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學情檢測試試題
為了讓大家期末考試取得更好成績,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學情檢測試試題,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下列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3分)
A. 悼(dào)念 地窖(jiào) 悠閑(yiōu) 閿(wén)鄉
B. 仄(zè)歪 綏(tuǒ)靖 拂(fó)曉 顫(chàn)巍巍
C. 橫渡(hénɡ) 箱篋(qiè) 潰退(kuì) 殺戮(lù)
D. 鞠躬(jǚ) 荒謬(liào) 阻遏(è) 杜聿(yù)明
2.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3分)
A.制栽 臟物 寒噤 張皇失措 B. 拂曉 殲滅 蜿蜒 轉彎摸角
C.荻港 屹立 晨曦 蕩然無存 D. 尖利 法瑯 閃礫 月明風輕
3.下列加點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在渡江戰役中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
B.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早上七點半多了,王東張皇失措地跑到學校,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C.圍著操場跑了五圈,她已經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長時間。
D.這是一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作品。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小強自從告別了網吧以后,爸爸媽媽的臉上終于現出久違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慮問題時,往往都以實際利益為出發點,并且依照經驗保守行事。
C.這家化工廠排出大量廢氣和噪聲,嚴重污染了環境,周邊居民紛紛打電話向有關部門投訴。
D.這種從瑞士引進的花皮茄子,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味道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
5. 下面表述的課文相關內容,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主體是新聞的軀干,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背景必須獨立成段。
B.《蘆花蕩》的作者是孫犁,他所敘述的干瘦的老頭子勇敢作戰的故事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的白洋淀。
C.《蠟燭》寫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上的故事。展現了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D.雨果是英國作家,他憤怒地譴責了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的罪行,表達了對被侵略、被掠奪者的巨大同情。
6.默寫填空。(12分)
①無絲竹之亂耳, 。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亭亭凈植, 。
③《陋室銘》中全文的點睛之筆是: , 。
④《長歌行》中勸勉人們珍惜青春,應及時努力的詩句是: , 。
⑤閱讀新聞,要注意它的結構的五個部分,即:標題、 、 、 、 。
7. 請概括下面新聞的主要內容(25字左右)。(3分)
本報香港5月3日電 香港特區立法會財委會今天下午通過特區政府關于向賑災基金撥款1億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開展蘆山地震救災工作的決議。
財委會以37票贊成、23票反對及1票棄權,通過決議。有議員提出,特區政府撥款給當地,要有機制監管善款用途。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說,特區政府有責任監管捐款的用途,會向立法會提交評估報告。
二、文言文閱讀(33分)
(一)(24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6分)
①緣溪行 ②芳草鮮美 ③屋舍儼然
④便要還家 ⑤處處志之 ⑥尋病終
9.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3分)
A.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 遂與外人間隔 遂迷,不復得路
C. 處處志之 尋向所志
D.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1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1.文中哪些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仍想繼續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為什么不愿離開?(4分)
12.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他筆下的“桃花源“其實并不存在。那么,陶淵明描寫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5分)
(二)穴中人語(9分)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否容之?” 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xi,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日:“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1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2分)
(1)凡衣服……麻枲之屬: (2)老人謂曰:
14. 區別下列語句中“之”的用法或含義。(3分)
(1)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 (2)與眾共之: (3)楊謝而從之:
15.在括填寫下列句子中省略的部分。(2分)
( )又戒日:“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 )與老人同出。
16. 對短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文中穴中人與桃花源中人一樣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記》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一老人引導才進入大山之穴。
C、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后自己來耕種養蠶,不能向別人求取食物。
D、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穴。
三、現代文閱讀(37分)
(一)(20分)
①【A】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小火輪開得離葦塘遠一些,鬼子們又偷偷地爬下來洗澡了。十幾個鬼子在水里泅著,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錯。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從荷花淀里卻撐出一只小船來。一個干瘦的老頭子,只穿一條破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兩只手卻忙著剝那又肥又大的蓮蓬,一個一個投進嘴里去。
②他的船頭上放著那樣大的一捆蓮蓬,是剛從荷花淀里摘下來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這樣新鮮的東西?來到白洋淀上幾天了,鬼子們也還是望著荷花淀瞪眼。他們沖著那小船吆喝,叫他過來。
③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轉了一圓圈,又回去了。鬼子們拍打著水追過去,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④眼前是幾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樁子,日久天長,也許人們忘記這是為什么埋的了。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鬼子們追上來,看看就扒上了船。老頭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風一樣繞著鬼子們轉,蓮蓬的清香,在他們的鼻子尖上掃過。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 ),亂轉著身子,抓上抓下。
⑤一個鬼子尖叫了一聲,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東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鋒利的鉤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別的鬼子吃驚地往四下里一散,每個人的腿肚子也就掛上了鉤。他們掙扎著,想擺脫那毒蛇一樣的鉤子。那替女孩子報仇的鉤子卻全找到腿上來,有的兩個,有的三個。鬼子們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動彈了。
⑥老頭子把船一撐來到他們的身邊,舉起篙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
⑧在那葦塘的邊緣,蘆花下面,有一個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葦葉遮掩著身子,看著這場英雄的行為。
17.用一句話概括上文的故事情節。(4分)
18.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樁子有什么用意?(4分)
19.【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寫,請任選一句分析其作用。(4分)
20.第④段加點的“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是表現老頭子緊張、恐懼的心理嗎?為什么?(4分)
21.老頭子讓二菱看他這場“英雄的行為”原因何在?表現了老頭子怎樣的'性格特點?(4分)
(二) (17分)善良是心靈的燈盞
⑴風中夾雜著雪花,紛紛揚揚,如柳絮般飄落,小小山村,已經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顯得那么晶瑩、那么剔透、那么恬靜。下了火車,他下意識地裹緊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簡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兒,有濃香的羹湯。想到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剛結婚那會兒,家里真的很窮,妻子愛意灼灼的眼神,讓他心里升起陣陣暖意,女兒半歲時,他決定跟同鄉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掙些錢,讓她們過上殷實的日子。
⑶這兩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風塵皸裂了雙手。他留下極少的生活費,其余的錢定期寄往家里,為了省下路費,連續兩年沒有回家。春節臨近,思念更加煎熬著他的心,他決定懷揣積攢的血汗錢,回家過個團圓年。
⑷走進院落,房門緊鎖。妻在信里提到過,家里門鎖損壞,臨時換了新鎖。等了一會,有些著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給女兒買些零食和玩具。離開家時,她還是襁褓中的小粉團,如今女兒長高了,會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買了毛絨小熊。轉身往回走,路過一家小診所。診所門口有個女人,抱著孩子輕輕地晃,急得淚珠直往下落。“怎么辦?這可怎么辦?”女人像是絮絮自語,又像是在對他訴說。
⑹他愣了一下,試著問:“怎么回事?”女人嘆了口氣,說:“孩子發高燒,帶的錢不夠。你看,燒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誤了病情。”他低頭一看,小女孩臉色紅紅的,偎在女人懷里嚶嚶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閃過幾分猶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艱難,每張錢都浸透著汗水。但轉念一想,如果對面是自己的家人,面臨這樣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顆善心,一雙溫暖的手,幫她們渡過難關。
⑻他側過身,從棉衣內兜里摸出錢夾,抽出一張50元,對女人說:“拿著,給孩子看病要緊。”女人望著衣著簡樸、有些木訥的他,眼淚再次奪眶而出。他說:“快點取藥去吧,先給孩子掛上針。”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燒針,又掛上吊瓶,這才舒了口氣。到底是孩子,燒剛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氣神。柔嫩粉紅的小臉上,大眼睛閃爍如星,對著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⑽ 他把小熊遞給女孩,說:“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獎勵你一個小熊。”小女孩接過小熊,寶貝似的摟在懷里,女人低頭望著孩子,眼里全是疼愛。看到女孩已無大礙,他轉身離開了醫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沒回來。他倚在門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覺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他被輕柔的聲音喚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臉上。原來,妻的旁邊站著的小女孩,懷里抱著毛絨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說:“女兒今天發起高燒,幸虧幼兒園老師帶她看病,現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攬進懷里,親了又親,將幾滴熱淚蹭到女孩臉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過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無論何時何境,他的心里始終亮著“善良”的燈盞。正是這盞燈,讓他固守內心的純凈,引領他回到溫暖的家園。
22.選文中的“ 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23.請在選文第⑴段中畫出景物描寫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
24.⑵、⑶段是選文的插敘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5.請賞析選文第⑾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臉上。”一句中加點詞語“凝固”的表達效果。(3分)
26.分析選文結尾劃線句“但無論何時何境,他的心里始終亮著“善良”的燈盞。正是這盞燈,讓他固守內心的純凈,引領他回到溫暖的家園。”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
一、1.C 2.C 3. B(應為“急急忙忙”) 4.D 5.C( A(背景可以暗含在主體中)B.(應為“抗日戰爭”)D(應為“法國”))6.略
7 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撥款1億港元捐助四川賑災的決議。
二、8略 9.B 10. 1)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2)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11第一問:不足為外人道也。第二問:(1)源中生活安寧,(2)能安居樂業,(3)和睦相處。 12.表達詩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種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勞動,和樂富足,寧靜淳樸的和諧生活環境。
13.類;對……說 14.的;它,指物品;他,指居民 15.居民;楊氏 16.D
三、17.老頭子機智地懲罰了鬼子,替女孩子報了仇。18.為后面寫水下藏有鉤子埋下伏筆.
19.【A】句寫出了天氣的炎熱(還渲染了一種神秘的氣氛),為下文老頭子的復仇作鋪墊。【B】句襯托出老頭子把敵人置于死地時,內心萌發出的一種報仇后的輕松、愉快的情緒。
20.不是,這些描寫寫出老頭子為了引誘敵人上當故意裝出害怕的樣子,旨在表現老頭子的機智。
21.大菱掛了花,老頭子很內疚,讓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時也向她們證明自己不是吹牛。表現了老頭子過分自尊的性格。
(二)22. 勤勞、善良、有責任心。(答對兩點即可)
23.景物描寫:“風中夾雜著雪花,紛紛揚揚,如柳絮般飄落,小小山村,已經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顯得那么晶瑩、那么剔透、那么恬靜”。
24.作用:交代時令,寫出天氣的寒冷,為下文小女孩兒發高燒做鋪墊。渲染恬靜的氣氛,烘托他愉快的心情;用雪景的美麗襯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質。
25.“凝固”是固定不變,停滯的意思;形象地表現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兒時的內心震驚。
26.總結全文, 照應題目,再次強調善良的重要性.點明文章的 中。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學情檢測試試題】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檢測試試題11-24
八年級語文上冊單元檢測試題04-01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檢測試題(語文版)12-07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單元檢測試題03-24
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語文檢測題11-18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試題12-21
八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綜合檢測題12-16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檢測試題12-19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試題精選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