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測試題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試題了,借助試題可以檢驗考試者是否已經具備獲得某種資格的基本能力。你所了解的試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測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積累運用(28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儼然(yǎn)溯洄(shù) 器皿(mǐn)豁然開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參差(cī) 輾轉反側(zhǎn)
D.俶爾(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繽紛(bīng)
2.下列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欣然規往(規:打算,計劃)
B.心樂之(樂:以……為樂)
C.神情與蘇、黃不屬(屬:屬于)
D.溯洄從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滅可見/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濟困扶危
D.乃記之而去/桃花源記
4.下列各句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B.其岸/勢犬牙差互
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D.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
C.“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敘描寫,也可以抒情議論,并通過記事、記物、記人、寫景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
6.古詩文默寫。(每空1分,共6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內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和平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運用對偶修辭方法,描繪洞庭湖雄偉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閱讀名著,回答問題。(5分)
(1)《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_________創作的一本關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________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2分)
(2)我在第八封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是會有的。我是過來人,決不至于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地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上面文段選自《____________》,請結合課外閱讀積累,說說在這封信中,傅雷告誡兒子如何面對情緒上的起伏。(3分)
8.綜合性學習。(7分)
央視舉辦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比賽活動圓滿結束,這再次引發人們對中國古典詩詞文化的熱議,請你參加以下活動。
(1)【活動一】在唐詩宋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人對月亮有一種獨特的情感,形成了中國人一種獨特的月亮情結。下面月亮組詩分別表達了什么樣的文化內涵?(4分)
詩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張九齡《望月懷遠》
詩二:月出照關山,秋風人未還。清光無遠近,鄉淚半書間。
——戴叔倫《關山月》
詩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問月》
內涵:
(2)【活動二】光明中學開展了中學生課內古詩詞學習情況問卷調查活動,從以下的問卷調查中你得到了什么結論?(3分)
A.你積累古詩詞的原因是什么?答:為了應付考試。
B.你背誦積累古詩詞的效果怎樣?答:會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
C.你是否經常摘抄主動積累古詩詞名句?答:在老師提醒下積累。
D.在解答古詩詞賞析過程中你遇到怎樣的困難?答:理解題意。
E.你平時在什么情況下積累誦讀古詩詞?答:老師要求。
二、閱讀理解(42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題目。(12分)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9.解釋下列加粗詞語。(4分)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
(2)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_
(3)其岸勢犬牙差互____________
(4)悄愴幽邃____________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1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見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蹤。
B.“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出了作者為“石潭”命名的緣由及近岸石頭的千態萬狀。
C.“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只寫了魚兒自由游弋的情態。
D.第①②段分別寫了作者發現游潭之樂和觀魚之樂。
12.第④段加粗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心情?并說說作者產生這種心情的原因。(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題目。(12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選自康與之《昨夢錄》)
13.解釋下列加粗詞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_
(2)漁人甚異之____________
(3)麻枲之屬____________
(4)迫暮____________
14.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2)此公欲來,能相容否?
15.甲文中的“漁人”沒有留在桃花源,最終是離開了。那么乙文中的“楊氏”是否要定居穴中?從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2分)
16.兩篇選文所描繪的社會在社會面貌、居民生活狀態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2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題目。(8分)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17.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不要求加標點符號)(2分)
魯 直 左 手 執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語
18.解釋加粗詞的意思。(2分)
(1)其兩膝相比者____________
(2)舟尾橫臥一楫____________
19.按照下面詞語的提示,用文中相關詞語填空。(2分)
(1)蘇東坡——________________(肖像特征)
(2)佛印——________________(神態特征)
20.“嘻,技亦靈怪矣哉!”這一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題目。(6分)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選自《世說新語》)
21.解釋下列加粗詞的意思。(2分)
(1)嘗與諸小兒游____________
(2)諸兒競走取之____________
2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23.王戎能夠判斷出“此必苦李”,是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閱讀古詩,完成題目。(4分)
關 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4.這首詩表達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5.詩中有許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疊句,這種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三、習作展示(50分)
2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條魚,一直很想了解陸地上的事情,卻因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無法實現。他與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長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陸地。幾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魚講述了他的見聞。青蛙描述了陸地上的各種事物,魚根據青蛙的描述進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樣東西都帶有魚的形狀:人被想象成用魚尾巴走路的魚,鳥是長著翅膀的魚,牛是頭上長角的魚……
其實,人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對新事物的認知,離不開已有的經驗,又常受制于已有的經驗。所以,要想真正認知新事物,就必須不斷拓寬視野,豐富經驗。
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現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答案:
1.B(A.shù—sù;C.xiān—qiān;D.bīng—bīn)
2.C(屬:類似)
3.B(可以,能夠;A.僅僅,只/才干;C.沿、順著/扶助;D.題,寫/古代一種文體)
4.B(其岸勢/犬牙差互)
5.B(歐陽修是宋代的)
6.(1)悠悠我心 (2)天涯若比鄰 (3)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4)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7.(1)喬斯坦·賈德 蘇菲 (2)傅雷家書 對一切泰然處之、用另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
8.(1)示例:①表達親人或友人的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②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情,寄寓著人們團聚的心愿與期待;③傳遞孤獨的感傷之美,感慨人生的短暫和渺小。(2)示例: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不高,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對古詩詞難于理解。
9.(1)格外 (2)大約 (3)像狗的牙齒那樣 (4)深
10.(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2)因為那種環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
11.C(還寫了潭水的清澈見底)
12.心情:孤凄悲涼。原因:①周圍的環境凄清,令作者頓生悲情;②作者當時處于被貶的狀態,心中自然抑郁。
13.(1)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2)對……感到驚異 (3)類 (4)將近
14.(1)這個人把自己聽到的事向(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出,全都感嘆惋惜。(2)這個人想來這里住,能夠容留他嗎?
15.是。從“楊謝而從之”可以看出。
16.社會安定、和平、人人平等、民風淳樸,人們過著自由快樂、自給自足的生活。
17.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18.(1)靠近 (2)船槳
19.(1)峨冠多髯 (2)絕類彌勒(矯首昂視)
20.對精湛的雕刻技藝的贊嘆。
21.(1)曾經 (2)跑
22.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
23.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24.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愛情(對美滿生活,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25.(1)可以充分表達詩人思想感情。(2)增強詩歌節奏感和音樂美。
26.略。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09-06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10-21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題及答案03-07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試題及答案09-09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題及答案09-17
八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檢測試題帶答案09-05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自測試題及答案09-17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09-08
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