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練習題
一、現代文閱讀(共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從氣象上看, “谷雨收寒,茶煙揚曉,又是牡丹時候"。因此,谷雨節氣的第一件事是賞牡丹。就民俗而言,谷雨祭倉頡的傳統千年不輟,今年在陜西白水縣倉頡廟,還將舉行“字說中國節傳文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系列活動。漢字作為中國文化之魂,時刻提醒著我們從哪里來,歸何處去。
在中華文化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里,倉頡被尊奉為“文字始祖”,世受敬仰。據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他是黃帝南巡時到了洛南保安陽虛山下,“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山川,指掌而創文字”。這一偉大創造驚得“天雨粟,鬼夜哭,龍亦潛藏”。其實,中國人之于漢字,有太多附會的神話傳說與情感故事。魯迅先生在《門外文談》中說得好:即使有倉頡,“倉頡也不止一個”。
但無論怎樣,文字的誕生,揭開了人類文明的新篇章。一部文字史,其實就是一個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靈史。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指出:“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饒宗頤先生認為,中國靠文字來統一,中國文化是以文字為領導的。作為歷史文明傳承的載體和見證,一個個方塊字,如一塊塊神奇的“磚”,構建了中華文明的萬里長城。
日月為“明 ”,止戈為“武”,“秦”是集體事禾的農人,“愁”字暗示農民在秋季為即將過冬而愁苦的心情......如此等等,熔鑄在漢字里的東方思維方式—— 象形、指事、會意,積淀了中華文化的哲學觀念、思維模式、生活習俗。數千年來,中華文字始終以其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綿延不斷的歷史,記錄著中華民族前進的足跡,展現著中華民族的卓越智慧和偉大創新精神。
站在互聯網時代回望歷史,百年前“漢字拉丁化”的文化喧囂早已灰飛煙滅,上世紀80年代關于“電腦將拯救漢字還是埋葬漢字”的論辯也被扔進了爪哇國。在“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的今天,漢字的影響力早已超出了傳統的漢字文化圈。我們對漢字,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方塊字為文化自信作了最美的注釋。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這需要我們站在新的高度、廣度與深度上理解文字在當代中國所承擔的任務與使命。
文字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漢字文化自身也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軟實力。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漢字英雄》《見字如面》等一批傳播傳統文化的綜藝節目“忽如一夜春風來”,引起了人們的情感共鳴,喚醒人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與自信。固然,這幾檔綜藝節目找回了“失落在鍵盤中的漢字文化”,增強了人們對漢字的敬畏感。然而,弘揚漢字文化是一項深具基礎性、事關全局性、涉及全社會的重要工作,需要戰略性思考和系統性謀劃。
過完谷雨,二十四番花信風吹盡,“花落春歸又一年”。而流傳幾千年的漢字文化依然走在春天的路上。字里乾坤大,了解漢字,傳承漢字,發揚漢字文化任重而道遠。
(摘編自楊逸淇《從倉頡的靈感中凝聚文化自信》)
1.下列有關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是(3分)
A.谷雨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它既是賞牡丹的時節,也與世代祭祀倉頡的民俗傳統相關。
B.被尊奉為“文字始祖”的倉頡通過觀察自然萬象而創造了文字,受到了世代的敬仰。
C.“即使有倉頡,倉頡也不止一個”,魯迅先生認為漢字的創造并非哪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先民們智慧的結晶。
D.—部文字史反映著一個民族多方面的發展史。饒宗頤先生認為,中華文字記錄著中華民族前進的足跡,領導著中國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作為中華文化之魂的漢字,其創造與流傳雖有太多的附會成分,但它時刻提醒著炎黃子孫從哪里來、歸何處去。
B.—個個方塊字是中國歷史文明傳承的載體和見證,熔鑄了東方思維方式,積淀了中華文化的哲學觀念、思維模式、生活習俗。
C.許慎深刻闡述了文字的價值,他認為文字是經史百家的根本,是治理國家的基礎,是前人記述經驗傳示后人的載體,后人認識前人的工具。
D.雖然“漢字拉丁化”的文化喧囂,“電腦將拯救漢字還是埋葬漢字”的論辯都已成為過去,但漢字的傳承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漢字增強了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流傳了幾千年的漢字文化依然走在發展的道路上。
B.近年來,一批批傳播傳統文化的綜藝節目不斷涌現,這有助于喚醒人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與自信,也表明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高。
C.今天“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這是因為漢字有強烈的凝聚力,其影響力早超出了傳統的漢字文化圈。
D.僅靠幾檔綜藝節目找回“失落在鍵盤中的漢字文化”是遠遠不夠的,弘揚漢字文化事關國運,需要戰略性思考和系統性謀劃。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溫懦敏,他的青春時光,同自然災害與各種運動正面相逢。年少的他千方百計地搜羅來《麥田里的守望者》《戰爭與和平》……享受著“漫羨而無所歸心”的雜覽——在一個果腹都困難重重的年月。
正是在那個動蕩的年月,大學時代的溫儒敏嚼透了《第三帝國的滅亡》《二十四史》等書與艱深晦澀的政治經濟學。
溫儒敏始終記得50年前的那堂現代漢語寫作課。彼時,他還是中國人民大學語文系的新生。一個睡意闌珊的午后,眾人耷拉著昏沉的腦袋,心不在焉地看老師將一篇文章抄在黑板上逐句剖析。溫儒敏猛地凝神,發現那竟是自己的文章,一字一句地被批得體無完膚。那堂課上,他發誓要將文章寫得最好。于是,突圍回書叢,細細揣摩佳作。后來,果真成了班上第一個在《光明日報》署名發表文章的同學。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他一邊在山東大學授課,一邊指導北京大學的博士生。既要主持語文教育研究所工作,還要負責國家語文教材的編寫。他拒絕應酬,不理一切嘈雜。
遴選研究生時,他總要先問:每天上網能不超過一小時嗎?能,再選我。
鏡春園82號,是溫儒敏曾經的居所。小院離學生公寓不遠,學生若想登門拜訪,無須走“電話預約”之程序,直接叩響門環便是。年輕身影的頻繁造訪,他絲毫不覺得厭煩,倒常傾上香茗招待。師生圍坐在東廂房,青磚屋頂上飄蕩著熱切的談議。學生若是生著病來的,總能在這里吃到一碗熱湯面。那時,溫儒敏的月薪不過五六百元,除去日常開支并不寬裕。一碗面條,已是最好的招待。
張頤武、戴錦華等年輕教師,才華橫溢,發表的作品甚多。但在正統嚴肅的老前輩看來,過高的產量會影響學術質量,每逢職稱提升必受阻。溫儒敏如同老父親替孩子求情般,挨個叩響評審委員的門:“這些孩子是作家型的學者,能活躍中文系的文氣,咱們是得要厚重的底蘊,可也得有活躍的思維不是?郁達夫當年還被許多大人物視為下流墮落,但咱們依然能從他筆底咀嚼出人性真味呀!”
溫儒敏說,做學問是繞不過笨功夫的。每讀到頗具啟發的觀點、字句,便要求自己盡數抄在卡片上,以備后用。機械的謄寫,實在太容易厭煩。但他覺得,這是磨性子的過程。心性,就是靠筆尖一點點剔去了浮躁,磨礪得沉靜。當年,溫老為寫一篇文章而抄寫的卡片,竟有五百張之巨——疊摞起來,相當于五部英漢詞典的厚度。它們所濃縮的,又該是多少文獻?
這份嚴苛,擺脫不了王瑤先生的影子。有一回師生研討會,溫儒敏談自己關于左翼文學的思考,王先生突然岔開話題,“節外生枝”地問:《子夜》寫于哪一年?溫儒敏一時語塞,支支吾吾地說大約是30年代初。王先生一眼看穿了他的躲閃與猶豫,毫不留情地批評:“基本的史實是不可模糊的,這直接關系到對作品內容的理解!” 幾乎沒有一個細微的疏漏,能從王先生凌厲的目光中逃脫。從碩士到博士,溫儒敏被這嚴厲的煙絲味熏了7年。
他寧在枯燥中泅渡,也不滿足于被淺易的講解喂飽,永遠警惕速成求知帶來的“閱讀”幻覺。在他看來,速成的潦草敷衍,足以輕易抹去求索過程的魅力。不親自讀過沈從文,只從后人的轉述中草草記了幾條生平事跡,將其“融寫實、象征于一體,語言單純而又厚實,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的文章風格背得滾瓜爛熟,好像也懂很多,卻永遠不懂翠翠眼底那份澄澈的純情,不懂湘西邊陲繁密的蟲聲與銀白的月色,無法在泥土味十足的描述中品悟世態人心。
擔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后,溫儒敏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即召開北京市中學骨干教師會議,助力基礎教育。彼時的溫儒敏,一沒經費,二沒立項,三沒任務,全憑一腔回饋的誠意。十余年間,他主持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擔任教育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的總主編,還承擔了教育部的“國培”計劃,專門培訓全國中小學語文骨干教師,至今已有20余萬人從中獲益。
從課標的理論闡釋,到教材編寫的設計意圖,從兒童文學的生態危機,到中小學教師如何備課......溫儒敏博客中,幾乎全部文章都為聚焦教育而作。
(摘編自2016年4月26日《北京日報》)
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溫儒敏熱愛讀書,無論是在肚子都難以填飽的艱苦年代,還是在動蕩的大學求學期間,他都能投入到讀書中去。
B.溫懦敏恃下笨功。他親手抄寫,做卡片,儲存文獻精華。能夠這樣做學問與他老師曾經嚴格的要求分不開。
C.溫懦敏內心沉靜。他別去了浮躁,拒絕應酬,不理嘈雜,每天上網不超過一個小時的研究生才能選他做導師。
D.溫儒敏上進有為,在人大學習時受到批評不氣餒,不斷揣摩優秀作品,成為班上第一個在大報上發表文章的學生。
5.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這篇文章以時間為順序,運用細節描寫、語言描寫等手法,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溫懦敏先生的敬仰之情。
B.溫懦敏擔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后就開始助力基礎教符。他做了很多工作,如承擔國培計劃,培訓全國中小學語文骨干教師,使許多人從中獲益。
C.溫儒敏遠離祖國和浮華,沉下心來讀書、教書、寫作,因而能夠有精力身兼數職,取得豐碩成果,著作等身。
D.如何閱讀,溫濡敏給我們以啟迪:要親自讀原著去感受品悟,別人的轉述代符不了自己的閱讀,不能滿足于淺易的講解。
6.有人說,溢倆敏先生逛一個“有溫度的人”。“有溫度"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請你結合這箱文章簡要概括。(4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墻
萬吉星
小區有些年頭了,密密麻麻的防盜籠,雜亂無章的網線、電話戰蜘蛛網似的爬滿了紅碎房。每個單元門樓前的空墻上,除了偶爾有幾張水電費催繳通知外,大多貼滿了代辦信用卡疏通下水道的牛皮癬廣告。
小王兩口子帶著剛滿月的孩子搬進來時,總感覺很陌生。
月子里,父母從鄉下帶了幾百個土雞蛋給兒媳補身體,直吃得小王媳婦看見雞蛋就想吐。看著幾箱土雞蛋還大多都沒動,小王心里著急,天氣太熱,時間一長就壞了。
媳婦說:“要不樓上樓下左鄰右舍每家送點吧,遠親還不如近鄰呢,我們剛搬來,以后少不了要麻煩人家的。”
小王覺得這主意不錯,便提了一籃雞蛋去敲對面鄰居家的門。厚厚的冷冰冰的防盜門陰沉著臉,“篤——篤——篤”,連敲門聲也是陰沉沉的,不像在鄉下,用拳頭把門擂得“咣——咣——咣”山響。
敲了幾下后,小王把耳朵貼在門上,聽到從里面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他連忙后退了一步,用手捋了捋頭發,可門并沒有開,他聽到門后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小王知道這是主人家正對著貓眼往外觀察呢,城里人都興這一套。他便對著門里說:“我是剛搬來對面的鄰居,家里有些鄉下帶來的土雞蛋,給你們送幾個過來。”
門內沉默了幾秒鐘,傳來一個女人冷冰冰的聲音:“謝謝,不用了,我們家都不喜歡吃雞蛋。”話音一落,便有腳步聲漸漸遠去。
小王感到有些失落,他抬腿上了樓,敲了敲樓上鄰居家的門。門開了,但只虛掩了一道不大的縫隙,從里面探出來一顆男人的腦袋,粗聲粗氣地問道:“你找誰?”小王忙將手里的籃子往面前送了送,把剛才在樓下的話又重復了一遍,男人一愣,用疑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小王,又看了看籃子里的雞蛋,依然冷冰冰的說:“謝謝,不用了,我們家冰箱里還有很多。”說完便“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小王站在陰冷的樓道里,感覺心里很冷。
沒過幾天,孩子變得不安生了,一到深夜就哭鬧不停,吵得小兩口不得安寧,也攪得樓上樓下都睡不好覺。小王媳婦說:“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都吵得左鄰右舍無法休息了,要不你再去給大家說一聲道個歉,伸手不打笑臉人,也其等人家罵上門來,不如先去陪個笑臉。”小王一想到前次吃的閉門羹,心里就一萬個不愿意。
最后小兩口一合計,想到樓下單元門前不是有一塊貼小廣告的空墻嗎?一商量,決定寫張小紙條貼在那兒統一給大家表示一下歉意。
清晨天一亮,人們出門時,在單元門前的空墻上看到了這樣一張手寫的紙條:“各位鄰居,我們剛搬到這個小區,由于孩子太小晚上吵鬧,影響了大家的休息,深表歉意,真誠地感謝大家這些天來對我們以及孩子的理解和包容,在此真誠地感謝大家!”在小紙條的最后,還印上了孩子可愛的小腳印。這張小紙條在那些廣告傳單中間顯得十分的溫暖。
第二天,紙條旁邊多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誰家都有孩子,我們也是過來人,能理解!”紙條的后面,畫了一顆小小的愛心。
第三天,又多了一張小紙條:“是不是尿不濕讓孩子不舒服,我家用的是XX牌的,孩子晚上睡得很香,你們可以試試!”
第四天,再次多了一張紙條:“是不是奶水不夠,孩子沒吃飽?花生燉豬腳能催奶,我女兒剛斷奶,家里還有很多花生,我給你們拿一點來吧!”
第五天、第六天......
最后有一天,在那面貼了無數張愛心小紙條的墻上,又多了這樣一張小紙條:“我們在這個小區住了很多年了,但大家相互都不認識,中秋節快到了,要不我們就一起走出家門,在院子里搞一次聯歡吧!”
關了電視,放下手機,二樓的抱來一箱蘋果,三樓的提了一籃花生,四樓的拿出一袋核桃,院子里頓時熱鬧起來。一輪明月慈祥地掛在夜空,皎潔的月光傾泄在每個人開心的笑臉上。“好長時間沒有這么悠閑地賞月了,真美啊!”“哦,原來那張紙條是你寫的啊!”“你就住在我對面?搬進來幾年了,愣不知道我對面住的是什么人,哈哈哈......”爽朗的笑聲打破了小區原來的死氣沉沉。
夜深了,但大家還意猶未盡,臨近家門,還不忘回頭叮囑一聲:“這個周末每家出兩個拿手菜,在院子里搞長街宴哦,不要忘了!”
這個小區出名了!這面墻出名了!辦事處主任來了,區長來了,最后連市長也來了......
(《小小說選刊》 2017 .6有刪改)
7.下列對這篇小說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3分)
A.小說開頭小區的環境描寫表明了小區生活環境的雜亂,以及人們之間的隔閡,為后面情節的展開做了鋪墊。
B.小王好心給鄰居送雞蛋卻遭到了拒接,有的不開門,有的虛掩著門不讓進,這是因為鄰居家有的不喜歡吃,有的家里有很多。
C.本文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以小王夫婦為線索人物,展現了小區居民由冷漠隔閡走向相互關愛和諧共處的變化。
D.小王夫婦生活的小區出名了,貼紙條的墻也出名了,各級領導到小區來參觀,反映了社會對這一小區新型居民關系的認同,對人與人之間充滿人情味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E.小說前后文形成鮮明對比,貼小廣告的空墻變成了貼小紙條的愛心墻,鄰里間關系的變化都傳達了一個生活道理:只要真誠,冷人心的“墻”也會變成暖人心的“橋”。
8.結合全文概括哪些因素讓小區人們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轉變。(4分)
9.“墻"作為小說的`標題.有怎樣的含義?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墻"這一標題的作用.(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藩,字叔瀚。少恬淡修檢,雅容儀,好學。父卒,家富于財,親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務散施。年四十余未仕,讀書揚州,困于自給,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王紹持權,邀藩一相見即用,終不就。王仲舒、韋成季、呂洞輩為郎官,朋黨輝赫,日會聚歌酒,慕藩名,強致同會,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輩好為訛語俳戲,復召藩,堅不去,后果敗。
張建封辟為從事。杜兼為濠州刺史,帶使職,建封病革,兼疾驅到府,陰有冀望。藩與同列省建封,出而泣語兼曰:“仆射公奄忽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棄州此來,欲何也?宜疾去!不若此,當奏聞。”兼錯愕不虞,遂徑歸。建封死,兼悔所志不就,怨藩甚,因誣奏藩建封死時搖動軍中。德宗大怒,密詔杜佑殺之。佑素重藩,因出詔,藩覽之,無動色。佑曰:“慎勿出口,吾已密論,持百口保君矣。”德宗得佑解,亟追藩赴闕。及召見,望其儀形,曰:“此豈作惡事人耶!”乃釋然,除秘書郎。
元和四年冬,帝顧謂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給人足,或國貧下困,其故何也?”藩對曰:“古人云:‘儉以足用。’蓋足用系于儉約。誠使人君不貴珠玉,唯務耕桑,則百姓既足,君孰與不足!若人君竭民力,貴異物,風俗日奢,衣食益乏,則百姓不足,國孰與足!今陛下永鑒前古,躬尚勤儉,自當理平。”帝曰:“儉約之事,是我誠心;一有逾濫,極言箴規,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賀而退。
時河東節度使王鍔賂遣權幸,求兼宰相。藩與權德輿在中書有密旨曰王鍔可兼宰相宜即擬來藩遂以筆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輿失色月:“縱不可,易別作奏,豈可以筆涂詔耶!”曰:“勢迫矣!出今日,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別作奏!”事果寢。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贈戶部尚書。
(節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九十八》,有改動)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藩與權德輿/在中書有密旨曰王鍔可兼/宰相宜即擬來/藩遂以筆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B. 藩與權德輿在中書/有密旨曰/王鍔可兼宰相/宜即擬來藩遂/以筆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C. 藩與權德輿/在中書有密旨曰王鍔可兼/宰相宜即擬來/藩遂以筆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D. 藩與權德輿在中書/有密旨曰/王鍔可兼宰相/宜即擬來/藩遂以筆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密詔是指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圼帝給大臣們下達的秘密訥書,區別于平常里帝分封大臣與頒布政令的圣旨。
B.“元和”是唐憲宗的年號。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種名號,由漢武帝首創。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
C.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褀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踢以旌節而得名。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后來內地遍設,造成藩鎮割據。
D.贈分“贈謚” “贈官"等等。此處是“贈官”。“贈抒”是古代朝廷對功臣父祖或本人死后迫封官職。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足(3分)
A.李藩安閑淡泊,父親去世了,前來吊祭的親屈中,有人拿走東西他不禁止。讀書揚州時,用度困難,妻子兒女都貴怪他,他泰然自若。
B.李藩交往慎重。郎官王仲舒、韋成季等人結成私黨,地位顯赫,每日聚會飲酒,盡管他們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卻不愿與他們交往。
C.李藩剛直不阿,因他的阻礙,濠州刺史杜兼的企圖沒奮得逞。皇帝知道實際情況后,非常生氣,準備讓杜佑殺掉杜兼。
D.李藩反對奢侈,他勸諫里上儉省用度,認為如果圍君耗盡民力,愛好珍寶,就會奢侈成風,衣食日益缺乏,造成家貧困的后果。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 建封病革,兼疾驅到府,陰有冀望。藩與同列省建封
(2) 亟追藩赴闕。及召見,望其儀形,曰:“此豈作惡事人耶!”乃釋然,除秘書郎。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 14、15 題。
薄幸送安伯弟
韓元吉
送君南浦。對煙柳、青青萬縷。更滿眼、殘紅吹盡,葉底黃鸝自語。甚動人、多少離情,樓頭水闊山無數。記竹里題詩,花邊載酒,魂斷江干春暮。
都莫問功名事,白發漸、星星如許。任雞鳴起舞,鄉關何在,憑高目盡孤鴻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懷且醉瑤臺露。相思記取,愁絕西窗夜雨。
注:韓元吉,河南許昌人,是南宋初期主戰派人物之一。
14.下列選項中,對本詞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詞一開頭開門見山,迅速入題。“南浦”兩字是人們抒發惜別之情的常見意象,令讀者感受到一股感傷的意味。
B.“青青萬縷”描寫滿眼的綠柳,讓人產生分別的感傷的聯想。“更滿眼、殘紅吹盡”,使人去想象那殘花在枝頭片片被吹落的景供象,增添了感傷的氣氛。
C.“記竹里戰詩”三句中“載酒”、“題詩",是文人常見的交往活動。“魂斷”二字,是“悲哀”的意思,直言今日別離的苦痛。
D.“聞雞起舞” 是個典故。詞的開頭寫送別,“漫留君住”三句,又回到惜別,勸安伯姑且停留片刻,持杯痛飲。
E.詞的上闕主要寫離別,下闕主要是抒發感慨。全詞寫眼前景當下事,感情深摯,讀來有一種苦澀的韻味。
15.本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復雜心情?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運用環境描寫側面表現琵琶女彈奏技藝高超、音樂讓人回味無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論語>十則》選文中,“士不可以不弘轂”的原因是:__________ 。
(3)蘇軾的《赤壁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描寫了月光下的江景。
三、語言文字應用(20分)
17.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許多曾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老行業正逐漸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
②“互聯網+預防接種”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個緩慢改造的過程,目前,國外并沒有非常成熟的同類應用。
③中國文化經典進課堂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立德樹人方而各有功能,殊途同歸。
④評審組老師們對每個參賽節目評頭論足,大到節目整體構思,小到一些細節,參賽選手非常感謝評審老師的指導。
⑤中國對釣魚 島及周邊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巡航釣 魚 島是中方主權范圍內的事情,合情、合法、合理,不針對任何國家,無可非議。
⑥盡管科學家試圖證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現有資料表明,雖然銀河系中存在浩如煙海的其他行星,但人類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 1980年版電視劇(西游記》取得了巨大的藝術成功如果沒有劇組人員對于電視藝術的執著追求,我們無法想象他們怎能取得這樣的藝術成就。
B.日前,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南京舉行,與會人士認為,年輕的網絡文學必須肩負起社會貴任和文化擔當。
C. “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芥國幵放合作的宏大經濟愿景,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思、共同繁榮的目標相向而行。
D.教育專家稱,幼兒讀物是啟迪孩子心智的“心靈讀本",一些書商卻盯上了幼兒園,大肆推銷幼兒讀物,不少讀物質量令人堪憂。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缺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物體 ① 受地球的吸引力,② 與其它物體之間也存在著吸引力,由于萬物皆有,故謂之“萬有引力”。③ 在一般物體之間的吸引力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 ④ 對于龐大的天體萬有引力就相當可觀了,比如,太陽對地球的吸引力,地球 ⑤_逃脫不了,⑥ 乖地繞著太陽公轉,就是因為這個吸引力巨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盡管 但是 不過 但 既然 就
B 不但 而且 不過 但 之所以 而
C 既 又 但 如果 因為 因而
D 盡管 伹是 但而 既然 就
20.在下面文段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果實由花的雄蕊發育而來,多數植物的種子包裹在果實里面。一個果實內部的種子數量各不相同,有些只有一粒, ① 。果實成熟時 ② ,有些則變干。含水的果實通常顏色鮮絕,可以吸引動物將其吃掉,而將種子帶到遠方,當種子排出體外,就會生根發芽。有些植物的果實,表面帶有毛刺,可以附到經過的動物身上, ③ 當果實從動物身上脫落時,種子就地生根發芽。
21.下面是涢水高中高—年級“經典誦讀比賽”工作的初步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得當,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90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7年3月4日下午,杭州瘦西湖景區內的黑天鶴生活區,一名戴口罩的男游客翻越景區為維護天鵝孵化而專門設置的護欄,以極其殘暴的方式迫害正在孵化的黑天鵝(黑鵝屬國家二級重點保把野生動物),有多名游客曾勸阻該男子;還有游客聲稱已報警,但該男子并沒有理睬,甚至直接杷天鵝蛋摔在地上用腳踩,隨后還腳踹黑天鶴。孵蛋區一共有四枚黑天鵝蛋,兩枚被“口罩男”踩碎,兩枚被帶走。
這起景區游客“任性事件”讓人膛目結舌,這種公共場合的“任性”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更是數見不鮮。
對于以上現象,你是怎么看的?請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