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晚風徐來,輕輕地滑過樹稍、草尖、樹們、草們就腰脊閃晃,搖曳著縹緲的夢。河水迤邐著金色的光,浪花拍擊著堤岸的碎石,彈奏著(清純/清醇)的音符,唱著歡快的歌謠;還有鳥兒的鳴啾與狗吠、牛哞、羊喚一起喧響,構成了草原的絕唱。薄薄的霧氣氤氳,輕拂著盤樹的虬枝,清麗的河水充盈著①。兩岸茂密綿延的紅柳,爛漫成了火焰,盡情燃放,(顯示/昭示)著生命的倔強與執著。
星星點點,燈火亮起,歸牧的牛羊走在回答的路上,②,勞做的鄉民們陸陸續續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與疲憊畫上了句號,人們荷鋤背草,扛袋提筐,臉上掛著串串晶瑩的汗珠,洋溢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
1.文中加點字的注意和加點詞語的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
A.脊(jǐ)搖曳 B.啾(jiū)勞做
C.氳(wēn)疲憊 D.荷(hé)洋溢
2.依次選用文中括號里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清純昭示憧憬 B.清醇顯示憧憬
C.清醇昭示希望 D.清純顯示希望
3.在文中兩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歲月沉淀的味道 ②動聽的詩行在陣陣蹄聲中奏出
B.①歲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 ②陣陣蹄聲奏出動聽的詩行
C.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歲月沉淀的味道 ②陣陣躥聲奏出動聽的詩行
D.①歲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 ②動聽的詩行在陣陣蹄聲中奏出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些農村地區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聚眾賭博已經蔚然成風,這無疑會給新農村建設帶來巨大的阻礙和危害。
B.目前在通訊行業只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分庭抗禮,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場競爭格局。
C.在公司表彰會上,財務部長的話無意中揭了他的短,他越聽越冒火,到后來氣沖霄漢,與財務部長當場爭執起來。
D.路遙先生一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他用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超凡脫俗的才華為我們創造了一筆獨特的精神財富。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改革不能只憑一腔熱情,在改革前要對方案認真總結,嚴格論證,小心試驗,并取得各方共識,方可推行。
B.江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印有“墨梅”圖案,寓意有“梅花得自苦寒來”之意,表達對寒窗苦讀的學子的贊譽。
C.把“不忘初心”落到實處,關鍵是要加強黨的建設,確保我們黨始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核心。
D.《永遠在路上》是一部展示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成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是廉政建設的生動教材和重要措施。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縱觀中西古代藝術史,對人自身的認識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理性精神。
中國從先秦強調人的內在精神的美,到兩漢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唐代韓愈等人的“文以明道”,到宋代程朱理學的“言理不言情”,弘揚的都是理性精神。這種理性,不僅僅表現為純粹的哲學思辨,還表現在藝術所反映的文士階層的人生觀念和處世態度。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就鮮明地倡導人的理性精神。他的名言是“美德即知識”,每個人都應該有知識。在蘇格拉底之后,柏拉圖更是強調理性性知識的作用,他在《理想國》中就把培養哲學家作為社會的頭等任務。蘇格拉底所開創的雅典學派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正宗,他所提倡的理性精神成了西方文化傳統包括藝術傳統的精髓。不只文學藝術,其它藝術也體現了這一理性精神。建筑不只是為避風雨,而且追求使人贊嘆的華美;音樂舞蹈等表演不去逼真創造幻覺的真實,而是更多訴之于理解、想像的真實。這明顯高揚的是人類的理性精神。
人類理性精神的高揚最突出的標志就是人的社會角色意識。人來到這個社會,就一定要扮演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角色意識,不同的意識導致不同的面孔。社會角色規定了人們在社會關系中所占有的社會位置以及相聯的行為模式,預定了牌該位置上的人的言談舉止的基本準則。在儒家思想起主導作用的中國藝術王國中,人的角色意識非常強烈: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孔孟制定的這些道德規范成為每一個人的行動準繩。在社會責任和“自我”發生沖突時,人們首先服從的是前者。馬致遠的《漢宮秋》中,王昭君因愛國縱身投江。紀君祥的《趙氏孤兒》中,程嬰以父子的死來救孤獨及全國的孩子;而公孫杵臼則寧愿犧牲自己也要使程嬰父子活下來。在面臨生死的重大的時刻,他們幾乎都不存在心理上的沖突,都沒有“自我感情”的考慮;考慮的只是個人在社會上所處的某一地位并由此而帶來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有人說,中國人是重社會而輕自我,西方人是重自我而輕社會,。這并不準確,起碼在古代社會不是這樣。荷馬史詩中的氏族首領大部分都是勇敢無私的。阿喀琉斯的母親曾經預言,他可能有兩種命運,或者過和平生活而長壽,或者在戰斗中早死。為了得到榮譽和盡職,他選擇了第二種命運。赫克托爾的妻子規勸丈夫不要上戰場,他響亮地回答:“保衛特洛亞是我的職責。”
中西方古代藝術所揭示的人的社會角色意識,是人類對自身的深層認識。人一生下來,就首先面臨著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問題。人的角色意識是處理好這種關系的中介因素,也是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平衡的必要環節;英雄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理想的精神境界都是從中產生的。它高揚的是人的自覺性,是人的理性精神。
當然,高揚理性既有正價值,亦有負價值。人一切從社會要求出發,扮演好自己所充當的社會角色,勢必把自己看成是具有群體生死需要、有倫理首先自覺的個體;勢必以理馭情,以社會利益來壓制個人的欲望。這樣,個體的主觀情感、本能欲望被排斥在精神生活之外;合理的要求常常被當作有害的東西而加以壓制,個人的創造探索也往往被視為異端而遭扼殺。這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
(選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文藝復興史綱》,有刪改)
6.關于“理性精神”,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理性精神是對人自身的認識的重要體現,古代中西方藝術家們都積極弘揚和倡導這種理性精神。
B.理性精神表現出的純粹的哲學思辨,在藝術所反映的文士階層的人生觀念和處世態度中也有體現。
C.理性精神在古代西方也很受推崇,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所倡導的理性精神就是西方文化傳統的精髓。
D.理性精神不只體現在文學藝術領域,在建筑、音樂、舞蹈等其它藝術領域也有明顯體現。
7.下列關于“社會角色意識”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在社會中扮演著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不同的社會角色意識又讓人以不同的面孔出現在社會上。
B.王昭君、程嬰等藝術形象具有強烈的社會角色意識,反映出儒家道德規范已成為他們的行動準繩。
C.阿喀琉斯最終選擇在戰斗中犧牲的命運,體現了他作為氏族首領“勇敢無私”的社會角色意識。
D.人們只要有了社會角色意識,就會產生英雄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理想的精神境界。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二段用蘇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知識”和柏拉圖強調培養哲學家的看法,闡明了古代西方也注重倡導理性精神。
B.文章第三段主要運用例證法,用中外古代故事證明正是人的社會角色意識讓人產生了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境界。
C.屈原投江自盡,介子推割股奉君,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以及由此帶來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D.文章第五段在前文論證調撥理性精神具有正價值的基礎上,又辯證分析了其消極作用,體現了論證的嚴密性。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孔子觀于呂梁,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見一丈夫游之,以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而承之。丈夫數百步而出,被發行歌。孔子從而問之,曰:“懸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黿鼉龜鱉所不能游,向吾見子蹈之,以為有苦而欲死者,使弟子并流將承子。子出而被發行歌,吾以子為鬼也。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曰:“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赍①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謂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也?”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長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也,若橛株拘;吾執臂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擬于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丈人曰:“汝逢衣②徒也,亦何知問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載言其上。”
趙襄子率徒十萬狩于中山,藉芿燔林,煽赫百里。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火過徐行而出若無所經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之:形色七竅,人也;氣息音聲,人也。問:“奚道而處石?奚道而入火?”其人曰:“奚物而謂石?奚物而謂火?”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其人曰:“不知也。”魏文侯聞之,問子夏③曰:“彼何人哉?”子夏曰:“以商所聞夫子之言,和者大同于物,物無得傷閡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文侯曰:“吾子奚不為之?”子夏曰:“刳心去智,商未之能;雖然,試語之有暇矣。”
(節選自《列子·黃帝》,有刪改)
【注】①赍:漩渦。②逢衣:儒生所穿的衣服。③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見一丈夫游子 丈夫:古時稱成年的男子
B.使弟子傍流而承之 承:通“拯”,救
C.仲尼適楚 適:游學
D.則失者錙銖 錙銖:很小的重量單位,此處指很少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 失其所與,不知
B.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長于水而安于水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D.雖天地之大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火過/徐行而出/若無所經涉者
B.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火過徐/行而出/若無所經涉者
C.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火過/徐行而出/若無所經涉者
D.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火過徐/行而出若無所經涉者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呂梁丈夫之所以能在消遣暢游無礙,是因為他順而不逆,達到了“不知所以然而然”的境界。
B.佝僂丈人認為循序漸進是能夠輕松粘到蟬的關鍵,而孔子則從他身上看到了專心致志的重要作用。
C.“處石入火”的人堪稱“和者”,他能做到物我一體,與外物高度融合而不為外物所傷害和阻礙。
D.本文通過有趣的故事、采用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對我們有啟發意義的抽象道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子出而被發行歌,吾以子為鬼也。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5分)
(2)用志不分,乃擬于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5分)
14.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8分)
點絳唇·詠梅月①
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清入夢魂,千里人長久。君知否?雨僝②云僽倦,格調還依舊。
【注】①南宋淳熙十五年冬,詞人赴江西探望辛棄疾,共商抗金大計,返回后寫下此詞。②僝(chán):折磨。與“僽(zhòu)”同義。
(1)分析上闕“水邊清淺橫枝瘦”中“瘦”字的表達效果。(4分)
(2)“雨僝云僽倦,格調還依舊”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4分)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詩經·關睢》中“ , ”兩句,表現男子對美麗賢淑的好姑娘的日夜思念。
(2)杜甫《登高》中“ , ”兩句詩寫出了自己的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
(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運用比喻手法細致人微地描寫樓閣廊檐的兩句是“ , ”。
五、(12分)
16.閱讀下面的文字,用四個詞語概括中華文明的四個特征。(4分)
回顧歷史,能清晰地看到中華文明諸多優秀、深邃的特征。中華文明的中和觀念,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這對于解決當前中國和世界面臨的種種問題,無疑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中華文明以華夏文明為核心,向周圍擴散,與周圍互相補充,吸收,融合,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開明的中華文明的核心有四點,一是民為貴,二是廣開言路,三是舉賢授能,四是以法為準。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經過了無數次的革新,而每一次革新都帶來長足的發展,正如《周易》所說:“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
17.閱讀下面這首英語詩的譯詩,完成后面題目。(4分)
我以前來過里
但何時或如何我不知道
我知道那門外的綠草
香甜的味道,嘆息聲,還有岸邊的燈火
【附】英語原詩:I haveBeen hereBefore/But when or how ICannot tell/I know the grassBeyond theDoor/The sweet keen smell/The sighing sounD.the lightsAround the shore
有人以古詩的形式將譯詩的前兩句進行了改寫,請參考這兩句改寫后兩句。
此地恍若舊曾諳,
不曉誰遣是何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8.結合漫畫內容寫一段文字,表達閱讀后的感想。要求:①運用比喻、比擬、夸張、對偶中的一種修辭。②不超過50字。(4分)
六、(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
賬單
【美】伯納德·馬拉默德
在威利擔任看門人的那座發了黑的公寓對面拐角處,聳立著另一座與之幾乎一模一樣的公寓樓,不同這處是它有一個小賣店,而且是這條街上惟一的小賣店,是潘內薩夫婦開的。
潘內薩太太告訴看門人的妻子埃塔說,這個店面是他們用最后一筆錢買下來的。經過多少日日夜夜的討論,他們感到這爿小店至少能給他們一碗飯吃。埃塔說她希望他們能如愿。
埃塔把街對面新來的人將小店盤了下來的事告訴了丈夫威利,并說如果有機會可以去那里買東西:她這話的意思是他們仍然到自助商場買東西,但如果一時忘了買什么東西,就可以到潘內薩的店里去買。威利的確按她所說的.去做的,從來沒有從這兒一次買過半美元的東西。
后來有一天,威利從這兒購買了價值三美元的東西,可是他身上只有五角錢。當時,威利就像一只被主人痛打一頓的狗一樣。但是潘內薩先生清了清喉嚨,嘖嘖地說,這算什么,剩下的他愿意什么時候還都行。他說什么事都是個信用問題,說到底,信用就是我們都是人,如果你是真正的人,你就應該相信別人,而別人也要信任你。
這讓威利吃驚不小,因為他以前還從沒有聽到一個開小店的講這樣的話。過了一兩天他就把那二塊五角錢還上了。但當潘內薩說只要他愿意,他賒什么都可以,威利吸了一口煙斗,然后就開始賒購各種各樣的東西。
當他抱著滿滿兩袋子東西回到家里時,埃塔直沖他吼叫,說他一定是瘋了,并把他常說的一句話搬了出來:“我們是窮人,威利,我們付不起呀。”
威利也明明知道她的話是有道理的,可不管她怎么說,他還是常去街對面賒購東西。
賬單總數已達到了八十三美元還掛零。一天,潘內薩微笑著問威利什么時候能還賬。
從那天起,威利不再從潘內薩的讓里買東西了,埃塔又拿起她那個用繩編織的購物袋去超級市場了。埃塔每次買東西回來都緊貼著她這一側的墻根走,盡量離潘內薩那店遠一些。
一個月過去了。一天,埃塔在街拐角處遇到了潘內薩太太,潘內薩太太臉上看上去不高興,可對賬單的事只字沒提。埃塔回答后就提醒威利,要他快點還賬。
“別煩我,”他大聲地說,“我拿什么來還?用從我骨頭上剮下來的肉還?還是用我眼里的灰還?”說完,把門砰地一關。
那天夜里他出去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在街道邊上的水溝旁就睡著了。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家時,衣服又臟又臭,兩眼布滿血絲。埃塔把他們四歲兒子的照片捧到他的面前—兒子已經死了,是死于白喉—這時他老淚縱橫。
每天早晨他出去放垃圾箱時,總不把頭抬起來看街的對面。
“信用,”他嘲諷地模仿著,“信用。”
一天他把四個垃圾箱放在路邊,等候垃圾車來運去。他看到了潘內薩夫婦,他剛一看他們的時候,他的眼都有些花了—他們就像兩只骨瘦如柴、被拔掉毛的鳥兒一樣。
他去找這一個街區另一個公寓看門人借扳鉗,回來時他們提醒他有兩棵細細而沒長葉子的灌木穿過木地板長了出來,他透過灌木可以看到空空的貨架。
春天,當草從人行道的縫隙中長出來的時候,他對埃塔說:“我只是在等候能全部還清欠賬的一天。”
“我一定要還,以上帝的名義發誓。”
他拼命地干活。每天早晨早早地起床,用肥皂和硬毛刷子擦樓梯,從頂樓一直到地下室。門廳里的信箱也都用金屬上光劑和一塊軟后面擦得光亮亮的,亮得可以當鏡子用。
一天早晨,威利在擦信箱,他發現信箱里有一封給他的信。他摘下帽子,把信封打開,拿到亮處去讀。那是用戰戰抖抖的手寫的,是潘內薩太太寫來的,她說她丈夫病了,就在對面街的家里,可家里分文沒有,問他能否先還十美元,其余的錢以后再說。
他把信撕成碎片,一整天躲在地下室里。那天夜里,在街上尋找他一天的埃塔在鍋爐房的管道中間找到了他。
第二天一早,他披上工作服,跑出公寓大樓,肩上搭著一件大衣,在街的一個拐角,他找到一家當鋪,在那兒他把大衣當了,拿到十美元,他十分高興。
但是當他回來時,待對面有一輛靈車,有兩個穿黑衣服的人從樓里抬出一個又窄又小的松木棺柩。
在松木棺柩從門廳的門勉強抬出來之后,潘內薩太太哀痛欲絕地一個人走了出來。威利趕緊轉過臉去,盡管他認為他長了胡子,又戴了一頂氈帽,她不會認出他來。
“他是怎么死的?”他小聲地問一個住戶。
“我也說不好。”
但是走在棺柩后面的潘內薩太太卻聽到了。
“老死的。”她大聲答道。
他想說幾句寬慰人的話,但他的舌頭就像樹上的已枯的果子,干吊在嘴里,他的心就像一扇漆了黑漆的窗。
后來,潘內薩太太搬走了,而那份賬卻始終沒有還上。
(有刪改)
19.小說采用了雙線索結構,請簡要說明。(4分)
20.請結合上下文,簡要賞析文中兩個畫線句子。(4分)
①“信用,”他嘲諷地模仿著,“信用。”(2分)
②他想說幾句寬慰人的話,但他的舌頭就像樹上的已枯的果子,干吊在嘴里,他的心就像一扇漆了黑漆的窗。(2分)
21.請簡要概括潘內薩夫婦的形象特點。(4分)
22.小說以“而那份賬卻始終沒有還上”作為故事的結局,有什么好處?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認識。(6分)
七、(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國不少高校留學生習慣在宿舍門上張貼寫有自己名字的門牌,以便于交流溝通。但前些日子,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留學生宿舍門上寫有自己中文名字拼音的門牌被撕毀,而中國留學生只寫有英文名字的門牌則安然無恙。
有人認為這是一起“種族歧視”事件;有人認為,中文名字對外國人來說的確不好發音,不便于交流;還有人認為,每個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棄;還有人認為……
請根據你對“撕門牌”事件的感悟和聯想,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征鮮明。
【參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A 2.A 3.C 4.D 5.C
二、(9分,每小題3分)
6.D 7.D 8.B
三、(12分,每小題3分)
9.C 10.A 11.C 12.B
四、(24分)
13.(1)你出來后披散著頭發,邊走邊唱,我以為你是鬼怪,但仔細觀察你,卻是人。請問有什么技巧嗎?
(2)因為心志專一而不分散,就會達到像神一樣的境界。大概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14.(1)“瘦”,清瘦,瘦勁,運用比擬手法,形象地表現了梅枝遒勁有力的姿態。
(2)這兩句以物喻人,通過寫梅月雖屢遭折磨,卻始終未改其高潔品質,抒發了詞人信念堅定、不改初衷的情懷。
15.(1)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2)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3)廊腰縵回 檐牙高啄
五、(12分)
16.中和 包容 開明 革新
17.答案示例:
尚識苔痕上階綠,濃香岸燈一聲嘆
門前草青唯我曉,甜香嘆息燈照岸
只見門外草又綠,輕嘆燈隱芳香釅
18.答案示例:
腳踩吹捧的氣球,仿佛站在地球之上唯我獨尊;頭頂測量的橫桿,好像身在蒼天之下,舍我其誰被吹捧者的狂妄和吹捧者的無恥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聯袂上演著一出出丑惡的人間鬧劇吹捧的氣球總有一天會像肥皂泡一樣無情地破滅,不是讓吹捧者的無恥吹破就是讓被吹捧者的狂妄踩破
六、(18分)
19.一條線索是威利夫婦欠賬、賴賬和還賬的經過;另一條線索是潘內薩夫婦賒賬、討賬、破產的過程。
20.①通過細節和心理描寫,表現了威利對信用的不屑。
②運用比喻修辭,把舌頭比作干枯的果子,把心比作漆黑的窗子,形象地寫出了威利當時無比羞愧的心情。
21.生計艱難,晚景凄慘
堅守信用
寬容忍耐
善良本分
具有自我犧牲精神
22.結構上:與題目相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完整
在情節安排上:使情節更為跌宕曲折,出人意料。
在塑造人物上:與潘內薩夫婦形成鮮明對比,使威利的形象更加豐滿
在主旨表達上:啟示人們這也將成為一筆永遠無法償還的良心賬,使誠信不可失的主題得到進一步深化。
七、作文(略)
【山東高三一模語文試題】相關文章:
高三一模語文試題12-20
高三一模語文考試試題08-28
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及答案03-31
濰坊高三一模語文試卷04-01
關于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11-15
2017濰坊高三一模語文試卷04-05
高三一模化學試卷04-01
2017年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及答案04-06
朝陽區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及答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