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八年級上冊手抄報內容
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于縮小的黑板報。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歷史八年級上冊手抄報內容吧!
隋朝: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時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
隋朝在政治上確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創建了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改革律令;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另一方面則采取了“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
隋朝還興修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鞏固了中央對東南地區的統治,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聯系。
唐朝: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李淵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今陜西西安)為首都。
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
在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也稱“大周”。
705年唐中宗李顯恢復大唐國號,恢復唐朝舊制,還都長安。
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后日漸衰落,至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
唐歷經21位皇帝(含武則天),共289年。
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元朝: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說1271年建立,定國號為元),又稱大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
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
1279年統一全國。
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東北、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范圍內。
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滅亡。
北遷的元政權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國號,與明朝對峙,史稱“北元”。
元朝自成吉思汗起歷經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國號起,歷十一帝98年。
洋務運動
(1)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2)目的:師夷長技以自強。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4)頑固派和洋務派的區別:頑固派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洋事物。洋務物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5)洋務派的主要活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如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派留學生。后期:又提出“求富”口號。開辦民用工業,以輔助軍事工業。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籌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
(6)評價(意義):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它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戊戌變法
(1)公車上書: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各省參加會試的舉人一千三百多人,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歷史上稱這次上書為“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維新變法的內容:要求民權,發展資本主義。
(2)百日維新:從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實行變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變法失敗,前后104天,因此叫“百日維新”。1819年是舊歷戊戌年,歷史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
(3)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三冊P71表)
(4)戊戌變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預政權,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辛亥革命
(1)孫中山的主要活動,
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b、1905年,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于8月在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起義,第二天起義軍占領武昌,接著,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這一年是舊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宣布廢除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
b、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C、《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3)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由于資產階級政治上的軟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群眾,這次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是,孫中山和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功績,永遠閃耀著光芒。
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在文化領域里推行尊孔復古的反動政策,復古思想到處泛濫。一些帝國主義分子也乘機興風作浪。目的:反對尊孔復古。
(2)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
(3)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民主和科學
(4)新文化運動的陣地: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5)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把斗爭鋒芒指向維護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運動的作用: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性質)
(7)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它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8)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9)為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底,李大釗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
官渡之戰:
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進行的戰爭。當時,曹操占據黃河中下游的地區,“挾天子以令諸侯”,與當時北方最大的軍閥袁紹發生的決戰。公元199年,袁紹率兵10萬進攻曹操,曹操以2萬人迎敵。第二年,兩軍在官渡對峙,曹操以少數軍隊偷襲烏巢,將袁紹軍糧焚毀,大敗袁軍。官渡之戰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曹操通過此戰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官渡之戰的過程:
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時袁紹擁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袁紹聯合的劉備,并進駐易守難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聲東擊西之計,于白馬(今河南滑縣境)擊斬袁將顏良,敗袁軍。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改分兵進擊為結營緊逼。兩軍對壘于官渡,相持數月。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昌(今河南許昌東)。謀士荀?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袁軍輕敵,內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將有變,正可出奇制勝。曹操納其言,派兵襲燒袁軍糧車;又親率精銳5000奔襲袁軍烏巢(今河南境)糧屯,全殲袁軍,燒毀全部囤糧。消息傳來,袁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曹操乘機全線出擊,殲敵7萬余,袁紹父子僅率800余騎北逃。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袁紹則從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有名戰例。
歷史八年級上冊手抄報內容 篇1
(1)一五計劃時間:1953年~1957年
(2)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3)一五期間重工業成就:
①鞍山鋼鐵公司建成投產
②長春一汽生產出第一輛汽車
③制成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④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4)一五期間交通運輸業成就:
①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車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1)時間:1954年9月
(2)制憲機關: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五四憲法特點:
①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②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唐朝開端
1.公元581年,楊堅廢黜北周帝自立,國號隋,定都長安,建元開皇,即隋文帝
2.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年號武德,定都長安
盛世之治
1.隋文帝:開皇之治
2.唐太宗:626年,李世民即位,開創貞觀之治
3.唐玄宗: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稱開元盛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繁盛的時期
割據到滅亡
1.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
2.黃巢起義:王仙芝、黃巢
3.五代十國:公元907年,唐朝節度使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相繼統治黃河流域,合稱五代。同一時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現了10個割據政權,總稱十國
【歷史八年級上冊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歷史內容手抄報05-10
歷史手抄報的內容圖05-07
走進歷史的手抄報內容12-19
關于歷史的手抄報內容08-30
歷史手抄報資料內容08-30
高一歷史手抄報內容10-25
有關于歷史的手抄報內容08-31
初一歷史手抄報內容資料05-10
關于初二歷史手抄報內容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