代名古畫為主,富有立體感,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地方特色,具有收藏觀賞價值。
剪葉
剪葉藝術是安陽民間藝術一絕,是以桐樹葉、橡樹葉、鐵樹葉等為底料,據其周長直徑,順其脈紋雕刻成不同的典故、人物、花鳥等圖案,揉合工藝、剪刻、雕鏤、裝飾等多種手法。
麥稈畫
麥稈畫是中國早已失傳的隋朝宮廷工藝品,是內黃民間傳統工藝品。該工藝以當地生產的麥桿為原料,經過熏、蒸、漂、剖開整平后制成麥稈片,再通過熨、燙使其表面炭化,在熨燙過程中通過剪、裁、印、編、雕刻等十幾道工序的技術處理。
文化遺產
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在這里出土問世。截至2018年4月,安陽市共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1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8項,類別包括古建筑、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
2006年7月,河南安陽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衛河(永濟渠)滑縣段在大運河中占據重要位置。
【安陽的手抄報資料之安陽名稱由來】相關文章:
夏季的安陽07-14
安陽的作文04-30
早安陽光語錄02-01
早安陽光正能量的語錄01-30
早安陽光語錄10篇02-01
早安陽光語錄(10篇)02-01
描寫安陽的作文(通用24篇)09-22
平安校園平安陽江征文12-01
平安陽江平安校園征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