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鸚鵡曲.山亭逸興》馮子振元曲原文譯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鸚鵡曲.山亭逸興》馮子振元曲原文譯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鸚鵡曲.山亭逸興》馮子振元曲原文譯文 1
鸚鵡曲.山亭逸興
馮子振
嵯峨峰頂移家住,是個不唧溜樵父。爛柯時樹老無花,葉葉枝枝風雨。
故人曾喚我歸來,卻道不如休去。指門前萬疊云山,是不費青蚨買處。
[作者簡介]
馮子振(1257-1337后),字海粟,自號怪怪道人、瀛洲客,攸州(今湖南攸縣)人。官至承事郎、集賢待制。善草書。詩文曲皆工。散曲現存小令四十四首。
[寫作背景]
大德六年(1302)冬,馮子振留寓京城,與幾位朋友在酒樓聽歌婦女御園秀演唱白賁的《鸚鵡曲》:“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覺來時滿眼青山,抖擻綠蓑歸去。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不安排我處。”曲辭優美,旋律動人,只可惜沒有人能夠和韻作新辭,因為這支曲子的韻律要求很嚴。第二句“父”字很難下語,末句的“甚”字必須去聲,“我”字又必須上聲,否則,便不可唱,若勉強唱去,則吐字不真,聽不清楚。在座諸公知馮公之才,便舉酒索和。馮子振一時興發,按原韻和作三十八首,即景生情,抒懷寫志,登臨感興,吊古傷時,筆鋒所及,頃刻成篇而不失韻律,其胸中才氣,筆底波瀾,為古今所罕見。此首乃發筆第一篇。另本有作者自序即可見之。
[注解]
嵯峨:山勢高峻。
不唧溜:不伶俐,不精明。
爛柯:據《述異記》載:晉王質入山斫柴,見二童子下棋,他一旁觀看,看完一局,他的斧柄已經腐爛,他回家后才知已過一百年了。
青蚨:即錢。晉干定《搜神記》,青蚨為蟲名,形如蟬,生子于草葉上,若取其子,母即飛來。如用青蚨母蟲的血分別涂在錢上,用其購物,所付母錢、子錢都能飛回。
[譯文]
家搬到嵯峨的峰巔居住,是一個并不地道的山野樵夫,每日里與圍棋為伍。相伴的是不開花的.千年老樹,風雨摧折枝葉扶疏。老朋友曾勸我再回歸宦海,我說那里遠遠不如我這山居。你看這門前萬疊青翠山巒和滿空繽紛彩云,是不要花錢買的最的美的住處。
《鸚鵡曲.山亭逸興》馮子振元曲原文譯文 2
原文
嵯峨峰頂移家住,是個不唧溜樵父。爛柯時樹老無花,葉葉枝枝風雨。故人曾喚我歸來,卻道不如休去。指門前萬疊云山,是不費青蚨買處。
譯文
家搬到嵯峨的峰巔居住,是一個并不地道的山野樵夫,每日里與圍棋為伍。相伴的是不開花的千年老樹,風雨摧折枝葉扶疏。老朋友曾勸我再回歸宦海,我說那里遠遠不如我這山居。你看這門前萬疊青翠山巒和滿空繽紛彩云,是不要花錢買的最的美的住處。
注釋
鸚鵡曲:曲牌名。一名“黑漆弩”,又名“學士吟”。《太平樂府》注正宮。雙調五十四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四句兩仄韻。
山亭:山中的亭子,代指隱士棲游之所。
嵯峨:山勢高峻。
不唧溜:不伶俐,不精明。
青蚨:即錢。
賞析
大德六年(1302年)冬,馮子振留寓京城,與幾位朋友在酒樓聽歌婦女御園秀演唱白賁的《鸚鵡曲》,馮子振一時興發,按原韻和作三十八首,即景生情,抒懷寫志,登臨感興,吊古傷時,筆鋒所及,頃刻成篇而不失韻律,其胸中才氣,筆底波瀾,為古今所罕見。此首乃發筆第一篇。
創作背景
馮子振在散曲方面極有天賦,這首曲子通過敘述閑逸生活,表達他的高潔追求。這首散曲以“山亭逸興”作為第一首,更是直白地道出了他遠離官場而歸隱山林的心愿。首句“嵯峨峰頂移家住,是個不唧略樵父”介紹了這首曲子的主人公,一個受人尊敬的老樵夫,從別處遷居到這險峻的峰頂居住。“唧嘈”二字表明他對采樵一事并不精通。
“爛柯時樹老無花,葉葉枝吱風雨。”描述了老樵夫在山中的生活。“爛柯”出自《述異記》里的一個典故。此典故用在這里用以說明老樵夫閑逸的.生活狀態如神仙一般。但是,他的物質條件并沒有神仙那么美好,伴隨他的只是不會開花的老樹,殘枝落葉,于風雨中飄搖。
這段形象生動的描述,表面上是寫老樵夫的生活,實則是作者在表明心志:無論山中的物質生活多么凄苦,不管山中有多少毒蛇猛獸,我依然愿意過著歸隱的生活,不愿回到那富貴的名利場中,所以接下來作者在曲中寫道:“故人曾喚我歸來,卻道不如休去。指門前萬疊云山,是不費青蚨買處。”老樵夫的朋友不忍他一人在山中受苦,所以來叫他回去過那俗世間富足的生活,但是老樵夫并不愿意,他覺得山中固然貧苦,但那官場中的爭名奪利更加讓人痛苦不堪,所以他指著門前的高聳人云的群山,對他的朋友說:“你看,這里的風景,這里的一切都不需要用金錢去買,也不需要用權力去爭奪。”到此處,老樵夫淡泊名利的形象躍然紙上。
馮子振在這首散曲中用凝練生動的語言營造了含蓄悠遠的氛圍,有力地刻畫了老樵夫這一豐滿的藝術形象,充分展示了歸隱山林的士大夫們逍遙清高的情懷。無論在藝術手法還是在思想上,這首曲詞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準,無愧為散曲中的名作。
馮子振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鸚鵡曲.山亭逸興》馮子振元曲原文譯文】相關文章:
李白《獨坐敬亭山》原文譯文鑒賞12-09
《鸚鵡曲·農夫渴雨》原文譯文及鑒賞答案10-26
《陽春曲贈茶肆》元曲譯文及注解03-21
《謝亭送別》原文及譯文02-18
《鸚鵡曲》原文翻譯及賞析04-13
《正宮·鸚鵡曲》原文及賞析09-25
《山行》原文、譯文、注釋07-05
中呂陽春曲皇亭晚泊元曲賞析03-21
岳飛《池州翠微亭》原文譯文及賞析04-03
山行原文、賞析、注釋、譯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