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文言文的翻譯
《對牛彈琴》是東漢學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選自《牟子理惑論》,講述了戰國時期公明儀為牛彈奏樂曲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對牛彈琴文言文的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原文】
公明儀為①牛彈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聞,不合其耳⑤也。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⑥,即掉⑦尾奮⑧耳,蹀躞⑨而聽。”
(載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釋】①為:給。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著。④故:從前。⑤耳:耳朵聽。⑥鳴:鳴叫聲,作名詞。⑦掉:搖擺。⑧奮:豎直。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參考譯文】
公明儀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琴曲,牛依然像剛才一樣埋頭吃草。牛并非沒有聽見,而是這種曲調不適合它聽罷了。公明儀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蠅的叫聲,(以及)孤獨的小牛犢的聲音。牛就擺動尾巴豎起耳朵,小步走并聽著。
創作背景
牟融向儒生們宣傳佛理時,往往引用《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有人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就講了這個故事。
作品鑒賞
思想內容
這個成語用以說明:辦任何事情,都必須看對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用“對牛彈琴”這個成語,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講高深道理是徒勞的。
“對牛彈琴”這個成語,因為帶有譏諷對方的口氣,所以引用時必須區別對象。對于某些頑固的人來說,同他們講道理,有時確實是“對牛彈琴”,白費勁兒。但是對于各種不同水平的群眾來說,這個成語卻不宜亂用。
名家點評
東周文學家《莊子·齊物論》:“昭文善于彈琴,師曠精于音律,惠施好談名理,他們各以自己的才能顯示予世,而世人不能理解"。
宋代學者載姚镕《齊東野語》載姚镕: “物之不靈,告以話語而弗聽,俗所謂對牛馬而誦經是已。”
宋代禪師惟白《續燈錄·汝能禪師》:“對牛彈琴,不入牛耳。”
成語出處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出自漢代牟融編撰的《理惑論》)
后人由上述文獻提煉出成語“對牛彈琴”。
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
公明儀不但在室內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來到郊外,春風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公明儀一時興致來了,擺上琴,撥動琴弦,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的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里卻無動于衷,仍然一個勁地低頭吃草。
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悠閑地吃草。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
公明儀又用古琴模仿蚊子“嗡嗡”的叫聲,還模仿離群的小牛犢發出的哀鳴聲。那頭老牛便立刻停止吃草,抬起頭,豎起耳朵,搖著尾巴,來回踏著小步,注意地聽著。
最后,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了。人們對他說:”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琴回去了。
成語寓意
該成語典故原是嘲諷牛聽不懂高雅的《清角》琴曲,只能聽那些“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公明儀將高雅的樂曲演奏給一頭牛來聽,屬于沒有看準對象,實在是“亂彈琴”。俗話說: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不了解“聽眾”的時候就彈琴,難免會產生“曲高和寡”的場面。
該成語告誡人們,教育要看對象,要因材施教。說話也要看對象,對方聽不懂,等于白費口舌[4]。在交談時,根據對象的不同特點和實際情見,選擇不同的話題,唯有這樣,才能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達到交談的目的和效果。如果離開這個基點,即使講得天花亂墜,講得很有道理,對他而言也不過是如風過耳。
【對牛彈琴文言文的翻譯】相關文章:
對牛彈琴的文言文翻譯03-31
對牛彈琴文言文及翻譯07-27
對牛彈琴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0-26
文言文翻譯03-31
文言文翻譯01-13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03-31
對牛彈琴的典故03-15
活版文言文翻譯11-17
觀潮文言文翻譯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