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課外閱讀試卷
【高一語文課外閱讀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文,完成1—3題
陶淵明——魏晉風流的杰出代表
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思考人生得出的兩個主要結論,也是他人生的兩大支柱和藝術化人生的具體表現。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為人準則。他所謂的“道”,偏重于個人的品德節操方面,體現了儒家思想。他特別推崇顏回、黔婁、袁安、榮啟期等安貧樂道的貧士,要像他們那樣努力保持品德節操的純潔,決不為追求高官厚祿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視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業,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慮貧富的問題,安貧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發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來求得平衡:“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詠貧士》其五)而那些安貧樂道的古代賢人,也就成為他的榜樣:“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詠貧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貧窮,到了挨餓的程度,但是并沒有喪失其為人的準則。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對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學思考。“自然”一詞不見于《論語》、《孟子》,而是老莊哲學特有的范疇。老莊所謂“自然”不同于近代與人類社會相對而言的客觀的物質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種狀態,非人為的、本來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間萬物皆按其本來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規律而變化,無須任何外在的條件和力量。人應當順應自然的狀態和變化,抱樸而含真。陶淵明希望返歸和保持自己本來的、未經世俗異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謂“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歸去來兮辭序》),說明自己的質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繩墨的約束。所謂“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表達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悅。在《形影神》里,他讓“神”辨自然以釋“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長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義化解它們的苦惱。形影神三者,還分別代表了陶淵明自身矛盾著的三個方面,三者的對話反映了他人生的沖突與調和。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導出來的順化、養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較完整而一貫的哲學。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后天的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去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里,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杰出代表。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使自己的人生藝術化。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陶淵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來,他的一生卻是很藝術的。他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時運》等作品,都是其藝術化人生的寫照。
1.下列對陶淵明的“人生兩大支柱”的解說,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淵明所說的“道”,指的是個人的品德和節操方面。這樣的“道”,體現了儒家的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純潔的品德和節操。
B.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淵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種非人為的、本來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狀態。這樣的人生狀態,體現了他對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學思考。
C. 陶淵明之所以把“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當作自己人生的`兩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對人生進行了嚴肅的思考,從中得出了“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這兩個主要的結論。
D. 在“人生兩大支柱”的支撐下,陶淵明堅守為人的準則,努力保持未經世俗異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詩文構建了自己藝術化的人生大廈,成為了魏晉風流的杰出代表。
2.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序》中說:“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表明自己的性情天然如此,受不了繩墨的約束。因此,他鄙視出仕,決不為追求高官厚祿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B. 陶淵明特別推崇顏回、黔婁、袁安、榮啟期等安貧樂道的貧寒之士,決心像他們那樣保持純潔的品德節操。因此,即使貧窮到了挨餓的地步,他仍一以貫之地將貧富問題置之度外。
C.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陶淵明也會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沖突,因此,他寫下了《形影神》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種愿望,“神”則以自然之義化解它們的苦惱。
D. 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和危機,但沒有力量也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改變它,因此,他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復歸。對他個人來說,這樣做已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老莊所謂的“自然”,不同于近代與人類社會相對而言的客觀的物質性的“自然界”,而是老莊哲學特有的范疇。陶淵明崇尚的“自然”與老莊說的“自然”,涵義是一致的。
B.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等作品,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只有站在藝術的高度,我們才能看清陶淵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藝術的。
C. 使后天的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泯滅,以求得返歸一個抱樸而含真的“真我”。陶淵明的這種思想,作為救世的藥方雖然是無效的,但是作為一種人格美的追求卻是有益的。
D. 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相當豐富,人們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較寬松的張揚;但是,陶淵明的“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這兩大人生支柱,對現代人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題。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試禮部。主司歐陽修思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
時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謝景溫論奏其過,窮治無所得,軾遂請外,通判杭州。高麗入貢使者發幣于官吏書稱甲子軾卻之曰高麗于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書稱熙寧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河決曹村,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běn chā,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以出,筑東南長堤。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于國。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zhí ,摘取)其表語,并媒蘗(借端誣罔構陷,釀成其罪)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臺獄,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元祐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軾盡奏逐之。
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紹圣初,御史論軾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又貶瓊州別駕,居昌化。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游,若將終身。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或謂:“軾稍自韜戢,雖不獲柄用,亦當免禍。”雖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為軾哉?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冠,博通經史 比: 等到 B.屬文日數千言 屬:連綴,寫作
C.使者發幣于官吏 幣:金錢 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全:保全
5.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麗入貢/使者發幣于官吏/書稱甲子/軾卻之曰/高麗于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書稱熙寧/然后受之
B.高麗入貢/使者發幣于官吏/書稱甲子軾卻之/曰/高麗于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書稱熙寧然后受之
C.高麗入貢使者發幣于官吏/書稱甲子/軾卻之曰/高麗于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書稱熙寧/然后受之
D.高麗入貢使者發幣于官吏/書稱甲子軾卻之/曰/高麗于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書稱/熙寧然后受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蘇軾自小隨父母游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說出其中的要害。
B.蘇軾成年即已博學精通經傳歷史,后來讀《莊子》,產生共鳴。
C.歐陽修見了蘇軾的考場文章和求見信,大為贊賞。
D.“黃州—惠州—瓊州”的苦難曲折的經歷,反倒為我們展現了蘇軾豁達的情懷。
7、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
①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②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11分)
孤 桐 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①思解慍,愿斫五弦琴②。
[注釋]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8.這首詩中的桐樹具有怎么樣的特點?(5分)
9.本詩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詩人怎么樣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或取諸懷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蘭亭集序》)
(2)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 , 。
(蘇軾《赤壁賦》)
(3)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答案
1. A “指的是個人的品德和節操方面”有誤。第二段開頭說:陶淵明所說的“道”,偏重于個人的品德節操方面。
2. C(A “鄙視出仕”有誤。第二段第三行說:陶淵明“并不一般地鄙視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B“一以貫之地將貧富問題置之度外” 有誤。第二段第四行說:陶淵明也考慮貧富的問題,安貧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發生矛盾。D“這樣做已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有誤。第四段第四行說: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
3. B “只有站在藝術的高度……”有誤。文中說的“藝術”不是文學上的“藝術”,而是人生的“藝術”,這種“藝術”以“超俗的眼光”才能看到。B項偷換了概念。
4. C 禮物 5.A 6.A【“蘇軾自小隨父母游學”不合“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的意思。】
7①蘇軾到武衛營去,叫來士卒頭目說:“河水將要沖壞城墻,事情緊急,你們雖說是禁軍,姑且給我出力。”(得分點:詣 、害、且 各1分,大意2分。
②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固,本來、當然。一,把……看作一樣;齊,把……看作相等。三者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游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說出其中的要害。
到剛成年時,就博覽精通經傳歷史,寫文章每天達幾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書。后來讀《莊子》,感嘆說:“我從前有些見解,不能表述出來,現在看到這本書,說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歐陽修見到蘇軾《刑賞忠厚論》,很驚喜。后來寫信謁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說:“我應當避讓一下,讓這個人出人頭地了。”聽到的人開始嘩然不服,時間久了就信服此語。
當時王安石正創設推行新法,蘇軾上書論新法不當之處。王安石更加憤怒,叫御史謝景溫論奏蘇軾的過失,徹底審查而一無所得,蘇軾就請求到外地任職,做了杭州通判。高麗來進貢,使者向官吏分送見面的禮品,書函用甲子紀年。蘇軾拒絕說:“高麗對本朝稱臣,而不接受我們的年號,我怎敢接受!”使者換了寫熙寧年號的書函,然后才接受。
調任徐州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匯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漲無法及時排泄,城墻將要被浸壞。蘇軾到武衛營去,叫來士卒頭目說:“河水將要沖壞城墻,事情緊急,你們雖說是禁軍,姑且給我出力。”士卒頭目說:“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應當效力聽命。”他就率領兵卒拿著畚箕鐵鍬出來,筑起東南長堤。蘇軾住在堤上,路過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這座城。
調任湖州知州,上表謝恩。又因為有些事對百姓不利而不敢說,用詩來寄托諫言,以求有益于國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話,并且引申附會他所作的詩說是誹謗皇上,把他逮捕進御史臺監獄,想處以死罪,羅織罪名很久不能判決。惟有神宗憐惜他,把他作為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蘇軾與農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間生活,在東坡建造房屋,自稱“東坡居士。”
元祐三年,蘇軾代理掌管禮部貢舉。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說不出話來。蘇軾放寬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揮。巡視考場的宦官常侮辱應試士人,蘇軾奏請把這些宦官全都驅逐出去。
元祐四年,因積累了一些議論政事的話,遭當權的人怨恨。蘇軾怕不被他們所容忍,請求調到外地,任龍圖閣學士、杭州知州。
紹圣初年,御史論奏蘇軾所作的文辭命令,認為是譏諷斥責先朝。因此按本官任英州知州,不久降一官級,還未到任,又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惠州。過了三年,他淡然處之毫不介意,對人不論賢才或是愚夫,都能得到他們的歡心。又被貶為瓊州別駕,住在昌化。他獨自和小兒子蘇過一起住,用寫書來自娛自樂,時常和當地父老一起來往,如同要在當地終老。建中靖國元年,在常州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有人說:“蘇軾自己如果能稍微收斂鋒芒,即使不被重用,也可以免去災禍。”雖然如此,假使蘇軾因此而改變他的為人,還能成為蘇軾嗎?
8.天生枝葉繁茂,雖然孤獨卻樹干高聳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強壯,越是暴曬越是茁壯。
9.詩人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虛心扎實,堅強不屈;甘愿為解救百姓疾苦而獻身。
10.⑴悟言一室之內 放浪形骸之外⑵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⑶常在于險遠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高一語文課外閱讀試卷】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課外閱讀試卷07-24
高一語文試卷參考04-01
高一語文試卷答案03-31
高一語文試卷分析03-31
高一語文必修②試卷03-20
高一語文上冊試卷03-20
高一趣味語文競賽試卷07-11
高一試卷語文作文02-17
九年級語文課外閱讀試卷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