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閱讀整體把握及解題技巧
閱讀文章的基本規律是整體—局部—整體。如果顛倒過來,效率必低,效益也差。過去做文言文方面的練習往往一“點”一練,對鞏固某一知識是必要的,卻也致使部分考生慣于“肢解”而不善“組裝”。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文言部分確定了這樣的模式:由整體閱讀出發,從若干方面分別檢測考查整體把握的能力。應當說這個模式全面體現了閱讀基本規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高考文言文閱讀是對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綜合考查。自1988年以來,考查的文言選段均來自課外,字數約在30-400字,命題8道左右,分值20分,占全卷的15%。題材多選自《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新唐書》《宋史》等史籍,以史傳文章為主,難度與課文相當,仍屬“淺易文言文”。除個別專用術語和生僻詞語外,一般不加注釋。做好文言文閱讀題的步驟,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步就是認真地整體閱讀。集中心思穩住神,瀏覽或跳讀一遍。對記敘文體,能大概讀出什么時代,什么人,發生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各如何,能懂個七八成即可。“以意逆志”或“以意會之”,閱讀就有了基礎。如果一遍讀不明白,只好重讀,這不免延誤了時間。
第二步細讀題目,一一落實要求答題的字、詞、句、段所在。一般來說,運用學過的知識,較易題和中等題可以在這一步基本完成。做客觀題時,要充分利用所給的選項,根據是非準偏,選出正確項。
第三步,帶著須從整體上回答的問題再重讀全文,從更高的層次上(如原文的文意、人物行為的總評價等)認知全文。這一步較第一步更深入,大致達到精讀研讀的水平;同時也能對前兩步出現的偏誤作一糾正,因此這是一個深入兼復核的過程。
課外涉獵較多的考生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獲。如1993年材料記述唐代名相姚崇力主勸農滅蝗救災的史實,當時電視劇《唐明皇》剛剛播映,看過的考生當知大略。一些文化常識在課本內也難以囊括,博覽群書的考生會有“得來全不費功夫”之感。整體閱讀和把握簡單地說,就是這樣一個“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過程。考生在出入的廣度、深度和準確度上各顯其能,其水平的高低就十分醒目地流露出來。
從以上分析看,文言文整體閱讀的考點明確而集中,也有明顯的梯度,各類考生容易拉開距離。要獲得好成績主要靠平時過硬的功底,也要靠臨場細心沉思,善聯想,會比較,使已知因素發揮最大效用。
要想既快又準地解答這類題目,除要熟練掌握相關的知識、注重知識的遷移外,更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就以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文言文部分為例,加以說明。
1、熟點切入法
有的選擇題涉及到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一點,即可找到正確的選項。
第11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專以射為戲,竟死。竟死:竟然因而死
B、廣之將兵,令絕之處。見水。將兵:將領和士兵。
C、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曲折:指行軍的彎曲道路。
D、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結發:指剛成年的時候。
這道題最明顯的切入點是D項“結發”。因為這是一個關于年齡的說法。高中課本《孔雀東南飛》中有“結發同枕席”,熟悉該知識點,毋須受其他選項干擾,就能確定正確答案為D項。
2、確認排除法
有的題目所列的選項較多,考生沒有把握對每一個選項都逐一作出判別,或者為了節省時間,不想對每一項逐一進行鑒別,就可采用確認排除法——確認其中幾項,排除剩余的選項,從而得出正確的解答。
第14題: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明李廣對待部下“寬緩不苛”的一組是
①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②得賞賜輒死其麾下。 ③專以射為戲。 ④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⑤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 ⑥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這類題型也是高考語文卷的常見題。做這類題的辦法便是以題干中“對待部下‘寬緩不苛’”為標準去衡量每一話,拿準一個不符“標準”的,即可排除一個或兩個選項。本題中①③⑥明顯不符合“標準”。故排除ABC,D項為正確答案。
3、聯系對照法
有的選擇題單靠選項本身是難以確定是或非的,必須聯系上下文的內容進行對照,才能作出判別。
第13題: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稱代前文的(廣軍)“解鞍”,“干皆縱馬臥”。
B、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軍。稱代前文的“(李)廣”。
C、飲食與士共之。稱代前文的“賞賜”。
D、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稱代前文的(李廣)“遂引刀自剄”。
做這道題采用聯系對照法,結合上下文考慮,不難看出:C項的“之”根據上下文可以輕易看出其復指“飲食”。
4、去同辨異法
有的選擇題的迷惑性答案與正確答案之間,往往只有微小的差別。因此,對備選答案則須去同辨異。
第15題: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李廣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傳授射箭之法,因而騎射熟練,驍勇善戰。曾在抗擊匈奴時殺敵立功,并在平定吳楚軍時,攻營拔寨,建立卓越功勛。
B、李廣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足智多謀。他面對匈奴數千騎兵,沉著鎮定,巧用疑兵之計,使敵軍不敢貿然追擊,而自己的小部隊則安然得以保全。
C、李廣不善言辭,少言寡語,而又廉潔自律,重義輕財。他屢建戰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財富的機會,但卻終身沒有多余的財物,也從不以家產為念。
D、李廣作為主將,部隊失去向導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擔過錯。面對處罰,他認為自己已經年老,無力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于是引刀自剄。
本題的干擾項設計巧妙,其迷惑性就在于細微之處。D項中有兩個細微之處出現錯誤。原文中“軍亡導”中,“亡”是通假字,通“無”,意思是“沒有”,即原句是“部隊沒有向導”之意,而不能理解為“失去向導”。這是其一。其二,文中將“終不能反對刀筆之吏”理解為“無力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于是引刀自剄”。這也是不妥的。李廣“自剄”是因為他覺得“迷失道”是“天意”如此,考慮到自己的身份、資歷、年齡,他覺得接受“刀筆之吏”的質詢是一種恥辱,于是“自剄”。因此,留心觀察到兩細微處的任何一處,就能判斷出正確選項。
5、比較認同法
有的選擇題在題干中著力強調某一點,要求從選項中找出相同者,此時運用比較認同法最適宜。
6、聚焦揣摩法
翻譯題是抽出一篇文章中的一句或兩句話,考察以幾個詞(或句中重點實詞或虛詞)翻譯的正確翻譯編題,要求翻譯正確,符合要求。考試時,用聚焦揣摩的方法,就可以快速確定句中的重點詞(實詞與虛詞)及句式情況,然后按照“信、達、雅”的要求翻譯成符合現代漢語用語習慣的句子來。
第16題: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李將軍之謂也?
譯文:
(2)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
譯文:
兩個句子的翻譯,關鍵在難點的確認上。因此,解答此類題宜采用聚焦揣摩法。第①句中重點考察“其”“之謂”兩處虛詞,分別解釋為:“大概是”、“稱號”。整句譯為“大概是(對)李將軍的稱呼嗎?”第②句,重點考查“及”和“盡”兩個詞,分別解釋為“等到”和“竭盡”。整句為:到死的時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為他竭盡哀悼。”
當然,上述這些技巧并不是孤立的。應試時如能綜合運用,靈活變通,效果將會更佳。
【文言文閱讀整體把握及解題技巧】相關文章:
文言文整體閱讀07-18
課外閱讀解題技巧04-20
古詩閱讀題的解題技巧10-20
語文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及方法03-08
小升初語文閱讀題解題技巧05-22
文言文閱讀需要的閱讀法08-11
文言文閱讀與理解01-07
《狼》文言文閱讀10-14
文言文比較閱讀11-17
鄭人買履文言文閱讀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