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二語文3月月考試卷
第Ⅰ卷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類要求裝飾的動機,人類學家認為是最原始的。人類學家以這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在大多數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沒有不裝飾的民族。我們人類在年幼的時候,喜歡在頸項上圍著草珠,或野花環之類的東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人猿在行走的時候,帶著一根繩子,一塊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條枝杈。他們使用此種“掛布披荊”的辦法,以增加自身的快樂。無疑的,他們這種舉動,與人類具有同一目的——是對于裝飾發生興趣的表示。人類喜愛裝飾的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還在扮演一個角色,如同做一種游戲般,激動一些群眾,博得同情。這種美化自己,以引起別人的贊慕的行為,為裝飾的主要目的。但是除了滿足自己快樂之外,還含有供人欣賞,以激起人與人間之感情交流的作用。這種原始民族和年幼兒童,無意為了名譽金錢,而獲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藝術表現。
這個裝飾的動機,漸漸普遍為一種社會現象的時候,就產生藝術運動。
這種藝術運動,有靜的和動的兩類,腓赫納說:“前一類的藝術,是經過靜態去求快感的,另一類的藝術是經過動態或轉變的形式去求快感的。所以在前者,是借著靜物的變形或結合,來完成藝術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體的運動和時間的變遷,來完成藝術家的目的。”我們現在就是從靜的藝術——造型藝術中的裝飾藝術,來做一番研討。
人既直立了,兩手就可以用來抓東西撕東西,同時也就感覺到了東西的質的堅柔,形的大小的區別,并且可以用手將東西堆、砌、聚、散。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堅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間,加以變形或結合。另外一方面,人的兩手養成了擁抱、推拒、攀援、攻擊的能力,這些舉動一有節奏,就能喚起運動的快感。我們現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種,用手在東西的堅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間,加以變形或結合的藝術。
我們曉得,虎和鷹,也能用爪抓東西撕東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擁抱、推 拒、攀援、攻擊,但是它們的動作,僅止于此。不能有意識地,按照美的法則,加以變形或結合,更不能自主地去產生一種有節奏的運動。人就不同了,除了生存之外,還要求自由自在快樂地生活下去。因為狩獵和日常操作的訓練,從勞動中感到力的均衡,和肌肉的有節奏的運動,所以在工作停止之后,假使身體中蓄積的力量無處發散的時候,就想要搖動身體,手舞足蹈起來,以求滿足均衡和節奏的快感。
單是手舞足蹈,還不夠滿足“自我擴張”的心理欲求,必須要有悅目的形色,悅耳的聲音,伴襯起來,方可在自然界中顯出人的偉大。于是在裝飾方面,第一步先讓自己的身體滿足這個要求。最初以動物的皮毛之類,來補綴心靈上的缺陷。然而人的自尊心,使他發覺了這樣的裝飾,至多是與禽獸為伍,而不夠表現主宰者氣魄的時候,智慧的藝術家們,發明了裸體上涂繪色彩的手法,雖然還是模擬著禽獸的羽毛、斑紋、色彩,但已非完全模仿,而是將原形加以變化和結合。人類狂熱的理想,超出自然之限止,用燧石貝殼等尖銳之物,在肌膚上割劃,形成了點子和曲直線的浮像。這種驚人的裝飾方法,表示出人類的克服自然的堅強意志和有意識的創作的力量。這種為了裝飾而愿意忍受痛苦的欲求,可以說是人類向自然環境示 威的一種自大心的透露。
人沒有禽獸般美麗的皮和羽毛,是人類的缺點。也就是因為有了這個缺點,才會激起裝飾的欲求,而發展為最高的理想。假使我們人類沒有這種理想,那我們的生活方式,到現在依然在陰暗的壁洞中,茹毛飲血做萬世的野人,所以說人類之有裝飾,是人類進化的表象。
(選自雷圭元《圖案與人生》,有刪節)
1.下列和“裝飾”相關的解說,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人類學家認為人類要求裝飾的動機是最原始的,這一點可以從大多數原始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裝飾的行為上得到證明。
B.人類喜愛裝飾的傾向,不僅可以增加自身的快感,還在于可以如同做一種游戲般扮演一個角色,激動一些群眾,博得同情。
C.裝飾具有供人欣賞,以激起人與人之間感情交流的作用。它的目的就是為了美化自己,以引起別人的贊慕。
D.最初的藝術表現是一種原始民族和年幼兒童無意于名譽金錢的愉快之情。當裝飾的動機,漸漸普遍為一種社會現象的時候,就產生了藝術運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人猿會使用“掛布披荊”的辦法,來增加自身的快樂,這種舉動與人類具有同一目的,也就是表示對裝飾發生興趣。
B.藝術運動分成動和靜兩種形式,造型藝術中的裝飾藝術屬于后者,借著靜物的變形或結合來完成藝術家的目的。
C.虎和鷹,猿和熊等動物能完成人類的一些動作,但不能按照美的法則有意識地變形或結合,因此,也就不能自主地產生一種有節奏的運動。
D.為了滿足均衡和節奏的快感,在工作停止之后,人們假如身體中蓄積的力量無法發散,就會想要手舞足蹈起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藝術家們并不是完全模仿禽獸的羽毛、斑紋和色彩,而是將原形加以變化和結合,但是用這種裸體上涂繪色彩的手法,還不夠表現主宰者的氣魄。
B.單純的手舞足蹈無法滿足“自我擴張”的心理欲求,必須要有悅目的形色等來伴襯,在裝飾方面,首先就是讓身體滿足這個要求。
C.為了向自然環境示 威,人類甘愿忍受痛苦,用燧石貝殼等尖銳之物在肌膚上割劃,形成了點子和曲直線的浮像。
D.人類擁有裝飾是人類進化的'表象,只有人類對裝飾的最高理想,才能讓人類完成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袁珙,字廷玉,鄞人。生有異稟,好學能詩。嘗游海外洛伽山,遇異僧別古崖①,授以相人術。先仰視皎日目盡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懸五色縷窗外映月別其色皆無訛然后相人其法以夜中燃兩炬視人形狀氣色,而參以所生年月,百無一謬。
珙在元時已有名,所相士大夫數十百,其于死生禍福,遲速大小,并刻時日,無不奇中。南臺大夫普化帖木兒,由閩海道見珙。珙曰:“公神氣嚴肅,舉動風生,大貴驗也。但印堂司空有赤氣,到官一百十四日當奪印。然守正秉忠,名垂后世,愿自勉。”普署臺事于越,果為張士誠逼取印綬,抗節死。珙見江西憲副程徐曰:“君帝座②上黃紫再見,千日內有二美除。但冷笑無情,非忠節相也。”徐于一年后拜兵部侍郎,擢尚書。又二年降于明,為吏部侍郎。又嘗相陶凱曰:“君五岳③朝揖而氣色未開,五星④分明而光澤未見,宜藏器待時。不十年以文進,為異代臣,官二品,其在荊、揚間乎!”凱后為禮部尚書、湖廣行省參政。其精類如此。
洪武中,遇姚廣孝于嵩山寺,謂之曰:“公,劉秉忠之儔也,幸自愛。”后廣孝薦于燕王,召至北平。王雜衛士類己者九人,操弓矢,飲肆中。珙一見即前跪曰:“殿下何輕身至此。”九人者笑其謬,珙言益切。王乃起去,召珙宮中,諦視曰:“龍行虎步,日角⑤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須過臍,即登大寶矣。”已見藩邸諸校卒,皆許以公侯將帥。王慮語泄,遣之還。及即位,召拜太常寺丞,賜冠服、鞍馬、文綺、寶鈔及居第。帝將建東宮,而意有所屬,故久不決。珙相仁宗曰:“天子也。”相宣宗曰:“萬歲天子。”儲位乃定。
珙相人即知其心術善惡。人不畏義,而畏禍患,往往因其不善導之于善,從而改行者甚多。為人孝友端厚,待族黨有恩。所居鄞城西,繞舍種柳,自號柳莊居士,有《柳莊集》。永樂八年卒,年七十有六。賜祭葬,贈太常少卿。
[注] ①別古崖:僧名。②帝座:星官名,相術中認為影響人的命運。③五岳:人的額、頰、鼻、左右顴骨。④五星:人的兩耳、口、額、鼻。⑤日角:額角中央部分隆起,形狀如日。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舉動風生,大貴驗也 驗:檢驗
B.千日內有二美除 除:任命
C.不十年以文進,為異代臣 進:做官
D.召珙宮中,諦視曰 諦:仔細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先仰視/皎日目盡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懸五色縷/窗外映月/別其色/皆無訛/然后相人/
B.先仰視/皎日目盡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懸五色縷/窗外映月別其色/皆無訛/然后相人/
C.先仰視皎日/目盡/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懸五色縷窗外/映月別其色/皆無訛/然后相人/
D.先仰視皎日/目盡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懸五色縷窗外/映月別其色/皆無訛/然后相人/
6.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袁珙有與眾不同的才能,又巧遇胸懷異能的僧人做了老師,經過特殊手段的訓練,才成就了精準的相術。
B.袁珙預言程徐會有兩次大的升遷但不能做忠臣,又說陶凱十年內會在新朝代做二品高官,后來都得到驗證。
C.袁珙被燕王召到北平,燕王稱贊他龍行虎步,面相奇異;袁珙預測燕王能做天子,府內的將卒能做公侯。
D.皇帝要選立太子,心里已經有意向了卻因故沒有決斷,袁珙的話對太子之位的歸屬起到了重要作用。
7.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王雜衛士類己者九人,操弓矢,飲肆中。(4分)
譯文:
(2)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3分)
譯文:
(3)生孩六月,慈父見背。(3分)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8~9題。
秋思寄子由①
黃庭堅
黃落山川知晚秋,小蟲催女獻功裘。
老松閱世臥云壑,挽著滄江無萬牛②。
【注】①元豐四年(1081),詩人任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縣令,很不得意。這時蘇子由(蘇轍)被貶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為監鹽酒稅,兩人相距不遠。詩人因秋而思,觸景生情,有慰勉蘇子由之意。②“挽著滄江無萬牛”意為“志甚堅,難以動搖”。
8. 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傳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5分)
答:
9. 在黃庭堅的詩中經常出現“歲寒三友”的形象,結合全詩,賞析本詩中“老松”的形象。(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10分)
10. 補寫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大行不顧細謹, 。(司馬遷《鴻門宴》)
(2) ,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
(3)故木受繩則直, 。(《荀子勸學》)
(4)人生如夢,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歸去來兮辭(并序)》中“ , ”將作
者歸心似箭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6)《逍遙游》中,莊子認為“ , ”才是真正的逍遙。
(7)《陳情表》中“ , ,煢煢孑立,形影
相吊”既表達了祖母躬親撫養的原因,也是下文作者“區區不能廢遠”的原因,可謂一筆雙關。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鞋
劉慶邦
有個姑娘叫守明,十八歲那年就定了親。定親的彩禮送來了,是幾塊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親眼睛彎彎的,說:“給,你婆家給你的東西。”
“誰要他的東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著給你妹妹作嫁妝。”
妹妹跟過來,要看看是什么好東西。守明像是捍衛什么似的,堅決不讓妹妹看,她把包袱放進箱子,啪嗒就鎖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時,守明才關了門,把彩禮包兒拿出來。她把那塊石榴紅的方巾頂在頭上,對著鏡子左照右照。她的臉紅通通的,很像剛下花轎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為何,她嘆了一口氣,鼻子也酸酸的。
按當地的規矩,守明該給那個人做一雙鞋了。她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
她把那個人的鞋樣子放在床上,張開指頭拃了拃,心中不免吃驚,天哪,那個人人不算大,腳怎么這樣大。腳大走四方,不知這個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讓他走四方,又不想讓他走四方。要是他四處亂走,剩下她一個人在家可怎么辦?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給他一雙小鞋穿,讓他的腳疼,走不成四方。想到這里,她仿佛已看見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臉都憋得紅了。
“合適嗎?”
那個人說合適是合適,就是有點緊。
“穿的次數多了就合適了。”
那個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來說腳疼。
“你疼我也疼。”
那個人問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個人就笑了,說:“那我給你揉揉吧!”
她趕緊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動作大了些,把自己從幻想中抱了出來。摸摸臉,臉還火辣辣的。
瞎想歸瞎想,在動剪子剪袼褙注時,她還是照原樣兒一絲不差地剪下來了。
第一次看見那個人是在社員大會上,那個人在黑壓壓的會場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記得稿子里說的是什么,旁邊的人打聽那個人是哪莊的,叫什么名字,她卻記住了。她當時想,這個男孩子,年紀不大,膽子可夠大的,敢在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長一大篇話。她這個年齡正是心里亂想的年齡,想著想著,就把自己和那個人聯系到一塊兒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沒有對象,要是沒對象的話,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
有一天家里來了個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煩,一聽介紹的不是別人,正是讓她做夢的那個人,一時渾身冰涼,小臉發白,淚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親以為她對這門親事不樂意,守明說:“媽,我是舍不得離開您!”
媒人遞來消息,說那個人要外出當工人,守明一聽有些犯愣,這真應了那句腳大走四方的話。此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還,她一定得送給那人一點東西,讓那個人念著她,記住她,她沒有別的可送,只有這一雙鞋。
那個外出的日期定下來了,托媒人傳話,向她約會。她正好親手把鞋交給那個人。約會的地點是村邊那座高橋,時間是吃過晚飯,母親要送她到橋頭去,她不讓。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個人若說正好,她就讓他穿這雙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還脫下來干什么!臨出門,她又改了主意,覺得只讓那個人把鞋穿上試試新就行了,還得讓他脫下來,等他回來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設想未能實現.她把鞋遞給那個人時,讓那個人穿上試試.那個人只笑了笑,說聲謝謝,就把鞋豎著插 進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個人說再見,鞋也沒試一下。那個人說再見時,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這是守明沒有料到的。他們雖然見過幾次面,但從來沒有碰過手。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低著頭把手交出去了。那個人的手溫熱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層汗,接著她身上也出汗了。那個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開了。
守明下了橋往回走時,見夾道的高莊稼中間攔著一個黑人影,她大吃一驚,正要折回身去追那個人,撲進那個人懷里,讓她的那個人救她,人影說話了,原來是她母親。怎么會是母親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沒跟母親說話。
后記:
我在農村老家時,人家給我介紹了一個對象。那個姑娘很精心地給我做了一雙鞋。參加工作后,我把那雙鞋帶進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來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親,我把那雙鞋退給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過鞋后,眼里一直淚汪汪的。后來我想到,我一定傷害了那位農村姑娘的心,我辜負了她,一輩子都對不起她。
(有刪改)
注:袼褙:用碎布、舊布糊成的厚片,多用來制布鞋鞋底。
1. 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小說注重從細微處表現人的心靈秘密,守明照鏡子時,“不知為何,她嘆了一口氣,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數語,初戀少女的微妙心理就顯露出來了。
B.小說善于使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與母親收人家的彩禮、偷偷監視女兒約會等一系列言行的鮮明對比中,逐漸凸顯出來的。
C.小說擅長在平淡敘述中營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與未婚夫分別后見一黑影,大吃一驚,原來是母親,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節就頗具匠心。
D.小說地方特色鮮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衛什么似的”“在黑壓壓的會場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語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E.小說善于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約會時隨意把鞋插 進口袋,分手時又主動與守明握手,表明他雖是一個農村青年卻有現代意識。
2. 小說以“鞋”為中心敘亊寫人,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3. 小說中守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樣的心態,請簡要分析。(6分)
4. 文末“后記”是獨立于小說外的寫作說明,還是屬于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2.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形、音全對的一組是( )(3分)
A. 央浼(měi)譏誚(qiào)熹微(xī)懿范(yì) 哀聲嘆氣
B. 赍發(jī)潦水(lǎo)捧袂(mèi)北冥(míng) 委曲求全
C. 憎惡(zèng)悖時(bèi)轄制(xiá)險釁(xìn) 仗義執言
D. 拔擢(zhuó)多舛(chuǎn)泠然(líng)窈窕(yǎo) 沒精打彩
1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 )
A. 3月10日,中國女足在亞洲區預選賽中拿到奧運入場券,這實在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B. 中國在南沙群島有關島礁的活動是主權范圍內的事,無可非議。西方媒體對此妄加揣測甚至過度解讀,鬧得紛紛揚揚,實在是別有用心。
C. 有的人萍水相逢卻相見很晚,有的人朝夕相處卻白頭如新,這豈是“緣分”二字能解釋的?
D. 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響,春節剛過,封凍的黃河就已渙然冰釋。解凍的冰塊順流而下,壅塞河道,有可能給沿岸造成災害。
1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A. 寧澤濤讓世界震驚!首次參賽的他竟成為第一個世錦賽歷史上奪得男子百米自由泳冠軍的亞洲人。
B. 不良貸款率持續攀升讓商業銀行在這個冬天的日子并不好過,而銀行基層員工由于高薪光環褪去,辭職率大幅攀升。
C. 有人認為,如今少數網絡作品的走紅,依然掩蓋不了整體網絡文學創作水準和思想含量不高,因此,我們要辯證地看待網絡作品的發熱現象。
D. 高官頻頻落 馬顯示了黨中央的反腐決心,但“打幾只老虎”還只是第一步,關鍵是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機制。
15.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句俗話分別說明了這兩部名著內容上的什么特點?對兩類人分別有怎樣的提醒?(5分)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6分)
我打江南走過,忽遇煙雨迷途。尋路,尋路,誤入杏花深處。曲徑通幽處,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好風景。或許是松林明月,① ,② ,這又怎不令人亦驚亦喜?君不見太白迷花倚石之意態?君不見 !
五、寫作(60分)
17. 美國著名喜劇演員戴維布瑞納中學畢業時,向父親求助。父親送給他一枚硬幣,并告訴他:“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后翻到廣告欄,自己找一個工作,到世界上去闖一闖。”后來,戴維布瑞納經過艱苦奮斗取得了成功。這個明星在回首往事時,認為父親的那枚硬幣是“最好的禮物”。
根據上述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高二語文3月月考試卷】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下冊3月月考試卷04-01
2018年高二語文下冊3月月考試卷09-11
高二語文周考試卷04-01
高二語文的月考試卷04-01
高一語文6月月考試卷06-01
高二下3月月考語文試卷04-02
高二語文3月份月考試卷精選04-01
高二語文3月份月考試卷04-02
滬教版初三語文3月月考試卷附答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