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題
一、積累運用(22分)
l.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3分)
A.衰草(shuāi)誕生(dàn)遺骸(hái)
B.農諺(yán)哺乳(bǔ)潮汐(xī)
C.萌發(méng)繁衍(yān)褶皺(zhě)
D.蟾蜍(chú)頻率(píng)劫難(jié)
2.下面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
A.盡管各國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對這些害蟲嚴加防患,但由于進出口貨物數量極大,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
B.馬路上急弛而過的汽車聲……人,開始了聲音的“過濾”。
C.從聲音里,人學會了分辨、感受各種喜怒哀樂,也吸收了知識。
D.得到了囊胚細胞核的卵細胞在人工培養下大部分妖亡了。
3.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風雪載途(滿,填滿)銷聲匿跡(隱藏)
B.充耳不聞(聽,聽到)年年如是(這,這樣)
C.無動于衷(折衷)足不出戶(門)
D.視而不見(看)激動不已(止、止住)
4.依次填入下列空缺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4分)
①英國《自然》雜志 了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威爾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
②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 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③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 棕樹蛇繁衍的天敵。
A.宣告支持控制 B.公布支持扼制
C.宣告支援扼制 D.公布支援控制
5.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生態系統中的強者也同樣受到該系統中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無所不為。
B.鯉魚細胞核和鯽魚卵細胞質居然能相安無事,并開始了類似受精卵分裂發育的過程。
C.面對那些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極強的動植物,人們仍將束手無策。
D.一個“充耳不聞”的人,對外界的一切也必然“無動于衷”。
6.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
(2) ,水村山郭酒旗風。
(3)兩岸青山相對出, 。
(4) ,清風半夜鳴蟬。
(5) ,不知轉入此中來。
二、閱讀理解(38分)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6分)
①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緯度。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象南北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華北常感覺到春季短促,冬天結束,夏天就到了。
③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谷雨節,煙臺要到立夏。兩地緯度相差無幾,因為煙臺靠海,春天便來得遲了。
④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⑤此外,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說,春天提前九天。
7.決定物候現象的因素有哪些?(4分)
8.這幾段的說明順序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安排?(4分)
9.“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怎樣用文中的知識來理解這首詩?(4分)
10.第⑤段中“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4分)
(二)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問題。(10分)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該島是稍微離開南極海岸的一小片冰凍陸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這些骨頭毫無疑問屬于鳥臀目恐龍。
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說明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系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得多。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恐龍實際上并不適應寒冷的'氣候,但1986年在南極確實發現了這種古老的動物的化石。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么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沖。“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每隔一段時期,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
在40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以后,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開始出現,并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
當大陸相互分離時,每一個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到6500萬年以前,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現在的每一個大陸都有自己的恐龍化石。
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為冰天雪地。
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那里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著豐富的化石。如果南極的冰雪層再薄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到它們。
因此,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1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4分)
(1)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系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得多。
這個發現:
(2)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開始出現,并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
泛大陸:
12.用自己的話說說“板塊運動”與“現在的每一個大陸都有自己的恐龍化石”的關系。(4分)
13.“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一句中“漂移”與“遷移”能否互換?為什么?(2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2分)
生物入侵:考驗中國生態安全
什么是生物入侵?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下的定義是:一些翻山越嶺、遠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許是一種細菌、一種植物、一種病毒或者一種動物,來到異國他鄉的它們,由于失去了制衡,獲得了廣闊的生存空間,生長迅速,占據湖泊、陸地、森林,而“土著生物”則紛紛凋零甚至滅絕。這就是生物入侵。
國家環保總局生物安全辦公室披露,IUCN公布的世界上最壞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約有一半入侵我國,并對我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也給農業、漁業、畜業、禽業、林業和旅游業等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每年僅幾種主要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574億元人民幣,其中,每年僅美洲斑潛蠅一項的防治費用,我國就需4.5億元。物種具有十分鮮明的地域特性和生態鏈。某一物種在甲地對生態有益,到了乙地就對乙地生態有害。改變它的生態鏈,就對入侵地構成生態威脅,甚至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損失。全世界經描述記載的物種不下150萬種,而研究比較透徹、能夠防范風險的物種,估計僅占10%左右。我國已有入侵草本植物107種,其中62種是作為飼料、蔬菜、觀賞植物、綠化植物等進入的。入侵的昆蟲也達到32種。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等外來入侵生物則達到23種。
外來物種入侵是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最重要的因素,已成為嚴重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我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受外來物種入侵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此,應該多管齊下,重拳出擊,保護家園。
14.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說明的內容。(2分)
15.本文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除列數據外,還有和。(4分)
16.品味第1段中加點的詞語,說說它們在表達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和作用。(4分)
17.搜集、整理文章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外來入侵物種,約有一半入侵我國。
B.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是物種入侵。
C.生物入侵會導致“土著生物”紛紛凋零甚至滅絕。
D.我國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損失達574億元。
三、寫作(4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說,“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關于人、兔細胞融合研究就引來激烈爭議。
反對者說,這是對生命倫理的踐踏。從人和動物雜交克隆的“人類胚胎”所得到的胚胎干細胞,培植出來的各種人類組織器官,如果移植到人體,將會把動物的某些遺傳特性或遺傳疾病帶入人體。萬一被居心叵測者搞出一個人兔雜交種,更是褻瀆人類尊嚴。
支持者說,克隆器官,造福人類。研究者已經采取防范措施來避免人兔雜交可能帶來的異種的疾病(如兔子的“艾滋病”),而“人頭兔身”的怪物則根本不可能產生,因為這種胚胎99.999%的DNA來自人類。目前所有的異體器官移植除了同卵雙胞胎之外,都會或多或少地發生移植排斥反應,嚴重的可致死。而使用病人自己的細胞克隆出的器官就不會發生移植排斥反應。因此,克隆器官可以挽救病人生命。
你對克隆有什么看法呢?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觀點,文體不限,題目自擬,600字以上。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題】相關文章:
小學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08-04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題及試題04-23
蘇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復習題及答案04-04
2017年高一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題04-05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題10-31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05-10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試卷05-10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檢測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