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閱讀理解《學弈》
文言文閱讀理解《學弈》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遺產,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從小學開始,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很有好處。《學弈》這篇文言文通過弈秋教兩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然后講假如讓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文章不僅思想內容好,而且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
本文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問題,所以我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蘊涵的道理并不難理解,難點在讓學生參考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把句子讀通順,因此,我把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作為教學重點來突破。
怎樣處理重點與難點的關系,即怎樣處理“朗讀”與“理解”的關系呢?教學中,我是這樣操作的:
一、反復朗讀,讀通全文
課前,布置學生自己試著朗讀課文,黑板上的提示語是:“課前能讀通課文的同學是學習文言文的天才。”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性很高,一個個搖頭晃腦,嘰哩呱啦,讀得十分起勁,都想成為“天才”。上課一開始,我首先請同學自愿上臺朗讀課文,幾個學生竟然讀得很流利,只有幾處斷句欠準確,我對學生大加贊賞。接著自己把課文范讀一遍,做到有聲有色,流暢自如,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與白話文在朗讀上的區別,即速度要放慢,自然停頓要得當。學生得到啟示后,再反復練習朗讀,讀的形式有自由讀、互相讀、指名讀、集體讀等。通過練習,全班學生基本上能夠熟讀課文。
二、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讀多了,內容也就大致了解了,課堂教學的第二步是進一步理解每個句子的意思。首先請學生說一說這篇古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開展自學活動,學生結合課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黑板上的.提示語是“能自己弄懂每個句子意思的同學是學習文言文的奇才”。同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有的一邊看,一邊做筆記;有的一邊看,一邊自言自語。幾分鐘后,教師檢查自學效果,讓學生重點說說以下幾個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
2、使弈秋誨二人弈。(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
3、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4、思援弓繳而射之。(想拉弓引箭射天鵝。)
5、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與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可棋藝不如人。)
6、為是其智弗若與?(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
通過以上自學、檢查和討論,學生理解了每個句子的意思,最后試著把每個句子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整個故事的內容就掌握了。
三、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
句子的意思弄懂了,再反過來練習誦讀,朗讀的效果就會大不一樣。首先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我讓學生根據句子的意思在原文上標出自然停頓,個別地方把握不住,老師加以指點,然后根據停頓提示練習正確朗讀。如: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學生朗讀達到了完全正確、熟練的程度,最后練習背誦,學生就能輕松過關。此時黑板上的提示語是“最先背過這篇文章的同學是良才”。
這堂課通過朗讀──理解──誦讀,不緊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享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