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紅·采蓮女》鑒賞
《小桃紅·采蓮女》是元代的一組散曲,作者是楊果。該曲寫了采蓮女的生活和愛情,格調清新可喜。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了《小桃紅·采蓮女》鑒賞,歡迎欣賞與借鑒。
原文:
采蓮人和采蓮歌②,柳外蘭舟過③,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④,司馬淚痕多⑤。
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對花飲。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⑥。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⑦。
注釋:
①小桃紅:越調中常用曲調。宮聲的七調叫“宮”,其余的都叫“調”,故稱調子為宮調。隋、唐的燕樂本有二十八調。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僅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鐘宮、正宮、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商調、商角調、雙調、越調等十二種。
②采蓮歌:梁武帝作樂府《江南弄》七曲,其中一貢名《采蓮曲》,后代仿作者頗多。這里泛指我國南方地區婦女采蓮時唱的歌曲。
③蘭舟:用木蘭做的船。暈里泛指裝飾美的小船。
④南朝舊曲:指南朝陳后主的《玉樹后庭花》曲,舊時一向被認為是亡國之音。唐人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⑤司馬淚痕多:唐代白居易于元和年間,被貶為江州司馬,作《琵琶行》以自況,結句說:“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⑥西風吹斷回文錦:以回文錦的被西風吹斷,暗喻夫婦的離散。回文詩,是我國古代雜體詩句,回環往復讀之俱成文。相傳始于晉代的傅咸和溫嶠,但他們所作的詩皆不傳。今所見蘇蕙的《璇璣圖詩》最有名。蘇蕙是東晉前秦的女詩人。據《晉書·列女傳》說:竇滔妻蘇氏,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剌史,被自徙流沙,蘇多思之,織錦為《回文璇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
⑦蓼(liao):一年生草木植物,花淡綠或淡紅色。
鑒賞:
這兩首小令,寫采蓮女的生活和愛情,格調清新可喜。
第一首寫采蓮女的天真活潑和對愛情的一往情深。“芡花菱葉滿秋塘,水調誰家唱?簾卷南樓日初上。”寫秋天的早晨,太陽初升,池塘里一片芡花菱葉,傳來了水調歌謠。是誰這么早就唱起了水調歌謠,聞聲尋源,原來在湖畔的南樓,一位采蓮女正迎著初升的朝日,一邊卷起竹簾,一邊信口歌唱。這三句寫湖上與湖岸風光,有聲有畫,旖旎清爽。接下去,寫采蓮女離家下湖,“采秋香,畫船穩去無風浪。”湖面上風平浪靜,彩船平穩地馳去,采蓮女在采充滿秋香的蓮子。在湖上,一面是成熟清香的蓮子,一面還有清麗的'秋荷開花。采蓮女想到她心愛的情人偏愛荷花的顏色,不忍亂折,“為郎偏愛,蓮花顏色,留作鏡中妝。”采蓮女把荷花留著,對鏡化妝,迎郎歸來時再用。這首小令,展現了自由活潑、矯健秀麗的采蓮女的形象,而且體驗到了她那多情細膩的心理活動。
第二首寫采蓮女孤單寂寞的離愁。起首兩句交代采蓮女家住西湖岸上、楊柳叢中的小樓上,卻用設問句引出:“錦城何處是西湖?楊柳樓前路。”在采蓮女所住的樓前,楊柳成蔭,有路直通西湖。接下來寫采蓮女,但不正面寫人,而是未見其人,先聞其歌,“一曲蓮歌碧云暮”。這位采蓮女唱一曲采蓮歌,直上青云,會使陽光也黯然失色。采蓮女下了樓,唱著歌,乘船去采蓮。這樣一位采蓮女,卻陷入了離別相思的痛苦。“可憐渠,畫船不載離愁去,幾番曾過,鴛鴦橋下,笑煞月兒孤。”畫船載著她響徹碧空的蓮歌馳向湖中,卻不能載去她的離愁。她曾一次又一次經過鴛鴦橋下,仿佛覺得鴛鴦在譏笑天上的月兒孤單,又仿佛覺得連高懸天空的孤月也在譏笑自己的孤單。
這兩首小令,在藝術上共同的特色有三:一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環境描寫同充滿柔情蜜意的人物(采蓮女)描寫的高度統一,給人以清新流麗之感;二是有聲有畫,通過采蓮女的歌聲,表現其天真活潑的性格和美化她的環境;三是以設問句加強藝術效果,山“水調誰家唱”引出“簾卷南樓日初上”,山“錦城何處是西湖”烘托“楊柳樓前路”使整首小令搖曳多姿,引導讀者聯想和想象,使環境更優美,人物更豐滿。
譯文
采蓮船上采蓮女嬌媚無比,如新月凌波。記得相逢對花酌酒,那妖嬈一笑,價值千金都嫌少。羞花閉月沉魚落雁的容貌,令人銷魂。
采蓮人唱著采蓮詞,好似洛浦神仙。如果比作蓮花更是相似,體態風流,風情萬種。淡妝濃抹,輕顰微笑,確實比得上西施那樣美。
采蓮湖上的采蓮人,悵惘地靠在船上感嘆。這里離長安路很近,恨情郎自從別后無音信。別留戀那邊好處,飲酒行令,不管我憂愁。
創作背景
《采蓮曲》,本是江南舊曲,南朝時梁武帝作《江南弄》七曲,其中就有一曲《采蓮曲》,此曲其實來自民間,在南朝時期十分流行。后來的詩詞,以此為題的也很多,比如唐代王昌齡的《采蓮曲》。《采蓮曲》在民間歌唱時,除了采蓮女自唱以外,還發展為岸上有人以“踏歌”的形式和歌。
楊果一生經歷了金元兩個時代,金初曾登科及第,擔任官職。金亡五年之后,他經人舉薦才出來做官。他有十一支《小桃紅》曲子,見于《陽春白雪》者八支,沒有題名;見于《太平樂府》三支,題作“采蓮女”。這組曲子作于元代早期,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作者介紹
楊果,[1195-1269]字正卿,號西庵,祈州蒲陰(今河北安國縣)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慶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進士第,官至參知政事,為官以干練廉潔著稱。卒,謚文獻。工文章,長于詞曲,著有《西庵集》。與元好問交好。其散曲作品內容多詠自然風光,曲辭華美,富于文采。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曲“如花柳芳妍”。
【《小桃紅·采蓮女》鑒賞】相關文章:
小桃紅·采蓮女12-04
《越調·小桃紅·采蓮女》注釋及鑒賞12-25
《越調·小桃紅·采蓮女》賞析12-24
《采蓮曲》古詩鑒賞03-30
《采蓮曲》的唐詩鑒賞02-01
《采蓮曲》唐詩鑒賞01-31
楊果《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譯文及鑒賞12-19
《采蓮曲》張籍古詩鑒賞01-23
《采蓮令·月華收》詩詞鑒賞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