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三模語文試卷
【2017屆高考三模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創造了輝煌文明的所有古代民族中,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對來世的執著真可謂無出其右者。對死后永生的熱烈追求使埃及人不僅建金字塔,也修神廟。而且總趨勢是,越往后,神廟便修得越宏偉高大,在豪華奢侈上無所不用其極。與之相應的是,祭司作為一個特殊階層,人數眾多,能量極大,而且越往后便越膨脹,越強勢。
最初僧權還沒有從王權中分化出來,國王就是最大的僧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結構越來越復雜,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密,僧權便從王權中分離出來了。既然國王必須依靠僧侶才能進行有效的統治,那么國王與祭司之間很自然地存在著一種天然的合作關系,但同時也存在著一種宿命般的矛盾和沖突關系。這里的關鍵是,兩種勢力在此消彼長的同時如何維持起碼的平衡。隨著祭司階級權勢日增,王權與僧侶勢力間的平衡越來越難維持,兩者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沖突越來越嚴重,且越到后來,越顯得不可調和。事實上,從古王國后期起,祭司階層就變得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強勢,與王權的矛盾沖突也越來越激烈。
埃及社會在被迫供養一個強大的世俗統治階級以外,還得遭受龐大祭司階層的經濟壓迫和掠奪。在太陽神崇拜之新神學的強制下,埃及社會被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把法老當作太陽神來崇拜,為之舉行極其繁瑣而又費用昂貴的儀式。同時,埃及人還為形形色色的小神祇修廟塑像,而且還舉行復雜的祭拜儀式。這些都大大加重了整個社會的經濟負擔。不用說,祭司作為一個寄生階層,具有極強的剝削性、掠奪性和壓迫性。
及至十九王朝拉美 西斯二世在位期間,僧侶的權勢達到一個令人目眩的新高度,阿蒙高僧的職務竟已不再由國王任命,而改為父子世襲!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四十六年的一次審判中,十名審判官中竟有九人為僧侶。僧侶階級權勢之大,無以復加,即便這一時期埃及國勢日衰,也未見他們有所收斂。
甚至晚至希臘人統治埃及時,神廟僧侶仍然擁有巨大的社會和政治影響力。這對托勒密王朝統治者無疑是一種強大的震懾。為有效統治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希臘國王不得不實行宗教“寬容”政策,甚至對祭司們極盡巴結討好之能事。
凡此種種表明,對死后永生的執著追求,使埃及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只能是一個成績不菲的先行者,卻不可能對西亞地中海世界進行深度的整合,這項工作只能留給后起的文明來做。這就是為什么較之“發跡”之前的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埃及人雖然所掌握的物質和文化資源多得多,卻沒能表現出長久維系一個強大國家、使文明不斷成長壯大的能力。這也是為什么埃及文明作為最早的文明之一,雖然創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帝國,雖然以種種方式包括軍事行動啟動了西亞地中海世界的整合進程,卻注定只能是開個頭而已。
(摘編自阮煒《文明的毒瘤》,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創造了輝煌文明的古埃及人熱衷于追求死后的永生,執著于來世,他們建金字塔,修神廟,在追求豪華奢侈上無所不用其極。
B.最初的僧權與王權是合二為一的,國王既是國家的最高行政領導,又是最大的僧侶,后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僧權從王權中分離了出來。
C.古埃及人對死后永生的熱烈追求,使得祭司階層成為古埃及一個特殊的寄生階層,他們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權勢極大。
D.祭司與國王之間既存在著合作關系,又存在著矛盾和沖突關系,二者的勢力在此消彼長的同時又維持著起碼的平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古埃及人民的社會經濟負擔十分沉重,他們承受著強大的世俗統治階級和龐大的祭司階層的雙重經濟壓迫和剝削。
B.祭司靠新神學強制埃及社會把法老當作太陽神來崇拜,并為各種各樣的神舉行極其繁瑣而又費用昂貴的儀式。
C.祭司利用控制古埃及人民的精神世界來實現對國家的控制和對社會的掠奪,而且隨著僧侶勢力的增大,這種控制和掠奪越發變本加厲。
D.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時,阿蒙高僧的職務改為世襲制,并出現了一次審判的十名審判員中有九名都是僧侶的情況,可見當時僧侶階級權勢之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祭司階層具有極強的剝削性、掠奪性和壓迫性,是埃及社會的毒瘤,即使是在埃及國勢日衰之際,也未見他們有所收斂。
B.由于僧侶在社會和政治上的巨大影響力,托勒密王朝的希臘國王為有效統治埃及,實行宗教“寬容”政策,甚至極力巴結討好祭司們。
C.古埃及人把大量人力、物力浪費于虛無縹緲的來世關懷,這種對死后永生的執著追求,使埃及文明只能是一個先行者,而不能對西亞地中海地區進行深度整合。
D.王權與僧權紛爭不斷,所以埃及雖掌握大量的物質和文化資源,卻不能長久維系一個強大的國家、使文明發展壯大。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文,完成4~7題。
賈思伯,字士休,齊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壽,高祖時中書侍郎,有學行,見稱于時。思伯釋褐奉朝請,太子步兵校尉、中書 舍人,轉中書侍郎。頗為高祖所知,常從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從之勤,轉輔國將軍。任城王澄之圍鐘離也,以思伯持節為其軍司。及澄失利,思伯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謂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謂虛談,今于軍司見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時論稱其長者。后為河內太守,不拜。尋除鴻臚少卿,以母憂免。服闋,征為滎陽太守,有政績,因遷征虜將軍、南青州刺史。初,思伯與弟思同師事北海陰鳳授業,無資酬之,鳳遂質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縑百匹遺鳳,因具車馬迎之, 鳳慚不往。時人稱嘆焉。尋以父憂免。后除征虜將軍、光祿少卿,仍拜左將軍、兗州刺史。
肅宗時,征為給事黃門侍郎。因請拜掃,還鄉里。未拜,以風聞免。尋除右將軍、涼州刺史。思伯以州邊遠,不樂外出,辭以男女未婚。靈太后不許,舍人徐紇言之,得改授太尉長史。又除安東將軍、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為業,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轉衛尉卿。
于時議建明堂,多有同異。思伯上議曰:“……五室之理,謂為可按。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學者善其議。
又遷太常卿,兼度支尚書,轉正都官。時太保崔光疾甚,表薦思伯為侍講,中書舍人馮元興為侍讀。思伯遂入授肅宗《杜氏春秋》。思伯少雖明經,從官廢業,至是更延儒生夜講晝授。性謙和,傾身禮士,雖在街途,停車下馬,接誘恂恂,曾無倦色。客有謂思伯曰:“公今貴重,寧能不驕?”思伯曰:“衰至便驕,何常之有?”當世以為雅談。為元義所寵,論者譏其趣勢。孝昌元年卒。贈鎮東將軍、青州刺史,又贈尚書右仆射,謚曰文貞。
(節選自《魏書•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
B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
C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 紜/并無取焉/
D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釋褐,脫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執符節以為憑證。
C.服闋,古代守喪期滿除去喪服,謂之服闋。子為父、父為長子、妻妾為夫、未嫁的女子為父都要服喪三年。
D.贈,這里是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
6、下列對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賈思伯久經沙場。他經常跟隨高祖征戰討伐。他曾經跟隨任城王元澄進攻鐘離,作戰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務,從而改變了元澄對儒士的看法。
B.賈思伯不計前嫌,尊敬師長。他曾與弟弟一起師從陰鳳。因無錢交納學費,衣物被陰鳳作為抵押品。賈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給陰鳳禮物,派馬車迎接他。
C.賈思伯曾經仕途不順。被征為給事黃門侍郎,還未拜官上任,就因為傳聞而被彈劾免職。拒任涼州刺史卻不被允許,幸虧徐紇從中說話,才得以改任。
D.賈思伯勤勉好學,禮賢下士。他少年時明習經典,做官后勤奮鉆研。任侍講時延請儒士夜讀日授。他在街頭碰到讀書人,就停車下馬,認真交談。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時論稱其長者。
(2)公今貴重,寧能不驕?”思伯曰:“衰至便驕,何常之有?”
(二)古代詩歌閱讀(11 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八聲甘州
辛棄疾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①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注:①楊民瞻,辛棄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8.本詞上闕選取了李廣的'哪些事跡?這樣選材有什么表達效果?(5分)
9.下闕寄寓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初次出場時的情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作者為人民生活多災多難而擦淚哀嘆。
(3)《己亥雜詩》中詩人借落花立意,傾吐心曲,表現崇高的獻身精神,傳達愛國 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玻璃
賈平凹
約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個電桿下會面,去了卻沒看到他。我決意再等一陣,踅進一家小茶館里一邊吃茶一邊盯著電桿。旁邊新蓋了一家酒店,玻璃裝嵌,還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寫“注意玻璃”的字樣。
吃過一壺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說王有福來電話了,反復解釋他是病了,不能赴約,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邊的德比街再見,仍是路南第十個電桿下。第二天我趕到德比街,電桿下果然坐著一個老頭,額頭上包著一塊紗布。我說你是王得貴的爹嗎,他立即彎下腰,說: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貴捎的錢交給他,讓給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沒人,就解開褲帶將錢裝進褲衩上的兜里,說:“我請你去喝燒酒!”
我謝絕了。他轉身往街的西頭走去,又回過頭來給我鞠了個躬。我問他家離這兒遠嗎,他說不遠,就在德巴街緊南的胡同里。我說從這里過去不是更近嗎?老頭笑了一下,說:“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卻要去,昨日那家茶館不錯。走過那家酒店,玻璃墻上卻貼出了一張布告——
昨天因裝修的玻璃上未作標志,致使一過路人誤撞受傷。
敬請受傷者速來我店接受我們的歉意并領取賠償費。
我被酒店此舉感動,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傷呢,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既然肯賠償,那就是他們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機索賠更大一筆錢呢?我為我的聰明得意,第二天便給王有福打電話,約他下午到紅星飯店邊吃邊談。
紅星飯店也是玻璃裝修,我選擇這家飯店,是要證實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傷的。他見了我,腫脹的臉上泛了笑容,步履卻小心翼翼,到了門口還用手摸,證實是門口了,一傾一傾地搖晃著小腦袋走進來。
“我沒請你,你倒請我了!”他說。
“一頓飯算什么!”我給他倒了一杯酒,他趕忙說:“我不敢喝的,我有傷。”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傷的嗎?”
“你……那酒店怎么啦?”
“這么說,你真的在那兒撞的!”
“這……”
老頭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賴,但臉色立即赤紅,壓低了聲音說:“是在那兒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許多,可憐得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這就好。”我說。
“我不是故意的。”老頭急起來。“我那日感冒,頭暈暈的,接到你的電話出來,經過那里,明明看著沒有什么,走過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傷了,怎么就走了?”
“嘩啦一聲,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個姑娘出來扶我,血流了一臉,把她們倒嚇壞了,要給我包扎傷口,我爬起來跑了,我賠不起那玻璃呀!”
“他們到處找你哩。”
“是嗎?我已經幾天沒敢去德巴街了,他們是在街口認人嗎?”
“他們貼了布告……”
老頭哭喪下臉來,在腰里掏錢,問我一塊玻璃多少錢。
我嘿嘿笑起來。
“不是你給他們賠,是他們要給你賠!”
“賠我?”
“是賠你。”我說,“但你不要接受他們的賠償,他們能賠多少錢?上法院告他們,索賠的就不是幾百元幾千元了!”
老頭愣在那里,一條線的眼里極力努出那黑珠來盯我,說:“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賠償才溜掉的,可我也經了一輩子世事,再也不受騙了!”
“沒騙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騙我,那酒店也騙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嗎?”
“大伯,你聽我說……”
老頭從懷里掏出一卷軟沓沓的錢來,放在桌上:“你要肯認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這些錢交給人家。不夠的話 ,讓得貴補齊。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著什么也沒有的,誰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應我,這事不要再給外人說,你答應嗎?”
“答應。”
老頭眼淚花花的,給我又鞠了下躬,扭身離開了飯桌。
我 怎么叫他,他也不回頭。
他走到玻璃墻邊,看著玻璃上有個門,伸手摸了摸,沒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壺酒,一口菜也沒吃,從飯館出來往德巴街去。趁無人理會,我揭下了那張布告:布告繼續貼著,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順街往東走,照相館的櫥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經理在大聲罵:誰撞的,眼睛瞎了嗎?!
我走出了狹窄的德巴街。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約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個電桿下會面”,是對地下斗爭題材影視作品的模仿,為后文懸念叢生的情節作出鋪墊。
B.發現王有福正是受傷的路人后,“我”勸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尋求更多賠償,因為“我”不僅熱心幫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經驗。
C.王有福不情愿承認自己誤撞酒店玻璃受傷,主要是因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難,害怕酒店追究責任,讓他賠償損失。
D.“我”經過照相館時,見經理面對碎玻璃大罵,這一細節暗示此地這類糾紛不少,王有福擔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經常發生的。
E.玻璃墻傷人事件的背后,交織著倫理觀念、法治觀念、誠信意識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與沖突,是轉型期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
(2)“我”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4)是否狀告酒店,“我”與王有福的態度不同。你更認同誰的態度?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這只搖了38年的輪椅,停了
趙涵漠
史鐵生總夢想自己是一個田徑運動員,最好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并且跑起百米來要超過“九秒九幾”。他最愛看的電視節目是田徑比賽,他甚至能說出“所有田徑項目的世界紀錄”。
但因為癱瘓,這個病人已經在輪椅上度過了整整38年。2010年12月31日,在距離自己60歲生日僅僅4天的時候,因為突發腦溢血,史鐵生帶著永不能實現的夢想和未完成的書稿,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一直自嘲“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的男人,終于“辭職”了。
從21歲那年開始,史鐵生就一直沒有逃過病痛的折磨。他把身體比喻成一架飛機,先是作為“起落架”的兩條腿癱瘓了,然后像是“發動機”般的兩個腎也“一起失靈”,患上了尿毒癥。他不得不每周接受三次透析,全身的血液先被抽出來,再被輸回去。經歷過1000多次的針刺,手臂間腫脹的動脈和靜脈就像“3條大蚯蚓”。他的身體已經虛弱到“甚至就連喝湯時嗆了一口,都可能感染肺炎”。
可是,在朋友們的眼里,史鐵生樂觀得“根本不像一個被重病纏繞的病人”。幾乎所有采訪過他的人都提到,他很少一臉愁容,恰恰相反,他“太愛笑了”,黑鏡框后的“小眼睛瞇成一條縫,有時還透著幾分孩子般的狡猾”。
當然,并非從一開始,這個病人就能笑著面對他無法擺脫的夢魘。21歲時,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朋友們還記得,那時,如果有嘲笑他的腿,“他恨得想抱著炸藥包沖過去”。
這個年輕的病人最常去活動的地方,是離大雜院不遠的地壇。每天,他都搖上還吊著用來接尿的黃色塑料瓶的輪椅,在這座荒廢的園子里,“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為什么要出生”。
最終,這個古園里誕生了一篇15000字的《我與地壇》。這部探討生與死、荒廢與生長、絕望與希望的長篇散文,打動了無數讀者,以至于作家韓少功評價道,“《我與地壇》這篇文章的發表……對當年的文壇來說,即使沒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壇也是一個豐年。”
作為寫作者,史鐵生獲得了盛名,但作為一個隨時都可能離開人世的病人,他卻開始失去寶貴的時間。有一年冬天,記者們圍堵到他家,他不得不受著寒冷,“全副武裝,到地壇去逃難”。 “陌生人總要無端奪走他寫作的時間”,更何況,“他又不能像個健康人那樣一走了之,他無處逃避,因此也無法選擇來訪者”。
因此,他自制了一張“來客須知”貼在房門上,“史鐵生不接受任何記者、報告文學作者的采訪;史鐵生一聽有人管他叫老師就睡覺;史鐵生目前健康狀況極糟,談話時間一長就氣短,一氣短就發燒、失眠,一發燒、失眠就離死不遠;史鐵生還想多活幾年,看看共產主義的好日子。”
可他的病情幾乎未曾向好的方向轉彎。年輕時那種想“抱著炸藥包”與嘲笑他的人同歸于盡的想法,已經慢慢被磨平了。他說起自己的腿,“就像說別人一樣”。就在幾年前,當這個作家被問及理想的生活狀態時,他笑著回答,“我希望住在一個安靜的地方,透析中心就在我家旁邊”。那時,他每次都要為了透析花掉四個半小時的時間,前提還是“路上不能堵車”。
在人生的最后幾年,史鐵生每天幾乎只有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寫作時,這個病人總是躺在床上,在胸前斜支起一塊木板,費勁地在筆記本電腦上敲打。
20萬字的《病隙碎筆》,史鐵生整整寫了4年。算起來,他一天平均只寫了136個字。而這樣的工作,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一直寫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根據不完全統計,這種艱難的寫作之后,中國文壇留下了屬于史鐵生的100多萬字作品,也鼓勵了無數的讀者。
對史鐵生來說,死亡從不是個遙遠的話題。甚至早在上個世紀末,他就對身后事做出了安排,“墓地、墓碑、花圈、挽聯以及各種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讓寂靜,甚至讓遺忘,去讀那詩句。”
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樣,如今,在北京城東四環一個小區里,他的家門口沒有擺放花圈或挽聯。家人用一種寧靜、鎮定的聲音婉拒前來采訪的記者。一切都沒有改變,只是那個搖著輪椅的、虛弱的病人的身影,再也不會出現在這個院子里了。
但還是有人會想起他那永遠不曾實現過的夢想。幾年前的一個春天,史鐵生最喜歡的美國短跑名將劉易斯來到北京,特意贈送給這個“一輩子都夢想著成為田徑高手”的病人一雙定制跑鞋。這個體育迷擔心場面尷尬,就先樂呵呵地對著偶像說:“我1997年去洛杉磯,特意去加州大學體育場(第23屆奧運會的主會場),搖著輪椅轉了幾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這個病逝作家的肝臟,按照他的遺囑,被捐獻給了一個來自天津的病人。而十幾個小時后,2011年的元旦就要來臨。
生前,他曾經說過:“死是一件無須著急去做 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也許,在這個節日里,這個病人的魂靈已經告別輪椅,微笑地飛翔著,進入了天國。
相關鏈接:
①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史鐵生《我與地壇》)
②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2002年華語傳媒大獎授予史鐵生“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時的頒獎詞)
⑴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即使一直到癱瘓之后,史鐵生也沒有放棄成為一個田徑運動員的夢想,多年之后,他帶著這個永不能實現的夢想和未完成的書稿與世長辭。
B. 從21歲就被困在輪椅上的史鐵生,盡管一直沒有逃脫病痛的折磨,但卻能夠一直笑著面對困擾他人生的夢靨,這種豁達連他的朋友們都欽佩不已。
C.在荒廢的地壇,史鐵生獲得了意外的頓悟。這種對生命、宇宙的豁然開朗的理解讓曾經焦躁、沖動的史鐵生獲得了平靜的生活。
D. 在人生的最后幾年,出于對生的渴望和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史鐵生在每天只有兩個小時寫作的條件下,依然筆耕不輟,臨終還在創作《病隙碎筆》。
E.就作品的數量而言,史鐵生并不能算得上一位十分高產的作家,但他卻憑借寫作成就和人生態度獲得了人們 的稱贊和感動。
⑵在2002年華語傳媒大獎上,史鐵生被評為“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史鐵生令人欽佩的原因。(6分)
⑶請結合全文分析劃線句子的作用。(6分)
⑷史鐵生是一個“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的作家。請結合材料,分析史鐵生的生命和寫作的關系。(8分)
第II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第二展廳的文物如同一部濃縮的史書,舉重若輕地展示了先民們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戰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歷史。
②這部翻譯小說雖然是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卻多側面、多視角地展現出那個時代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畫卷。
③畢業后他的同學大都順理成章地走上了音樂創作之路,而他卻改換門庭,另有所愛,一頭扎進中國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對后世的影響來說,我們一致認為《封神演義》雖然比不上《西游記》,但和《聊齋志異》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幾年的工作學習中,楊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的教導在我聽來如同空谷足音,給我啟示,帶我走出困惑。
⑥我國繪畫史上有一個時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為圭臬,凡是學畫,都以他們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生態文明建設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B.目前,多家保險公司已經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車輛進口商報案,并組織專業人員和第三方評估機構前往現場評估損失、統計排查。
C.中國政府在優惠貸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國企業在中亞地區承攬了多個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批經濟合作項目已成功啟動并在積極落實之中。
D.迪亞克表示,中國是個體育大國,為國際體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
在增強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推動了田徑運動的大發展。國際田聯愿進一步加強同中方的交流與合作。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做老師之前我并未認識到,一種職業能夠如此深入地參與到很多人的人生里。 ①他們是②你的學識崇拜你,③因為你的幫助而感謝你,④是因為你的開導而信任你,⑤僅僅是因為喜歡你的人生態度,⑥你都切切實實地在他們最好的年華里留下了印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倘若 因為 / 還 或者 那么
B 無論 由于 / 或者 即使 所以
C 無論 因為 還是 抑或 哪怕 /
D 一旦 因為 還是 抑或 哪怕 則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據相關醫學報道,① ,其子女有70%的可能出現過敏體質;如果單純母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50%的遺傳機會;如果單純父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30%的遺傳機會。研究還表明,遺傳性過敏反應通常不只在一個器官上發生,而是多種組織器官同時或相繼發病。因而,不同的年齡,② ,比如新生兒、嬰兒期會出現濕疹、哮喘性氣管炎,或因牛奶過敏而出現反復腹瀉;3歲后又會出現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上學前后會出現過敏性紫癜。但是,家族中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并不一定會出現同樣癥狀或同樣的過敏性疾病,甚至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數量過敏源時,③ ,或者終生也不會有過敏性疾病。
17.分析下列表格的內容,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2014-2015年河北省語文高考選考題答題情況統計表
年份 題目 選擇情況 得分情況
人數 百分比 分值 平均分
2014年 小說 28392 8.56 25 9.993
傳記 303349 91.41 25 16.251
2015年 小說 8908 2.46 25 9.993
傳記 352838 97.5 25 19.72
(1)根據表格內容簡要概括2014-2015年兩年語文選考題的選題得分情況特征及趨勢。(4分)
(2)從引導學生均衡選題的角度,您對命題人提點建議。(2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接二連三地發生高校學生遭遇詐騙事件,8月27 日,在江蘇省大學新生報到現場,防詐騙這一主題得到重點關注。除了給新生發放《新生安全手冊》外,江蘇省大學新生每人都要參加“安全知識考試”,60%以上題目與防電信詐騙有關,不達80分要重考。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D “二者的勢力在此消彼長的同時又維持著起碼的平衡”有誤。原文只是說“這里的關鍵是,兩種勢力在此消彼長的同時如何維持起碼的平衡”。
2.B 被強制崇拜的是法老,“極其繁瑣而又費用昂貴的儀式”也是為法老舉行的,文中說“同時,埃及人還為……祭拜儀式”。
3.D 因果關系不當,原因應是埃及人對死后永生的執著追求。
4. B 5.D(“而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錯誤,過于絕對化。)
6. D (做官后勤奮鉆研錯誤,原文“從官廢業”)
7.(1)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勞,當時輿論稱贊他是個有德行的人。
(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各1分,大意2分。)
(2)先生現在已顯貴位重,難道能不驕傲?”思伯說:“快要走下坡路才驕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規)?(寧,怎么,難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規;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賈思伯,字士休,齊郡益都人。他的伯父元壽,是高祖時的中書侍郎,有學問和德行,被當時人所稱頌。思伯由奉朝請入仕,任太子步兵校尉、中書舍人,調任中書侍郎。很受高祖的賞識,經常跟隨皇上征戰討伐。
世宗即位后,因為侍 從的勤勞,改任輔國將軍。任城王元澄進攻鐘離時,讓思伯持節當他的軍司。等到元澄作戰失敗,賈思伯帶領軍隊在后面護衛。元澄認為思伯是個儒士,認為他必死無疑。等趕回會師后,大喜,說:“仁義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認為是空談,今天在軍司身上卻真的看到了。”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勞,當時輿論稱贊他是個有德行的人。后來擔任河內太守,不就任。接著任鴻臚少卿,因為母親守喪而免官。服喪期滿后,起用他為滎陽太守,有政績,于是升遷為征虜將軍、南青州刺史。當初,思伯與弟弟思同師從北海人陰鳳學習,無錢交納拜師的費用,陰鳳就抵押了他倆的衣物。思伯去南青州上任后,送上一百匹縑贈給陰鳳,派車馬接陰鳳來,陰鳳慚愧不前往。當時人們很稱道感嘆這件事。不久因為父親服喪而免官。后來授予征虜將軍、光祿少卿,接著任命為左將軍、兗州刺史。
肅宗在位期間,征用他為給事黃門侍郎。因請求拜祭父母并給他們掃墓,回到了家鄉。還未拜官上任,就因傳聞彈劾而免職。不久授予右將軍、涼州刺史。思伯嫌涼州偏遠,不樂意外出就任,于是以兒女未婚嫁為理由來推辭。靈太后不允許,經舍人徐紇從中說話,得以改授太尉長史。又授予安東將軍、廷尉卿。思伯認為自己是名儒士,不喜歡法律。不久調任衛尉卿。
當時討論興建明堂,觀點多有不同。思伯上書論述道:“……五室的道理,認為是能夠成立的。它們的方圓和高寬,自可依時代不同而酌情計算度量。戴氏的九室之說,蔡氏的太廟官論點,子干的靈臺之論,裴逸的一屋觀點,以及諸家的紛紜雜說,一概不可取。”學者們同意他的說法。
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書,轉為正都官。當時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薦思伯為侍講,中書舍人馮元興為侍讀。思伯于是進宮給肅宗講授《杜氏春秋》。思伯少年雖然明習經典,后來做官荒廢了學業,到這時又延請一些儒士夜讀日授。性情謙和,禮賢下士,即使在街頭,也要停車下馬,接待交談很認真投入,毫無倦色。有來客對思伯說:“先生現在已顯貴位重,難道能不驕傲?”思伯說:“快要走下坡路才驕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規)?”當時把此話作為雅談。被元義所寵信,輿論諷刺他趨炎附勢。孝昌元年去世。追贈為鎮東將軍、青州刺史,又追贈為尚書右仆射,謚號為文貞。
8.上闋敘述了:①李廣罷官閑居時同友人在田間飲酒后回歸,被勢利的醉酒霸陵校尉呵止,只好在亭下止宿;②李廣單人獨騎橫山射虎;③李廣勞苦而不得功勛,英勇而反遭罷黜。這樣的表達效果:①表現了作者對勢利小人的憤慨以及對李廣樸實性格的贊賞;②表現李廣膽氣之壯和武功之強;③表現了朝政的昏暗。
【解析】本詞上闋聊聊數語,約略敘述了李廣的事跡。據《史記》載,李廣罷官閑居時,“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這里特別突出“故將軍”一語,表現了作者對勢利的霸陵尉勢的憤慨。同時,詞中直接把司馬遷對李廣的贊辭“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當作李廣的代稱,表示了對李廣樸實性格的贊賞。《史記》又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射虎”二句即寫此事。單人獨騎橫山射虎,可見膽氣之豪;弓弦驚響而矢發裂石,可見筋力之健。李廣如此健者而被廢棄,又可見當時朝政之昏暗。《史記》又載::“自漢擊匈奴,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詞中“落魄”二句即指此事。勞苦而不得功勛,英勇而反遭罷黜,進一步說明朝政之黑暗,作者只用數十字便勾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平主要事跡,且寫得有聲有色,生動傳神。
9.下闋先以杜甫思慕李廣之心,隱喻晁、楊親愛自己之意,盛贊晁、楊不以窮達異交的高風,表現了作者寵辱不驚、無所悔恨的堅強自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一句,借漢言宋,感慨極深沉,諷刺極強烈。一是漢時開邊拓境,健如李廣者本不當投閑,然竟亦投閑,可見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為之悵恨;二是漢時征戰不休,健如李廣者尚且棄而不用,今日求和諱戰,固當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為之嗟嘆。這從反面立意,表達了作者痛恨朝政腐敗,進奸佞而逐賢良,深恐國勢更趨衰弱的心情。“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一語隱喻奸佞之人的陰險和卑劣,并以點明題語所云“夜讀”情事。
10.(1)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1.(1)答E給3分,答C給2分,答D給1分,答A、B不得分。回答三項或者三項以上不給分。
(2)①講述故事:小說故事是由“我”敘述出來的,真實可信。②推動情節:“我”是事件的參與者,由于“我”的提議,情節得以發展變化。③襯托人物:小說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鮮明。(每點2分。)
(3)①性情謙卑,甚至有點窩囊:見了晚輩也彎腰鞠躬,說話謙和;②膽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 溜走,別人問起也不敢承認;③有點固執,但不失本分善良:懷疑酒店誠意,承認自己責任,不愿借機發財。(每點2分。)
(4)觀點一:認同王有福的態度。①王有福受傷與酒店管理有關,但他是有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負一定責任;②王有福害怕賠償溜走,逃避責任在先,索賠的理由不夠正當充分;③王有福害怕被騙而拒絕索賠,在當時情況下,未嘗不是理性的選擇。
觀點二:認同“我”的態度。①酒店失誤導致王有福受傷,要求賠償正當合理;②王有福放棄賠償是擔心被騙,說明他缺乏法律意識,更應進行法律啟蒙;③王有福式的寬容是對不良行為的縱容,有害無益。(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5分,答出三點8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可根據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
12.⑴答E給3分,答 A給2分,答 B給1分。答C、D不給分 。
【解析】B項“能夠一直笑著面對困擾他人生的夢靨”表述不恰當,參見選文第6段“并非從一開始,這個病人就能笑著面對他無法擺脫的夢魘”。C項“頓悟”表述不恰當。頓悟本為佛教用語,指頓然破除妄念,覺悟真理。也泛指忽然領悟。史鐵生是“想了好幾年”因此是“漸悟”,不是“頓悟”。“獲得了平靜的生活”表述不恰當。D項因果關系不恰當,另外“臨終還在創作《病隙碎筆》”表述不恰當,選文“而這樣的工作,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一直寫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中“這樣的工作”指的不僅僅是“創作《病隙碎筆》”。
⑵(6分)①頑強堅韌:數十年如一日與病魔斗爭,堅持文學創作。②樂觀風趣:看淡病痛和死亡,言語幽默。③淡泊寧靜:成名后回避媒體,身后事安排不鋪張。④善良無私:替劉易斯解除尷尬,死后捐獻器官。⑤睿智深刻:思想健全而豐滿,給讀者啟迪。(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得滿分。其中,概括1分,結合作品1分。)
⑶(6分)①呼應開頭,交代史鐵生去世的時間;②用新年到來之喜反襯史鐵生去世之哀,表達對史鐵生去世的惋惜和哀傷;③為結尾作鋪墊。(每點2分)
⑷①史鐵生殘缺的身體讓他開始思考生命,這種對生命的思考催生了他的作品。 ②史鐵生病痛纏身的生命讓他珍惜生命,這種對生命的珍惜讓他堅持寫作。 ③史鐵生苦難的生命讓他學會了樂觀,樂觀成為他作品的鮮明特征。 ④史鐵生對生命的思考讓他睿智深刻,增加了他作品的魅力。(每點2分)
13.C
14.A(B語序不當,應改為“統計排查、評估損失”;C偷換主語,中途易轍;D“增強……體育事業發展”不搭配)
15.C
16. ①如果父母都是過敏體質 ②會出現不同的過敏反應 ③就不會出現任何過敏癥狀
17.(1)選作傳記的人遠遠高于選作小說的人數,選作傳記的得分遠遠高于選作小說的得分,14年和15年小說的得分情況持平,15年較14年傳記得分有所降低。(每點1分) (2)降低小說題的難度(或提高傳記題目的難度)。
解析:分析表格的題目,注意橫縱向的對比,首先分別橫向比較14年和15年的情況,得出選作傳記的人遠遠高于選作小說的人,選作傳記的得分遠遠高于選作小說的得分;然后縱向分析14年和15年的不同,14年和15年小說的得分情況持平,15年較14年傳記得分有所降低。第(2)小題,注意角度是“引導均衡選課”,應該為降低小說題的難度(或提高傳記題目的難度)。
【屆高考三模語文試卷】相關文章:
2017屆安徽省高考三模語文試卷06-03
2017高考三模語文試卷06-03
江蘇省鹽城2017屆高考三模語文試卷06-03
浙江省余姚2017屆高考三模語文試卷06-03
上海市2017屆高考二模語文試卷05-15
2017高考三模試卷及答案(語文)06-03
2017屆高三二模語文試卷(附答案)05-15
泰安市2017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04-05
鹽城市2017屆高三三模語文試卷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