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學期高三語文期中模擬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長期以來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美、英、法的立場比較一致,而中、俄的立場往往 。所以,中俄加強合作與交流,就能達到雙贏。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法治經濟,也是道德經濟。我國那些百年老店之所以能歷久彌新、基業長存,就是因為他們誠實守信,童叟無欺, 。
(3)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來,人們一直對此 ,即使是同一個觀者,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不約而同 一諾千金 莫衷一是
B.不謀而合 一言九鼎 各執一詞
C.不約而同 一言九鼎 各執一詞
D.不謀而合 一諾千金 莫衷一是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中國大運河是地球上對自然地理面貌改變最大的人類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京杭運河只是人們最熟悉的那部分
②在漫長 的時光里 ,這條河流支撐生活,激發靈感,啟迪心智并指引未來
③這是中國人用了2500年時間與自然共同完成的壯麗奇 觀
④亞洲大陸東部的天然大河都被它聯絡貫穿,支流多到無法計算
⑤中國大運河還包括隋唐運河、浙東運河在內的數千公里廣闊空間
⑥在這個空間內,可以看到無數智慧、勇氣、決心,還有溫情。
A.③①④②⑤⑥ B.④③①⑤⑥② C.③④①⑤⑥② D.④①③②⑤⑥
4.下列句中語言表達不得體的一項是( )
A.拙作奉上,望哂笑之余,不吝賜教。
B.近悉教躬違和,弟子特此致候。
C.閣下訪問寒舍,我深感榮幸。
D.此事我須權衡利弊,方可作出鈞裁。
5. 古人常借“杜鵑”寄寓哀怨、悲苦的情思。下列詩句中沒有表現這種情思的一項是( )
A.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B.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C.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D.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二、文言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
郭舒,字稚行。幼請其母從師,歲余便歸,粗識大義。鄉人、宗人咸稱舒當為后來之秀,終成國器。始為領軍校尉,坐擅放司馬彪,系廷尉,世多義之。
王澄聞其名,引為別駕。澄終日酣飲,不以眾務在意,舒常切諫之。及天下大亂,又勸澄修德養威,保完州境。澄雖不能從,然重其忠亮。荊土士人宗庾廞嘗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舒厲色謂左右曰:“使君過醉,汝輩何敢妄動!”澄恚曰:“別駕狂邪,誑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頭,舒跪而受之。澄意少釋,而廞遂得免。
澄之奔敗也,欲將舒東下,舒曰:“舒為萬里紀綱,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澤以自給。鄉人盜食舒牛,事覺,來謝。舒曰:“卿饑,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與杜曾厚,曾嘗召之,不往,曾銜之。至是,澄又轉舒為順陽太守,曾密遣兵襲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為參軍,轉從事中郎。敦謀為逆,舒諫不從,使守武昌。高官督護繆坦嘗請武昌城西地為營,太守樂凱言于敦曰:“百姓久買此地,種菜自贍,不宜奪之。”敦大怒曰:“王處仲①不來江湖,當有武昌地不,而人云是我地邪!”凱懼,不敢言。舒曰:“公聽舒一言。”敦曰:“平子②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頭,舊疢③復發邪!”舒曰:“古之狂也直。昔堯立誹謗之木,舜置敢諫之鼓,然后事無枉縱。公為勝堯、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與古人相遠!”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繆坦可謂小人,疑誤視聽,奪人私地,以強陵弱。晏子稱君曰其可臣獻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敦即使還地。眾咸壯之。敦重舒公亮,給賜轉豐,數詣其家,表為梁州刺史。
(選自《晉書卷四十三列傳十三》,有刪節)
【注】①處仲:王敦的字。②平子:王澄的字。③疢(chèn):病。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舒常切評之:率真
B.曾銜之:懷恨
C.種菜自贍:贍養
D.給賜轉豐:豐厚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不以眾務在意 世以此服其弘量
B.汝輩何敢妄動 何與古人相遠
C.澄之奔敗也 古之狂也直
D.乃留屯口 乃逆折舒
8.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9分)
(1)始為領軍校尉,坐擅放司馬彪,系廷尉,世多義之。(3分)
(2)荊土士人宗庾廞嘗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3分)
(3)敦即使還地。眾咸壯之。(3分)
9.根據文意,概括郭舒的性格特點。(3分)
三、古詩詞鑒賞(11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溪 居
柳宗元
久為簪組①累,幸此南夷謫。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②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注】①簪組:古代官吏的服飾。②榜(pēng):指搖船用具。此句指船行觸石。
(1)此詩描寫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5分)
(2)請結合全詩,分析此詩運用的手法。(6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靜言思之,__________ 。 (《詩經 氓》)
(2) __________,所惡有甚于死者。 (孟子《魚我所欲也》)
(3)帝高陽之苗裔兮, __________。 (屈原《離騷》)
(4)臣本布衣, __________,茍全性命于亂世。 (諸葛亮《出師表》)
(5)西當太白有鳥道, __________。 (李白《蜀道難》)
(6)誦明月之詩, __________。 (蘇軾《赤壁賦》)
(7)位卑未敢忘憂國,__________ 。 (陸游《病起書懷》)
(8)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 __________。 (《孟子》)
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回答12~15題。
遲 行
蔣 勛
①一條路上,間隔不遠,一株盛放的木棉花,使我停下來,抬頭看了好幾次。樹干直挺聳立,樹枝平平伸展出去,像手臂,承載著一朵一朵赭黃橘紅的.花。仰頭看,整株木棉像一支盛大的燭臺,滿滿一樹花朵,艷紅鮮黃,像明亮燦爛的燭光火焰一齊點燃,在陽光下跳躍閃爍。春天的城市,像被節慶祝福,路過的行人,也都感染到喜悅。
②有些路人或許有急事要辦,匆忙走過,無法注意到這個季節木棉花的盛放。我正低頭看地上落花,聽到他們腳步聲急急走來,趕快讓開,怕阻擋了他們的去路。
③我很喜歡東方園林建筑里的亭子,空間不大,四面無墻,只是暫時供人停留。在山水畫里,亭子常常只是一個小點,或在水邊,有扶欄可以倚靠,看水流低回,浮沫此起彼落;或在山路迂回的平臺,眼前豁然開朗,可以遠觀山色,眺望大河浩蕩。
④“亭子”就是“停”的暗示嗎?行走盤桓在長長的路途上,我希望前進的速度更快嗎?還是我要學習懂得如何停留,懂得在路旁的亭子稍做休息,四處瀏覽,而不只是匆匆趕路。
⑤如果人生是一條路,從生到死,我希望這條路是高速公路,一通到底,快快走完嗎?或者,我更希望在這條路上,可以多一點遲延,多一點迂回,多一點過程,多一點停留。
⑥人類最早只是步行,步行的空間范圍很有限。把臺北市舊的北門、南門、西門、東門,四個城門連接起來,也就是原來城市步行走出來的尺度。不只是臺北,所有以步行速度規劃的城市空間,范圍都不太大。歐洲許多老城市,像意大利的Siena、翡冷翠,西班牙的Toledo,都還可以完全用步行游覽。老城市的巷弄,彎彎曲曲,高高低低,本來就是居民長久用腳走出來的路。
⑦步行可以達到的空間范圍不大,步行的速度緩慢,人類慢慢地走著,在步行的速度里思考,隨時停下來,觀察季節的變化,看天上星辰轉移,等 待太陽落山,整理自己的思緒,反省自己生命的狀態,探索宇宙的現象,思維信仰的價值。他們一步一步走著,好像步行的節奏成就了思維的節奏,因為可以慢慢步行,有了崇高的宗教,有了深沉的哲學,有了悠揚跌宕詩歌的詠唱。
⑧或許,我們已經遺忘,人類最初的文明,是在漫長步行的路上,一步一步,緩慢行走出來的結果。
⑨我的腦海里,常常有一些步行隊伍的畫面。在古老的印度,修行的僧侶,手上捧著缽,一步一步走在塵土飛揚的路上。走到河邊,洗腳沐浴。洗完腳,在樹下鋪了座位,靜靜聆聽佛陀說法。
⑩我步行去了恒河邊的鹿野苑,也步行去了已成廢墟的那蘭陀,在玄奘讀書的經院,體會步行者思想的節奏。我在雅典衛城鋪了大理石板的山路上徘徊遲行,想象古希臘的哲人如何一邊走,一邊議論哲學。他們的步行也好像一種邏輯,每一步都條理分明。荷馬的吟詠唱嘆,流傳在城市的街道上,他失明的雙眼,看不見路,手里的棍子,一點一點,也都是步伐的節拍。
○11我步行走去灞橋,黃埃漫漫,仿佛還聽得到橋下的流水,橋邊楊柳依依,送別的人與告別的人緩緩走來,送別和告別,時間都很長,可以折一段柳枝做紀念,可以勸君更盡一杯酒,可以吟詩唱和。仿佛因為步行,也就多了許多心事。“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李白說的是男子離去后地上的腳印,女子在門前凝視,腳印一步一步,一天一天,長滿了綠苔。那些遲行的腳印,走得那么慢,走在歲月里,走出了眷戀,走出了不舍,走出了思念,走出了感謝與珍重,走出了文明的厚重綿長。
12. 文章開頭描寫了盛開的木棉花,有什么作用?(4分)
13.作者喜歡“亭子”的理由有哪些?請簡要分析。(4分)
14.本文構思頗具匠心,請聯系全文作簡要分析。(6分)
15.文章以“遲行”為題,請探究其深刻內涵。(6分)
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16~18題
靜寒之境
朱良志
①中國藝術追求的靜寒境界,寧靜而淵澄,有一種自然而平淡的美,這與中國人的文化追求有關。世界永遠充滿著齷齪與清潔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僅是中國人的社會理想,也是一種審美追求。
②靜寒境界是片寧靜的天地。寧靜驅除了塵世的喧囂,將人們帶入悠遠清澄的世界中;寧靜滌蕩了人們的心靈污垢,使心如冰壺,從而歸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寧靜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國藝術追求這種絕對的寧靜。比如在中國畫中,永恒的寧靜是其主要面目。煙林寒樹,雪夜歸舟,深山蕭寺,漁莊清夏等,這些習見的畫題,都在幽冷中透出寧靜。這里沒有鼓蕩和聒噪,沒有激烈的沖突,即使像范寬《溪山行旅圖》中的飛瀑,也在空寂的氛圍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囂。寒江靜橫,孤舟閑泛,枯樹蕭森,將人們帶入永恒的寧靜中。如北宋畫家王晉卿傳世名作《漁村小雪圖》,畫山間晴雪之狀,意境清幽,氣氛靜寂,畫中漁村山體均以薄雪輕施,寒林點綴于石間崖隙,江水蕩漾,與遠山相應,一切都在清暉中浮動,真是幽寒寧靜之極。
③中國畫家酷愛靜寒之境,是因為靜反映了一種獨特的心境。畫之靜是畫家靜觀默照的結果,也是畫家高曠懷抱的寫照。畫家在靜寒之中陶冶心靈,以靜寒來表現自己與塵世的距離,同時通過靜寒來表達對宇宙的獨特理解。
④中國藝術的靜寒之境,絕不是追求空虛和死寂,而是要在靜寒氛圍中展現生命的躍遷。以靜觀動,動靜相宜,可以說是中國藝術的通則,它一般是在靜寒中表現生趣,靜寒為盎然的生機躍動提供了一個背景。文嘉自題《仿倪元鎮山水》:“高靈爽氣澄,落日橫煙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亂山影。”在靜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輕煙飄渺,青山浮蕩,孤亭影亂,這不正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嗎!徹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這動靜轉換中全然蕩去。
⑤靜與空是相聯系的,靜作用于聽覺,空作用于視覺,聽覺的靜能推蕩視覺 的空,而視覺的空也能加重靜的氣氛。在中國畫中,空絕非別無一物,往往與靜相融合,形成寧靜空茫的境界。因此,靜之寒在一 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國藝術熱衷于創造“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會的復雜文化活動,盡量保持“自然的純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樣呈現,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聯系。空山無人,任物興現,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節選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韻味》,有刪改)
16.請簡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論述層次。(6分)
17.作者在第④段中引用了文嘉的題畫詩,有什么作用?(6分)
18.中國藝術為什么追求靜寒境界?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世紛繁復 雜,當你以“信”的態度面對時,它就簡單;當你以“思”的態度面對時 ,它就豐富……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題目自擬;④除詩歌外文體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