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曲《喜春來·春宴》
《喜春來·春宴》是元好問四首《喜春來》中的第一首。作者通過對早春美景和民間迎春習俗的描寫,表達了人們歡快喜悅的心情。在迎春的宴會上,人們在和煦的春風中,喝著香甜的美酒,歡快地唱著《喜春來》,整個曲子洋溢著歡快的氛圍,下面一起來看看!
原文:
春盤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寶釵,
春風春醞透人懷。春宴排,齊唱“喜春來”。
【注釋】
中呂:元曲十二宮調之一。聲情是“高下閃賺”。喜春來:中呂宮曲牌名,又名《陽春曲》、《惜芳春》,亦入正宮,句式為七七七、三五,五句五韻。前二句宜對仗,或前三句作鼎足對。
春盤:舊俗,立春日將生菜、春餅等裝在盤中,取迎春之意,叫春盤。皇帝以春盤賜近臣,民間以春盤贈親友。三生菜:三種生菜。
春燕: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立春之日,悉剪綵為燕以戴之。“簪:頭飾,此作動詞,插戴的意思。七寶釵:鑲嵌寶石等的一種頭飾。
春醞:春天釀的酒。透人懷:令人陶醉。
【評析】
通過對早春景物和民間迎春習俗的描寫,反映了人們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每句嵌一“春”字,既渲染了春的氣氛,又體現了作者的文字技巧。
【作者】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縣)人。十四歲時從郝天挺學習。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進士。歷任南陽、內鄉縣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員外郎等職。天興初,入翰林,知制誥。蒙古滅金期間,曾攜家南逃,受盡流離之苦。金亡不仕,致力于金代文史資料的搜集編纂工作,有《壬辰雜編》和金詩總集《中州集》傳世。另有詞集《遺山樂府》。散曲是在民間曲調影響下,偶然染指,今存小令九首,是創作這種新興歌詞最早的知名作家,風格剛建而婀娜,尚未脫離詩詞窠臼。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曰:“元遺山之詞,如窮崖孤松。”
創作背景
根據題名“春宴”,可知這四首小令是在春天招待客人的宴會上所寫的詠春曲。從內容看,這組散曲當為在金亡后作者退隱故鄉時所作。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組散曲共四首,全部寫的是春景,表現春天到來時作者喜悅的心情。全曲清新婉約,麗而不綺,纖而不佻,別具風致。
第一首曲子描寫了民間的立春習俗和迎春的歡悅。此曲句句有“春”,著意渲染迎春氣氛,節令特征鮮明。春盤、春燕、春風、春醞、春宴、春歌,一派祥和的春氣象,令人心醉。四首散曲中,以第一首的體式最為特別,散曲采用了巧體中的嵌字體形式。嵌字體可每句都嵌同一個字;或分嵌限定的某些字,如貫云石《清江引·立春》每句之首分別冠以“金、木、水、火、土”五字,每句又都用一個“春”字;又有的則是嵌數目。嵌字體以構思奇特取勝,其中也能表達一些特別的.思想感情,在加強語氣、增加形式美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此曲描寫了民間的立春習俗和迎春的歡悅。人文與自然交融,動與靜交替,意趣盎然。運用嵌字體連連詠嘆春之到來,表現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名家點評
北京大學教授肖東發、李勇《散曲奇葩:散曲歷史與藝術特色》:這是一組以梅比喻少女的散曲。曲文充滿春天的生機和歡樂的氣氛,調子舒暢而和諧,在歡樂中透露出作者的政治抱負。
【元曲《喜春來·春宴》】相關文章:
喜春來元曲賞析08-20
中呂·喜春來元曲鑒賞03-30
喜春來.伯顏元曲賞析09-23
元曲精選:喜春來(作者:張弘范)08-20
伯顏的元曲《喜春來》翻譯與賞析04-14
中呂喜春來閨怨元曲原文及賞析05-26
張養浩《中呂·喜春來》元曲欣賞03-24
伯顏的元曲《喜春來》的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4-21
喜春來(作者:伯顏)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