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賢舉能文言文翻譯
導語:差不多任何一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薦賢舉能文言文翻譯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薦賢舉能文言文翻譯
自古將帥,未尚不矜能自賢,疾勝己者,此諸賢則不然。孫權初掌勢,肅欲北還,瑜止之,而薦之于權曰。“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后瑜臨終與權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茍,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肅遂代瑜典兵。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蒙遂亦代肅。蒙在陸口,稱疾還,權問:“誰可代者?”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遜遂代蒙。
譯文
舉善薦賢人物
孫吳之所以擁用江東,抗衡于中州,根本是因為孫策、孫權的雄才大略。當時東吳的英杰,(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個人,是當時的(東吳)的所謂社稷心膂,)都是能與國家共存亡的大臣。[1] 自古將帥,大都夸耀自己是賢能之人,沒有不嫉妒超過自己的人。但是上面這些賢能的人卻不是這樣。孫權剛接執掌政權,魯肅想要去江北(投靠曹操),周瑜阻止了他,然后向孫權推薦:“在需要魯肅輔佐的時候,應該廣大尋求這樣的人才,來成就事業。”后來周瑜臨終前給孫權寫信推薦:“魯肅性子忠烈,處理事情不馬虎,如果能用他來代替我,我死不后悔!”魯肅就代替周瑜治理軍隊。呂蒙因為尋陽令,魯肅見到了他,說:“你現在的才略,不再像當年才疏學淺了。”于是拜見了蒙母,和朋友一起離開了。呂蒙后來也代替了魯肅執掌軍權。呂蒙在陸口,因有病辭職,孫權問:“誰可以代替你?”呂蒙說:“陸遜能長遠地考慮問題,能夠擔負重任,謀深慮遠,最終可以擔當大任,再也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于是陸遜代替了呂蒙。雖然他們互相推薦引見,而孫權又能委心聽之,東吳之所以為吳,并非是偶然的。
典故
王旦與寇準同為北宋真宗時期的宰相,他們同年考取進士,同朝為官,同樣得到上級管理者宋真宗的器重。但是他們的性格、才能、表現、貢獻卻并不相同。寇準比較獨斷自任,奢侈講排場,器量也欠寬弘,但有不凡的膽略和才干,為北宋王朝作出了顯赫的`政績,聲名遠播。比如在抵御契丹族進犯的衛國戰爭中,寇準就曾屢建奇功。他指揮軍隊在敵人進攻面前能鎮定自若,并曾妙勸真宗御駕親征,敗退敵軍。與此相對照,王旦主要是從事幕后工作,能識大體,待人處事寬厚,生活儉樸,默默無聞支撐著大宋江山及其日常運轉。應該說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才,他們各有短長,各有特點,只要善于發揮其長處,克服其短處,處理得當,就能起到互補的作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啟示之一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所倡導的要素有用原理和人才互補效應,并非強調完美要素之間的整合或互補,而是要重視揚長避短式的人才開發與配置策略,從而達到最后的整體效益大于所有個體相加之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