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語文上冊練習試題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練習題,只有認真完成作業,積極地發揮每一道習題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深化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大家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練習試題,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語文上冊練習試題
一、語文積累及綜合運用。(2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2分)B
略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C
A.喧騰 蹂躪 海枯石濫 慧心未泯
B.喑啞 眩耀 千恣萬態 瘦骨嶙峋
C.奢望 彌漫 心曠神怡 窸窣作響
D.靜謐 峰巒 閑情逸至 輕飛曼舞
3.下面一段文字中畫線的兩個句子各有一處語病,請修改。(4分)
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但是我卻在任性中忽略了父愛。因此,從今天開始,① 我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理解父親,走近父親,感受父愛。② 我認為一個能否讀懂父愛的孩子是幸福的。
①句改為:
②句改為:
4.古詩文默寫。(8分)
(1) 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最愛湖東行不足,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 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4)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 ,仁在其中矣”(《〈論語〉十二章》)
(5) 曹操的《觀滄海》中,借奇特的想象表達博大胸懷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6)朱熹《觀書有感》說明要不斷更新,才能不斷發展的哲理名句是: , 。
5.名著閱讀。(2分)
《愛的教育》中老師講的九則故事,大致可以分為愛國故事和美德故事兩類。其中的愛國故事包括 、 、《少年鼓手》三篇。
6.某班開展“我愛我家”綜合性學習,主題為“感知母愛,懂得感恩”,他們搜集到不少的資料,下面是其中的三則。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驚的情景:廢墟下面一位已經停止呼吸的母親雙膝跪著,上身向前匍匐,用身體護著襁褓中的孩子,孩子的被子里塞著一部手機,手機的屏上是一條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孩子,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材料二:一個中學生與媽媽鬧矛盾后離家出走,饑餓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頓飯,竟然雙膝下跪,這位陌生人問清了緣由,說:“還是給你的母親下跪吧,至少她給了你十五年的飯吃。
材料三:調查顯示,某普通高校的大學生中,清楚自己、好友、明星、母親生日是哪天的人數比例依次為:100%、58%、37%、7%。
(1)根據上面的材料,寫出你探究的結果。(3分)
(2)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是中國人的母親節,在母親節到來之前,請你向班內同學提出一項活動建議。(2分)
(3)依照示例仿寫一句話。
示例: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便是寒冷的冬天如春。
二、閱讀(40分)
(一)(14分)
這位善良的老大臣來到那兩個騙子的屋子里,看見他們正在空織布機上忙碌地工作著。
“愿上帝可憐我吧!”老大臣想。①[他把眼睛睜得特別大,]“我什么東西也沒有看見!”但是他沒敢把這句話說出口來。
那兩個騙子請他走近一點,同時指著那兩架空織布機問他花紋是不是很美麗,色彩是不是很漂亮。②[可憐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睜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見什么東西,因為的確沒有什么東西可看。
“我的老天爺!”他想,“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難道我是不稱職的嗎?不成!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
“噯,您一點意見也沒有嗎?”一個正在織布的騙子說。
“哎呀,美極了!真是美妙極了!”③[老大臣一邊說,一邊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將要呈報皇上,我對這布料非常滿意。”
“嗯,我們聽了非常高興。”兩個騙子齊聲說。于是他們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紋描述了一番,還加上了些名詞。老大臣注意地聽著,以便回到皇帝那兒去的時候,可以照樣背出來。事實上他也這樣做了。
7.這段文字從 、 、 等方面描寫了老大臣“看布”的經過,由此可看出老大臣是一個 的人。(5分)
8.這段文字中有三處寫老大臣的眼睛,都分別表現出他不同的內心活動,請結合課文,做簡要分析。 (3分)
9.“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中的“這一點”指的是什么?(2分)
10.老大臣說假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1.文段為什么詳寫老大臣看新裝而略寫其呈報皇帝?(2分)
(二)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15分)
剛讀大學時,我的興趣十分廣泛,閱讀、攝影、書法、吉他,再加上各種體育、娛樂方面的愛好,一天到晚忙的不亦樂乎。自己心里也覺得挺充實的,心想,終于闖過了高考這座獨木橋,還不趕緊享受自由自在的大學生活?于是,我整日追隨著各種熱鬧事,雖然有時候師兄師姐也會好心地提醒我不可太過閑散率性,但我總能給自己尋找到率性而行的理由。
可是,大一一年下來,我心里總有些忐忑不安:專業方面的知識,說不懂吧,似乎全都懂;說懂吧,似乎又都不完全了解。那時候,雖然我的心里隱隱有了不安,但我并不知道這些不安的來由,也不知道該怎么去克服。
正在這時,中文系新上任了一位主管教學的副主任。這位搞古典文學出身的老先生可謂三句話不離本行,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求全系學生每人背誦一百篇古代文學作品。全系頓時嘩然了!當時正值全民熱衷于經商,許多大學生也通過勤工儉學等方式在商海的岸邊躍躍欲試,哪有有工夫正正經經地早起背古文?回想起平時上古典文學課,我們都忍不住要問老師一句:“學古典文學到底有什么用?”如今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求每個人先背一百篇古典文學作品,我們去哪兒給自己找到興趣,找到動力呢?
于是,很多同學決定采取磨洋工的方式跟系里對抗,我自然也是其中一塊超級耐磨磚。想想,背一百篇古典文學作品,該耗掉我多少參與各種熱鬧事兒的時間啊?我怎么可能沉得下這份心呢。
然而,系里的執行措施卻似鐵板釘釘不折不扣。那時候高校還沒有擴招,全系才二百來個學生,卻有四十多個老師,所以,老師管起學生來也特別積極勤快。我們的班主任與教古典文學的老師分頭緊盯學生,務必保證人人過關。老師們還干脆定死過關的時間,到時過不了者一律加倍背誦!
雖然我們已經松散了一年多,但畢竟架不住系里這種高強度的執行力。于是,每天早起晚睡的有之,每天互相幫忙考試的有之,每天躲在小樹林里大聲朗讀的有之,每天一個人躺在床上喃喃自語的亦有之,總之是人人拿出自己的過關法寶,筋疲力盡地對付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奇跡般,我們真的人人都過關了。
直到這時,發起這次被我們稱之為“魔鬼訓練”的老先生,才到班里與我們對話。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頂多只在幼兒啟蒙階段哄給孩子們聽。對于一個肩負事業重任的大學生來說,怎么能僅僅由著自己的興趣一日日得過且過呢?過分廣泛的興趣,過分膚淺的閱讀,只能給人帶來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的收獲。這些收獲根本無法給你們今后的事業帶來強力的支撐!”
最后,老先生還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話告誡我們:“學文學而懶于記誦是不行的……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這三百首詩雖少,卻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詩集雖多,看過了就還給別人了!”
我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此前感到不安的原因,也明白了自己一年多來忙忙碌碌卻沒有多少收獲的原因。此后,我學會了集中精力,不再過分泛濫地參與各種校園活動。不久,我又自覺地找來《李清照全集》、《舒婷詩集》等大部頭作品,一遍又一遍地誦讀,直至多數都能夠背誦出來。很快,我也能寫一些詩歌了,并且不斷有作品得以發表,同時我對今后的職業道路也有了明確的規劃。
大學畢業以后,雖然我的第一份工作和大學所學的專業沒有多少瓜葛,更談不上有多少興趣,不過,我并沒有感到失望。就像那位老先生說的——對于一個肩負著事業重任的大學生來說,怎么能僅由著自己的興趣一日日得過且過呢?何況現在我已經走出了校園,復雜的社會充滿了競爭,更不能任著自己的興趣去做事了。所以,每當面對厭煩的工作或事情時,我總是想起老先生的話,于是,不管我是否喜歡手頭的事,我一般都能沉靜、耐心地對待。
12.結合全文,說說題目——“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的妙處?(3分)
13.來到大學,“我”過著一種自由充實的生活,為什么“心里隱隱有了不安”(3分)
14.通讀全文,找出點明主旨的句子。(3分)
15.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3分)
16.背誦古代文學作品這件事,給“我”帶來哪些影響?(3分)
(三)(11分)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17.解釋下列加點的字。(3分)
(1)不知其旨也。 旨:( )
(2)然后能自反也。 反:( )
(3)其此之謂乎? 其:( )
18.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4分)
(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19.本文的中心句是 。(2分)
20.“教學相長”與“學學半”這兩句話是什么關系?(2分)
七年級語文上冊練習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看拼音寫漢字。(4分)
略
2.找出句子中的錯別字并加以改正。(4分)
(1)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墮的身體奇跡般地再度升高。( )
(2)深霄燈火是他的伴侶,因他大開光明之路。 ( )
(3)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動作而發抖,上面的竹葉作出簫簫的聲音來。
(4)他們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自尊心和契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3.按要求填空。(6分)
(1)《木蘭詩》中描寫邊塞夜景,表現軍中艱苦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論詩》中道出詩歌創作應求新求變,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詩人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寫詩人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趙師秀《約客》一詩中,常被用來形容江南梅雨季節清新幽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機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分別寫出含“貓、馬、虎、狼”的成語各一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的一組材料,寫出你的發現。(3分)
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安徒生《丑小鴨》)
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傷仲永》)
材料三: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孫權勸學》)
我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導讀(3分)
《童年》是一部_________體小說,講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全書讀來令人悲哀但又不過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6——11題。
(一)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6.詩中的“聞折柳”是什么意思?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7.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2分)
(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8.解釋加點的字。(4分)
(1)綴行甚遠 綴:
(2)眈眈相向 眈眈:
(3)目似瞑,意暇甚 意:
(4)狼亦黠矣 黠:
9.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10.選段中表現狼“黠”的句子有哪些?請找出來寫在下面。(4分)
11.你讀完《狼》這篇課文之后,得到了什么啟示呢?(3分)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22題。
(一)
【甲】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圍的黑暗只是濃,可知已經到了深夜。他們一面議論著戲子,或罵,或笑,一面加緊的搖船。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
12.甲乙兩文中“我”的心情是否一樣?為什么?(4分)
13.“ 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一句與與乙文中哪一句的表現手法一樣,請找出來并進行簡要分析。(4分)
14.《社戲》是一幅美麗的風情畫,是一首純真的抒情詩,請仿照下面句子圍繞“童年”寫幾句話,要求寫出你對美好童年的感受。(2分)
童年,是放學路上與哥哥一起采摘的一片綠葉,青翠而亮麗;童年,是想在小伙伴面前逞“英雄”,拿一根長篙去捅馬蜂窩,被蜇得小臉腫得像面包卻還說“不疼”,勇敢而可愛;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沉重的漂流
①在離虎跳峽不遠的地方,我意外看見了一個樸素的紀念館——-長江漂流紀念館。
②我屏著氣踏進門,又屏著氣看完所有的展品。
③人們熟悉那種一般意義上的漂流:青山倒映,綠水長流,漁歌歡唱,竹排扁舟……這種漂流,很多人都經歷過,很多人都喜歡;這種漂流,是輕松的漂流,閑適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
④而我此刻看到的漂流,卻是險惡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屬于男子漢的漂流。這種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峽旁邊去才能掂量出來。那落差幾十米的長江之水,挾著一股寒氣,奔騰而來;它含著天的威勢,山的力度,以沖決一切的勇氣,滾滾東去,激流飛濺,白浪滔天,霧滿峽谷,聲震九霄……在這個地方漂流,轟轟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漂流。
⑤然而,這又是必須付出代價的漂流。男人們高昂起堅硬的頭顱,向著急流和險灘挺進。有人在天與地的縫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氣;也有人在水和石的沖擊下,永遠沉入了另一個世界。生還的是英雄,而人們更愿意記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漢姓名:堯茂書、孔志毅、楊洪林……
⑥我用凝滯的目光撫摩漂流者的照片。關于他們的漂流,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一種聲音說,這是盲目的沖撞,是無謂的犧牲,是狹隘的英雄主義;另一種聲音說,任何時代都需要冒險精神,沒有冒險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在這兩種聲音面前,我忘卻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種聲音是對的。我只覺得有關于此的全部吶喊,都是帶血的。
⑦不論世界怎樣評判,此刻面對堯茂書他們的眼睛,我內心決不敢輕薄。我捫心自度,我哪里有他們那樣的勇氣!不要說長江漂流、黃河漂流,就是在家鄉的黃浦江上,我也未見得敢劃一只小船,去與風浪搏斗。也許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獨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來就分英雄與敬仰英雄的兩類,而我,雖然身為男人,卻只能屬于敬仰英雄的那一類。
⑧長江與黃河的漂流,在殉難者的名字刻下了一排之后,終于悲壯地沉寂下來。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云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種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清波蕩舟。男的女的,穿的花花綠綠的,赤著腳,玩著水,還唱著情歌,喀嚓喀嚓按著照相機,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劃得快些再快些。稍微有點浪涌過來,打濕了裙子和褲子,他們就尖聲叫起來,把笑聲灑得一江都是。
⑨然而,要論詩,只有堯茂書他們的漂流,才稱得上是一首詩。那是一首英雄的詩,悲壯的詩,生與死搏斗的詩,人與天爭鋒的詩。在那首詩里,男人嘶啞的喉嚨,呼喊的是征服自然的雄心;他們的一腔熱血,染紅了太過平淡的歷史。紀念碑不會為輕歌曼舞紅男綠女而立,紀念碑只屬于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戰士。
⑩長江水呼嘯東去,紀念館默默肅立。沒有絲帛的輕,掂不出大山的重。在這里,大漂流的犧牲者口眼不閉。因而,只要站在江邊側耳諦聽,你就會聽到有一首無字的歌,震響天際,繚繞不息……
15.從第④段看,長江漂流的“險惡”體現在哪里?(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3分)
16.第⑧段描繪清波蕩舟圖景的目的是什么?(2分)
17.你對本文的標題“沉重的漂流”是如何理解的?(3分)
18.文中第⑥段提到了對長江漂流的兩種不同看法,你同意其中哪一種看法?說出你的理由。(3分)
【七年級語文上冊練習試題】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上冊試題12-26
一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試題11-25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12-21
語文句子說明方法練習試題03-19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練習試題07-07
七年級語文上冊單元考試試題11-27
高一語文必修2練習試題07-28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07-16
七年級上冊語文期中測試題及答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