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何其芳《預言》原文及其賞析
何其芳的愛情詩,立足于自己對愛情的憧憬、經歷和思索,又凈化了自己的不幸愛情,而趨向于對愛情本身的生命體驗與感悟。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何其芳《預言》原文及其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預言》原文:
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于來臨!
你夜的嘆息似的漸近的足音,
我聽得清不是林葉和夜風的私語,
麋鹿馳過苔徑的細碎的蹄聲!
告訴我,用你銀鈴的歌聲告訴我,
你是不是預言中的年輕的神?
你一定來自那溫郁的南方!
告訴我那兒的月色,那兒的日光!
告訴我春風是怎樣吹開百花,
燕子是怎樣癡戀著綠楊!
我將合眼睡在你如夢的歌聲里,
那溫暖我似乎記得,又似乎遺忘。
請停下,停下你長途的奔波,
進來,這兒有虎皮的褥你坐!
讓我燒起每一個秋天拾來的落葉,
聽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聲像火光一樣沉郁又高揚,
火光一樣將我的一生訴說。
不要前行!前面是無邊的森林:
古老的樹現著野獸身上的斑紋,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樣交纏著,
密葉里漏不下一顆星星。
你將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當你聽見了第一步空寥的回聲。
一定要走嗎?請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腳知道每一條平安的路徑,
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
再給你,再給你手的溫存!
當夜的濃黑遮斷了我們,
你可以不轉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動的歌聲你竟不聽,
你的腳竟不為我的顫抖暫停!
像靜穆的微風飄過這黃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驕傲的足音!
啊,你終于如預言中所說的無語而來,
無語而去了嗎,年輕的神?
一九三一年秋天
《預言》賞析:
《預言》是詩人19歲時寫下的對自己愛而不能得的初戀的“預言”。
第一節,詩人把自己心儀已久的戀人比作“女神”。詩人選擇了“麋鹿”,用它走過樹葉、苔徑時的足音,暗示自己在期待戀人來臨時的敏感和緊張心情。“嘆息似的足音”和“細碎的蹄聲”,在這里顯得是那么細膩、溫柔和小心,將一個剛剛涉足愛情之海的青年人的微妙心態,刻畫得惟妙惟肖。他的那份純真,不免要引起人的愛憐了。
第二節所寫是詩人的猜測。但同時也是他的“明知故問”:“你一定來自那溫郁的南方!/告訴我那里的月色,那里的日光!/告訴我春風是怎樣吹開百花,/燕子是怎樣癡戀著綠楊!”“玄機”也許就在于,不正面表示欣賞女方的花容月貌,而是借極具南方風情特征的氣候的“溫郁”、“月色”和“日光”的皎好、“百花”與“綠楊”的搖曳百態,委婉地托出自己的愛慕之心。一個“合眼”,一個“睡在”,活生生地畫出多情才子的身影與心態。“如夢的歌聲”在這里暗指詩人一瞬間的“幻覺”,它與這句詩的前半部分相成諧趣,彼此襯托和映照。最后一句,則以非常節制的筆法,透露了對于愛情的獨特體驗:“那溫暖我似乎記得,又似乎遺忘。”愛是難以忘記的,但青年時代的愛情卻又容易像一片秋風中的落葉,一縷微波,被歲月的塵土輕輕遮住,或在不覺之中漸漸淡忘。
從第三到第五節,作者對心中戀人的感情“傾訴”一氣呵成,他把詩的高潮和收尾合成一處,讓人感受到那種年輕人特有的對生命激情的宣泄。在我們面前,展開了這么一幅畫面:他邀請姑娘在“虎皮的褥”上落座,用秋天拾來的“落葉”為她點起溫暖的篝火;他請求姑娘聽他“低低地唱起”“自己的歌”,就在那“沉郁又高揚”的火光前,他盡訴衷腸,袒露那隱藏的心曲。這讓我們想到;在人的青年時代,人們往往是通過渲染愛、張揚愛來呈現自己生命的意義的。這種“渲染”和“張揚”不事矯飾,率性而為,真情袒露,美妙有如天籟。所以,面對自己的愛人,忘情地唱著歌,執手與愛人同行,同時以目傳情,但愿兩人天長地久。至此,作品的情緒推向了高潮。
最后一節,全詩的情緒陡然一轉,色調轉向灰暗。因為,作者預感到,自己的愛情原來是一場幻夢,一切猶如天上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即。“像靜穆的微風飄過這黃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驕傲的足音!”作品開頭早就有的朦朧“預感”終于得到證實:“呵,你終于如預言中所說的無語而來,/無語而去了嗎,年輕的神?”
巧妙的構思是《預言》的突出特點。首先,詩人將神話人物作為抒情的對象,將全部的思緒寄托在“年青的神”上,“年青的神”的行蹤與詩人內心的獨白交織在一起,亦神亦人,神人交織,使詩歌充滿了神話般的夢幻與迷離。其次,這種獨特的構思還體現在詩歌采用的回環式結構上。詩作圍繞著“年青的神”的悄然降臨、“我”對“年青的神”的訴說以及“年青的神”的無語離去,構成了一個回環式的結構。在這一結構中,詩人的思緒同樣是富于變化的,開頭是驚喜與激動的,“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于來臨!”,而結尾則充滿了惆悵與憂傷,最后發現這不過是一個無語的夢而已,詩作前五節對充滿激情的愛情的呼喚與渲染與后面的戛然失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預言》的語言精致、優美,韻律和諧,使全詩洋溢著動人的音樂美。全詩共分六節,每節分為六行,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押韻,但是整體上第一、二、四、六行韻腳較為一致,詩歌讀來具有音樂的美感。此外,作為注重融合東西方詩學的詩人,何其芳的《預言》中明顯地具有象征主義詩歌的特點。如詩中“年青的神”、秋天的落葉、古樹、微風等意象具有豐富的象征意味。
《預言》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何其芳20世紀30年代初期所作,當時他作為一個19歲的青年詩人,對唯美主義文學傾向十分迷戀,他懷著一顆唯美的心去看待生活、看待藝術。當他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和傷痛時,便更加向藝術世界中尋求唯美主義的夢。《預言》就是詩人當時的一個美好的愛情夢。何其芳自己談到早期作品時也曾說過:“這一段短暫的日子我頗為珍惜,為我做了許多好夢。”
作者簡介: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萬縣人。現代詩人、作家、文藝理論家。1931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開始詩文創作。1935年北大畢業后,先后在天津、山東萊陽、成都任教。1938年到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1942年至1947年兩次去重慶工作,任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華日報》副社長。建國后,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書記處書記、《文學評論》主編、中國文聯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等職。著有詩集《漢園集》(與卞之琳、李廣田合集)、《預言》《夜歌和白天的歌》《何其芳詩稿》,散文集《畫夢錄》《還鄉雜記》,文論集《關于現實主義》《關于讀詩和寫詩》《論紅樓夢》等。有《何其芳文集》行世。
何其芳《預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來感知詩歌,在問題的引領下交流、討論對詩歌的理解。
2.品味詩歌語言和意象,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感情,感知詩歌朦朧神秘美妙又飽含情感的意境。
3.培養學生對愛情的客觀認識和正確追求的態度情感。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詩歌,思考、品味詩歌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意象;2.體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年輕的神”的形象及其象征意義
【教學方法】
誦讀品讀法、講析法、自主探究法、點撥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蘇軾說文如其人,是指文章的風格同作家的性格特點相似,能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情趣等,但很多時候我們讀到文學作品還是忍不住推測作家的形象、氣質,就是名家也不例外。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在他的《紅樓無限情》里寫到:年輕時讀到一位年少成名的詩人的作品,滿心歡喜,為之傾倒,直到二三十年后才見到作家本人,很是遺憾,說“出我想象之外,他不是風流瀟灑才子型,是一位個子不高、腰圍圓粗的四川人。”這位四川人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詩歌《預言》的作者何其芳。
二、簡介作者(課件展示)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萬縣(現重慶萬州)人。現代詩人、作家、文藝理論家。有詩集《預言》《夜歌》等 ,散文集《畫夢錄》 《還鄉雜記》等,紅樓夢的研究也頗有建樹。《預言》這首詩是1931年秋天詩人19歲時寫下的,當時他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學生。
三、提示學生思考題目
“預言”這個詞在生活中可以是動詞,指預先說出將來要發生的事,如“邱昊宇預言王舒桐將在下次月考中取得班級第一名的成績(以班級同學中發生的事舉例)”;也可以是名詞,指預先說出的關于將來要發生什么事情的話,如“邱昊宇的預言已經變成了現實”,“預言”具有先見性、期待性、不確定性。這首詩以“預言”為題,詩人要預言什么,還是對什么做出了預言呢?
四、整體感知詩歌
1.自由朗讀詩歌,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2.思考詩人寫“年輕的神”,著重寫她的什么,寫“我”則突出什么?讀后提問討論明確:詩歌主要寫“我”與“年輕的神”的一次相逢;相逢的地點:神秘的森林;年輕的神的性別:“銀鈴的歌聲”等暗示是女神;詩人寫“年輕的神”著重寫她的“行蹤”;寫“我”則突出“我”對“年輕的神”的情感,隨著“年輕的神”的足音“漸進”到足音“消失”,我的情感也經歷了一個大的起伏變化。
五、研讀詩歌
著重通過品味意象來梳理詩人的情感變化,理解“年輕的神”的形象,感知詩歌朦朧神秘美妙又飽含情感的意境。
(一)請兩同學合作朗讀詩歌,注意朗讀的節奏,蘊含情感,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二)學習第一小節:①向朗讀者發問,為什么重讀“終于”一詞?(突出長久的期待、渴盼);②年輕的神“人未至聲已聞”,她的足音有什么特點?(輕柔);如此輕柔,詩人卻能在林葉蕭蕭和麋鹿細碎的蹄聲里分辨得清清楚楚,說明什么?(渴盼,凝神諦聽,敏感、細膩的內心)③女神漸近,詩人卻又發問“你是不是預言中年輕的神?”流露出什么內心?(恍惚如夢,猶疑不定)
(三)學習第二小節:老師發問:詩人心目中“年輕的神”是怎樣的形象?詩人描述了沒有?討論點撥明確:詩人沒有正面描述女神形象,而是通過描寫她生活過的環境暗示她的形象和氣質。南方、月色、日光、春風、百花、癡戀著綠楊的燕子等意象暗示著年輕的神的溫暖、純潔、溫柔、美麗、多情等,從中看出我對“年輕的神”的愛戀。齊讀一、二節。
(四)學習第三小節:提問:第三小節寫什么?(寫我對“年輕的神”的邀請,邀請的目的是傾訴自己對她的深切思戀)“虎皮的褥”這個意象怎么理解?學生思考、老師點撥明確:①同密林的環境相映襯;②暗示了雄性的力量,象征尊貴的身份,說明“年輕的神”在我心中尊貴、神圣的地位;③也是為了增加詩歌的聲色之美,就像“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葡萄酒和夜光杯,將士們喝的不一定是葡萄美酒,裝酒的杯子更不可能是夜光寶杯,這是為了藝術的要求而進行的夸飾。
提問:歌聲為什么是沉郁而高揚的?(“高揚”的是火熱、昂揚的激情,“沉郁”對應這節詩中的一個意象“落葉”,“每一個秋天拾來的落葉”暗示詩人多年來因等待所致的憂郁和苦悶)品讀這一小節。
(五)學習第四小節:“年輕的神”是否被我的癡情打動?(詩人懇求年輕的神“不要前行”,說明沒有)揣摩此時詩人的內心情感:失落、恐慌、震驚無比。此時詩人為什么要描繪一幅神秘森林的真實而可怕的夜景?請學生誦讀這一小節,品味體會(企圖借此勸阻年輕的神留下,越寫得恐怖嚇人,越能表現詩人對神離去的不安與絕望)。
(六)第五小節中“一定要走嗎?”表明什么?(神執意離去,我的努力付諸東流)請一學生朗讀這一小節詩,請學生體會揣摩此刻詩人的內心情感(無比的絕望、痛苦、悲哀)。探究交流,老師點撥:詩人沒有用絕望的語氣寫盡心中的悲哀,而是選擇與神同行,為她引路,為她歌唱,給她溫存,我的眼睛里有什么,深情、力量、勇氣、鼓舞。我這樣深情是愛的無比深摯,但心里在忍受無比的痛苦和絕望,心在流淚,這是流淚的深情!這也是愛的偉大所在,愛不是占有,不是傷害、而是給予。
(七)當年輕的神像微風一樣輕輕離去,留給我的是什么?(悵恨、寂寥與傷痛)請一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八)齊讀詩歌后教師小結:統觀全詩,詩人善用意象抒發情感,意象多用想象中的虛景、幻景,抒發期待、甜蜜、猶疑、驚愕、痛苦、絕望等復雜迷茫的情感。情感和意象融合,創造出來的意境也顯得虛幻迷離、充滿神秘的色彩。
六、探究
根據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并借助教材所給的材料,你覺得詩中那“年輕的神”是什么的化身與象征?詩人是對什么做出預言呢?小組探究討論交流發言,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即可,沒有統一的答案。(“年輕的神”是愛情是青春是詩人心中愛神等的象征,詩歌是對他們的預言,也是給自己的預言……)
七、作業
課下賞讀何其芳的《歡樂》一詩,選擇欣賞角度寫一段賞析文字。
【何其芳《預言》原文及其賞析】相關文章:
何其芳《預言》賞析11-30
《碩鼠》賞析及其原文08-09
《愛蓮說》的原文及其賞析08-10
《秋聲賦》的原文及其賞析08-12
《當你老了》的原文及其賞析01-17
《烈女操》的原文及其賞析08-11
《涼州詞》的原文及其賞析08-10
《觀滄海》原文及其賞析08-10
王維《送別》原文及其賞析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