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言文與翻譯
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大家都聽過,那么,你們知道守株待兔文言文與翻譯嗎?下面給大家整理了守株待兔文言文與翻譯,一起來看看吧!
守株待兔文言文與翻譯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出自《韓非子五蠹》
譯文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注釋】
[1]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和樹莖。
走:跑,逃跑。
耒(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
[4]翼:希望。
[5]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文言文的翻譯方法
1、保留法:
即文言文中的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謚號、廟號、年號、書名,等等,不必翻譯。
2、加字法:
即在單音節詞前或后加字,使之成為雙音節詞或短語。
3、解釋法:
即對某個詞怎么解釋就怎么翻譯。
4、轉述法:
用符合現代漢語習慣的詞語來表述用了某種修辭格的詞語。
5、改寫法:
即將文言文中習慣用語改譯為現代說法。
6、補充法:
即先補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譯。
7、調序法:
即把文言文中的倒裝句(主謂倒裝句、賓主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譯成非倒裝句。
成語出處
《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后人由此提煉出成語“守株待兔”。
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個宋國人,他有一塊肥沃的田地。他勤奮地經營著這塊田地,收成很可觀。田地里有一個樹樁,干活累了時,他就在樹樁旁邊歇息一會兒。
有一天,他正在田地里耕作,不知從哪兒來了一只兔子,急急忙忙地奔逃,結果一頭撞死在了樹樁上。他跑過去一看, 高興得不得了:“今天的運氣真好,白白收獲了一只兔子!”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揚揚地想:“要是我每天都在這里等著收獲一只兔子,那以后就可以不用這么勞累了。”
于是,從第二天開始,他放下鋤頭,每天守在田邊的那個樹樁旁邊,等著兔子跑過來撞死在樹樁上。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田地里長滿了野草,荒蕪不堪。宋國人還在樹樁旁邊等著,然而再也沒有兔子撞死過。
成語寓意
其實,野兔撞在樹樁上死去,這是非常偶然的事,它并不意味著,別的野兔也一定會撞死在這個樹樁上。可是,這個農夫竟然以偶然當作必然,不惜放下農具,任其耕田荒蕪,專等偶然的收獲。
這個故事告誡我們:不要存有僥幸心理,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財,結果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一點點地創造的,如果總想不勞而獲,那么人生就會像這個宋國人的田地一樣荒廢掉。
人們也經常用這個寓言諷刺那種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當作永恒不變的規律,不肯積極努力,只想得到意外收獲的人們,因此,我們也不應死守教條規矩,應積極主動地創造成果。
成語運用
連動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賓語、定語;含貶義。原比喻希望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運用示例
漢·王充《論衡·宣漢》:“以已至之瑞,效方來之應,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
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守株待兔之輩
【守株待兔文言文與翻譯】相關文章:
守株待兔的文言文及翻譯08-31
文言文守株待兔翻譯03-31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譯03-02
守株待兔的文言文翻譯11-10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譯釋01-17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譯是什么?05-05
求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譯及閱讀答案?02-10
《守株待兔》文言文02-08
誰有守株待兔的文言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