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課時作業答案
作業是學生在課外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的活動。是檢測學生是否學會了課上的知識點的一種方法。高一語文課時作業答案是什么?
高一語文課時作業答案
板塊一 吟誦青春
1.(1)ɡě jú è zhēnɡ rong è chàng liáo
2.(1)滿江 (2)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長。 (3)奔放 (4)激濁揚清 (5)把……看做糞土
3.詩余 長短句 宋朝 小令 中調 長調 詞牌 詞題
4。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5.(1).借代 (2).擬人
6.(1)寫出了紅之廣 寫出了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 (2) 表現了江水的清澈程度 寫出了千帆竟發、爭先恐后的壯麗場面 (3) 形象的表現出雄鷹矯健的身姿 生動的描繪了游魚在水中自由自在、輕快自如的神態
7.同意。理由略
8.D
9.(1)
10.山、林、江、舸、鷹、魚。
11.《沁園春 長沙》以設問句為結尾,對上闋“誰主沉浮”的提問做了巧妙地回答,即主宰國家未來命運的將是我們“同學”。
板塊二 體悟人生
1.wǎnɡ miǎn nì shā pǐ zhí fǔ kē bàn yì
2.(1)物品燃燒后的灰和燒剩下的東西 (2)堅毅而不屈
3.(1)b (2)a (3)a (4)b (5)b
4.(1)《沉淪》 (2)《父與子》 (3)《再別康橋》 (4)《四季隨筆》 (5)《草葉集》
(6)《靜靜的頓河》
5.(1)“蓬萊仙島”原指神話里渤海中神仙居住的小島,這里喻指在學問中深藏著的精神愉悅的境界。作者用詩化的語言,勸勉自己的孩子要樂于學習,并享受學習帶來的精神滿足。
(2)一個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認真地、無愧地經歷了,那么所有的歡樂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獲,人們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評判這個人的人生得失的。
6.(1)《我的四季》:四季是生命的過程,是少年時期的播種,青年時期的澆灌,中年時期的收獲,晚年時期的品味。 (2)《四季謠》:四季是執著的.付出,是“我”的奉獻與“你”的需求永遠無法相交的遺憾。 (3)《四季》:四季是守望者孤獨的堅持,是一棵被移植的針葉木對故土的思念,是一顆漂泊的心對港灣的渴盼。
7.①句中“流失”用詞不當,改為“流逝”。②句中后一分句缺少主語,“涉及”前面應加上“作品”。③句中“作者刻意淡化父親的角色意識是有意義的”一句句式雜糅,去掉“是有意義的”;“傾心、尊重、平等、開懷”詞序不當,調整為“平等、尊重、開懷、傾心”。④句中“或許”之后加一個“也”字,構成關聯詞“即使……也……”的正確搭配。
8.作者寫道:“想起感情的生活,我有難以說明的歉疚、懺悔和創傷,因此,我要勸你珍惜愛情。不要把感情上的沖動和愛情附會在一起;不要讓這樣的沖動,成了愛情的負債。”作為父親的楊子,在兒子面前真誠地表露自己在感情生活方面的過失,這種從負面著眼思考感情生活的教訓和毫不掩飾的表白,能直抵人的心靈,收到對話藝術化、情感化的效果。
9.因為十八歲的年齡,對于愛情,會有非常簡單的定義,所以,初戀的失敗有時就變得不可避免,“不幸”二字凝結了父親對正做著彩色夢的兒子負責的提醒;當失敗成為現實時,父親要求兒子率性表露自己的悲傷,用“哭”來宣泄所有因為失戀而帶來的不良情緒,“不妨”二字凝結了父親對可能面臨失戀打擊的兒子深深的理解;初戀不是青春的全部,不能因為失戀而失去青春的健康和理想,“不要”二字凝結了父親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10.“水源”就是機遇,“容器”好比是充分的準備。俗語說,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因此,只有準備充分,成功才會來敲門。“經歷與感受”略。
11.作者在生命夏季的遭際讓我們明白,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人生的失誤,重要的是振作精神,從挫折中重新踏上生命的征程。
12.(1)這段寫“我”回憶小時候與姥姥一起生活的溫馨畫面,“打散姥姥的發髻”,“將小小的臉貼上去”以及姥姥“將手繞過來摟我”的細節,真切地體現了“我”與姥姥的親密無間,體現姥姥對“我”的細心呵護,這與母親“輕視我的存在”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所以“我”才會“一直不大喜歡她”。(2)從行文結構來說,這段描寫為下文“我的救兵很快到了”以及“我的形勢逐漸好轉”的敘述作了鋪墊。
13.高考的時候,母親給姥姥奔喪,“我”感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寂寞、失落。恰恰是高考這樣特殊的情境,使“我”真正感受到,母親的操心與關愛是“我”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從“我”對母親的理解、關愛可以看出“我”長大了。
14.這段生活經歷,讓“我”也讓讀者真切地體會到母愛的深沉、持久以及只求付出不計回報的博大。同時,由寫“她有點老了”自然引出第?輧?輮?訛段母親的自責,并進而引出了女兒回報母愛的問題。這是由“我”母親作為女兒所引發的問題,當然也是“我”這個女兒所思考的問題。由此,才引出了全文最后幾段對“還清她傾注給我的愛”的思考,最終引出“許愿”以點題。
15.對于母親的付出,最初“我”是不理解的,“我一直不大喜歡她”,“煩”她,甚至“太恨她”。此時,她是“我”的對立面。所以,長時間里,“我”心目中的“媽媽”,其實就是一個“我”無法親近的外人。而經過高考之后,“我”漸漸理解了母親,可是卻又因讀大學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和她“逐漸疏遠”,所以,還是一直用“她”來稱呼母親。
板塊三 設計未來
1.榷 犄 剎 恪 瞠 斟
2.(1)× (2)× (3)× (4)× (5)× (6)?菁 (7)?菁
3.(1)用于列舉的省略。 (2)表示靜默或思考。
4.略(提示:馬克思具有良好的操行、優異的才能、超強的語言天賦、豐富扎實的文史知識,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社會科學類的人才。馬克思后來選擇了能為全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與他在中學時代所獲得的教養是分不開的。)
5.略(提示:關鍵在于理解羅素面對自我的從容淡定,面對世界的真實悲憫,從中感受對生命存在意義的哲學追問的價值。)
6.“精神原則”指自己在職業選擇上的理想和追求;“肉體原則”指自己的身體條件。
7.“安靜”指解決了自身精神追求和體質條件之間的矛盾的一種狀態。作用是形象生動地表明了只有有了強健的體質,才有堅實的基礎,從而才能安心干好自己的事業。
8.選擇職業時一定要選擇力能勝任的職業,只有這樣才會有信心干好它,不然就會自愧無能而放棄自己的理想。
9.母子二人的穿著和動作都顯得相當隨意,沒有平素長輩與晚輩之間的拘束感,表明母子之間很平等,很親近,相互之間沒有隔膜。正因為有這樣融洽的氛圍,才會出現后來兩人越談越投機,話題“無所不包”直至“午夜以后”的情況。
10.兒子面對生活有著不少的困惑和苦惱,擔心母親不理解,有顧慮,因此一開始用試探的口氣問。而對于考大學這個敏感問題的回答,讓兒子看到了母親的真誠與平和,同時,母親的話也讓兒子感受到一個成年人生活經驗之豐富,值得信賴,所以,后來就放心地敞開心扉與母親交流起來了。
11.(1)要無所畏懼而負責地面對一件事(或“認真而盡力地面對一件事”);(2)我們應該關愛別人,也能平靜而坦然地接受別人的愛。
12.示例:她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能夠給年輕人提出很有價值的人生建議,在教育子女方面很有辦法。能夠與子女平等相待,能夠理解子女的心思,對待子女的想法與行為相當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