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漢卿《雙調大德歌 秋》全文翻譯賞析
《大德歌·秋》是元代偉大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散曲作品。這支小令描寫女主人公因懷念遠人而引起的煩惱,曲子從秋景寫起,又以秋景作結,中間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相生,交織成篇,加強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大大提高了藝術感染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漢卿《雙調大德歌 秋》全文翻譯賞析,歡迎閱讀。
【雙調】大德歌
秋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⑴,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⑵。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⑶,淅零零細雨打芭蕉⑷。
注釋
⑴便做:就算,即使。陳摶: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宋太宗賜名“希夷先生”,曾修道于華山,常一睡百天不醒。這句是說思人心切,即使做了陳摶也難以入睡。
⑵撲簌簌:流淚的樣子。
⑶蛩:蟋蟀,又名促織。這句是說:白天秋蟬不斷地鳴叫剛罷,蟋蟀接著在夜間又叫個不停。
⑷淅零零:形容雨聲。
①便做陳摶睡不著:思人心切,即使做了陳摶也難以入睡。相傳陳摶能一睡百日不醒。
譯文
寒風飄飄,冷雨瀟瀟,就是那能睡的陳摶也睡不著。說不完的煩惱和愁苦傷透了心懷,傷心的淚水撲簌簌地像斷線珍珠飛拋。秋蟬煩噪罷了蟋蟀又叫,漸漸瀝瀝的細雨輕打著芭蕉。
鑒賞
這首小令描寫的少婦的煩惱,是因為“人未歸”而引發的,故“懊惱傷懷抱”便成為此曲表現的重點。此曲起頭三句寫風、寫雨、寫長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懷抱。風雨交加,突然而至,聲勢咄咄逼人。這就給脆弱的少婦帶來很大壓力。“飄飄”、“瀟瀟”雙聲疊韻,音響悠長,倍增空寂之情。四、五句寫女主人公愁苦情狀。“撲簌簌淚點拋”是對這位女主人公的悲涼心境的具體展現,并在準確地捕捉這一典型細節以后留下空間,讓讀者想像補充,其閨房幽情在充實中越發空靈。最后二句繼續寫景,景語皆情語,蟬噪蛩鳴,雨打芭蕉。這些外界景物強烈地襯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獨、寂寞和難以言喻的久別之苦,進一步凸現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如果說在《大德歌·春》、《大德歌·夏》兩支小令里,尚局限于由于憂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話,那么在《大德歌·秋》這支小令里,她的憂思就勢如潮涌,終于沖決感情的堤壩,傷心的淚水滾滾而下了。不言而喻,“撲簌簌淚點拋”,就是對這位女主人公的悲涼心境的具體展現。小令以大自然的秋聲寫人物心靈的感受,聲情并茂,直率中見委婉,委婉中情更真。
此曲從秋景寫起,又以秋景作結,中間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相生,交織成篇,加強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大大提高了藝術感染力。
這首曲子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本題的解題步驟:第一步,分析詩歌的首尾特點及采用這種結構的好處;第二步,結合詩歌內容,準確表述。
【答案】
以秋景切入,又以秋景作結,首尾呼應。全曲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境相生,物我交融,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真實的內心世界。
創作背景
此曲載于《陽春白雪》前集卷四。“大德歌”是關漢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年間創作的新曲調,可知《大德歌·秋》這支曲子作于大德年間,具體作年不詳。關漢卿用“大德歌”曲牌所寫小令有十支,其中《春》《夏》《秋》《冬》四支,可視為組曲。
作者簡介
關漢卿,元代戲劇家。號已齋叟。約生于金末,卒于元代,大都(今北京)人。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鐘嗣成《錄鬼簿》說他曾任太醫院尹(有些版本“尹”作“戶”),夏庭芝《青樓集》所載邾經序則以關為金遺民,入元不仕。所作雜劇今知有六十余種,現存《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調風月》《望江亭》《單刀會》《蝴蝶夢》《魯齋郎》《玉鏡臺》《金線池》《謝天香》《緋衣夢》《西蜀夢》《哭存孝》十三種;《哭香囊》《春衫記》《孟良盜骨》三種僅存殘曲。另《魯齋郎》《陳母教子》《五侯宴》《裴度還帶》《單鞭奪槊》《西廂記(第五本)》六種,是否為他所作,尚無定論。所作散曲今存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關漢卿《雙調大德歌 秋》全文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雙調·大德歌·夏》元曲賞析及題解08-20
《大德歌·冬景》翻譯及賞析05-23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8-21
《大德歌·冬》原文賞析09-12
子夜秋歌古詩翻譯及賞析04-03
雙調清江引秋居經典元曲賞析08-25
雙調的元曲賞析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