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語文2月份月考檢測試題帶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 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旮旯(gā) 葳蕤(ruí) 扎小辮(z ā) 呱(ɡū)呱墜地
B.昵稱(nì) 偏裨(pí) 好萊塢(wù) 一鱗半爪(zhǎo)
C.嬗變(shàn) 潰膿(kuì) 一撮毛(zuǒ) 捍格不入(hàn)
D.沙磧(jì) 閬苑(làng) 保俶塔(shū) 燕頷虎頸(hàn)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寧波藉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之后,故鄉的兩所高中母校分別考慮在校園內樹立銅像和設立陳列室、以激勵后輩學子傳承她的科學精神。
B、明末清初牙雕“題扇”仕女,略顯頭大于身,明顯受到明萬歷時期板畫的影響,身材過度修長而顯現出大頭仕女,彰顯出明代工藝的特征。
C、這部經濟學家的皇皇巨著結構嚴謹,前后貫串,推理嚴密,數據翔實,提示了在紛繁蕪雜的社會現象背后隱藏著的經濟規律和生活法則。
D、有人說,鄉愁是孩童時牽牛吃草的一脈青山,是夏日供我們嬉鬧的一方綠水,是夕陽里炊煙裊裊的一片屋瓦,是灶頭上飄來的陣陣菜香,亦或是縈繞在心頭關于故鄉那些說不出的愁思。
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 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 “潛規則”“宅”““北漂”等詞語被收入《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相對于發明這些新詞的網絡媒體或公眾,詞典的解釋更完善,使用也更規范。
B、今日中國人,不再視競爭如敵對,視落后如失敗,視空手而歸如羞辱,因為他們相信,一個強大國家的內涵無需用金牌奠基,一個洋溢人性光輝的民族也具魅力。
C、14名香港保釣人士乘坐“啟豐二號”,披肝瀝膽,沖破日方阻撓,其中7人成功登上釣 魚島,豎起國旗并唱國歌宣誓主權。
D.企業的發展不能只靠拿云捉月的管理者或依賴于源源不斷的外來資本,唯有遵循企業和市場發展規律進行內涵式發展才是正道。
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一些因各種原因不能歸家的年輕人選擇在網上點燃蠟燭遙寄哀思,被評為引導大眾文明低碳祭掃的有力行動,而幾乎與其同時出現的“代人掃墓”業務則遭到痛批。
B、快速推進的現代化進程對傳統建筑的毀壞是致命的,有些地方的傳統建筑幾乎被破壞殆盡,其承載的豐富文化內涵也就此失落。
C、溫州正在進行的金融改革,不是僅僅為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而進行的改革,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面很廣,所以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
D.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中國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目的是牢記這一慘痛的歷史。
5、概括下面這段話的主要內容(不超過30字),作為本則消息的結束語填在空格里。(3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認為分子的氣味是由分子的結構所決定。然而,以香水為例,在香水分子被制造出來之前,人們往往不能判斷其氣味,而必須在成千上萬個 結構相同的分子中來選擇正確的氣味,而這正表明分子結構決定分子氣味的理論存在漏洞。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一項最新的研究實驗中,研究人員在納米級上對分子振動做出改變,即用更重的氫同位素重氫來替換了麝香分子中的氫原子,在其分子結構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改變分子的振動模式。實驗的結果讓人吃驚:麝香發出了和原來不一樣的氣味,這也意味著人們的嗅覺能夠感應到納米級的分子振動。這個實驗證明:
6、分析下面表格內容,回答相應問題。(5分)
年齡 美國 中國
9-24個月 自己扔尿布 認字
2-3歲 扔垃圾、整理玩具、澆花、喂寵物 背唐詩
3-6歲 鋪床、擺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間 各種藝術能力培訓
6-12歲 做簡單的飯、清理洗手間、使用洗衣機 做作業,藝術培訓
13歲以上 換燈泡、做飯、洗衣、修剪草坪 做作業,藝術培訓
(1)美國家長認為,孩子應該 (1分)
(2)中國家長認為,孩子應該 (1分)
(3)你認可哪種教育方式?理由是 (3分)
7.閱讀以下圖文材料,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此校徽并寫出其內涵。(4分)
創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學初名京師大學堂,1912年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1916年12月,著名教育家、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自由思想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推動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使北大成為傳播新文化的重要陣地。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前,北大并沒有校徽這一新生事物,亦即沒有專屬自己的旌旗標識。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二年,即1917年,即出面請魯迅設計北大校徽。圖示如下。
二、現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酒可以激發詩人的靈感,詩人也可以借酒澆胸中的塊壘,所以唐人有“斗酒詩百篇”和“乞酒緩愁腸”之說。由于詩人與酒的關系極為密切,唐代詩歌中不 但寫到了酒,還寫到了酒價。
杜甫在《逼側行贈畢四曜》一詩中寫道:“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杜甫詩歌對酒價的敘述,成了一個聚訟紛紜的話題。
以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劉頒《中山詩話》寫道:“真宗問近臣:‘唐酒價幾何?’莫能對。丁晉公獨曰:‘斗直三百。’上問何以知之,曰:‘臣觀杜甫詩:速須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宋代陳巖肖《庚溪詩話》也認為:“少陵詩非特紀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無貴賤,亦時見于吟詠。如云:‘急須相就飲一斗,恰有青銅三百錢。’”
不以為然者認為,杜甫詩中所謂的“三百青銅錢”之說,來自前人的典故。北齊盧思道曾說過“長安酒錢,斗價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詩歌中“‘酒價苦貴’乃實語,‘三百青錢’,不過襲用成語耳”。
那么唐代酒價究竟是多少呢? 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建中三年,復禁民酤,以佐軍費,置肆釀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單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這樣看來,似乎杜甫詩歌確實反映了現實生活,無愧于“詩史”的贊譽。但需要說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號,這與杜甫生活的時代相距幾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為坐實杜詩對于唐代酒價敘述的依據。
唐代寫到酒價的絕不只有杜甫,許多詩人都在詩中寫到了酒價問題。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王維“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崔國輔“與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錢”;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陸龜蒙“若得奉君飲,十千沽一斗”。這些詩人雖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個時期,但他們的詩歌卻普遍地說到唐代的酒價乃每斗十千錢。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對于酒價的敘述,差異為何如此之大呢? 也許有讀者認為,李白、王維等人所說的乃是美酒的價格。這話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說也有其淵源。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經寫道:“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盡管“他人所道,我則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因此他的敘述便成為一種難以撼動的范式。唐代詩人受曹植的影響,不排除在詩歌中對這一典則的普遍追摹和襲用。
唐代詩歌中的酒價問題引起了不少誤讀,初看是詩人的意圖意義和讀者的解釋意義之間出現了齟齬,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在于讀者以詩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譏誚這種詩史不分的情況說:“就杜陵沽處販酒,向崔國輔賣,豈不三十倍獲息錢邪?”在王夫之看來,詩歌與歷史差別很大,歷史要求具有實錄精神,而詩歌則不然,“詩之不可以史為,若口與目之不相為代也”。
(選自《 光明日報 》,有刪改)
8. 下列關于杜甫詩歌中酒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杜甫在《逼側行贈畢四曜》提到的三百錢一斗酒的說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B. 宋代的劉頒和陳巖肖都認為,杜甫所說的三百錢一斗酒的說法是真實可信的。
C. 王嗣奭不認可杜甫在詩中所說的唐代那時的酒價,但他也承認,那時酒價確實比較貴。
D. 杜甫詩歌中酒價的敘述似乎可以在《新唐書食貨志》中得到印證,但因年代相隔較長,也不能完全采信。
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唐朝時一斗酒曾賣三百錢是可信的,不能因為有人對杜甫的敘述不以為然就否認這一點。
B. 杜甫和李白等人對于酒價的敘述差異巨大,這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各自飲的酒品質不同。
C. 李白、王維等人對于美酒價格的敘述,深受曹植影響,是對曹植敘述范式的追摹和襲用。
D. 詩歌不能等同于歷史,因此把詩歌描述的內容當成是歷史事實來解讀是不適宜的。
10. 作者認為,唐代詩歌中的酒價問題引起誤讀的深層次原因在于讀者以詩為史,它 的依據是什么?請結合相關文段,簡要概括。(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母親的《鎖麟囊》
王虹蓮
讀完了博士,又從國外鍍了金,她卻沒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擠。
她整夜失眠,甚至,與這個世界說再見一直是她心里的念頭。
如果不是念著母親,她真的就去了。母親撫養她實在是不容易——母親那時沒有工作,一個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學,她讀到博士,是母親一分錢一分錢供出來的,她想給母親一個最好的回報,但是……
母親文化不高,喜歡聽單田芳的評書,粗重沙啞的聲音幾乎天天想起。那卻是她不喜歡的,她覺得那是下里巴人的東西,她寧愿一個人選擇沉默地呆著。一天黃昏,她還是一個人發呆,看著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了。她就突然又聽到了單田芳的評書,在這寂靜的黃昏里,那評書顯得更沙啞吵鬧。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聽這種東西?”
聲音馬上就沒有了,以后幾天的黃昏也是沉靜的, 死了一樣的沉靜。她反而又覺得太安靜了。她想,真的太沒有意思了。
又一個黃昏。她聽到外面有人唱京劇。是一個女人的聲音,很婉轉婀娜的調子,那戲詞更吸引了她: 一霎時把七情俱已昧盡, 參透了酸辛處淚濕衣襟。“我只道鐵富貴一生享定 ,又誰知禍福事傾刻分明。想當年我也曾撒嬌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舊衣破裙。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 他叫我收余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
她呆住,這么有禪意的戲詞,真是美麗得不像樣子,她隨便對母親說了一句:“這京劇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親并不能懂得。
第二天,那個女人的聲音又響起來,她伸出頭去,看到一個快四十歲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認真的唱著,而且還穿著戲衣,甩著水袖,還是那段。她站在樓上,看呆了。
母親過來說:“是《鎖麟囊》,傳統的程派戲,程硯秋先生的,是知識分子的流派,周總理也喜歡呢。”她驚訝地回過頭去看著母親。
程派的調子,倒蠻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
后來,她幾乎都能聽到這個女人在樓下唱戲,總是程派,幽咽婉轉,婀娜悠揚,非常讓人喜歡。是那種禪意的喜歡。
“她活得多好啊!”她對母親說。
母親說:“你以為她很快樂吧,其實,她下了崗,丈夫前年出車禍死了,兒子還有癡呆癥。你看,人家都活得這么快樂。”母親沒有指責她的意思,但她覺得真是讓母親跟著自己受了很多苦。
她居然也喜歡了京劇,喜歡了程派,她出去買了好多光盤,都是京劇程派的——程硯秋、李世濟、張火丁……家里終于又出了動靜,而且,有一天她說:“媽,您接著聽單田芳吧,我覺得他說得蠻好的。”
日子就這樣慢慢過來的了。
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換了公司,有了新職位,開著自己的車,車里放著她最喜歡的京劇,她正準備做五月的新娘……她覺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
她想,她得感謝樓下那個女人。
女人不是常常來樓下唱戲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來了。她出去買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來到樓下找那個女人。
她講了半年來的經歷,然后說:“大姐,謝謝您的京劇,是您那段《鎖麟囊》救了我。”
女人笑了:“別謝我,謝您的母親吧。”“母親?”她疑惑了。
“我本 來只是心煩的時候偶爾來唱唱,你的母親找到我家里,問我唱的是什么,還請我再去唱……”
11、小說主人公“她”的情緒產生變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12、《鎖麟囊》是樓下的女人唱的,為什么小說卻以“母親的《鎖麟囊》”為題?(3分)
13、為什么小說最后才通過女人之口,交待母親的一些做法?(4分)
14、請從描寫手法的角度對畫線句子進行賞析。(5分)
15、小說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母親形象,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5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刑賞論
[宋]曾 鞏
《書》記皋陶①之說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釋者曰:“刑疑附輕,賞疑從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則不必當罪;有細功者,其賞厚則不必當功。然所以為忠厚之至者,何以論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閨門、鄉黨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則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遠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務,則有功者易以眾也。以圣神淵懿之德而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盡天下之謀慮,以公聽并觀而盡天下之情偽。當是之時,人之有罪與功也,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跡,核其虛實以審其情,然后告之于朝而加其罰、出其賞焉,則其于得失豈有不盡也哉?然及其罪麗②于罰、功麗于賞之可以疑也,以其君臣之材非不足于天下之智,以其謀慮非不通于天下之理,以其觀聽非不周于天下之故,以其有司非不盡于天下之明也。然有其智而不敢以為果有其通,與周與明而不敢以為察也。必曰罪疑矣而過刑,則無罪者不必免也;功疑矣而失賞,則有功者不必酬也。于是其刑之也,寧薄而不敢使之過;其賞之也,寧厚而不敢使之失。
夫先之以成教以率之矣,及其有罪也,而加恕如此焉;先之以成法以導之矣,及其不功也,而加隆如此焉。可謂盡其心以愛人,盡其道以待物矣,非忠厚之至則能然乎?皋陶以是稱舜,舜以是治其天下。故刑不必察察③當其罪;賞不必予予當其功,而天下化其忠,服其厚焉。故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言圣人之德至于民者,不在乎其他也。
及周之治,亦為三宥三赦④之法,不敢果其疑,而至其政之成也,則忠厚之教行于牛羊而及于草木。漢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風俗亦歸厚焉蓋其行之有深淺而其見效有小大也如此《書》之意豈虛云乎哉?
(選自《曾鞏集》)
【注】①皋陶(gāo yáo):舜帝時的一位賢臣,曾經被舜任命為掌管刑法的“理官”。②麗:施加。③察察:明辨,清楚。④三宥三赦:《周禮》中規定,一宥不識,二宥過失,三宥遺忘;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
16.對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刑薄則不必當罪 當:相當,與……相稱
B.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跡 本末:主次,輕重
C.則有功者不必酬也 酬:酬報,賞賜
D.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不經:不合常法
17.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以率天下之善 ②及其所之既倦
B.①則有功者易以眾也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①及其不功也,而加恕如此焉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①盡其道以待物矣 ②木欣欣以向榮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圣人之治,教化先行,主張立教以化善,立法以成務,讓百姓知所遵行;同時也強調君主與士人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B.在一切賞罰的執行上都要寬待百姓,有罪則加恕之,有功則加隆之,盡量秉持忠厚之道,這是明君賢臣治理天下要遵行的準則。
C.“刑賞忠厚之至”超越了賞罰公平的的原則,是圣人之德施及百姓的具體表現,體現了 儒家“愛人”和“民本”的思想。
D.本文論點清晰,論據簡約,論證由大及小,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結構上照應綿密;語言冷靜客觀,有醇厚、質樸和穩重之美。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漢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風俗亦歸厚焉蓋其行之有深淺而其見效有小大也如此《書》之意豈虛云乎哉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①然所以為忠厚之至者,何以論之?(3分)
②于是其刑之也,寧薄而不敢使之過;其賞之也,寧厚而不敢使之失。(4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1-22題。(7分)
漁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①,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清平樂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注】①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②挼(ruó):揉搓。
21.這兩首李清照的詞都以 為題材,《漁家傲》也可以看作是對《清平樂》中“ , ”句的注釋。(2分)
22.閱讀《清平樂》,說說這首詞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來表現詞人的人生感受,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5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題。(5分)
壽之志三國也,紀魏而傳吳、蜀。夫三國鼎立稱帝,魏之不能有吳、蜀,猶吳、蜀之不能有魏也。壽獨以帝當魏而以臣視吳、蜀,吳、蜀于魏何有而然哉?此壽之失也。噫!固譏遷失,而固亦未為得;曄譏固失,而曄益甚,至壽復爾。史之才誠難矣!后之史宜以是為鑒,無徒譏之也。 (節選自蘇洵《史論》)
23、除了司馬遷、班固,請寫出文段中提及的另外兩位史學家的姓名。(2分 )
24. 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蘇洵的史評結論。(3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6分)
(1)連峰去天不盈尺, 。 ,砯崖轉石萬壑雷。(李白 《蜀道難》)
(2)故國神游, ,早生華發。人間如夢, 。(蘇軾《念奴驕赤壁懷古》)
(3)近自托于無能之辭, ,考之行事, 。(司馬遷《報任安書》)
(4)駕一葉之扁舟, 。 ,渺滄海之一粟。(蘇軾 《赤壁賦》)
(5) ,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李賀《李憑箜篌引》)
四、作文(60分)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法國作家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里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當小王子發現自己鐘愛的那朵舉世無雙的小花,只不過是地球上隨處可見的平常玫瑰時,他傷心地 哭了。這時,狐貍勸解他:“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許多,所以她才如此重要。”小王子最終意識到:“因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蟲是我除滅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艾怨和自詡,甚至有時我聆聽著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③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