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少讀書文言文翻譯
李白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后人難及的高度,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李白少讀書文言文翻譯,一起來看一下吧。
原文: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于剡中。筠征赴闕,薦之于朝,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于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時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于舟中顧瞻笑傲,旁若無人。初賀知章見白,賞之曰:“此天上謫仙人也!”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為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白在揚州謁見,遂辟從事。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后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時。
譯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東的人。年輕時就有超群的才干,志向宏大,氣質豪放,俊逸瀟灑有超越塵世的心愿。父親作任城縣尉,于是就把家安在了任城。(李白)年輕時同魯中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文士隱居在徂徠山,盡情地吟詩飲酒,當時被稱為“竹溪六逸。”天寶初年,游學到了會稽,同道土吳筠隱居到剡中。吳筠被征召到朝廷,就把李白推薦給朝廷,與吳筠一起任翰林供奉。李白酷愛飲酒,每天都同嗜酒者在酒店喝得大醉。玄宗作了曲子,想要作樂府新詞,急切地召見李白、李白卻已經醉臥在酒店了。(把李白)召入(宮),用冷水澆他的臉,馬上命令寫詩,不一會兒,(李白)就寫成十余首,皇帝非常嘉許他。(李白)曾經大醉在金殿上,伸出腳來命令高力士(給他)脫靴子,因此被斥責離開(長安)。于是,(李白)浪跡江湖,一天到晚沉浸在酒中。當時侍御史崔宗之被貶官到金陵,與李白吟詩飲酒互相酬答。(李白)曾經在月夜乘船,從采石直達金陵,他身穿宮中錦袍,在船里顧盼自雄,談笑自如,好象身邊沒有別人似的。當初賀知章見到李白,贊賞地稱他:“這是天上貶滴(人間)的仙人啊!”安祿山作亂,玄宗駕臨西蜀,在途中讓永王李璘當了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李白在宣州拜見(永王),于是被召為從事。永王陰謀作亂,兵馬被擊敗,李白連坐被遠放夜郎。后來遇上大赦才得以放還,最后因飲酒過量,死在了宣城。有文集二十卷,在當時社會上傳播。
又“李白少有逸才”是主謂句,其中:少,形容詞,年幼,年輕。例如:《戰國策·齊策》:寡人少。注:“少,小也。”;逸才,指出眾的才能。例如:漢 荀悅《漢紀·宣帝紀四》:“益州刺史因奏 王襃 有逸才,能為文。”。
李白少讀書的故事背景:
鐵杵成針
磨針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說唐朝大詩人李白,少年求學的時候,長期讀書沒有成果,打算放棄。
渡過了小溪,看見河邊有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很粗的鐵棍。李白好奇的問:“老婆婆,您磨鐵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的針。”
李白吃驚的說:“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鐵棍,也難以磨成那么細的.繡花針,您怎么還偏偏找了根鴨蛋粗的鐵棍,就算是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磨一輩子也未必能把這根鐵棍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說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這一根鐵棍啦,這還是我當年風華正茂之時,一直沒有用過,留下來沒打磨過的,原打算作為廚房做飯之需的燒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擔心自己會空耗歲月,也沒有什么到頭來白忙一場的無聊雜念,只要我還活著一天,就會堅持不懈一天,把自己這根鐵棍磨的比昨天更細那么一點,最后自然就磨成繡花針了嘛。”
李白聽后很有感觸,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實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來彌補的,如此一把年紀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來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時的挫折就隨便半途而廢,放棄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馬上返身回到學院繼續讀書。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謝對自己指點的同時,也看到那根鐵棍真的細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終不負天賦才華,寫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詩篇。
出自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