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題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共10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字形全對的是()(2分)
A.提防(tí)脂粉(zhǐ)驚駭(hài)
B.綏靖(sūi)潰退(kùi)豐功偉績(jī)
C.詰問(jié)星宿(xiù)惟妙惟肖(xiào)
D.環繞(rǎo)瞥見(piē)銳不可擋(dāng)
2.下列詞語中無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治裁晨曦血腥閃爍
B.臭名昭著荒謬憧憬琺瑯
C.響徹云宵殺戮箱篋揣摩
D.孤苦伶仃納粹鞠恭鐵銹
3.下列加線詞語使用妥當的一項是()(2分)
A.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B.從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舉足輕重的小事,絕不能掉以輕心
C.大家認為他提出的這條建議很有價值,都隨聲附和表示贊成。
D.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所以西路當面之敵銳不可當,紛紛潰退。
4.下列有關文字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蘆花蕩》的作者是我國當代作家趙樹理寫的小說,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B.消息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六個要素,包括標題、導語、背景、主體和結語五部分結構。
C.《蠟燭》的作者是前蘇聯作家西蒙諾夫。
D、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為滿足廣大游客的需要,華夏旅行社設計并開通了20余條旅游線路
B.綠樹蔥蘢,樹上的鳥兒大約有一百多只。
C.能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D.趙大爺種植的大櫻桃剛采摘完畢,就基本上全部被搶劫一空。
6、古詩文默寫。(11分)
行走在古代文人詩文歌賦的園圃中,我們常常能觸摸到他們敏感而又豐富、深沉而又蘊藉的內心世界:
(1)?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2)少壯不努力,。(漢樂府《長歌行》)
(3),長歌懷采薇。(王績《野望》)
(4)東皋薄暮望,。(王績《野望》)
(5)芳草鮮美,。(陶淵明《桃花源記》)
(6)《桃花源記》中的,。寫出了桃花源的美麗景色。
(7)《桃花源記》一文中的、。表現了桃花源人熱情好客。
(8)《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寫出洞庭湖氣勢浩大的詩句,。
二、綜合性學習:(10分)
7、本單元我們進行了了“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綜合性學習,伴隨著戰爭,產生了豐富的戰爭文化。請你展示:(6分)
(1)、A、有關戰爭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有關戰爭的名言:
C、有關戰爭的詩句:
(2)、你一定度過不少有關戰爭的文學名著,你最喜歡哪部作品中的哪一個文學形象?談談你的理由。(4分)
8、簡要分析下列對話的言外之意。(4分)
50年代初,中國在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為了保衛朝鮮,冒著極大的風險,不惜與美國一戰,并幫助朝鮮把美國侵略者趕到了38線以南。就在這個時候,周總理接受了美國記者的采訪。在采訪過程中,周總理隨手將一支美國派克鋼筆放在桌上。以下是他們之間的一段對話,你能讀出他們的言外之意嗎?
記者: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生產的鋼筆呢?
總理:提起這支筆啊,那話可就長了。這不是一支普通的筆,而是一個朝鮮朋友在朝鮮戰場上的勝利品,是作為禮物送給我的。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的這支筆。
①美國記者:
②周總理:
名著閱讀
9、“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3分)
這段話被千千萬萬青年人引以為座右銘。它出自______________(書名),作者是(國籍)的(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
10、仿照下面句子,改變地點和內容,寫一個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
我夢想,來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情懷;我夢想,坐在故鄉的明月下,在滿月的銀輝中,體會“月是故鄉明”的感慨;我夢想。
11、瀏覽新聞,回答問題。(4分)
中新網西昌10月1日電北京時間10月1日18時59分57秒,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18時59分57秒,橘紅色的火焰從火箭底部噴涌而出,伴隨著震天巨響,“長征三號丙”火箭在驚天動地的呼嘯聲中拔地而起,以雷霆萬鈞之力直刺蒼穹。一瞬間,群山抖動,大地震顫,人們翹首仰望,火箭拖著長長的火柱,向東南方向飛去,在天空中劃出一條長長的白色軌跡,猶如仙女拋出的長絹,當空飛舞。一會兒的功夫,火箭便鉆入更加稠密的云霧層里,什么也看不見了。唯有那震天動地的呼嘯聲,還在持續。這時,群山中爆發出陣陣歡呼聲和掌聲,似大海波濤,似空中驚雷,久久回蕩在發射場幽深的峽谷中。
據了解,此次發射是繼“嫦娥一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基礎上,為我國探月二期工程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部分關鍵技術試驗,積累工程經驗,是二期工程的技術先導星。為后續的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成功落月積累經驗,進一步深化嫦娥一號月球科學探測。
(1)請給本則新聞擬寫一條恰當的標題(2分)
(2)所選新聞第三段屬于新聞結構的哪個部分?試說說其作用。(2分)
三、閱讀理解。(共31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8分)
微博時代來臨
①2010年底,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包括北京語言大學等幾所高等院校,聯合發布“201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微博、給力等榜上有名。經GoogleTrends被搜索頻率統計,“微博”在地震、世博會之后排第三。
②微博正在改變我們生活,推動社會進步,它對中國社會諸領域的介入和滲透與曰俱增,社會影響力日益巨大。微博如此深入人心,它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
③創造多功能虛擬聚合社區。比如新浪微博,只要你點擊描述自己職業和興趣的某一標簽,就會鏈接到與此相關的微博群,結交到新的博友。它可以創造個人發展的各種機會,還可以與關注自己微博的粉絲進行交流。這種人際交流,偏重人們的情感、心靈、趣味、審美、愛好等方面的溝通,比起地域社區的交流,內容更加豐富精彩。它將建構起網絡全新社區的時尚、禮儀、道德、情操等文化規范。當然,微博的網絡聚合社區也不是純虛擬的,是現實社會的一種網絡化形態。
④對社會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手機微博的報道,已達到“秒互動”地步。它填補了網絡終端無法覆蓋的盲區,成為新聞報道的利器。它可在幾秒鐘內向用戶報道事件實況,有時甚至不到1分鐘用戶就做出反饋,就像實況轉播一樣。任何人的每一條信息都能以廣播形式通知其跟隨者和其他所有用戶。這種信息快速擴展方式,有點像細菌裂變式繁殖那樣成幾何級數增長。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08年11月印度孟買恐怖襲擊事件、2009年6月邁克爾·杰克遜死訊,都是由Twitter(微博客服務的網站)首發。連權威新聞機構CNN、BBC也不得不先后在Twitter上進行注冊。可見,微博已搶占新聞報道的制高點。
⑤提供社會判斷的思想參照系。人們在面臨社會熱點問題時,常常會參照當下微博網站的輿情傾向。據報道,目前87.3%的受調查人士表示,他們會通過微博了解公眾對社會事件看法然后發表意見。微博群往往成為網絡輿情的某種導向。微博群中涌現的意見領袖,就是無序網民輿情的有序集中體現。2010年74起與微博有關、影響較大的輿情案例中,有近一半存在意見領袖。他們代言廣大微博發揮著巨大影響力。其評論可將某一事件輿論迅速推向高潮,甚至還可代表網民設置新的議程,改變輿論走向。微博群體正在擔當起引導網絡輿論的把關人角色。微博的導向作用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許多領導人先后開設微博,甚至各地公安部門紛紛開通官方微博,與網友進行互動交流。
⑥微博的崛起是中國改革開放、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微博發展如日中天。微博將使這個世界更加開放,更加文明,更加生機勃勃。
(選文有刪改)
12、結合全文,說說微博深入人心的原因。(2分)
13、請分析第④段畫線句子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14、閱讀第⑤段,說說加點詞“意見領袖”的含義。(2分)
15、“微博正在改變我們生活,推動社會進步”,除微博外,還有很多新科技產品正得到廣泛運用,并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請舉一例加以說明。(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8分)
⑴剛剛經歷了一場艱苦卓絕的保衛戰,莫斯科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戰爭給這個城市留下的創傷。
⑵上萬名疲憊不堪、無精打采的德國戰俘排成長長的縱隊,在荷槍實彈、威風凜凜的蘇聯士兵的押解之下走進莫斯科城。
⑶得知法西斯戰俘進城的消息之后,人們幾乎傾城而出,紛紛涌上街頭。寬闊的莫斯科大街兩旁,圍觀的群眾人山人海,擠得風雨不透。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兒童。
⑷蘇軍在戰敗入侵的德國法西斯的同時,自己也造成了重大的傷亡。這些老人、婦女和兒童都是戰爭的受害者,他們的親人,在這場異常殘酷的戰爭中被入侵的德國法西斯殺害了。
⑸失去親人的痛苦把原本溫和、善良的人們激怒了,他們懷著滿腔的仇恨,將牙齒咬得格格山響,一雙雙充滿血絲與復仇火焰的眼睛齊刷刷地向俘虜即將走來的'方向張望著。
⑹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大批的軍隊和警察出動,組成一堵墻,排在憤怒的人群前面。
⑺戰俘出現了,近了,更近了。圍觀的人群開始騷動,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號,有人叫罵著讓殺人的兇手償命。一會兒,人群潮水般的向前涌。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企圖進行阻止,馬上被洶涌的人潮沖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著手組成人墻,竭盡全力,好不容易才將人潮擋住。
⑻此時,戰俘已經來到人群前面。他們個個衣衫襤褸,步履蹣跚,每向前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他們有的頭上裹著繃帶,有的身帶重傷,還有的失去了手腳,躺在擔架上不住地發出痛苦的呻吟。⑼面對激怒的人群,德國戰俘呆滯、木訥的目光中充滿了恐懼與驚慌。出于求生的本能,他們不住的后退。許多戰俘本來就身負重傷、疲憊不堪,遭如此驚嚇都癱軟在地。擔架上的重傷號,被扔在地上,無力逃脫,拼命地哭嚎呼救。
⑽這時,一位中年婦女在混亂中拼力擠過人墻,沖到一個受傷的戰俘跟前,舉拳要打。
⑾這是一個失去雙腿的重傷號,他頭上打著繃帶,破爛的軍裝上沾滿了血跡,臉上的稚氣表明他絕對不會超過二十歲。①面對撲面而來的拳頭,他無力躲閃,瞪著驚恐的眼睛,發出絕望的哭泣。
⑿驀然間,中年婦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的站在那里。她怔怔地看著年輕的戰俘,心頭一陣劇烈的刺痛。在年輕傷號稚氣的臉上,她看到了自己剛剛戰死的兒子的影子!
⒀婦女猶豫了一下,嘆了口氣,那只高舉的拳頭無力的垂了下來。她從懷里掏出一塊用紙裹著的面包,輕輕地遞到傷號的面前。②年輕的傷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那驚恐的眼睛盯著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婦女硬把面包塞到他手中,他才如夢方醒,伸手抓起,連裹在面包外面的紙都顧不上撕,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起來。看得出他一定幾天沒有吃飯,餓壞了。
⒁看到傷號餓成這個樣子,婦女緩緩蹲下身子,用顫抖的雙手輕輕撫摩著傷號頭上的彈傷,失聲痛哭起來!
⒂悲慟的哭聲撕心裂肺,騷動的人群一下子安靜下來!人們都驚呆了,一個個都用驚異的目光注視著眼前的一切。空氣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條大街一片死寂。
⒃過了良久,人們才醒悟過來。這時,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現了:那些老人、婦女、孩子,紛紛拿出面包、火腿、香腸等食品,一齊向受傷的戰俘涌去……
16、文章第⑹段說“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第⒃段又說“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現了”。“意外”和“出人意料”在文中的含義各是指什么?(2分)
17、文章第⑻段著力描寫了戰俘們的肖像、神態和動作。聯系上下文,說說作者這么寫有什么作用。(2分)
18、結合語境,比較分析文中兩處劃線句中的“驚恐”分別表現了年輕傷號怎樣的心理。(2分)
19、法國作家弗朗索瓦·費訥隆說過:“所有的戰爭都是內戰,因為所有的人類都是同胞。”請結合你閱讀本文的感受和對這句名言的理解,談談你對戰爭的感悟。(2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題。(15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20、解釋下列字詞。(4分)
(1)仿佛()(2)便要還家()
(3)交通()(4)語()
21、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2、研讀第二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描寫的?(3分)
23、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為什么“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2分)
三、寫作(45分)
24、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任選一題完成作文。
(1)有人說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遙遠。其實,點點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要用發現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態采擷生活,你就能夠收獲許多幸福的印記。課堂上一聲真誠的贊許,賽場上一句熱情的鼓勵;手機里一張張歡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盤盤溫暖的飯菜;抑或是一次快樂的遠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閱讀,一次成功后的哭泣。同學們,用心見撿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裝入行囊,伴你快樂成長!
請以“撿拾幸福”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2)半命題:給自己一些
要求:1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
3字數不少于600字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題】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期末語文測試題01-21
八年級上冊語文下冊期末測試題09-28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推薦01-22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10-17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檢測試題12-22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精選04-15
語文上冊期末綜合測試題12-02
初二上冊語文期末測試題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