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閱讀指導
自1993年以后,實行3+2的高考題與傳統的高考題相比,雖然有了較大變化,但就文言文閱讀這一部分考查的內容、測試目標和命題的形式、難度幾方面看,卻相對穩定,變化不大。首先,從測試的內容看,1995年國家教委考試中心的《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科說明》中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這與國家教委1990年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對中學生學習文言文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另外,從《考試說明》中提出的關于文言文閱讀考查的五點具體要求(1.根據上下文正確解釋常見實詞的詞義;2.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一般用法;3.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特殊句式;4.能夠正確地把握文意并進行初步的分析、評價;5.能夠翻譯成現代漢語)看,也與《語文教學大綱》和中學語文課本的教學內容相一致。再從近三年的高考試題中文言文閱讀題的命題情況看,測試的目標著重考查的是能否讀懂文章的內容,而不是簡單的、表面的去考查文章的形式、表現手法。從命題的形式看,文言文閱讀采用的均是選擇題形式。從測試的知識點看,有字的讀音,實詞、虛詞的理解,句子的翻譯,全文內容的理解。從閱讀材料的體裁看,文言文閱讀的選材以記敘文為主,內容相對完整,語言規范,文筆上乘。從材料來源看,均選自課外。從難易程度看,都有一定難度,但仍屬淺易范圍,學生只要有一定的文言文閱讀水平,一般都能讀懂。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在高考文言文閱讀復習中必須明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雖然高考文言文的閱讀材料來自課外,但考查的知識卻源于課內,因此,我們還應以課本的文章作為訓練閱讀能力的基本材料,要把教材中的文言文讀熟,有些段落和名句要熟讀成誦,然后通過適當的課外文言文的閱讀和練習,加強對文言文語言運用的規則和心理感知能力的培養,以提高文言文的整體閱讀能力。2.知識是培養能力的基礎,要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還必須注意把《考試說明》中要求的文言實詞、常見的虛詞以及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特殊句式等基礎知識弄懂弄透,在聯系上下文的語境和詞語出現的位置以及彼此的關系來推斷詞義、理解句意上下功夫。3.高考文言文閱讀還有一個應試解題的思路問題。概括地說,就是如何有效地調動已知信息,講究方法和技巧,準確地推斷并正確地選擇答案。高考試題中文言文閱讀題的閱讀材料對考生來說大多是陌生的,但其中的大部分詞語都是中學課文中出現過的,所以總有相當一部分能看懂的詞句。這些能看懂的詞句,就是已知的信息。考生要想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基礎上盡可能的把題答得好一些,就必須具有善于根據已知信息去推斷未知答案的技巧和能力。總而言之,依綱據本,牢固掌握課內學過的文言文基礎知識,靈活運用已知信息去解決未知的問題,提高文言文的整體閱讀能力,應該是高考文言文閱讀復習中貫穿于始終的指導思想。
那么,如何才能在復習中把這一指導思想有效地付諸實踐呢?主要的應抓住下面幾點。
一、要重視整體閱讀,弄清文章大意。
近年來的文言文閱讀試題一般是選以記敘為主的文言短文,采用選擇題的形式從詞義、句意等方面考查考生的閱讀能力。在應試時,不少考生往往是急于對命題的個別的具體問題作淺層的思考,以祈迅速找到答案。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效果不佳。我們認為,針對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的命題特點,首先應從整體閱讀入手,先圍繞選文寫的是什么事(起因、發展、結果)、寫的是什么人、這些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以及作者寫這些內容的目的和動機是什么等問題來思考,然后根據這些已知和推知的信息,去準確地把握文章大意。有了這個基礎,試題中的個別、具體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試以1995年的高考文言文閱讀題作一個簡要的例析。試題選文內容說的是鄭善果的母親教育兒子要為官清正,處理政事應剖斷合理,千萬不要妄加chēn@①怒、行事不允、驕逸墮業,以負荷忠臣之業的故事。鄭母雖年二十而寡,但性賢明,有節操,且博涉書史,通曉治方,對兒子要求嚴格,教子講究方法,不是粗暴的呵斥,也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她教子要為官清正,處理政事要剖斷合理,是用鄭善果父親在官清恪,未嘗問私,并且以身徇國的卓著業績作為依據的。當鄭善果覺得自己封侯開國,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親足可以坐享清福,而不必恒自紡績至夜分而寐時,鄭母又及時針對兒子的這一看似合情,其實是不知禮教的想法進行教育,若墮業者,是為驕逸,這樣下去,也同樣難以負荷忠臣之業。通過這系列思維過程,鄭母兩次教子的具體內容弄明白了,那么文章的大意就把握住了。這樣,試題中考查的局部詞語和句子在文中具體語境里應如何解釋,該怎樣翻譯,就不難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了。如第13題要求比較兩個勤字的意思。依據已先整體把握的文意,就可以知道,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是鄭母第一次教子時,用鄭善果的父親的人品和業績教育兒子時說的話,句子中的勤字意思是勤勉。而另一句母何自勤如是邪是鄭善果看見母親恒自紡績,夜分而寐時,對母親辛勤勞作表示關心的問話,這個勤在句中勤勞的意思就十分明顯了。然后兩個勤字再作比較,它們相同之處盡力地做或不斷地做這一相同意義就不難推斷出來了。
二、高考文言文閱讀中文言實詞的考查與應試對策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各年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要求都提到要熟練地掌握和復習常見的文言實詞,語文高考《考試說明》則把它作為文言考試的第一個考點,因而高考每年必考,且近年實行的3+2考試則更有逐漸加重之趨勢。
中學生閱讀文言文最主要的障礙是大量的實詞,或者陌生,或者只能讀其音而不能識其義。據統計,現行中學課本中文言實詞達三千多個,其中常用詞也有一千多。這些常用詞分為三類:其中一類與現代漢語詞義基本相同,如逃未及遠詩言志中的逃、詩,便可用現代漢語去解釋它們的古義;第二類詞義簡明,變化不大,一般容易掌握,比如首的幾個義項頭、頭領、首先、首端、自首等都是我們較為熟悉的;第三類屬于使用頻率高、詞義引申復雜、用法多,古今意義反差度大的實詞,約有五百多個。比如間的義項便有十多種,有的還較為生疏。而這一類便是考生須著重掌握的。針對這個問題,在文言實詞的復習與應考過程中,可采取如下對策。
1.把常見多義實詞的若干義項,按本義引申義關系排列成序,并收錄課本例句,使之成為有內在聯系的詞義系統,這樣可以簡馭繁,減輕記憶負擔。比如對負字歸類:
①本義:背、馱。例:悉使羸兵~草填之。(《赤壁之戰》)
以下為引申義:
②擔負、承擔。寧許以~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蒙受。~屈銜冤。(《竇娥冤》)
④背靠著,依仗。秦貪,~其強。(同上②)
⑤違背,背棄。誓天不相~。(《孔雀東南飛》)
⑥對不起,辜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趙。(同上②)
⑦失敗。故不戰而強弱勝~已判矣。(《六國論》)
在搜錄積累過程中,首先應把高中語文課本所列的《文言常用實詞表》中的340個實詞先行歸類,在課文中找出該詞不同義項的例句。目前幾年高考的文言閱讀實詞考試,每年均有直接從此表中選取的,如1991年考的意、面,1992年考查的相、見,1993年的勤、勝,1994年考查的辟、市、親,1995年的致、勤、分、奉、先、君等。除了這340個詞外,其他常見實詞也不能放過,從少到多,逐步積累,掌握得多了,才能厚積而薄發,舉一反三、應付自如。
2.加強對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培養靈活的解題應試技巧。考試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考生因不會靈活運用已學的實詞來答題而失誤。比如:1995年文言文閱讀試題中考的一個詞夜分,其中主要涉及到實詞分的理解。這個詞的本義為分開,如《出師表》:今天下三分,而夜分則應考慮是把夜晚的時間分
【文言文閱讀指導】相關文章:
文言文閱讀需要的閱讀法08-11
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12-26
文言文翻譯答題指導07-03
文言文閱讀與理解01-07
《狼》文言文閱讀10-14
文言文比較閱讀11-17
鄭人買履文言文閱讀06-23
文言文整體閱讀07-18
文言文閱讀答案02-07
文言文閱讀《周處》閱讀答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