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思》元曲原文及賞析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陳安之的經典語錄,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賞析
這首散曲有何特點?
“天凈沙”是曲牌,規定了作品的格式,“秋思”才是題目,規定作品的內容,曲牌標志著俗樂的血統,題目則透露出文人詩的神韻,我們今天讀這首《天凈沙》已經脫離了音樂的背景,因此直接感受到的是文字本身的節奏。《天凈沙》這個曲牌完全是由六言句和四言句組成的,每句的字數都是偶數。脫離了音樂的《天凈沙》看起來幾乎就是一首句句押韻的六言絕句,讀起來有一種俗的味道,就跟五七言的絕句不一樣。
馬致遠的這首《天凈沙》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名詞多,動詞少。整個一首作品,只有“西下”和“在”可以算是動作,但意思也是很虛的,突出的仍然是夕陽,斷腸人和天涯這三個形象。更有甚者,前三句十八個字,連用了九個名詞,三個一組排在一起,一個動詞都沒有。這種只用名詞,不用動詞的句法叫做“名詞句”,是漢語詩歌中一首很有特點的句法。
枯藤老樹昏鴉
第一句“枯藤老樹昏鴉”,仿佛是潑墨寫意,為我們涂抹出一片旅途黃昏的景致。藤、樹、烏鴉,是從詩人的眼中看出來的,然后再疊印到一起的。藤是枯藤,樹是老樹,投射著旅人寂寥甚至絕望的目光,生出些冷漠的`色彩。鴉則是昏鴉,在寂寥和絕望之外又折射出黃昏的光影。因此又暗示著旅人的疲憊,雖然只是羅列了幾個名詞,但是枯、老、昏,無處不傳達出詩人的情緒,讓我們隱約聯想到詩人的處境。
小橋流水人家
第二句“小橋流水人家”,忽然又成了清新的工筆畫,比起前一句,這一句有了生機,有了人間的溫情,一座樸素得有些寒磣的小橋,橫跨在潺潺的流水上,通向一戶正在升起炊煙的人家,但是這樣的溫暖并不屬于荒原上的游子,因為這里不是他的家鄉,這溫馨的人家并不是他的家園。小橋彎彎,流水潺潺,更刺激了作者這個異鄉游子的敏感內心,勾起了他對家鄉的無比思念。
古道西風瘦馬
第三句“古道西風瘦馬”,像是剪影,游子的形象開始在畫面中出現了,盡管還不是正面的特寫。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畢竟是他鄉的風景,被枯藤老樹昏鴉粗暴地隔絕在身外。屬于游子的只有一條承載著古往今來商人士子夢想與失意的古道,只有一匹瘦削而疲憊的老馬,而馬上的游子沒有看到,他自己的身影也與這匹老馬一樣瘦削而疲憊。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最后一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主人公的形象終于出現了,畫面變成了近景的特寫,前面的九個意象沒有一個不在折射出夕陽的光影,然而到這里才真正點出夕陽,沒有一個不在投射著游子的情緒,然而到這里才真正點出斷腸人在天涯。這樣的章法應該是精心設計的,這樣的精心設計,在隨便唱唱的俗樂里來說一般是沒有用的,所以他明顯的是詩的章法。
【《天凈沙秋思》元曲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天凈沙秋思原文及賞析08-05
《越調·天凈沙·即事》元曲原文及賞析01-23
《天凈沙秋思》原文12-09
《天凈沙·秋思》原文及譯文閱讀10-10
《天凈沙秋思》古詩賞析07-23
元曲《夜行船·秋思》賞析12-24
天凈沙·夏原文、翻譯及賞析12-10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1-14
元曲作家白樸《天凈沙·秋》原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