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下第七周周考語文試卷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需要跟試卷打交道,作為學生,想要成績提升得快,那么平時就一定要進行寫練習,寫試卷,一份什么樣的試卷才能稱之為好試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下第七周周考語文試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下第七周周考語文試卷 1
一、基礎鞏固
1.下列加粗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北冥(mínɡ) 塵埃(āi)
坳堂(ào) 摶扶搖(chuán)
B.鯤鵬(kūn) 夭閼(yān)
蓬蒿(hāo) 學鳩(jiū)
C.晦朔(shuò) 泠然(línɡ)
決起(jué) 宿舂糧(chōnɡ)
D.蟪蛄(huì) 榆枋(fānɡ)
蜩(tiáo) 數數然(shuò)
2.下列句中加粗點字的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則其負大翼也無力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B.①夫列子御風而行②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
C.①未有知其修者也②乃重修岳陽樓
D.①適百里者,宿舂糧②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3.下列句中加點的“之”字用法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風之積也不厚
B.之二蟲又何知
C.甚矣,汝之不惠
D.定乎內外之分
4.從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與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A.翱翔蓬蒿之間
B.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C.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D.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C.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二、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6.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夫知效一官 效:授。
B.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致:到達。
C.辯乎榮辱之境 境:邊界、界限。
D.而御六氣之辯 御:駕馭。
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而征一國者
B.湯之問棘也是已
C.辯乎榮辱之境
D.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8.下列對本段的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善行能聯合一鄉之人,宋榮子嗤笑他們,而沒有向他們學習,這是不對的。
B.世人都稱贊宋榮子,他并不因此奮勉,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榮子對世俗的榮譽并沒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脫俗,樹立至德。
D.莊子認為,人只能通過修養精神,體會人與“道”、人與宇宙萬物的一體,才可獲得精神上的絕對自由。
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
逍遙游(節選)
莊 周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②無所容。非不呺然③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 ④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 ,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 ,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⑤也夫!”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⑥。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人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貍狌⑦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機辟,死于罔罟⑧。今夫犛牛⑨,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注】 ①瓠(hù):葫蘆。②瓠落:寬大的樣子。③呺(xiāo)然:龐大而又中空的樣子。④洴(pínɡ):浮。澼(pí):在水中漂洗。 (kuànɡ):絲絮。⑤蓬:草名,其狀彎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見識淺薄不能通曉大道理。⑥樗(chū):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但木質粗劣不可用。⑦貍(lí):野貓。狌(shēnɡ):黃鼠狼。⑧罔:網。罟:網的總稱。⑨犛(lí)牛:牦牛。
10.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樹:栽種。
B.能不龜手一也 一:相同。
C.立之塗,匠人不顧 顧:顧慮。
D.不夭斤斧,物無害者 夭:夭折。
1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B.①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C.①今子之言大而無用②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D.①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②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12.下列語句編成四組,全部表現莊子善于“化無用為有用”思想的一組是( )
①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②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
③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
④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⑤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⑥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13.下列對原文內容或寫作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瓠大無用形容莊子的理論雖然宏大,但實際上卻毫無用處,對莊子的學說加以否定。
B.對于“龜手藥”,有的只能世世代代漂洗絲絮,有的卻能用它為官做宰,莊子用這個故事說明惠子“拙于用大”。
C.惠子又用樗樹大而臃腫、不中繩墨、不合規矩的比喻,再次指出莊子理論的大而無用,希望莊子能接受儒家的觀點。
D.莊子巧借惠子樗樹的比喻,提出即使真是百無一用,但仍可以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保持“逍遙”的境界。
14.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 ,則所用之異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語言表達
15.請為下面文段寫一個點明中心、統領全段的起始句。
《論語》是語錄體散文,所記孔子言論,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形象生動,精練簡潔,帶有格言意味。《孟子》用語精辟,比喻精當,往往借助形象議論說理,深入淺出。《莊子》想象豐富,汪洋恣肆,總能為其所說的道理創造出生動的寓言故事,全書仿佛是由寓言故事連綴而成。其他諸子散文,如《墨子》《荀子》《韓非子》等,也都具有這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生活就是一部哲學史,細心體會你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哲學。閱讀下面的短文,揭示其哲學意蘊。
等 車
等了好久,終于有客車過來了。一團人你爭我搶涌上車門。車里,擁擠不堪。
客車搖搖晃晃地走了。
三分鐘后,又一趟客車過來,很空。
那些沒擠上、或沒坐頭趟車的人,從從容容上了車,大搖大擺坐了座位。十幾分鐘后,這趟車超過了頭趟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下第七周周考語文試卷 2
一、選擇題
下列詞語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寒暄(xuān) 朱拓(tuò)監生(jiàn) 草窠(kē)
B.躊躕(chóu) 惴惴(zhuì)陳摶(tuán) 模樣(mó)
C.間或(jiàn) 謬種(miù)馴服(xùn) 新正(zhēng)
D.儼然(yǎn) 形骸(hái) 炮烙(pào) 咀嚼(jǔ)
下列各項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魯迅先生的每一篇小說都是處心積慮之作,都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
B.魯迅的祖父因幫助親戚行賄而入獄,禍不單行,接踵而至的是魯迅的父親因病去世。
C.父親雖然宵衣旰食地拼命下地干活,但一家五口人仍然難以溫飽。
D.對美韓接連不斷的軍演,朝鮮政府沒有袖手旁觀,而是針鋒相對地采取了許多措施。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魯迅先生通過祥林嫂的悲劇,無非是在告訴人們,不用刀的殺人和不見血的殺人,其實比嚴刑峻法還嚴酷,被殺害的范圍和人數也要更多更廣泛。
B.搞清楚工人和企業主這些微觀個體在勞動力市場上搜尋和匹配的行為,對于了解失業率的決定因素,解釋工資的形成機制,制定降低失業率的政策都十分重要。
C.開征房產稅,提高房產持有的成本,現階段更是可以起到打擊投機、打擊囤積居奇的作用,把市場上種種非真實需求的泡沫擠掉,從而對平抑房價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D.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福建的閩江、九龍江,廣東的珠江,海南的南渡江等,都出臺了限制河砂開采的法規。
二、語言應用
請你結合示例,在《祝福》中任選一位人物,寫一副對聯,要求能概括出該人物的命運或形象特點。
示例:《林黛玉進賈府》林黛玉上聯:聰明伶俐處處留心;下聯:小心謹慎時時在意。
參照下面魯迅先生的畫像,結合你對魯迅的了解,刻畫你心目中魯迅的形象。
要求:
(1)使用第二人稱,側重肖像描寫。
(2)運用比喻、排比兩種修辭手法。
(3)結構相對完整,語言簡明、連貫、得體。
(4)不少于200字。
三、現代文閱讀
閱讀理解
魯鎮永遠是過新年,臘月二十以后就忙起來了。四叔家里這回須雇男短工,還是忙不過來,另叫柳媽做幫手,殺雞,宰鵝;然而柳媽是善女人,吃素,不殺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燒火之外,沒有別的事,卻閑著了,坐著只看柳媽洗器皿。微雪點點的下來了。“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嘆息著,獨語似的說。
“祥林嫂,你又來了。”柳媽不耐煩的看著她的臉,說,“我問你:你額角上的傷疤,不就是那時撞壞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問你:你那時怎么后來竟依了呢?”“我么? ”
“你呀。我想:這總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氣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這么大的力氣,真會拗他不過。你后來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說他力氣大。”“阿阿,你 你倒自己試試看。”她笑了。
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額角,又釘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斂了笑容,旋轉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實在不合算。”柳媽詭秘的說,“再一強,或者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現在呢,你和你的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將來到陰間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呢?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我想,這真是 ”她臉上就顯出恐怖的神色來,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當。你到土地廟里去捐一條門檻,當作你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贖了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當時并不回答什么話,但大約非常苦悶了,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兩眼上便都圍著大黑圈。早飯之后,她便到鎮的西頭的土地廟里去求捐門檻。廟祝起初執意不允許,直到她急得流淚,才勉強答應了。價目是大錢十二千。
1.“微雪點點的下來了”一句在文中有怎樣的作用?
2.柳媽與祥林嫂的談話可以分成兩點,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其談話要點。
3.魯迅先生的小說,擅長描寫人物的眼睛,在這段文字中的劃線處,分別描寫了柳媽的眼和祥林嫂的眼,請結合相關語句,分析這兩處描寫的作用。
4.對于柳媽這一人物,有人說她本無惡意,是同情并幫助祥林嫂的人;也有人說她是魯四老爺的幫兇,是她最后加重了祥林嫂經濟和精神的負擔,使祥林嫂最終走向了死地。你是怎樣理解的?談談你的看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永遠的母親
北方的季節,說變就變。好像時令就是命令,萬物都違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堅硬的土地也得按時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樹葉也得屈尊枯萎。這是老天定下的時刻表,即使在這個彈丸小鎮上,它仍然被一絲不茍地執行著。
振青嫂緊了緊身上的舊毛衣,使勁搓搓手,重新操起掃帚,一下下地掃過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顯得干硬,掃帚劃過,響起刺耳的“咝啦”聲,振青嫂的.手也一陣陣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掃帚握得更緊,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
其實,這把掃帚也的確是她的命,就像身上這件脫了線褪了色的舊毛衣是她唯一的外套一樣。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七年。而七年前,她還是一個面龐紅潤的少婦,一個溫婉樸實的母親,她的親親的兒子豆豆,那時才只有五歲呢。
“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這兒!”每次回想這句話,振青嫂都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比堅強的女人,就像掃帚下枯黃的葉片,干癟苦澀但筋骨嶙峋。
現在,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擾了她的回憶。小男孩只有五歲左右,這讓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頭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較:臉盤有點像,都是圓圓的,個頭、胖瘦也差不多。不過豆豆是雙眼皮,比眼前這一個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邊一個小虎牙,沒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這樣想過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覺安慰。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離開她已經七年多了。她不禁又將目光投向那個小男孩,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
“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實,幾年來,她已經習慣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顯然被這個陌生人嚇著了,小嘴一撇,就跑開了。振青嫂嘆口氣,這種情景她也早就習慣了,豈止孩子如此,這里的大人,哪一個不是經常對她指指點點,有時還甩下一句“神經有問題”,好像丟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當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讀過魯迅的話,她也許會知道,我們中國人是善于淡化悲劇的,尤其是淡化別人的悲劇。
小男孩穿著鮮紅的羽絨服,像一團小火球在馬路牙子附近滾來滾去。振青嫂很想掉過頭專心掃地,可那個可愛的身影像釘在了腦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振青嫂又緊了緊毛衣,想到自己初為人母的興奮和緊張,焦慮和不安,這讓她心里有些酸澀。僅僅是酸澀而已,也許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體會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覺了。
也許這個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發一場災難。當一輛重型卡車向小男孩駛去時,振青嫂頭發倏地豎了起來,渾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樣。而這個胖寶寶顯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記掃帚掃到三米開外,直到那個讓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車輪下。他才看著地上那一攤暗紅的血“哇”地哭了出來,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剛才摔倒時傷了自己的膝蓋。
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著,突然發現小鎮的天空其實很藍很藍,而且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瘦狹,也許她平時只顧低頭看地,卻忽略了原來世界上最廣闊的是天空。現在,躺在地上,她在劇烈的疼痛中感到久違的舒適。圍在她身邊的,是一張張陌生的逐漸擴大的臉……
“沒想到這個女人還挺勇敢!”
“哪兒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丟的那個了。”
“可她的孩子,少說也有十二歲了呀。”
“要不怎么說,她腦筋還是不清楚……”
“唉,啥人啥命,這樣去了,也算她的造化。”
振青嫂突然覺出自己的偉大了,這些所謂的城里人,哪里懂得她的心思,他們只知道毛衣舊了要買新的,卻不知道良心舊了就永遠難以洗凈。
而她,現在終于躺倒在自己掃了七年的干干凈凈的大街上,在藍天白云下盡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許孩子在另一個世界等她,在那個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廚房里煮湯、煎雞蛋,在客廳里看電視、織毛衣,一定要織兩件,一件給自己,一件給她的豆豆……
1.分析文章前兩段中隱含的自然環境描寫的特點及作用。
2.聯系全文,談談你對下面這兩句話的理解。
(1)也許她平時只顧低頭看地,卻忽略了原來世界上最廣闊的是天空。
(2)他們只知道毛衣舊了要買新的,卻不知道良心舊了就永遠難以洗凈。
3.試分析文章第4段在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
4.小說的最后一段作者以想象和細節描寫結束全文有何表達效果?請結合文本簡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