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學期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檢測題
導語:高一語文的學習缺少不了課下檢測,課下做檢測題能夠幫助大家及時回顧學過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一下學期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檢測題,供大家學習參考!
高一下學期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檢測題
一、基礎知識
1.下列詞語中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矚目(zhǔ) 贍養(shàn) 船艦(jiàn) 面面相覷(qù)
B.嬉戲(xī) 熹微(xī) 熾熱(chì) 獨樹一幟(zhì)
C.給予(jǐ) 供給(gěi) 契約(qì) 提綱挈領(qiè)
D.毆打(ōu) 嘔吐(ǒu) 顫抖(chàn) 顫栗(zhàn)
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誤的一項( )
A.淹映 湮沒 旗桿 百尺竿頭 B.港督 督促 儀勢 仗勢欺人
C.顛倒 顛簸 即使 既將告終 D.編纂 撰寫 蔭蔽 綠樹成陰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他們疼愛孩子,孩子也孝敬他們,一家人相敬如賓,生活美滿幸福。
B.王醫生醫術高明,能夠準確診斷出病人的病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往往手到病除,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一致稱贊。
C.反對發展克隆技術的人的一個重要理由,是恐怕克隆出“希特勒”式的人物,其實這只是對克隆技術所知不多的人在杞人憂天。
D.學術研究是一種高度規范性的行為,一旦缺少規范或執行規范不力,再加上不良社會風氣的熏陶,就很有可能敗壞學風,帶來嚴重后果。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1)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__________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
(2)1960年2月19日,中國自己設計研制的第一枚液體火箭豎立在了上海南江海灘20米高的發射架上。今天,已經可以__________的一個秘密是,這枚火箭的飛行高度,只有8公里!
(3)然而,由于經濟實力有限等各種原因,中國的飛天夢想只能__________在一張張構思草圖中。
(4)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關橫亙在中國科學家面前:載人飛船上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統和工作環境。盡管有國外可供__________的經驗,但對于中國航天人來說,這一切,幾乎是從零開始。
A.誕生 泄露 密封 借鑒 B.誕生 透露 塵封 借鑒
C.降生 泄露 塵封 利用 D.降生 透露 密封 利用
5.下列加點的熟語使用不當的是( )
A.加入世貿組織、北京申奧成功、“神舟”五號上天……祝愿偉大的祖國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B.他學習努力,堅持不懈,在這次高考中終于爆冷門,考取了北京大學。
C.我們萬眾一心,取得了抗擊非典的勝利,但決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D.“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但這位屢戰屢敗的主教練卻依然對自己輝煌的過去滔滔不絕。
6.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個多世紀中,包括彭定康在內的許多港督曾對其進行過大規模改建、擴建和裝修。
B.當他們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氣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聯系起來的時候,不由得慢了下來。
C.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下,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D.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
7.下列各組句子,修辭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所以包身工是一種“罐裝了的勞動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絕沒有因為和空氣接觸而起變化的危險。
B.在充滿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
C.“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里的稀飯燒滾,但是倒冒出來的青煙引起了她一陣猛烈的咳嗽。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像弓一樣的彎,面色像死人一樣的慘!
8.對這段文字有四種分析,選出最準確的一種( )
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
A.采用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指出黑夜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
B.采用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指出黑夜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警告日本資本家,表達作者義憤之情。
C.采用比喻、反復、聯想的手法,指出黑夜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警告帝國主義,表達作者十分悲憤的感情。
D.采用比喻、反復等修辭格和聯想的手法,指出黑夜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警告帝國主義,表達作者義憤之情。
9.與下面一段文字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其實,寂寞給人的不僅是真實,而且是一種錘煉,一種感情的升華。有時寂寞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還耐得住寂寞的人
10.文學常識填空。
新聞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有的新聞包括背景。《別了,“不列顛尼亞”》是一篇______________,在眾多的報道香港回歸這一重大事件的新聞中,它獨辟蹊徑,選取______________這一角度,把現實場景和歷史事實回顧融合在一起,使香港回歸這一新聞事件有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獲過普利策新聞獎,作者_____________突破新聞“零度寫作”原則,著眼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恐怖與快樂、戰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是新聞史上不朽的名篇。
二、閱讀鑒賞
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新華社酒泉10月16日電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陽輝映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聳入云天的發射架。乳白色的 “神舟” 五號飛船內,楊利偉——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正靜候著一個舉國關注的時刻。
①上午9時整,②巨型運載火箭噴射出一團橘紅色的烈焰,③托舉著載人飛船拔地而
起,④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⑤直刺九霄······
這是人類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響的發射,它標志著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1)節選文段在“電頭”中點明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第二段從__________覺和__________覺角度寫了飛船升空的情景。
(2)第二段順序不夠合理,請重新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節選部分加一個標題。(不超過10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別了,“不列顛尼亞”
在香港飄揚了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這里降落后,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 “不列顛尼亞” 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這是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
英國的告別儀式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拉開序幕的。在蒙蒙細雨中,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
4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 “日落余音” 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根據傳統,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4時40分,代表英國女王統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了港督府。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個多世紀中,包括彭定康在內的許多港督曾對其進行過大規模改建、擴建和裝修。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
晚6時15分,象征英國管治結束的告別儀式在距離駐港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東面舉行。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 “不列顛尼亞” 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 “日落儀式” 的背景。
此時,雨越下越大。查爾斯王子在雨中宣讀英國女王贈言說:“英國國旗就要降下,中國國旗將飄揚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管治即將告終。”
7時45分,廣場上燈光漸暗,開始了當天港島上的第二次降旗儀式。156年前,是一個叫愛德華 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 “威爾士親王” 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當然,最為世人矚目的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終結。
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升起。兩分鐘前,“威爾士親王”軍營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開始接管香港防務。
0時40分,剛剛參加了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 “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在英國軍艦 “漆咸” 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下,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 “不列顛尼亞” 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從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港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156年5個月零4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1)如何理解“別了,‘不列顛尼亞’”這一標題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說英國的告別儀式是“日落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港督降旗儀式,作者說“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這句話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別了,“不列顛尼亞”》一文中,現實的場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5 000個孩子的媽媽
在美國丹佛市,聶立立被市民稱為 “領養媽媽”。從1992年至今,她創辦的美國國際中華兒童服務中心(CCAI),已為5 000多個中國福利院的孤殘孩子,在美國找到了家。這些孩子們也異口同聲叫她 “媽媽”。
初到美國時,聶立立夫妻倆住在一個叫雷門的教授家。教授共生了4個女兒,長大離家后,夫妻倆又領養了4個小孩,其中3個黑孩子,一個白孩子。白孩子還是個盲童。
“剛開始我們感到不可思議,后來確實被他們的愛心感動了。6個月后,我也喊他們爸爸媽媽了。” 聶立立回憶說。
有一天,仲輝去一個中國同學家,帶回一張《人民日報》,上邊登著剛頒布的《收養法》。
“我當時的感覺是中國進步了。收養本不是中國人的傳統,但現在也單獨立法了。”聶立立說。當她看到其中的第20條規定:外國人可以在中國領養孩子。心想,這下雷門教授可以領養一個中國小孩子了。
他們所在的丹佛市,當時還沒有設立國際收養的機構。再一打聽,夫婦倆大吃一驚:美國已婚夫婦有9 % 不能生育。有50 % 的家庭對收養孩子感興趣。
“中國的福利院里有那么多被遺棄的孩子,為什么不為這些孩子找個家呢?要能成立一個機構,在中間搭個橋,豈不是一樁善事?” 聶立立動了心。
她花50美元到州政府領了一張非贏利性營業執照,又辦了收養執照。兩個月后。CCAI在聶立立家的地下室開張了。
“如果您家里有空房間,有愛給孩子分享,您是否愿意領養一個中國孤兒?”最初,聶立立把這則廣告,貼到就讀的教會學校和教堂里,很快就有6個家庭報了名。
頭一次辦理領養,曲折艱辛完全超出他們夫婦的想象:美國這邊手續特別復雜,材料足有半斤重;中國當時還沒成立全國收養中心,政出多門。整整忙活了一年多,才把6個孩子領回來。
在美國,領養孩子是件光明正大的事兒。凡到中國抱養孩子的美國夫婦,回到當地以后,要么上報紙、電視,要么受到街區組織親友團上門祝福。
領養一個孩子,得提前一兩年準備材料,前后要做幾十件事;每當那些苦等了一兩年的美國夫婦,被通知前來領取孩子照片時,多數夫婦捧著孩子照片,喜極而泣。從此,照片上的那個小baby讓他們牽腸掛肚。天冷了,他們會把電話打到CCAI:我的小baby晚上會不會蹬被子啊?
最激動的時刻,是到中國來抱孩子。好多夫婦一見孩子就哭了起來:“小寶貝,媽咪接你回家了!” “啊,我的寶貝,終于見到你了!”
大人認識孩子,可孩子并不認識大人。每次領養孩子前,聶立立總要提前做培訓:幫助他們做好心理準備,準備承受意想不到的打擊。
孩子與領養家庭間的故事,聶立立說起來幾天幾夜講不完。
有一次,一個領養團在浙江省某福利院抱著孩子要走時,一個羅圈腿女孩扶著門框呆呆地望著。孩子瞬間的神情觸動了一對美國夫婦,他們當即從福利院要來女孩的照片。回國后,把這個女孩介紹給了鄰居,已有兩個兒子的馬西婭夫婦,對孩子一見鐘情,很快就遞交了抱養申請。
他們終于等來了獲準去中國的通知,并片刻不停趕往浙江。
那天,杭州市下大暴雨,車子在泥水里走了八九個小時。因為路況惡劣,人不時要下車步行,結果弄得滿身泥水。進了福利院,馬西婭顧不上換下濕衣服,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一樣,哭著喊著一把把女孩攬進懷里。
可5歲的女孩并不接受她。這是一個又犟又倔的小丫頭,防衛心極重,見人靠近就罵 “臭婊 子”。馬西婭聽了迫不及待地問在場的中國人:我女兒在大聲喊什么?
鬧得這么厲害的孩子連工作人員都少見。他們不敢安排女孩與洋父母同住。馬西婭說:“不能把我們和孩子分開。孩子還小,不懂事。我們就是幾夜不睡,站著,也要陪在她的身邊。”
初到美國時,女孩的O型腿之間,能放爸爸4只拳頭。一個月后能放3只,再過一月放兩只,現在完全變直了。“她現在長成大姑娘了,性格大方溫柔,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她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家人十分幸福融洽。” 聶立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神情。
“我們就是要為被遺棄的孩子找到有愛心的父母。我們確信自己在從事最美好的事業。”聶立立說。
(選自2004.11.17《中國青年報》同名通訊,作者董月玲,本文有刪節)
(1)聶立立在創辦及運作CCAI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聶立立創辦CCAI的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認為聶立立及CCAI獲得成功的社會條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大量篇幅記述美國公民馬西婭收養中國孤殘兒童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析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妙處。
①這些孩子們也異口同聲叫她“媽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為路況惡劣,人不時要下車步行,結果弄得滿身泥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們確信自己在從事最美好的事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
①從此,照片上的那個小baby讓他們牽腸掛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馬西婭聽了迫不及待地問在場的中國人:我女兒在大聲喊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運用與表達
1.下文橫線處的語序已被打亂,請重新調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蘭人說,共有400萬人死在那里。
①從那時起,奧斯維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了很多次。
②一些幸存者撰寫的回憶錄中談到的情況,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剝光衣服,在軍犬和武裝士兵的押送下走進毒氣室。
④奧斯維辛集中營司令官羅道夫·弗蘭斯·費爾南德·霍斯在被處決前也寫了回憶錄,詳細介紹了這里進行的集體屠殺和用人體做的各種實驗。
2.用一句話概括下面這條新聞的主要信息。(不超過20字)
本報雅典8月17日訊 在昨晚進行的雅典奧運會女子100米蛙泳的決賽中,兩屆世錦賽冠軍羅雪娟沒有讓人失望,最終以1分06秒64戰勝了老對手澳大利亞的瓊斯,獲得冠軍,并且打破了奧運會紀錄。
由于半決賽名列第七和第八,所以在決賽中羅雪娟分在第一泳道,齊暉在第八泳道,而瓊斯成績最好排在第四泳道。比賽開始后,在第一泳道的羅雪娟充分顯示出“猛獸”的本性,一路領先,最終以半個身位的優勢戰勝了其他選手。澳大利亞的漢森獲得銀牌,成績是1分07秒15,而先前呼聲很高的瓊斯只獲得銅牌。
四、作文
請以《我看見了》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要求:選擇與眾不同的材料,展現細膩、深刻的情懷;表現自己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與思考。
高一下學期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檢測題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1.C(供給的“給”讀jǐ。)
2.D(A.淹映—掩映;B. 儀勢—儀式;C. 既將告終—即將告終。)
3.C(A.相敬如賓,用于夫妻之間,不能用于孩子與父母之間;B.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喻對問題不從根本上解決,只從表面現象或枝節上應付。貶義。D.熏陶,感情色彩為褒義,不能與“不良社會風氣”搭配。)
4.B(泄露:不應讓人知道的事,讓人知道了;透露:泄露或顯露。塵封:擱置已久,被塵土蓋滿;密封:嚴密封閉。借鑒:通過對照,取長補短。)
5.B(“爆冷門”比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而原文“他學習努力,堅持不懈”,所以“考取北大”應在情理之中。)
6.B(“慢了下來”缺主語。)
7.C(A、B、D是比喻;C是借代。)
8.D
9.B(A.無主次之分;C. 否定不當;D. 弄反了主次關系。)
10.標題 導語 主體 新聞特寫 英國撤離香港 羅森塔爾 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
二、閱讀鑒賞
1.(1)地點 時間 聽 視
(2)①④②③⑤
(3)“神舟”五號飛船順利升空
2.(1)標題有兩層意思。從字面上看,參加完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這是現實的場景。另一方面,“不列顛尼亞”號的離去,象征著英國殖民統治在香港的終結,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于洗刷。
(2)英國曾經占領了非常廣大的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喻指在它的領土上,永遠都有陽光照耀。香港作為英國在東方的最后一塊殖民地,于1997年脫離英國的統治,回歸祖國,可以說在中國香港的土地上,英國殖民統治的太陽落了。所以把英國告別的儀式稱為“日落儀式”。
(3)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強調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換任的重復,它是具有標志意義的最后一次。
(4)現實的場景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文章的綱,每一則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對應著一個現實的場景,依靠一些關鍵詞銜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離開港督府,就引入一些關于港督府歷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儀式,則讓人聯想起156年前,英國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銜接,使得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靠現實的場景串在一起,與之融為一體。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現實的場景有歷史的縱深感,讓人更加體會出儀式本身的現實內涵。
3.(1)主要困難有:①手續困難,中美法律不銜接帶來的困難;②事務繁雜的困難;
③給收養家庭帶來的麻煩;④不被理解帶來的困難。(意思大致對即可)
(2)背景主要有:①看見朋友收養孩子,受啟發;②美國不能生育的夫婦達9%;50%的家庭對收養孩子感興趣;③中國福利院有很多被遺棄的孩子;④美國全社會對領養孩子很支持。(意思大致對即可)
(3)社會條件有:①美國輿論及領養家庭親友對收養孩子的支持、祝福;②美國全社會相對較富庶,有資金支持。
(4)目的是具體地記敘中國孤兒在美國收養家庭受到良好的治療和照顧,健康成長,肯定了美國人的愛心,也證明了聶立立事業的偉大性與正確性。
(5)①“異口同聲”表明孩子們對聶立立的尊敬與熱愛是發自內心的。
②“滿身泥水”具體地描寫了聶立立及美國收養家庭到中國收養孩子所遭遇的困難,襯托出了他們的愛心。
③“確信”表明聶立立對自己事業崇高性的極度自信。
(6)①這句話生動地描寫出了美國收養家庭對自己即將收養的中國孤兒極其關切,寫出了他們無私的愛,間接地寫出了聶立立事業的成功性。
②這句話要與上下文聯系起來理解。馬西婭被她收養的中國孤兒痛罵,她聽不懂;但聽到“女兒”的聲音,她卻高興得不行。寫出了這位美國母親的可愛與可敬。
三、語言運用與表達
1.③①②④
2.羅雪娟勇奪女子100米蛙泳奧運冠軍。
四、作文
略
【高一下學期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檢測題】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四單元題復習質量檢測03-16
初三語文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題03-18
人教版語文必修5第四單元綜合檢測題03-16
初一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檢測題03-13
高一下學期語文第五單元知識點復習檢測題09-11
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4第四單元檢測題03-11
二年級語文下學期第四單元質量檢測題09-23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題09-04
九年級語文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題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