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原文翻譯與賞析
以“萬里別”為中心句,由望“明月”而引發思鄉之情,看到一葉“扁舟”更讓漂泊在外的您在“半夜”里“夢”到家鄉。本內容由小編跟大家分享《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原文翻譯與賞析,歡迎大家學習與借鑒!
【原文】
雨晴云散,滿江明月。風微浪息,扁舟一葉。半夜心,三生夢,萬里別。悶倚篷窗睡些。
【譯文】
驟雨過后,天色初晴,烏云散盡,滿江上都是一片明潔的月光。風平浪靜,一葉扁舟航行在浩淼的江上。夜深了,心里卻很惆悵,想想人生如夢,親朋久別。胸中頓生煩悶,倚著篷窗,但愿可以小睡片刻。
【賞析一】
元成宗大德年間,盧摯出任湖南嶺北道肅政廉訪使,赴任途中作出此曲。鹿角,即鹿角鎮,在今湖南岳陽南洞庭湖濱。記摯這次處放湖南,心情不是很愉快的`,而從長江進入洞庭湖以后,又遇上了陰雨天氣,這樣更使詩人內心充滿了愁悶和煩躁。
【賞析二】
此曲描繪雨晴云散后月夜江景。一場雨剛剛止息,風也變小,云也散去,只留下水洗過的潔凈天空,空氣也變得清新許多。而此時江平如鏡,映出一輪明月。在靜水江面的一只小船上,離家萬里的游子在這萬簌俱寂中進入了夢鄉。
全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頗佳,引人入勝。
【賞析三】
盧摯(約1242——1314后),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縣)人,后世居河南。
初為世祖侍從,后累官至翰林學士。散曲與姚燧比肩,人稱“姚盧”。今有李修生《盧疏齋集輯存》。現存小令一百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