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上學期月考試卷及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 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如何看待道德價值導向和一般價值導向的關系
朱貽庭
道德價值導向不能脫離一般的價值取向問題,應該從一般的價值觀來考慮倫理學的價值導向問題。這就在理論和實踐上將“價值導向”問題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非常關注道德價值導向問題。即使在“價值”概念合法化之后,大部分的輿論都是集中在人生價值、個體道德的領域之內。這種情況在1991年之后,也延續下來。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提法和口號,但是基本的傾向沒有變化。最初的階段,主要的是“集體主義”,隨著社會的變化,對集體主義不斷地作出新的解釋和界定。比如從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到界定為“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相結合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還有的學者解釋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后來,源自中國文化傳統的“義利觀”的概念凸顯,對此也不斷地作出新的解讀。科學發展觀提出之后,“榮辱觀”的概念一度凸顯。近年來則強化了個人的修為、修養,等等,不一而足。
道德價值導向固然重要,但是,道德價值導向是不能脫離一般價值取向問題的。以義利關系而言,大都將傳統的義利觀局限于人生價值的領域。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提出了“形成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依然沒有越出個體的人生價值的范圍。
實際上,大量的史料表明,傳統的“義利之辨”和“義利觀”還有另一個層面,就是統治者的治國價值方針和社會價值導向 :是“重義”還是“重利”;是“由義”還是“離義”。它通過制度、政策和統治者自身行為而體現為兩種不同的治國價值方針和社會價值導向。而選擇何種治國的價值方針對于社會成員的道德價值取向,具有深刻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2001年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社會政策和經濟政策對人們價值觀念影響的角度,就提出了這一問題,但是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現實和歷史都表明,體現在治國和施政中的價值觀念,能否得到社會成員的認同,是社會成員是否愿意遵循道德規范的一個必要的條件。
總之,道德價值導向固然重要,但是體現在社會制度、各項政策、各種施政行為中的價值觀念,以及整個社會文化中負載的價值觀念,也許更為根本。只有把涵蓋著兩者的一般價值導向問題抓住了,才能真正實施包括道德價值導向在內的“價值導向”的要旨。
(有刪改)
1.下列從論述文寫作角度對原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中國歷史經驗和現實發展的角度,有力地論證了“應該從一般的價值觀來考慮倫理學的價值導向問題,才能真正實施‘價值導向’”這一中心論點。
B.文章列舉了“集體主義”、“傳統義利觀”、“科學發展觀”和“榮辱觀”等一系列口號和提法,表明了國家和社會對一般價值觀的高度重視。
C.文中以“義利觀”為例,既指出了把其單純解讀為個體的人生價值范疇的局限性,也強調了統治者選擇的治國價值方針對于社會成員的道德價值取向影響的重要性。
D.本文運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從現象到本質,闡釋了道德價值導向和一般價值導向的關系,使文章觀點明確,論證有力。
答案:B.(“表明了國家和社會對一般的價值觀的高度重視”句錯,原句第二段“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非常關注道德價值導向問題”和第五段“道德價值導向固然重要”。 應為“表明了國家和社會對道德價值導向的高度重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一般的價值觀來考慮倫理學的價值導向問題,這就意味著把導向問題從倫理學提升為一般價值論的高度,從而解決長期困擾的“價值導向”的問題。
B.對人生價值和個體道德的探討和思考,一直是輿論對于道德價值導向問題的關注焦點,在“價值”概念合法化前后,總體上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
C.從傳統的義利觀到社會主義義利觀,其義利觀的內涵自然發生了變化,但兩者都堅持在個體的人生價值范疇進行闡釋,沒有實質的改變。
D.《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體現了統治者的治國價值方針和社會價值導向,對于社會成員的道德價值取向有著重要的影響。
答案:A.(從而解決長期困擾的“價值導向”的表述錯,絕對化了。原句第一段“這就在理論和實踐上將“價值導向”問題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般價值觀不起主導和決定作用,但并不意味著它們無足輕重或毫無意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B.“重義”還是“重利”,“由義”還是“離義”,分別是傳統的“義利之辨”和“義利觀”的兩個重要方面,它體現著統治者的治國價值方針和社會價值導向。
C.《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要得到真正的落實,使國家的社會和經濟政策影響到人民的價值觀念,就必須在制定和實施時,考慮社會成員的意愿。
D.道德價值導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價值導向不能歸結為道德價值導向,必須從一般價值論的視角來把握價值導向。
答案:B.(“分別”一詞不對;另外,原文為“傳統的‘義利之辨’和‘義利觀’還有另一個層面”,“ 它通過制度、政策和統治者自身行為而體現為兩種不同的治國價值方針和社會價值導向”)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12分)
北大校長蔡元培
余 杰
北大的校長走馬燈似地輪轉了多少人,但是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長,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蔡元培校長。在北大昔日的歷史傳統和今日的格局氣象中,蔡元培已內化為一種象征與啟示,不減風神依舊,因為有后來者“以口為碑,以心為碑,以文為碑”。
1917年1月4日,隆冬的北京,一輛四輪馬車駛進北京大學的校門。這時,早有兩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向這位剛剛被任命為北大校長的傳奇人物鞠躬致敬。新校長緩緩地走下馬車,他摘下了禮帽,向這些雜工們鞠躬回禮。在場的許多人都驚呆了:這在北大是從所未有過的事情。今天的新校長怎么了?
北大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是科舉考試的替代物,進了就是進士,學生被稱為“老爺”,常帶著仆人來上學。1912年京師大學堂雖更名為北京大學,但在社會公眾眼中,這個大學仍是官僚機構,一度被叫做“官僚養成所”,校長更是內閣大臣的待遇。校園里,根本沒有人談論知識學問,學生不務正業,老師也都是官員兼職,冬烘保守。
像蔡元培這樣地位崇高的人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禮,在當時等級森嚴的北大乃至全中國都是罕見的現象。這不是一件小事,北大的新生由此細節開始。他的這一行為,是對北大官氣的一個反撥,是一面如何做人的旗幟。
從此,北大與蔡元培如同血肉般聯系在一起。北大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北大是他的一個輝煌的文化理想。
什么是大學?蔡元培理想的大學是他在德國觀察到的大學,即擁有獨立地位的,追求純粹學問的,一個思想與知識的生產、交流和傳播的機構。蔡元培力圖引進德國的教育理念,糾正中國自古以來就根深蒂固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教育模式。蔡元培既是一個理想主義氣質很濃重的人,又是一個實干家。他采取了種種措施,讓自己的理念在北大得以貫徹下去。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大學,在他捧起的雙手中慢慢成形了。
具有多年辦學經驗的蔡元培明白,要把眼前這個烏煙瘴氣的北大辦好,最重要的首先是要有一大批真才實學而又熱心教育的教師——不在乎你的政治立場,不在乎你的資歷,不在乎你的年齡,這一點是革命性的。
蔣夢麟先生在《苦難與風流》中寫道,蔡元培時代的北大“保守派、維新派和激進派,都同樣有機會爭一日之短長。背后拖著長辮,心里眷戀帝制的老先生與思想激進的新人物并坐討論,同席笑談。” 這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風格在同一個地方交錯重疊的現象,在北大的歷史上、甚至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空前絕后的。
蔡元培特別關注大學教育對人格的培養。1917年1月9日,他在北大的就職演說中談到:“諸君為大學生,地位甚高,肩負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唯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勵人。茍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為人輕辱,更何足以感人。”
當時還是一名普通學生的羅家倫,后來回憶聽到蔡元培先生講話時的感覺說:“那深邃、無畏而又強烈震撼人們心靈深處的聲音驅散了北京上空密布的烏云,它不僅賦予了北京大學一個新的靈魂,而且激勵了全國的青年。”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期間,北大學生運動開始萌芽。他與學生運動的關系,一直被后人所誤解。許多人把他描述成學生運動的積極支持者,這是對歷史的改寫。蔡元培本人并不支持學生運動,從“五四”運動一開始,他就對群眾運動的負面作用有清醒的認識,對過度參與政治活動傷害學術研究和大學獨立有清醒的認識。多年后蔡元培先生在《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一文中也寫到:“我對于學生運動,素有一種成見,以為學生在學校里面,應以求學為第一目的,不應有何等政治的組織。所以民國七年夏間,北京各校學生,曾為外交問題,結隊游行,向總統府請愿。當北大學生出發時,我曾阻止他們,他們一定要參與。我因此引咎辭職,經慰留而罷。”但九三學社的創始人許德珩卻說,“五四運動的主力是北大,其精神上的指導者是蔡元培。”
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曾感慨:“以一個校長的身份,能領導一所大學對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個人。”
4.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 因為有后來者“以口為碑,以心為碑,以文為碑”,蔡元培成為北大校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校長。
B 蔡元培給校役回禮,是給嚴重封建積習的北大吹進一股強勁的平等、民主之風,這所學校也就由此走上了改革的新征程。
C 蔡元培注重人格的培養,期待學生獨善其身、潔身自好,在當時的中國看起來有些迂闊,但這恰恰是大學的真義所在。
D 蔡元培在就職演講中,呼喚一代新型知識分子的誕生,這不僅賦予了北京大學一個新的靈魂,而且激勵了全國的青年。
答案:C,解析:C “獨善其身、潔身自好”不對,有些偏頗,蔡元培強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希望他們“勵人”“感人”。
5.蔡元培是怎樣把北大辦成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大學的?(4分)
答案:①反撥北大官氣,糾正“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教育模式,②追求大學的學術本性和地位獨立;③兼容并包,引進一大批真才實學、熱心教育的教師;④注重大學對學生人格的培育。(每答對1點給1分。)
6.蔡元培不支持學生運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雖然他不支持學生運動,九三學社的創始人許德珩卻說,“五四運動的主力是北大,其精神上的指導者是蔡元培”,想想許德珩這樣說的理由可能是什么?(5分)
答案:第一問:蔡元培不支持學生運動,他認為學生應以求學為第一目的,過度參與政治活動傷害學術研究和大學獨立。
第二問:蔡元培任校長期間,賦予北大平等、民主、科學、擔當等精神,是與五四運動精神相契合的,五四學生運動的主體是這一時期接受北大現代教育,具有現代精神和強烈使命感的北大學子,所以許德珩說蔡元培是五四運動精神上的指導者。(第一問2分,第二問3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4分)
灰鴿
王蒙
“錢——”蟬在陽光里一面燃燒著一面誘惑地叫著。
強發是個年輕的木匠,從山那邊櫻桃谷來。櫻桃谷有山,有樹,有小小的水庫和涓涓的山澗,有蔭涼,有永遠輕松的風。
但是這里有錢。為了賺錢,二十二歲的強發第二次到大城市來,給搬進了新樓的城市居民打家具。當他推刨子的時候,那鋼刃鏟削木頭的聲音是“一——毛、一——毛……”當他拉鋸的時候,那鋼牙咬嚙木頭的聲音是“現——錢、現——錢……”當他清掃被太陽曬得冒了煙的白花花的刨花和鋸末的時候,他恨得牙疼——為什么這不是一堆白花花的錢?
櫻桃谷的櫻桃也不多了,栽櫻桃不進錢,還不如大蒜。強發給戀人彩云的爹建過議,砍掉櫻桃,栽蒜。彩云家有個年代久遠的櫻桃園,春天櫻桃樹開滿了銀色的花,可惜,白花花的,卻不是錢。
一個東西白花花地一閃。沒等他轉過向來,這個東西已經落在他的眼前,落在他刨得不太平滑的一塊木板的另一端。
肉!
長而肥的脖子,頸上長著一圈褐黑色的毛,肚皮是那樣柔軟肥嫩,長滿羽毛的大腿是那樣豐厚結實,連翅膀也是飽滿多肉的。它歪著小小的頭,毫無警戒地出現在他的面前。
灰鴿子?哪兒來的?櫻桃谷飛來的?
肉!香嘖嘖的肉!
他仿佛正在扒掉裹在鴿子毛外的黃泥,他仿佛正在把外焦里嫩的鴿子肉放到口里,他仿佛聽到了鴿子的熱油燙得口水吱吱響。
但是鴿子不慌不忙地飛走了。
“嘎”的一聲,一輛上海牌小轎車剎了急閘。又“咯”的.一聲,一輛連掛式大型公共汽車緊急剎車。強發向鴿子沖去,被車流擋住了。
又一輛無軌電車停下了,許多自行車停下了。人們驚訝地看著大模大樣地妨礙著交通的灰鴿。它站在公共汽車的水箱前,昂著頭,歪著脖。
從公共汽車上下來兩個年輕人轟鴿子,它不但沒有聽從勸告離去,反而變本加厲,鉆到公共汽車底盤下面去了。
所有圍觀的人都向公共汽車司機打手勢:不要開車!不要軋著鴿子!
小汽車門打開了,一個中年干部和一個白發老者走了出來,他們走近公共汽車,俯身尋找車下的淘氣的灰鴿,并且急急地說著什么。
公共汽車司機一躍而下,氣急敗壞地罵著灰鴿,像罵一個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
交通民警皺著眉大步走來,弄清情況以后,這位在大街上有著無上威嚴和魄力的指揮官卻不知道該怎樣指揮了。他急出了一頭汗。
好多人圍觀。咕咕咕、噓噓噓、哧哧哧、嗵嗵嗵,人們發出種種響聲,吹口哨,跺腳,扔石子和土塊……
灰鴿硬是不肯出來。
強發撥拉開兩邊的人和自行車。當他看準鴿子的位置以后,略一猶疑,便趴下,向車底爬去。
他聽到一陣驚呼,一陣贊嘆。“危險!”是司機與交通民警同聲吶喊。
強發從車底盤下倒退出來,站起的時候,聽到的是一片歡呼和鼓掌。他懊喪地睜開被灼熱的瓦斯熏得閉起了的眼,在白花花的天空上,隱約有一個灰點子。
有人拍打他的肩膀,有人向他打聽為了什么和怎么回事。好像還有一個女孩子對他說:“您真好!”
我——真好?我是——您?
那女孩子的聲音使他想起了彩云。他想起了家鄉的野鴿子在山澗和教堂尖頂上成群盤旋,每只鴿子的尾巴張開以后就像張開的折扇一樣地渾圓。他想起隊里集合上工和召集開會時敲響的鐘聲。他想起那片他建議砍去的櫻桃園地面上的野薄荷的清香。他想起今年春天,在滿園都是白花花的櫻桃花的時候,他看見彩云挑水,她一邊走著一邊輕巧地換肩,頭發一甩一甩,連眉毛的揚動也叫他心疼得要命……
“您真好!”彩云是不會這樣說他的。
但那不是“真”的。他勇敢地鉆到車底下并不是為了解救那只鴿子。
當鴿子已經平安,圍觀的人群走散,各種車輛恢復了正常流轉以后,他流下了混濁的淚水。為了確信是從櫻桃谷飛來的灰鴿,為了彩云的滿面愁容,為了他從來都不了解的“真好”……他哭了。
樓上陽臺出現了一個少女,身穿白底V字形大藍條紋無袖連衣裙,口銜著蠟管,正在喝才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櫻桃汽水。她看了看木匠,又看了看大街。
“怎么了?”一個蒼老的聲音問。
“沒事,爺爺,沒事。”少女悠揚而又輕柔地回答,活像天使。她微笑著吸吮了一下,一股清爽甜香的淡紅色的汽水,順著蠟管進入了她的口腔,流到了胃里。
7.下列對小說的理解和分析,最為準確的一項是( )(3分)
A.蟬的鳴叫聲、鋼刃鏟削木頭的聲音、鋼牙咬嚙木頭的聲音在強發聽來都與錢有關,微妙的心理描寫充分地展現了他唯利是圖的性格。
B.小說寫灰鴿飛到馬路上,一輛上海牌小轎車剎了急閘,接著無軌電車、許多自行車都停下了,寫出了人們對鴿子妨礙交通的無奈。
C.以“灰鴿”為題,不僅因為小說的主要故事是由灰鴿引發和展開的,更因為人們對灰鴿的關愛充分展示了人性的美好,是轉變人物思想的關鍵。
D.小說通過一個曲折的故事蘊含深刻的哲理,運用細致的語言動作描寫塑造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讀來引人深思,催人奮進。
答案:C(A項“唯利是圖的性格”判斷錯誤,綜合全篇來看,強發人勤勞,重情義,并通過“灰鴿事件”認識到了人性的美好,盡管由于生活困苦,急需錢財,但并不能因此判斷人物性格“唯利是圖”;B項“無奈”的情感分析有誤,人們紛紛停車主要是出于對鴿子的愛護;D項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心理描寫,而不是語言動作描寫,且“催人奮進”也有些勉強。)
8.根據上下文,分析概括“他流下混濁淚水”的原因。(5分)
答:①灰鴿讓強發想起了自己的家鄉,也想起了戀人彩云生活的艱辛,故而心酸落淚。②灰鴿引發的交通混亂事件讓強發感受到了城市人們對生命的尊重,感受到了人間溫情的美好,內心感動。③ 強發為抓鴿子吃肉而鉆到車底,卻被人們誤認為是為了解救鴿子而受到贊頌,內心羞愧,同時又為自己受到認可和尊重而感動。(答出一點得1分,答出兩點得3分,答出三點得5分)
9.與“櫻桃”有關的意象在文中多次出現,有何意蘊?(6分)
答案:文中先后出現的與“櫻桃”有關的意象有:①櫻桃谷。寄托著強發對家鄉的思念,也寄托著他對戀人彩云的思念。②櫻桃園、櫻桃樹。強發對櫻桃樹的態度前后文中有不同,原來他建議砍掉櫻桃樹栽蒜,代表著他是以物質利益的角度來判斷和認識事物的;后來他感受到了櫻桃園中野薄荷的清香,代表著他改變了自己的價值觀念和人生態度,從而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③櫻桃汽水。櫻桃雖不及大蒜的利益價值高,但做成的汽水清爽甜香,代表著作者對人間溫情和美好人性的贊美。(每點2分,共6分)
四、古代詩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嵇紹,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歲而孤,事母孝謹。以父得罪,靖居私門。山濤領選,啟武帝曰:“《康誥》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紹賢侔垝缺,宜加旌命,請為秘書郎。 ”帝謂濤曰:“如卿所言,乃堪為丞,何但郎也。”乃發詔征之,起家為秘書丞。紹入洛,累遷汝陰太守。尚書左仆射裴顏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為吏部尚書,可使天下無復遺才矣。”沛國戴晞少有才智,時人許以遠致,紹以為必不成器。晞后為司州主簿,以無行被斥,州黨稱紹有知人之明。元康初,為給事黃門侍郎。時侍中賈謐以外戚之寵,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謐求交于紹,紹拒而不答。及謐誅,紹時在省,以不阿比兇族,封弋陽子,遷散騎常侍。太尉、廣陵公陳準薨,太常奏謚,紹駁曰:“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自頃禮官協情,謚不依本。準謚為過,宜謚曰繆。”事下太常。時雖不從,朝廷憚焉。齊王冏既輔政,大興第舍,驕奢滋甚,紹以書諫曰:“夏禹以卑室稱美,唐虞以茅茨顯德,宜省起造之煩,深思謙損之理。”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于絲竹,公可令操之。”左右進琴,紹推不受。冏曰:“今日為歡,卿何吝此邪?”紹對曰:“公匡復社稷,當軌物作則,垂之于后。紹雖虛鄙,忝備常伯,腰紱冠冕,鳴玉殿省,豈可操執絲竹,以為伶人之事!若釋公服從私宴,所不敢辭也。”冏大慚。艾等不自得而退。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征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潰散,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交兵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節選自《晉書嵇紹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B.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C.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D.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共論時政。
答案:D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廣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也是我國著名十大名曲之一。魏晉建安七子之一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
B.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時,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C.謚號可分為官謚和私謚,也可分為上謚和下謚。上謚即表揚類,如“文”、“康”、“忠”等。下謚即批判性,如“煬”、“靈”、“幽”等。
D.冕是大禮帽,天子、諸侯、卿大夫在祭祀時所戴。冠則是王公貴人用來束住頭發,同時起裝飾作用。
答案:A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于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建安七子分別為: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尚書左仆射裴顏器重嵇紹,認為他知人善用。嵇紹不認可被大家交口稱贊將大有作為的戴晞,事實證明了嵇紹的知人之明。
B.嵇紹剛正不阿。侍中賈謐以外戚而受寵信,居于高位,眾人趨附。賈謐想與嵇紹交往,嵇紹拒而不答。在賈謐死后,嵇紹因不親附奸臣而升遷。
C.嵇紹忠誠報國。朝廷北征時大敗于蕩陰,百官及侍衛全都潰散,只有嵇紹奮命捍衛,最終被害于皇帝之側。
D.嵇紹敢于直言勸諫。齊王主政時大興土木,他當面直言勸諫;在齊王的宴會上,他再次直言勸諫,拒絕為齊王操琴取樂。
答案:D。齊王主政時大興土木,嵇紹直言上書勸諫,而非當面。嵇紹拒絕齊王操琴取樂時是推脫之辭,而非“直言”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答案:(1)謚號是用來流傳后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所以”、“受”、“細行”各計3分,句意通順2分)
(2)公匡復社稷,當軌物作則,垂之于后。
答案:您匡正恢復國家社稷,正應當遵循法度以身作則,使美名能夠流傳后世。(“匡復”、“軌”、“垂”、各計3分,句意通順2分)
參考譯文:
嵇紹,字延祖,是曹魏中散大夫嵇康的兒子。十歲時失去了父親,奉養母親孝順慎重。因為父親(的緣故)被降罪,閑居在家。山濤主管挑選官員,對武帝說:“《康誥》中說‘父子之間的罪過不應相互牽累。’嵇紹的賢能與垝缺相齊,應該加以表揚征召,請任命他為秘書郎一職。”皇帝對山濤說:“像你所說的,(他的才能)完全能夠擔任秘書丞,何止(僅僅)授予秘書郎呢。”于是下發詔書征用他,嵇紹離家去任秘書丞。嵇紹后來進入洛陽,累次升遷為汝陰太守。尚書左仆射裴顏也很器重他,常常說:“如果讓嵇延祖任吏部尚書,可使天下不會再遺漏人才。”沛國的戴晞年輕有才氣,當時人們相信他將來必有大用,嵇紹卻認為他一定不會成大器。戴晞后來任司州主簿,因為行為不端被驅逐,州里民眾都說嵇紹有知人之明。元康初年,任給事黃門侍郎。當時侍中賈謐憑借著外戚的身份受寵愛,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賈謐請求與嵇紹交好,嵇紹拒絕不理。等到賈謐被處死,嵇紹正在官署,因為他不親附惡人,被封為弋陽子,又升為散騎常侍。太尉、廣陵公陳準死了,太常奏請加給謚號,嵇紹反駁說:“謚號是用來流傳后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由于近來掌禮治之官附和情弊,加謚號便不依據原則。加給陳準的謚號過譽,應該加謚號為‘繆’。”這件事交給太常處理。當時雖然沒有聽從嵇紹的意見,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懼怕他。齊王冏執掌政事以后,大興土木,營建宮室,驕橫奢侈,嵇紹上書勸諫道:“夏禹以居室簡陋而獲得美譽,唐虞以茅草屋頂而顯示品德,應該省去起造宮屋的煩勞,沉思謙虛謹慎的道理。”齊王冏雖然口頭上答應順從他的建議,但最終還是沒有采納。嵇紹曾經到齊王冏處咨詢事情,正趕上齊王冏舉辦宴會,召董艾等人共商時政。董艾對齊王冏說:“侍中嵇紹善于彈琴,您可以讓他演奏。”侍從呈上琴,嵇紹推辭不接。齊王冏說:“今天我們歡聚,您又何必吝惜呢?”嵇紹回答說:“您匡正恢復國家社稷,正應當遵循法度以身作則,讓美名能夠流傳后世。我雖說身份寒微,但也忝列伯爵之列,身穿朝服,頭戴冠冕,出入于朝堂之上,怎么能夠手執樂器,去做那些伶人所做的事情呢!假若是脫下官服參加私人宴會,那我就不敢推辭。”齊王冏(聽后)很慚愧。董艾等人也很不自在地退身而去。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舉,征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恰逢軍隊在蕩陰戰敗,百官及侍衛人員都紛紛潰逃,只有嵇紹莊重地端正冠帶,挺身保衛天子,軍隊接近鑾駕,飛箭如雨,嵇紹于是被射死在皇帝的身旁,鮮血濺染了御衣,天子為他的死沉痛悲嘆。等到戰事平定,侍從要浣洗御衣,皇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4—15題。
題西溪無相院
張先(北宋)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本詩表現詩人對雨后秋溪的獨特興會,抒寫一種高妙的情致。全詩幾乎全是寫景,即使是尾聯,也把情浸入景中,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B.起句從遠處、大處落筆,展示西溪的獨特風貌。"積水",暗寫雨。一場秋雨,溪水漲滿。遠遠望去,天光水色渾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詩句"八月湖水平,涵虛渾太清"的氣勢。
C.頷聯筆觸一轉,從小處、近處著墨,使詩情飛動。此聯兩句一見一聞,一動一靜,錯落有致,妙趣橫生。
D.頸聯一句寫入郭僧風塵仆仆,一句寫過橋人影映水中。以入郭之塵反襯禪院之清,以人行鑒中表現溪水清澈,意在贊美清幽美麗的風景。
E.尾聯以擔心蘆葦長高,影響觀賞溪月作結,使人想到“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禪典。寫禪意而無禪語,亦是此詩的一高明之處。
答案:CD。C應為兩句皆“以動寫靜”D頸聯一句寫入郭僧“風塵仆仆”錯,“塵里”指的是塵世喧囂。“表現溪水清澈,意在贊美清幽美麗的風景”不對,目的是為表現物我兩忘,抒寫清新純凈的禪境。
15.張先文筆工巧,長于寫“影”,被稱為“張三影”。本詩寫了三處“影”,請找出并簡要分析。
答案:(1)“浮萍破處見山影”是明寫山之“影”,浮萍破處,映襯出遠山的倒影,呼應第一聯的“清”字,表現出西溪山清水秀的特點。(2)“過橋人似鑒中行”是暗寫人之“影”(橋影),僧人入城,溪水映照人影,人行鏡中,物我相忘,表現水之清澈,回照首句。(3)“莫放修蘆礙月生”是虛寫(暗寫)月之“影”,積雨過后,蘆葦漸生,詩人擔心蘆葦長高,影響觀賞溪中的月影。以雨后蘆葦長高作一虛設,便把白天所見的景色擴大到未見的溪月,拓出了另一番想象的世界,給人以回味。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柳宗元因變法失敗而被貶到永州,所以心境悲涼凄愴,《小石潭記》中暗示他當時心境的句子是: , 。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2)李白在《蜀道難》中,用飛鳥猿猱來做陪襯,寫它們的無計可施,來反襯人行的艱駐的句子: , 。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3) 《岳陽樓記》中寫無波時水中月影的句子: 。
靜影沉璧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落后的民營酒店手中的市場正被蠶食,有人認為今年至少有兩千家民營酒店將會破產,這究竟是趨勢還是駭人聽聞?
②即使是在信息奔涌的E時代,美麗的玉泉山依然像一個世外高人一樣,隱身于信息大潮中,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③按照以往慣例,比賽結束后,會有不同媒體的記者向主教練提一些問題,只是這次沒有一個人想發問,大家只是面面相覷,發布會的氣氛降到冰點。
④他們是合伙人,有著開誠布公、榮辱與共的親密關系;他們共同辦企業,志同道合,許多事情都能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⑤且看“炫富”的內容,主要是名牌服飾、名酒、名表、名車、名度假地。奢侈品林林總總,共同點卻只有一個,就是觀念性的符號。
⑥上海強藝家具有限公司繼承了傳統古典家具的榫卯技術——凸出來的榫頭和凹進去的卯眼扣在一起,緊緊相握,間不容發。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C。駭人聽聞:指使人聽了非常震驚;不合語境。羚羊掛角:比喻詩文書畫等意境超脫,不露痕跡,也比喻做事不留下線索。面面相覷:形容驚恐、緊張、尷尬或束手無策的樣子;不能形容相互看著,故錯誤。開誠布公:坦誠相待,公正無私;不能修飾關系,故錯誤。林林總總:形容紛繁眾多。間不容發: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或極為精密,也形容時間緊迫,情勢危急。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據了解,上個星期,希拉里競選團隊的負責人約翰博得斯塔已和提出要求重新計票的電腦專家們見了面。
B.阿克陶縣消防大隊官兵到達木吉鄉布拉克村喀拉其小隊,對一處大面積塌陷的土木結構牛羊圈展開營救,搶救出2頭牛犢,35只羊羔。
C.在今天舉行的湖南省保險資金運用項目對接會上,全國20家大型保險投資機構與我省投融資平臺公司,洽談保險資金入湘投資項目。
D.記者了解到,一名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高學歷人才,在當地國有企業成為技術骨干后,外資企業給其開出十倍于國企的年薪,以及海外學習機會。
答案:D。A項“提出要求重新計票的”雜糅,改成“提出重新計票的”,或“要求重新計票的”,或“提出重新計票要求的”;B項“對……牛羊圈展開營救”搭配不當;D項句子成分殘缺,“一名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高學歷人才”缺謂語, “海外學習機會”前缺謂語。
19.在文中橫線出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恰當的一項時是(3分)
人們身體的細胞中,有一種清除廢物并循環利用的“自噬”機制。 ,
。 , 。 , 。了解了這種機制,可以讓人們可以從嶄新的角度來理解一些生理過程,例如我們對饑餓或感染的反應。
①并逐漸探明了自噬的過程和原理
②但人們不知道它是如何運行的
③將其重新變成構建細胞的原料或養料
④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找到了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
⑤人們很早就知道了這種回收機制的存在
⑥這種機制能找到并吞噬細胞內產生的廢物
A.⑤⑥④①②③ B.⑤①④②⑥③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③⑤②④①
答案:D項。先簡單介紹“自噬”機制的功能,故先填⑥③;然后再具體介紹人們是如何了解這種機制運行的過程,由“知道了這種回收機制的存在”,到“不知道它是如何運行”,再到找到了“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最后“逐漸探明了自噬的過程和原理”。
20.在下而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藝術創造,得承認它首先是一項手藝活兒, ① ,這是很重要的前提。當然,如果一個畫者僅僅只有技術而無境界,則只能被稱為大師傅而不能叫大師。
雖然技術的精湛使你能把活兒做到以假亂真, ② ,而境界的升華才能賦予作品靈性與生命。真正的境界卻不是靠爭取、努力得來的,而往往是因為參破了之后的開悟自然生成的; ③ ,而是內心的贈予。
答案:(1)要有極其精湛的技術(1分)
(2)卻只是沒有靈性與生命的標本(2分)
(3)真正的境界不是外求的結果(2分)
21. 有人說:“城市雕塑就是這座城市的眼睛,人們透過它看到一座城的內蘊。它以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為對象,展示著城市的精神文明。”下面是河南鄭州西四環連霍高速出入口處的一尊鍛銅雕塑,名為“禮儀之門”,請從造型與內涵兩個角度,簡要解讀這尊雕塑,不超過120字。(6分)
該雕塑由兩個手臂組成,形似一扇敞開的門;造型中,右手虛握,左手抱住右拳,呈抱拳狀。(2分)這是中華傳統禮儀中的禮貌動作,含有尊重、歡迎的之意,同時,該造型寓含開放合作之意。(2分)這尊雕塑體現了中原禮儀面貌和鄭州人好客的禮儀之道。(2分)
六、寫作(60分)
22.閱瀆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們經常被告誡:不要過分關注自己的外表而忽視了內在品質和能力的培養。也有人說:你的形象,就是你自己的名片,沒有人會時常透過你自己都不在意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讀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寫作成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要抄襲。
立意指導: 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是密不可分的。 內在素質是指在生活中在職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道德情操、審美情趣、價值取向、學識修養、性格特征等。外在形象是指在生活和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外在的形象特征,包括聲音、容貌、服飾、化妝、發型、體態等。 如同內涵之于表現的關系,內在素質是主導和關鍵,外在形象就是內在素質的外化表現。他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
基于以往一味強調內在素質,此材料側重于強調注重外在的形象氣質,使自己的內在美得以展現,為人知曉。
同時可以引申到形象工程問題、追求名牌問題、產品包裝問題、虛假廣告問題、城市建設問題、名校情結問題上去寫作。
【高三語文上學期月考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高三的月考英語試卷答案03-31
高三語文試卷及答案03-31
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摸底試卷及答案09-20
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及答案03-31
高三月考英語試卷答案03-31
高三上語文試卷07-13
初二語文月考試卷及答案12-10
高三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附答案)08-24
高三上語文練習試卷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