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冊第三單元檢測試卷級答案
一、(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蓬蒿(gāo) 簪笏(zān) 出岫(xiù) 或棹孤舟(zhào)
B.譏誚(xiào) 纖塵(xiān) 盤桓(huán) 叨陪鯉對(dāo)
C.埋怨(mán) 潦水(lǎo) 迤邐(yǐ) 云銷雨霽(jì)
D.遄飛(chuán) 怔住(zhēnɡ) 流憩(qì) 戰戰兢兢(jīnɡ)
解析:A項,“蒿”讀hāo;B項,“誚”讀qiào,叨讀tāo;D項,“怔”讀zhènɡ。
答案:C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老當益壯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滄海一粟
B.相形見絀 沐浴清化 攜幼入室 意氣用事
C.驕首遐觀 夙遭閔兇 樂天安命 欣欣向榮
D.天高地迥 三徑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嘗
解析:A項,一愁莫展-一籌莫展;C項,驕首遐觀-矯首遐觀;D項,如愿以嘗-如愿以償。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一個遠涉重洋、寄身美國、煢煢孑立的中國弱女子,要控告有錢有勢的美國地頭蛇是何等艱難!
B.雪中尋梅,竹下聽琴,燈前看劍,五十觀人,都是別有心得。也許要五十歲的男子,觀人閱人方可入木三分。
C.一時間,許多國人把健康類圖書中的某些觀點視為金科玉律,大有不按照此法去做就有被健康拋棄的危險。
D.周杰倫的每個演唱會都是自成一派的獨特系列,有口皆碑的至尊創意引領時尚,弄得滿城風雨,值得玩味。
解析:D項,滿城風雨:比喻事情傳遍,到處議論紛紛(多指壞事)。此處為時尚帶來的影響,是正面的。A項,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孤身一人,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B項,入木三分:比喻看問題精辟、深刻。C項,金科玉律:謂不可變更的法令或規則。后多比喻不可變更的信條。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幾組蝴蝶展框吸引了參觀者,大家都以為這是標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風箏”的標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B.棲息地的縮減以及遍布亞洲的偷獵行為,使得野生虎的數量急劇減少,將來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繼續生存取決于人類的實際行動。
C.美國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強勢美元,但這到底只是嘴上說說還是要采取果斷措施,經濟學家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D.由于高級公務員長期在政府中擔任要職,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超穩定系統,結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人際關系網。
解析:A項,句式雜糅,應刪去“使”;C項,表意不明,“經濟學家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義,“此”指代不明;D項,語序不當導致主語殘缺,“由于”應放在“公務員”之后,或者刪去。
答案:B
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22分)
張文瓘,字稚圭,貝州武城人。隋大業末,徙家魏州之昌樂。幼孤,事母、兄以孝友聞。貞觀初,第明經,補并州參軍。時李 為長史,嘗嘆曰:“稚圭,今之管、蕭,吾所不及。” 入朝,文瓘與屬僚二人皆餞, 贈二人以佩刀、玉帶,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請, 曰:“子無為嫌。若某,冘豫少決,故贈以刀,欲其果于斷;某放誕少檢,故贈以帶,俾其守約束。若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因極推引。再遷水部員外郎。時兄文琮為戶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臺閣,出為云陽令。累授東西臺舍人,參知政事。乾封二年,遷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遂與 同為宰相。俄知左史事。
時高宗造蓬萊、上陽、合璧等宮,復征討四夷,京師養廄馬萬匹,帑廥①寖虛。文瓘諫曰:“王者養民,逸則富以康,勞則怨以叛。秦、漢廣事四夷,造宮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戶口減半。夫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懷,懷于有仁。臣愿撫之,無使勞而生怨。隋監未遠,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賜繒錦百段,為減廄馬數千。
改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斷疑獄四百,抵罪者無怨言。嘗有小疾,囚相與齋禱,愿亟視事。時以執法平恕方戴胄②。后拜侍中,兼太子賓客。諸囚聞其遷,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嚴正,未嘗回容。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佗③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或曰:“已議。”即皆報可。
(節選自《新唐書張文瓘傳》)
注:①帑廥:官家儲藏錢幣和糧食的府庫。②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③佗:他。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第明經 第:考取
B.子無為嫌 嫌:疑忌
C.俾其守約束 俾:使
D.時以執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解析:D項,方:比擬、比作。
答案:D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吾所不及 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B.因極推引 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
C.逸則富以康 舟遙遙以輕飏
D.保邦于未危 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解析:A項,所:均為助詞,與后面的動詞組成所字結構。B項,因:連詞,表承接,于是/介詞,因為;C項,以:連詞,表并列/連詞,表修飾;D項,于:介詞,在/介詞,對。
答案:A
7.下列各句編成四組,全都能體現張文瓘有政治才能的一項是(3分)( )
①幼孤,事母、兄以孝友聞 ②稚圭,今之管、蕭,吾所不及
③兄弟不并臺閣,出為云陽令 ④京師養廄馬萬匹,帑廥寖虛
⑤斷疑獄四百,抵罪者無怨言 ⑥帝必問:“與文瓘議未?”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②④⑤
解析:①是張文瓘的品格高尚;②是李 的話,間接說明;③是當時朝廷慣例;④是京師當時狀況;⑤說張文瓘的判案能力,直接說明;⑥是皇帝的話,間接說明。
答案:C
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本文選材合理,主要敘述了張文瓘與高宗、李 之間發生的故事,生動地刻畫了張文瓘為官的形象特點。
B.文章描寫李 贈物這一情節,巧妙刻畫了張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點,體現了作者運用寫作技巧的獨具匠心。
C.針對高宗造宮室、征四夷的做法,張文瓘在其諫言中,運用舉例論證等方法,采用駢散結合的語言,成功說服了高宗。
D.文章描寫了囚犯們因張文瓘貶謫移職而難過流淚的細節,從一個側面表明張文瓘執法公允、深得人心。
解析:D項,“張文瓘貶謫移職”錯,原文是“拜侍中,兼太子賓客”,指升官。
答案:D
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若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像你這樣的才華,沒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還用得著贈送什么禮物(來警策)呢?(“若”翻譯成“至于”“像”,1分。“施”直譯為“施展”,1分。句子大意,1分。)
(2)愿撫之,無使勞而生怨。隋監未遠,不可不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我)愿意去安撫百姓,不要使(他們)因勞累而產生怨憤。隋朝的教訓離今天不遠,(我們)不能不省察。(“撫”譯為“撫慰”“安撫”,1分。“監”通“鑒”,引申為“教訓”,1分。“察”譯為“省察”,1分。補出句中省略的成分,1分。)
(3)諸囚聞其遷,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許多囚犯聽到張文瓘升官調離太理寺,人人都垂淚,張文瓘就是這樣深得人心。(“遷”譯為“升遷”、“升官調離”,1分。“如此”譯為“就是這樣”,1分。句子大意,1分。)
參考譯文
張文瓘,字稚圭,是貝州武城人。隋大業末年,遷徙家庭到魏州的昌樂。(張文瓘)幼時喪父,他侍奉母親、兄長,以孝順友善聞名鄉里。貞觀初年,(他)考取明經博士,被補任為并州參軍。當時李 任并州長史,(李 )曾經贊嘆著說:“稚圭,(是)當今的管仲、蕭何,我比不上他。”李 入朝,文瓘與屬僚二人都為李 餞行,李 用佩刀、玉帶贈給屬僚二人,但是沒有東西贈送給文瓘。文瓘把心中的疑問向李 請教,李 說:“你不要疑忌。像屬僚中的某某,做事猶豫缺少決斷,所以我用佩刀贈給他,想使他遇事能果斷;屬僚中的某人行為放縱缺少檢點,所以我用玉帶贈給他,使他遵守各種規章法令。而像你這般才華,沒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還用得著贈送什么禮物(來警策)呢?”李 就極力引薦張文瓘。(張文瓘)后升任水部員外郎。當時,他哥哥文琮是戶部侍郎。按照當時的制度,兄弟不許并居臺閣,張文瓘又被調外任云陽縣令。屢加升遷,官至東西臺舍人、參知政事。乾封二年,又升任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于是和李 同為宰相。不久,兼任左史事。
當時唐高宗造蓬萊、上陽、合璧等宮殿,再征討四方少數民族,京師馬廄養官馬萬匹,官家儲藏錢幣和糧食的府庫逐漸空虛。張文瓘上諫言說:“王者養育百姓,使百姓安逸就會富足而且安康,使他們憂勞就有怨恨而致反叛。秦、漢時期廣征四夷,大建宮室,到秦二世時就土崩瓦解,漢武帝末年百姓人口減半。所以制治應在國家沒有動亂之時,保國要在朝廷沒有危險之際。人沒有永遠不變的心,(而)對仁需要歸心。我愿意去安撫百姓,不要使(他們)因勞累而產生怨憤。隋朝的教訓離今天不遠,(我們)不能不省察。”高宗皇帝認為張文瓘的諫言很正確,(因而)賜給(張文瓘)繒錦百段,因為(張文瓘)的諫言裁減了幾千匹馬廄里養的官馬。
(張文瓘)改任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到十天,裁斷疑案四百件,被判罪的人沒有怨言。(張文瓘)曾經患小病,囚犯一起吃齋祈禱,希望(張文瓘病好)馬上回到崗位上。當時因為(張文瓘)執法公平、仁恕,人們把他比作唐初曾任大理寺少卿的大臣戴胄。后來(張文瓘)官拜侍中,兼太子賓客。許多囚犯聽到張文瓘升官調離大理寺,(人人)都垂淚,(張文瓘)得人心的情況就是這樣。(張文瓘)性格嚴肅正直,不曾曲法寬容。朝廷各部門的奏議,他都用心糾舉駁正,所以皇帝信任他委派他(的事多)。有時張文瓘因病請假移交的事務急于辦理,其他宰相上奏事宜,皇帝一定要問:“與文瓘討論過了嗎?”如果沒有議過的,皇帝就說:“到(張文瓘)那里和他一起籌劃這件事。”有時(奏事人)說:“已經(和張文瓘)議過。”皇帝就準奏上奏的事。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旅 宿
杜 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①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注:①在詩人家鄉,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1)頸聯是怎樣運用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頸聯虛寫的是做夢到侵曉時,才知是歸家之夢。家遠夢亦遠,恨夢歸之時也甚短暫;實寫的是因遠離故鄉,書信隔年才能到達,(2分)表達了對家鄉的深切思念之情。(1分)
(2)聯系全詩的情感,簡析尾聯的寓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家鄉滄江煙靄籠罩,月色溶溶,家門外系著釣魚船。(1分)尾聯用家鄉優美寧靜的風光、閑適自在的生活反襯出詩人行旅艱辛、難與家人團聚的愁苦,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3分)
11.補寫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則按前3題計分)(6分)
(1)漁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雁陣驚寒,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答案:(1)響窮彭蠡之濱 聲斷衡陽之浦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類之盛,______________,足以極視聽之娛。(王羲之《蘭亭集序》)
答案:(2)仰觀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騁懷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__________,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答案:(3)羌管弄晴 嬉嬉釣叟蓮娃
(4)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______________。(李商隱《錦瑟》)
答案:(4)莊生曉夢迷蝴蝶 藍田日暖玉生煙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
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
說 味
劉易斯托馬斯
我們不論走到哪里,不管觸動什么東西,都會留下蹤跡。由小孩子作出的奇異發現之一是,兩塊卵石猛地相撞,它們就發出一陣古怪的煙熏味。把石子洗干凈后,氣味則淡了;將石子放入爐中灼燒后,氣味消失了。但當拿起準備再次撞擊時,氣味重又出現。
一條鼻子靈敏的聰明的狗能根據氣味跟蹤一個人,并能把這個人的蹤跡跟其他人的區別出來。不但如此,狗還能發現一片玻璃載片上很淡的人的指紋的氣味,并能記住這片玻璃,在長達六個星期之內、氣味消失之前,從其他玻璃片中嗅出這一片。另外,這種動物能嗅出同卵雙生子的相同氣味,并且交叉地跟蹤兩人的蹤跡,好像那些蹤跡是一個人的。
我們由鞋跡留下的化學物質標記著自我,就像在我們組織的同種移植中可辨出的膜表面抗原標記一樣,準確無誤,各各有別。
其他動物也賦有類似的發出信號的機制。成隊的螞蟻在路上爬行時可嗅出同群和其他螞蟻的區別。螞蟻熙熙攘攘過路,留下蹤跡,親近的螞蟻可以跟蹤,別的螞蟻就不能。有些螞蟻是食肉蟻,生來就具有覺察到它們慣于捉來作奴隸的蟻類蹤跡的本事,跟蹤受害者,直到它們的巢穴,釋放出特殊的氣味物質,使受害蟻群驚慌潰亂。
魚和鯰魚可以通過個體特有的氣味辨別出同類中的每一個成員。很難想象,有一個獨居的、獨立的、存在主義者 魚,單個兒挑出來能被認出;處在群體中的 魚,在行為上像一個動物體內可以互相替換的相同部件,但個體還是存在。
我們周圍的動物都有這么些奇妙的感覺技術。為此,我們感覺到有些低人一等,它們有的我們沒有。有時,為消除這種失落感(或感覺的失落),我們自我安慰,我們早已在進化過程中把這些原始的機制拋在身后了。我們總愛把嗅球看成是某種考古學發現,而提到人腦中古老的嗅覺區時,好像它們是些上年紀的、瘋瘋癲癲的親戚,需要有些嗜好。
然而我們的實際情況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好一些。普通的人可以覺察出幾個分子的丁基硫醇,而大多數人可以感覺出若有若無的一點點麝香。
不同動物之間用于通訊的嗅覺感受器,對于建立共生系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最近已知,細胞抗原標記自我的那些基因和那些通過抗體形成而發生免疫反應的基因有著密切的聯系。有可能,抗體的創生,來自共生所需的早期感覺機制,這種機制可能部分是用來避免共生活動失控。
一切生物,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它們之間進行化學通訊的非常普遍的系統,被惠特克(Whittaker,R、H、)稱為“allelochemics”(不同種間化學作用)。每一種生命形式都用這種或那種信號,對周圍的其他生物宣布它在近處,向來犯者劃定界限,或向潛在的共生者散發出歡迎的信號。總的效果,是形成一種調節生長速度和領土占領的協調機制。這顯然是用來使地球自我平衡的。
喬治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阿根廷)在他新出的關于神話動物的動物寓言集中特別提到,許多善于思索的人都作出過關于球形動物的想象,而開普勒(Johannes Kepler)則曾經認為,地球本身就是這樣一個存在物。在這樣一個巨大的生物體內,化學信號可能起著整體內激素的作用,使種種相互關聯的工作部件的操作保持平衡與對稱,通過其他所有種類間相互聯系的訊息,以沒完沒了的長途接力,把馬尾藻海里的鰻魚的境況告知阿爾卑斯山中的植物的組織。
如果能把一個個計算機做得足夠大,大到能裝得下附近的星系的話,它們可用來解決這個有趣的問題。想想還有這么多未解之謎等待生物學去解決,這倒是令人愉快的,雖然不知道我們到底能不能找到足夠的研究生去研究它們。
1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5分)( )
A.螞蟻留下蹤跡,親近的螞蟻可以跟蹤,別的螞蟻都不能跟蹤。
B.人類對自己在嗅覺方面的能力有自卑感。
C.共生所需的早期感覺機制就是用來避免共生活動失控。
D.一切生物都會用某種信號,警告來犯者或歡迎潛在的共生者。
E.開普勒曾認為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化學信號可能起著整體內激素的作用。
解析:A項以偏概全,食肉蟻可以覺察跟蹤某些螞蟻。C項把推測當作確實結論,原文是“部分可能”。
答案:AC
13.下列各項不屬于氣味的奇異的具體現象的一項是(3分)( )
A.卵石相撞所產生的味無法消失。
B.我們不論走到哪里,不管觸動什么東西,都會留下蹤跡。
C.成隊的螞蟻在路上爬行時可嗅出同群和其他螞蟻的區別。
D.玻璃載片上很淡的人的指紋的氣味能保持長達六個星期。
解析:B項,不能印證“氣味的奇異”。
答案:B
14.科普文的語言除準確嚴謹外,還具有不同于一般說明文的語言特色。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語言特色。(4分)
我們自我安慰,我們早已在進化過程中把這些原始的機制拋在身后了。我們總愛把嗅球看成是某種考古學發現,而提到人腦中古老的嗅覺區時,好像它們是些上年紀的、瘋瘋癲癲的親戚,需要有些嗜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運用比喻修辭手法,把人腦中古老的嗅覺區比喻為“上年紀的、瘋瘋癲癲的親戚”,(2分)從而把人與動物比較味覺的差異時的自我安慰的形象幽默地表現出來。(2分)
15.本文作者通過“說味”表達了自己的生態觀念,作者在文中表達的生態觀念是什么?簡要評價作者的這種生態觀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觀念:作者認為,一切生物之間有進行化學通訊的非常普遍的系統,這個系統是一種協調平衡的“共生系統”。這種共生系統可以避免共生活動失控,使地球達到自我平衡的狀態。(2分)
評價:這種觀念強調人與自然、自然界各物種之間的和諧發展,有很強的現實意義。(2分)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陶公祠的菊花
①江水是菊黃色的,那江里流動著的莫不真是晉朝的菊花?
②已經不是菊花季節,陶公祠中那兩廂盛開的菊花都已敗萎了,只偶爾還露出些殘存的黃色。祠在江邊,就在這段被稱為菊江的長江邊。這地方真個與菊有緣,有“菊江”“菊邑”,還有個鄉叫“黃菊鄉”。我依然走在菊花黃的意韻之中。初冬那菊黃色的陽光和身邊那座被菊黃色歷史裝幀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以及風中飄蕩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讓我陶然如醉。
③陶淵明,曾在這里種菊,種出了一大片他認為應該存傳后世的文人們的自珍的清高之氣。我知道他其實很想做官,少時就有猛志:“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而且,也做過官,只是受不了官場那種腐氣,那般驕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愿為五斗米而彎。他就把大印掛在彭澤縣的大堂上,然后走出來,走到風和陽光之中,走到那片貧寒卻誠實的土地之上。他耕種的姿勢或許可笑,腰躬著,整個上身幾乎與土地平行。人們并不知道,他是一邊耕種一邊在泥土中尋他的詩句。
④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塑像,高丈許,烏石所鐫,給人一股子凜凜不可侵犯的傲然,真正的陶淵明不會是這個樣子,他后來窮的沒飯吃,那樣子一準佝僂,哪能有如此威風?但我卻懂得塑者的匠心;他并不僅是雕塑東晉的那個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氣質。仰望陶公塑像,幾分崇敬,幾縷親近,似乎有話要說,卻是欲說還休,1600年了,他要說的話,都變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
⑤在史書上,他的那個時代,官場腐 敗,社會奢靡,石崇王愷斗富讓侈濁之風登峰造極。陶公就只好種些菊花,很想讓菊花的清氣影響一下他厭惡的世風,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點清菊之氣又怎能蕩滌一個奢腐王朝的濁臭呢?出乎陶公意料的是那菊花的清氣后來卻影響了中國的文學史!
⑥蘇東坡曰:“淵明詩初視散緩,熟視有奇趣。如曰:‘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又曰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東坡大抵是聞過陶淵明的菊花味,不僅聞過,而且深深地聞過。我不是蘇東坡,我聞著的是另一種味兒,一個生氣老人的味兒。這樣味兒辛棄疾也曾聞過,他在《水龍吟》中言道:“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正氣,吾儕心事,古今常在。”陶公或真未死,當在菊花之間,以一種清傲之氣面對滔滔菊江和無期無盡的歲月。
⑦祠不大,卻是修葺得好,在江邊一塊高地上。祠后有塔,曰“秀峰塔”,另有一塔在不遠處,叫“天然塔”,被稱為“東坡雙塔”。祠與塔構成了一種沉重而冷肅的氣氛,在江邊,在永遠盛開的菊花之中。
⑧陶公安在?問菊,菊卻隱去了笑容,獨向寒風。
16.第②段中有一句說:“我依然走在菊花黃的意韻之中。”這里為什么用“依然”一詞?這“菊花黃的意韻”的內涵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如果要回答用“依然”的原因,首先必須明確“依然”的含義,并在回答的時候加以體現。其次必須明確“依然”是指走在“菊花黃意韻之中”,回答的時候要緊密聯系“菊花黃的意韻”。第二問,“菊花黃的意韻”的內涵是不需要讀者憑空想象的,作者已于文中點明“我依然走在菊花黃的意韻之中”,自然會對此做出交代,因此回答這一問,只需我們仔細閱讀,認真篩選。
答案:時值初冬,已是菊花敗萎時節,本不該有菊花的“意韻”,但我卻在周邊的環境中感受到了菊花的“意蘊”,所以用“依然”。(2分)內涵:菊黃色的陽光和身邊那座被菊黃色歷史裝幀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以及風中飄蕩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2分)
17.第③段中“他是一邊耕種一邊在泥土中尋他的詩句”一句中,“在泥土中尋他的詩句”的含義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好這道題的關鍵在于兩個方面:“在泥土中”和“他的詩句”。我們學過陶淵明的《飲酒》《歸園田居》,它們都表達了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對農家田園的熱愛,而這種對清明社會的憧憬并不能成為現實,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以躬耕壟畝的方式借以表達自己不與社會同流合污的愿望。
答案:借以保持他清高的志節,尋求他社會清明的理想。(給出分析思路、答案符合文意,即可給5分)
18.第⑤段說陶公菊花的清氣“影響了中國的文學史”,根據文意,這種影響實際表現在兩個方面,請加以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題干要求,將原文中相關的“陶公菊花的清氣影響了中國文學史”的內容歸納整理出來加以提煉整合即可。
答案:①陶淵明的詩“初視散緩,熟視有奇趣”的風格影響了后輩詩人。②陶淵明的詩“凜然正氣”“清傲之氣”的思想影響了后輩詩人。(結合文本概括,每點3分)
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
19.某班學生學完人教版必修五的文言文單元后,根據《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逍遙游》這三篇課文內容擬對聯,以訓練文字表達的能力。下面是他們擬出的幾副對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個上聯,對出它的下聯。要求內容出自這三篇課文(不一定與上聯是同一篇課文)。(6分)
(1)息交絕游唯琴書可樂 (2)青云難攀空懷報國心 (3)任逍遙鯤鵬翱翔宇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棄利拋名只山林愿親
(示例二)黛首易改權寄請纓心
(示例三)戀安逸斥 徘徊蓬蒿
(詞性相同、結構相同1分,仄起平收1分,意思1分)
20.請閱讀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答。
陳林明愛好廣泛,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喜歡跑步,每天早上總要繞操場跑上幾圈;星期天他經常拉上幾個朋友去登山,到山頂飽覽南方美景;作為大學籃球隊的中鋒,球場上經常可以看到他矯健的身影,他曾帶領球隊四次參加全省校際比賽,有三次獲得冠軍;他課余喜歡舞文弄墨,校報曾登過他報道的兩則一百來字消息,讓他高興了好幾天;他寫的草書筆走龍蛇,遒勁有力,曾參加省“青松杯”書法比賽,獲得一等獎;而且他覺得自己歌喉也不錯,一有機會就會跟同學一起去唱卡拉OK,曲終人散,他還感到意猶未盡。
陳林明大學畢業去求職需要填寫個人情況表。請你從上面的介紹中提取相關信息,替他填寫“個人特長”一欄。不超過60字(含標點符號)。(6分)
答案:本人擅長籃球和書法,是大學籃球隊的中鋒,曾帶隊奪得三次全省校際比賽冠軍;所寫草書曾獲得省“青松杯”書法比賽一等獎。(注意:“愛好”并不都是“特長”。)(6分)
六、(本大題共1小題,共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晏子擔任齊國之相時,有一天出去,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國相駕車,坐在傘下,用鞭子鞭打車前的四匹馬,趾高氣昂,十分得意。車夫回來后,他妻子要求離婚,車夫問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高不滿六尺,身為齊相,名聞各國。今天我看他出門,態度謙虛。現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卻做人家的車夫,可是看你的樣子,好像還覺得很滿足,我因此要求離婚。”從此之后,她丈夫處處收斂,謙卑多了。晏子覺得奇怪,就問他怎么回事,車夫據實相告,晏子就推薦他做大夫。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閱讀材料后,①可從車夫角度立意:低調做人。擺正位置。善納雅言。聞過則改。不能滿足現狀。②可以從晏子角度立意:唯德是舉,不論尊卑。知人善任。不以高位驕人(保持謙卑)。③還可以車夫妻子角度立意:用心觀察才能知人。識人貴在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